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二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成都市龙泉二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成都市龙泉二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命题人:陈鹏审校人:罗福友周咏梅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强劲(jìn)宫阙(què)创(chuāng)伤有恃无恐(shì)B.期年(jī) 百舸(gě)做窠(kē)凝神屏息(ǐng)C.
试题预览
  成都市龙泉二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陈 鹏 审校人:罗福友 周咏梅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强劲(jìn)    宫阙(què)      创(chuāng)伤      有恃无恐(shì)
B.期年(jī) 百舸(gě)       做窠(kē)         凝神屏息(bǐng)
C.彳亍(chì) 漫溯 (shuò)      慰藉(jiè)         没死以闻(mò)
D.踟蹰(zhí)    倾圮(pǐ)       榆(yú)阴         失其所与(y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雾霭  寥阔  凌霄花  如愿以偿  星辉斑斓    B、峥嵘  沉淀  长春藤  白浪涛天  绿树成荫
C、笙萧  罗绮  万户侯  书生义气  剩菜残羹    D、彷徨  做窠  攀缘茎  铜枝铁干  千帆竞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仿佛永远分离,却又          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2)朱自清看重感情,更善于珍惜和把握情感,抒情散文都能有感而发,又不瘟不火,可谓是“浓妆艳抹总相宜”,读之新鲜自然,如         拂面,绿茶弥香。
 (3)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和笔者料想的一样,类似这样的设计问题索爱已经         一次发生,它将严重影响索爱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A、终生    轻风    不止                      B、终身    轻风    不只
C、终生    清风    不只                      D、终身    清风    不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今天,成都、重庆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B.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C.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D.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的事总是按下葫芦又起瓢,让母亲直到晚年还有操不完的心。
5、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 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C.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大学请梁启超先生作过一次演讲。
D.《雨巷》是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初期的代表作,情调惆怅,意境迷茫。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首先,浅易的文言文应当是文言文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之类著作中所采用的古白话。大家知道,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文言,另一个是古白话。所谓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先秦两汉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如韩愈、柳宗元之类文人仿古作品中的语言;这种语言形式是我国古代典籍文献所使用的最基本的书面语言形式,它不仅显然不同于现代汉语,即使与秦汉以后的历代口语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所谓古白话,是指魏晋南北朝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口头语言;这种语言形式主要用于民间文学与笔记语录等部分作品中,虽然由于我们目前的研究不够深入,对于其间的部分词语理解还不很透彻,但从总体面貌上看,它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小,读来较易理解,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来源。文言与古白话两个系统无论在词语、语法还是整体风格等方面都有较为显著的差别,前者距离现代汉语远而后者距离现代汉语近。浅易的文言文应当是前者之中的浅易者,而不属于后者的范畴。                                                (选自柳士镇《语文丛稿》)
6、对于“浅易文言文”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
   A.“浅易文言文”一种是介于文言文与古白话之间的具有过渡性质的语言形式。
   B.“浅易文言文”形成于文言基础之上,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但与秦汉以后的历代口语很接近。
   C.“浅易文言文”与古白话在词汇、语法和整体风格方面已没有显著差别。
   D.“浅易文言文”属于我国古代书面语言形式。
7、文言和古白话是古代书面语言的两个系统,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先秦两汉的书面语言是文言,韩愈、柳宗元之类文人仿古作品的语言也是文言。
   B.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口头语言是古白话。
   C.文言是典籍文献使用的基本的书面语言形式,与秦汉以后的历代口语有很大不同。
   D.古白话距离现代汉语近,是其直接来源。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判断是不是“浅易文言文”,抓住作平品产生的年代即可。
   B.古白话是口头语言,主要用于明间文学和笔记语录等部分作品中,较难产生大的影响。
   C.作者在区分文言和古白话时,着眼于两者词汇、语法和整体风格差别和距离现代汉语的远近。
   D.现代汉语也分书面语和口头语,其渊源就是文言和古白话。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
9、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夜缒而出  黙而识之
C.焉用亡郑以陪邻? 且焉置土石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辍耕之陇上
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既东封郑                ③越国以鄙远
      ②又欲肆其西封            ④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11、下列各句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                             (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2、下列各项符合文意的是                                (       )
A.秦晋围郑的原因是消灭了郑国对晋君有利。
B.秦伯把焦、瑕两座城池赏赐给了晋君。
C.削弱了秦国,对晋国有好处。
D.秦打算把郑国变成自己的东部边界后,再扩展西部边界。
第Ⅱ卷
四、(24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侬:我。  披:打开。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15、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每空0.5分)
(1)恰同学少年,           ;           ,          。           ,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           ,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错误》)
(3)《死水》是现代著名诗人________的作品,也是他第二部诗集的名称,他提出了新格律诗“三美”理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原名        ,又称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三传”:“传”是解释经文的。《左传》是解释       的传文,另外,还有两“传”:一是        ,一是        。在“春秋三传”中,以《左传》成就最高,所以流传也最广泛。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逃    离
郭静娟
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一年四季,树干上都随意地点缀着浓浓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立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乐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也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间,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作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人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像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了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
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棵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
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6、文章第一段描写的树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7、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次逃离?结果如何?(6分)

18、联系全文看,“逃离”的含义是什么?(4分)

19、下面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以“逃离”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活中的几次“逃离”,说明了“与其逃离,不如归来”的道理。
B、文章引用米兰•昆德拉小说《玩笑》中的话,是为了说明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应及时对生活细细品味,不要陷于黑色的幽默之中。
C、“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们在生活中的尴尬与无奈。
D、王维的诗《竹里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消极遁世的懦弱的诗人形象。
E、“生活的网无处不在”,文章在末尾告诉人们: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要用心去感悟。
六、语言表达(12分)
20、李小华正在阳台上浇花,忽然,住在楼下的刘阿姨大声说:“小华,你真爱美呀,我刚晾的被单你也帮着锦上添花了。”(4分)
①你能听出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                                                        
②如果你是李小华,应该怎样回答刘阿姨?
