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三高08—09年度高二上期第一次段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项城三高08—09年度高二上期第一次段考(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项城三高08—09年度高二上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命题人:曹国恒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机杼shù阡陌qiān羁绊jī訇然中开hōngB、贾人gǔ赍钱lài自缢 yì青青子衿jīnC、辟芷zhǐ踵武zhǒng愆期 yán引咎辞
试题预览
  项城三高08—09年度高二上期第一次段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命题人:曹国恒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机杼shù    阡陌qiān       羁绊  jī       訇然中开hōng
B、贾人gǔ     赍钱lài        自缢 yì       青青子衿jīn
C、辟芷 zhǐ    踵武zhǒng      愆期 yán      引咎辞职jiù
D、斑鸠 jiū   踯躅 chú       谢公屐  jī     将子无怒 qiāng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国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研究者不搞创作,没有创作经验,研究人家的作品未免隔靴搔痒。
B.他们两个人因为工作原因偶尔接触过几次,平时少有来往,关系很一般,可以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C.这本书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部近年来少见的优秀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D.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C.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压倒性票数批准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俄前任总统普京的总理提名,梅德韦杰夫于当日签署了任命书。
D.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发射窗口定在凌晨。___________。火箭__________,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________,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_______________……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
②一声轰鸣,突然惊醒沉睡的群山和深邃的夜空
③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
④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
⑤喷射的火焰
⑥火焰喷射
⑦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
⑧我突然热泪盈盈,眼睛追随着箭尾
A.②④⑥⑧  B.②③⑥⑦  C.①③⑤⑧  D.①④⑤⑦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9分)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和谐有序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庭顿关于“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验证。即在现代化起飞的时期(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是进入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我国社会转型正面临关键的临界点.即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时期,也就是社会失调时期。这种由社会结构内部不协调而产生矛盾、冲突或人们的无序互动导致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压力,称为社会张力。当社会张力的能量逐步积蓄起来,会对社会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并在社会结构最薄弱的环节释放出来。而这种无序的社会力量爆发就是社会危机或叫社会风险。 
    这十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是各方面完全协调发展的时期。我们的主要精力一度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有人在GDP崇拜下,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使社会问题有积压、增多的趋势,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要建设和谐社会,自然地涉及到作为执政党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等等能力。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到最低程度,使整个社会结构协调与和谐,顺利渡过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5、根据原文,下列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构成有序和谐的状态。 
    B、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它要求兼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筹得当.协调发展。 
    C、和谐社会是指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 
    D、我国提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 
6、下列对我国目前“社会风险”的成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我国也不例外。 
    B、我国正处在进人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胚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 
    C、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并没有完全协调发展,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运行不顺畅。 
D、十几年来.我国主要精力全部集中于经济建设,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只讲效率不讲公平,使社会问题积压、增多。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小康社会”相比,“和谐社会”更应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强化的往往是经济指标,“和谐社会”则是综合社会各要素而提出的目标。 
    B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及时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避免各种社会矛盾的发生,使社会始终在良性状态下运行。 
C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必须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使之走到有序发展的轨道上来。 
D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既稳定又怡然自乐的物质贫乏的世界绝对不是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理想。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①。
    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太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②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童仆诉诉如也,唯谨。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窃问侍者,取亲中裙,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岁余,建亦死。诸子孙成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取材于《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中戚里:京城皇室外戚居住的地方。
    ②路马:通“辂马”,天子所乘之马,此指天子车驾。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宫门阙,必下车趋      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B.见路马必式焉            式:同“轼”,手扶车轼表敬。
   C.虽燕居必冠              燕:同“宴”,安逸,闲适。   
   D.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语迟钝,寡言。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万石之谓邪          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①因长老肉袒固谢罪      ②不如因而善遇之
    C.①高祖曰:若能从我乎    ②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①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  ②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万石君出身低微,十五岁初侍高祖,因为恭敬,虽无才能却颇受汉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中大夫。
    B.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是一种褒扬。这是针对石奋父子五人所受恩宠及官阶俸禄说的。
    C.文章表现石奋父子为官治家的恭敬孝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臣们谨小慎微而又惶恐的心理。
    D.司马迁认为石奋品行忠厚,善于教化而不苛刻,做到了孔子所说的“讷于言而敏于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上面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4分)
                                                                      
(2)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4分)
                                                                     
(3)其万石之谓邪?(2分)
                                                                       
