山西大学附中200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西大学附中200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山西大学附中200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邂逅(hòu) 剔除(tī)   粗糙(cāo)  朝暾夕月(dūn)B.蠕动(rú)  创伤(chuàng) 筵席(yán)  改弦更张(xuán)C.阴霾(mái)  伉俪(kàng) 饿殍(piǎo) 忍俊不禁
试题预览
  山西大学附中200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邂逅(hòu)   剔除(tī)    粗糙(cāo)  朝暾夕月(dūn)

B.蠕动(rú)    创伤(chuàng) 筵席(yán)  改弦更张(xuán)

C.阴霾(mái)  伉俪(kàng)    饿殍(piǎo)   忍俊不禁(jīn)

D.渐染(jiān)  谲诈(jué)   伫立(chù)  妍媸毕露(chī)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羞赧     胼手胝足   痼疾   著之竹帛

B.僭称   根深蒂固   逾垣   曳尾于涂

C.邂逅   目不暇接   精萃   素不相能

D.脚踝   芸芸众生    蛊惑    怵目惊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和我们祖国一起长大的这一代人,经历了历史上风风雨雨的考验,在目前的现代化建设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去粗取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C.然而谣言很旺盛,说举人老爷不但似乎没有亲到,却有一封长信,和赵家排了“转折亲”。

D.幻想一旦脱离了现实,神话也就不易广泛流传,因为小说创作,特别是神话创作,要想得到群众的欢迎,就看它是否立足于现实。

4.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世间,对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赞美的;对言而无信、语无伦次的人是深恶痛疾的。

B.他对人毫不同情,说话那样刻薄,让人接受不了,真是诛心之论。

C.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D.“英模”们在本场报告会上充满激情的演讲让每一位在场的官兵声泪俱下,演讲结束后,掌声雷动。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共10分。

宋代文人的拐杖

    中国古代文人经常写到自己用的拐杖,宋人尤喜如此。在他们的笔下,拐杖寓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

    人们早就使杖这个原本简单的生活用品人格化了。人们从它身上引申出了品德等喻义,从它身上获得启示;这些品德之类的喻义,正是中国古人爱杖以及“杖文学”众多的基本原因之一。

    汉代文人言杖,常把杖比作君子、圣贤,杖被附加上了戒慎、克制、节欲以及认真助人、忘我助人的德行,以此强调其扶持、辅佐的作用,提示人们应当从用杖中体会到任用贤人之重要。魏晋唐人除了继续将杖与扶持、辅佐之类相联系外,又将劲直、高节、逍遥和杖联系了起来。

    到宋代,有的人继续申说杖的扶持作用,而另一些人则在魏晋唐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含义。张九成、黄庭坚强调了忠信笃恭、内圣、廉、直、节。最能典型地体现宋人观念的,则是蔡戡的《邛竹杖歌》,其后半首曰:“孤根端有岁寒操,劲节肯染京城红。飘然飞去不可执,西山南浦聊从容。放行天地无障碍,倚观宇宙皆虚空。横挑斜倚任所适,去来无定如飞鸿。”赋杖以节操、脱俗、闲适、飘逸的个性,正是宋人写杖的最大特色。

    在中国文化史上,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观念整合、沉淀、定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普遍的内敛倾向使各种纷扰的观念、骚动的心理被普遍的宁静之美、逍遥之求所代替。程颢的诗《秋日偶成》最具典型:“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种有别于唐人专重功名富贵的“男儿观”,代表了宋代文人人生态度的新内容。

    宋人这种人生态度,也体现在对杖的品德等喻义的解说上。在宋人笔下,杖的戒慎启示、扶持、辅佐功能、贤人之喻明显淡出,它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宋代文人的入世意识、政治主人翁意识的淡化。宋人的杖主要是用来显示一种脱俗、逍遥、闲适的情怀。

    与这种人生态度和情怀相应的,是他们的审美情趣。宋代文人喜爱之杖,在材质上都偏爱来自山野自然的植物。他们还非常喜欢给杖加上枯、曲、瘦、短、轻等形容词。可见,宋人爱写杖,正是其人生态度、审美心理的外化表现,他们使杖有了丰富的文化附着。

    所以,宋人常可通过杖来获得一些人生感悟,或借助它去表达人生感悟。如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竹杖芒鞋与马的比较中,作者体会到不受宦事羁绊的轻松自由。