答:                                                                                       
21、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4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4分)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同学们迈入高中之门已经一个月了,虽说不长,但也已初步感受到高中生活、学习的酸甜苦辣诸般滋味,或成功,或失败,或欢喜,或忧伤……
请以“感受高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
1.B (A“劲”读jìng  C溯sù D“踟”读chí “与”读yǔ)
2、D  A项“阔”→“廓”;B项“长”→“常”,“ 涛”→“滔”;C项“萧”→“箫”,“义”→“意”。
3、D  “终生”和“终身”都有“一生”之意,前者多就事业而言,后者多就切身的事说的。“轻风”和“清风”都指风不大,但所指有所不同,前者指轻微的风,主要从风力上形容风;后者指凉爽的风,主要从感觉上形容风微且凉爽。“不止”是动词,表示“超出(某个数字或范围)”,“不只”是连词,有“不但、不仅”之意,是不能作句子成分的。
4答案D。A.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B.不堪设想:指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坏到极点。【近义词】:不可思议、危如累卵、凶多吉少【反义词】:相安无事、安然无恙用于指消极方面的事。C.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近义词】:不由自主、身不由己【反义词】:不露声色、无动于衷,用于描写人的感情。此处应作“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D.按下葫芦又起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与成语应接不暇意思相近。
5.D  A多项否定意义相反;B项第一个谓动词“阅读”与宾语“精神实质”不搭配,应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C大约和左右重复;
6.D (第一句明确“浅易的文言文应当是文言文中的一个部分”,两者是种属关系,所以A错;文言“与秦汉以后的历代口语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浅易文言文属于文言文,所以B错;古白话“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小”,而“文言与古白话两个系统无论在词语、语法还是整体风格等方面都有较为显著的差别”“前者距离现代汉语远而后者距离现代汉语近”,所以C错。)  
7.B (少了“以北方话为基础”,表述不完整。)
8.C (A只抓住一点;B文中无此表达;C无此根据,“古白话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来源”,因此古白话是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直接来源。)
9、B     10、C      11、D      12、C
13、(1)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
(2)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
14、(1)傍晚  西风(2分)  (2)拟人表现手法(2分)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4分)
15、略
16、(1)拙朴而奇异,勇敢地承受刺痛和寂寞(根据第一段“在夕阳里静静站立”的描写及倒数第三段“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的补充延伸出)。(2分)
(2)烘托气氛,引发思考,领起下文,为末尾的感悟作铺垫。(2分)
17、作者在文中写了三次逃离:(1)逃离学校生活走上社会,结果快乐只是短暂的;(2)不断改变现实环境,结果处处都一样(或“最终回到原来的位置”);(3)以旅行调剂生活,结果兴味盎然而去,失落而回。(三次逃离的概括3分,三次结果的概括3分,即每条2分,共6分)
18、摆脱世俗的羁绊和喧嚣,获得理想的快乐、自由和幸福。(4分)
19、BD(4分)
20、⑴委婉的责备小华弄脏了自己的被单。(要点在于责备。)
⑵阿姨,对不起!(要点在于明确的道歉。)
21、③①⑤②④(4分,有错则得零分)
22.(4分,每句2分)参考示例:
(1)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事业是一面镜,照出生命价值的大小高低。
(2)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
[解析]仿写要注意形似和神似。这里要注意前一个暗喻句子和后分句的逻辑联系。
23、按2008年高考作文要求。 (222.85.236.20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上一个『铜川市第四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下一个『高一下三、四单元检测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