1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雨过山村     王健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 栀子花:一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作爱的象征。
(1)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全诗既处处紧扣_______________特色,又充满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息,颇值得称道。(4分)
(2)诗评家评论此诗时曾说,诗中的“闲”字“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眼’,一经安放就断不可轻易”。你是否同意该种说法?为什么?(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青冥浩荡不见底,              。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
                。                    ,失向来之烟霞。
(2)、柳永在《           》词中写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
   二十四桥仍在,               ,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 题.。 (22 分)
凄与悲的距离
白水河
听《二泉映月》,在优美的乐曲中,你能感受到一种感伤,一种凄凉。它这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它这样的凄怨,凄怨得让人落泪。深入它,才知道它凝聚了一位贫苦艺术家一生的感慨、叹伤,它又凝聚了他一生的流浪。阿炳,这样一位被众人叫做“瞎子阿炳”的人,在无锡市一流浪就是50多个年头。他脖子上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在无锡市漫步。他看不见了往日的风景,但他有自己的歌声。曾有一度,在无锡市,谁不熟悉阿炳的歌声、笛声?人们熟悉他,但他又被人们遗忘。在被遗忘的角落里,阿炳保留着自己的尊严,探索着自己的痛苦而又艺术的生活。
无锡惠山二泉亭附近风景独美。这里有一泉水,号称“天下第二泉”。在这里,在阿炳26岁以前的时光里,留下了他的多少欢歌笑语。而今当无锡市一个瞎眼的老汉拉着名曲在挣着微薄的生活费时,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永恒?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辛酸?这样的乐曲差点儿就要成为历史天空中的一朵云,最终也将烟消云散。不是一句教授偶然听到自己的学生在拉阿炳的《二泉映月》,不是这位教授去无锡找到阿炳录了音,这种优美的音乐恐怕也随着阿炳的逝去而无声了吧。1950年夏找阿炳录音时,阿炳说:“我不奏音乐已经两年了,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也都破坏得一件都不能用了。”就这样一个靠音乐技艺吃饭的人,却两年不闻乐曲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凄苦。在危危之颠终于保存下了这首乐曲。1950年冬,阿炳就与世长辞了。如果不是夏天去找他,而是冬天,何以能让这样的绝唱唱到今。
现在再听这首曲子,你会由开始莫名的忧伤而转变为一种形象——曲子如泣如诉,叮咚的泉水依然叮咚,但物是人非:一个瞎了眼的衣服破烂的老汉,手拿二胡在认真地拉呀拉呀,多少人驻足侧耳倾听。你又会联想到多少像阿炳一样命运的人,在风雨中艰难地行走着,他们叹息,却没处抱怨。这凄凉比“秋风扫落叶”还要凄,这韵味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还要无穷。这美是如此的美,才有如此的凄,而正因为有这样深沉的凄,才孕育了如此绝妙的美。凄与美结合得天衣无缝,才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震撼,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太凄了则成悲,太美了则“物极必反”。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又何尝不是一种凄美呢?春天花开,有如少女的粉面,有如少女含羞的笑脸,一旦春归去,花衰至落,落下的花像落下的泪,流到树下却浸不进去半分。黛玉拿着笤帚,轻轻地打扫着散落的花瓣。她是那样的轻,害怕再给已落的花瓣染上半点污点。然后她轻轻地把聚积到一起的花瓣装进一个粉红的丝袋里,再轻轻地把丝袋的口扎上,已泪湿粉面,泪洒春衫。四周静静的,不时还传来悦耳的鸟鸣。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黛玉轻依花锄,做着这样优美的事,难道不是美与凄的结合?这种结合早已感动了它的第一位听众——宝玉。宝玉的感动与黛玉的导演又是凄与美的结合:天真纯洁的爱情,最终也如这些花,葬送在黛玉自己所设的花冢里。这样的结合才让人感动得叹服,让人在审美的过程中无言以对。
然而,当我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时我正在看《张良传》,看到吕后造成戚夫人的悲,感受着曲中的凄,才算真正理解了悲与凄的艺术距离。刘邦得天下而称汉高祖后,吕后人老珠黄,当日风采照人的吕后已是雨后黄花了,然而这时的戚夫人却是玉洁冰清、出水芙蓉,深得刘邦的宠爱。刘邦几度要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无奈太子已请来了刘邦一生都找不来的四位隐士,羽翼已成,不可废立。刘邦指着四位隐士对戚夫人说:“我想废太子,可他们四人辅助着他,羽翼已成,不能再废了。”戚夫人如失魂魄,为刘邦唱了一曲哀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联想戚夫人平日的幻想,而一旦幻想破灭,这是一种何等的伤痛。及至吕后专权,把戚夫人双眼挖去,舌头割掉,四肢吹掉,衣服扒光,扔在猪圈里叫做“人彘”,让人观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啊!这悲能与美结合吗?永远不能,它永远只能是悲哀。
凄与悲都会让人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但它们的距离就在于凄能与美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而这种统一是最美的悲剧也无法达到的。
(选自《写作》2008年第3期)
14.请你根据文章前三段,谈谈作者在文中所说的“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15.你如何理解“人们熟悉他,但他又被人们遗忘”这句似乎矛盾的话?这反映了阿炳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况中?(5分)
                                                                
                                                                
                                                                16.文章写《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事例和戚夫人被杀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4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下一个『江西临川二中高二年级秋季学期月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