    由此可见,宋人对杖及写杖的偏爱是在中国文化富有连贯性的演化中,随着整个封建社会的兴衰变化,随着文人心态、旨趣的变迁而逐渐形成的。

(取材于《新华文摘》2007年第10期,有删改)

5.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古人之所以爱“杖”,是因为从“杖”身上引申出来的喻义给人以启示。

B.宋代文人对“杖”的含义的创新是在对前人否定的基础上完成的。

C.宋代文人喜爱选择山野自然植物做“杖”的材质是源于他们的审美情趣。

D.苏轼借笔下的“竹杖”“芒鞋”表达了自己不受宦事束缚后轻松、潇洒的心境。

6.下面各句诗词中最能反映文中所说的宋代文人的情怀的一项是(  ) (3分)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B.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7.结合文本,分析说明宋代文人喜爱写杖的原因。(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 题,共18分

李牧传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十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后七年,秦破赵,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其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    (拥有百金财产之士)

B.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弃掷)

C.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暗中布置圈套捕获)

D.李牧多为奇陈                      (军队的部署)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击秦军于宜安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C.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赵王怒,召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0.下列不属于大败匈奴战役准备措施的一项是(  )(3分)

A. 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B. 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C.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D.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

1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牧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戍边将领。他身先士卒,策略得当,号令严明,成功地保卫了赵国的边境。

B. 李牧的戍边策略不能得到战士及赵王的理解,一度被免职,后大败匈奴,大破秦军,却招致佞臣嫉妒,于是为秦人反间计所害。

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匈奴仍认为他是胆怯,后来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的城池。

D.李牧不仅能守,而且善战。大战匈奴,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以充实强化自己,引诱麻痹敌人,最后战术得当,击败了入侵者。

12.翻译下面的句子:(共6分)

(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2分)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4分)

四、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问题(每题4分,共8分)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洞霄宫:在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诗的颔联是写景的诗句,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赏析。(4分)

 答:                                                             

(2)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意境?(4分)

 答:                                                              

1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5分)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

②                ,但愿长醉不复醒。

③                   ,申之以孝悌之义,                          。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 题。(共22分)

一句话,一辈子

有这么一个个寓言故事。在茂密的山林里,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迷路了,遇见了母熊,母熊安排他住宿,还以丰盛的晚宴招待了他。第二天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乐,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的头吧。”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了母熊,他问:“你头上的伤口好了吗?”母熊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真正伤害人的不是刀子,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通过一个人的谈吐,最能看出其学识和修养。善良智慧或者温厚博学的语言,能融冰化雪,排除障碍直抵对方心岸。

读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准备发动一次大攻势,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在一天傍晚来到莱茵河畔散步,看见一个神情沮丧的士兵迎面走来。艾森豪威尔打招呼道:“你还好吗,孩子?”那青年士兵回答:“我烦得要命!”老师讲到这里,让我们猜猜艾森豪威尔将如何回答。

同学们纷纷举手,一个同学说:“他是盟军统帅,一定会说战争就要打响,你为什么萎靡不振?”另一个同学说:“你沮丧什么?是不是贪生怕死?”

后面发言的几位同学也都是差不多的说法。

老师摇了摇头:“艾森豪威尔说:‘嗨,你跟我真是难兄难弟,因为我也心烦得很,这样吧,我们一起散步,这对你我都会有好处。’”

艾森豪威尔没有打任何官腔,他那平等、亲切的人情味,让那个士兵受到感动,并以有这样的统帅而振奋,后来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英勇,多次立功。

一句抚慰人心的话,能够照亮你的心灵,甚至会影响你一辈子的生活态度。因为一句话,总有一些身影让我们感动,总有一些面孔将我们暗淡的心重新点亮。

记得那个灰色的7月,高考落榜的我暗然神伤,无法面对现实。我的老师对我说:“人生就是这样。快乐自然令人向往,痛苦也得承受,这是真实的人生之途。你不必为一次的失败而烦恼。其实人生的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就看你如何去体会,如何去理解。”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摔倒了就要爬起来,别忘了再抓一把沙子。”如今,将近8年了,老师的话还不时地在我的耳边响起。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我就会想起老师的话,吸取教训,鼓起勇气,迈向一个新的目标。

15.读了本文之后,你认为要做到语言得体动听,必须具备哪些因素?(6分)

                                                                   

16.结合文章赏析下面的两句话。

①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3分)

                                                         

②摔倒了就要爬起来,别忘了再抓一把沙子。(3分)

                                                         

17.“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的头吧。”作者安排这一细节的目的是什么?(4分)

                                                                   

18.为什么说“真正伤害人心的不是刀子,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6分)

                                                                   

六、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19.将下面5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5分)

    人在文字里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上心情去文字里旅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陶醉了,微笑与泪水变化着表情,那铅字就幻化成感受,我们的路途有多样的心情相随。

    ①退去虽然退去,而心中早已涌起了某种情怀

    ②一个个字像火车窗外的风景

    ③沿途有灿烂如阳光的喜

    ④也有淅沥如雨的哀

    ⑤有随风而逝的怒

20.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并针对这则新闻内容,进行简要评述。(不超过40字)(6分)

    昨天,在中华骨髓库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深圳的黄伟华从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何鲁丽手中接过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荣誉证书”,他的加入让中国骨髓库库容数字变成了70万。

    记者了解到,中国骨髓库自2001年重新启动以来,已经有70万志愿者加入,可以满足60%患者的初次配型。在茫茫70万大军中,有800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34名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还被送往了美国、英国、瑞士等多个国家,去挽救白血病人的生命。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表示,中华骨髓库已经拥有了70万份资料,但是相对于全球15亿华人的人口基数和近百万等待移植的病人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主要内容】(2分)


    【简要评述】(4分)


21.根据例句仿写两句话(4分)
  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红润的面庞和明朗的心境;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七、22.作文(60分)

   一句知心的话感人肺腑,一句智慧的话让人茅塞顿开,一句嘲讽的话使人如覆冰雪……读了《一句话,一辈子》,你一定感慨良多,请完成写作,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语文月考题答案

一、1—4:C.C.B.C

二、 5 B(原文“到宋代,有的人继续申说杖的扶持作用,而另一些人则在魏晋唐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含义”,所以“创新是在对前人否定的基础上完成的”不能成立)

6. B(A、C、D二句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诗人积极入世的精神。)

7.因为宋代文人的人生态度,由积极入世转向一种脱俗、逍遥、闲适的情怀,而这种情怀与宋人赋予杖的寓意是吻合的(2分);杖的取材和外形特点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1分);宋人常可通过杖来获得一些人生感悟,或借助它去表达人生感悟(1分)。(4分)

三、8—11:A.A.D.D.

四、13、(1)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

②生机活泼。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是活的景,一派活泼,一片生机。

③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

④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

⑤俯仰相衬。“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等空阔自然。

〔答出两点可得4分〕

   (2)结尾一联,用意是点出题目的“宿”字。诗人虽未就寝,然而他已神往枕上的意境:雨打芭蕉的音响,枕上听雨的情韵。多么清幽而又闲适,浪漫而有诗意。〔“境”的描绘2分,“意”的把握2分〕

五、(共22分)

14、刀斧伤及的只是皮肉,短时期内就能愈合;语言伤及的是人的心灵,它能浇灭人的热情,摧垮人的自尊,给人造成的精神痛苦是长期的、巨大的。(4分)

15、(各2分)

①口中能说出抚慰人心的好话,也能说出伤害感情的坏话。

②失败了就要继续奋斗,别忘了,要吸取教训。

16、作者安排这一细节,是为了将身体的伤害与语言的伤害形成对比,从而反衬语言的伤害更严重性。(4分)

17、平等亲切有人情味,见识广博有智慧,温厚善良有爱心(每点1分,共6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18.(4分)②①③⑤④

答对5个得4分,答对3个得2分,答对2个得1分。

19(6分)

【主要内容】(2分)中华骨髓库库容已达70万(1分),但仍然不能满足患者需求(1分)。

【简要评述】(4分)答题要点:关注白血病患者(1分),奉献我们的爱心(1分),愿更多人成为志愿者(1分)。语句通顺1分。

    意思相同即可。

20.国际、顶级(顶级学术杂志)、封面标题、首次。(共4分,答对一个得1分)

参考翻译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把他杀死了。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赵葱的军队,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迁和赵军将领颜聚,终于灭亡了赵国。 (58.242.49.9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西省南昌二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