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I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粗糙(cāo)狡黠(xiá)擢(zhuó)发难数B.牟(móu)利泊(ó)船腹(fǔ)背受敌C.罹(lí)难皲(jūn)裂反璞(pǔ)归真D.惬(qiè)意龋(yǔ)齿亘(gèn)古末有2.下列
试题预览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I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粗糙(cāo)     狡黠(xiá)   擢(zhuó)发难数
B.牟(móu)利    泊(bó)船    腹(fǔ)背受敌
C.罹(lí)难       皲(jūn)裂    反璞(pǔ)归真
D.惬(qiè)意     龋(yǔ)齿     亘(gèn)古末有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莎士比亚在1858年前后开始写作,或是改编老剧目,或是独立创作,几年后便声
名鹊起。
B.汶川大地震造成很多人失去家园,政府计划向外移民,但很多老人安土重迁,不愿
离开自己的家乡。
C.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完善自我、勇于创新,才能跟上时
代的步伐。
D.为了提高高三(4)班的整体成绩,新上任的班主任又是找学生座谈,又是制定各
项辅导计划,真可谓处心积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关汉卿《窦娥冤》改编的戏曲作品有不少,其中有的剧作的创作水平和原作悬殊
很大。
B.针对中国新一代家用电脑发展趋势,一贯以技术领先、功能创新闻名的恒利科技电脑
公司计划在近期率先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C.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否,,
以及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D.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
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传说中的荆棘鸟,是自然界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一生只唱一次歌。       ,     。
        ,       ,        ,       !一曲终了,荆棘鸟终于气竭命殞,以身殉歌——以一种惨烈的悲壮塑造了美丽的永恒,给人们留下一段悲怆的迷。
①使人间所有的声音煞那间黯然失色!   
②当它终于如愿以偿  
③便不停执着地找寻荆棘树   
④从离开雀巢开始 
⑤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   
⑥和着血和泪放声歌唱——那凄美动人、婉转如霞的歌声                                                           
A.①③②④⑥⑤       B.④③②⑤⑥①   
C.③②④⑥⑤①       D.④②③①⑤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谈谈散文(李国文)
    在古老的中国人的文学概念里,散文是相对于诗词而言的另一文学正宗。从人们争说
的司马迁《史记》为无韵的《离骚》,一直到千古传诵的唐宋八大家的煌煌巨著,都纳入这
个散文的广义概念之中。
可能新文学运动的创始人,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16世纪 后期,法国作
家蒙田,创造了一种用以直接表达作家个人的经历和见解的随笔以后,20世纪初叶,中国开始用白话文写作的作家,便把散文定位于西方文学中的随笔这个位置上。我想,这就是“五四”以来,散文局限于抒情的美文,写意的随笔,匕首投枪式的杂文,和玲珑剔透的小品,这样一个比较狭义范围里的原因。
  一来,文无定法,二来,文学是一个永远不会停顿的过程,所以,从古散文到今散文的变化,体现了进步和发展,就被读者接受,而且受到欢迎,就拥有了至今不衰的生命力。
  如今报纸的副刊、文学刊物除小说以外的篇幅,总有散文,随笔,和分不清是随笔还是散文的作品。或长或短,各各不一,但主要是那些千把来字,巴掌大小,议题活泼,读来轻松的篇什。或稍有讥刺,或提神醒脑,或意味隽永,或会心一笑,或怡神养性,或乐中有教,或语重心长,或茅塞开窍。看来,这类作品,不太伤脾胃,不太费心思,少一点八股,去一点教条,写的人,不必太拼命,读的人,也不至于太要命,倒很符合宋代欧阳修喜欢的“三上”要求。
  欧公说过他的读书法,基本都是在马上、厕上、枕上进行的。因为这三个地方,都不可能定下心来读长篇巨著,所以,现代散文便是最佳选择了。由此,我也联想到中国古代的线装书得以风行的缘故了,就在于本册薄,分量轻,易携带,能折叠的优点上。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病中杂谈》里,就抱怨躺在病床上捧厚如城砖的精装书那一份费劲。特别在节奏渐渐加快的当今世界里,散文的流行,也是时势所趋。
  散文,在英语里叫Prose,有“平铺直叙”之意,可作“无聊乏味”之解。随笔,在英语里叫 Essay,也有译作漫笔,漫话,或小品文,或杂文的。英语里的这个词,使人马上联想到读音比较接近的Easy、Ease这两个英语词汇。前者作“容易的”、“舒服的”、“安乐的”和“大方的”解释,后者作“快活”、“安心”、“悠闲”、“自在”解释。
  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谈起这种二把刀式的,当然也是贻笑大方的英语见解,这位朋友欣然同意我的看法。因为我对他说,其实这两个词汇所界定的范围,所谓安闲、怡乐、平易、冲淡者,恐怕也是写作随笔、散文的一种适宜心态。
  太强烈,太沉重,太严肃,太紧张,散文的“散”的韵味,随笔的“随”的特性,也就失去了。金刚怒目,剑拔弩张,怒发冲冠,磨拳擦掌,适宜写檄文。但战斗檄文,谈何容易,那是很不好写的一种题材,第一要有气势,第二要有文才,第三要有正义感,第四要言之成理,缺一样都不行。所以,檄文能写出陈琳为袁绍起草的《讨曹操檄》,或骆宾王《讨武曌檄》水平者,绝少。因此,时下一些文学评论仍能嗅出大字报不洁气味的缘故,道理就在这里了。同样,空洞乏物,无病呻吟,搔首弄姿,自作多情,也就称不上是真正意义的“散文”
了。“散”是一种神态,笔下出来的却是冲淡,飘洒,不羁,隽永的文字,和松松垮垮,不着边际,信马由缰,跑肚拉稀的笔墨,不是一回事。
5.下列关于“散文”的概念的解说,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老的中国人的文学概念里,散文是相对诗词而言的另一文学正宗。
B.从司马迁的《史记》,一直到“唐宋八大家”的著作,都被纳入散文的广义概念之中。
C.20世纪初叶,中国的作家把散文定位于西方文学中的随笔这个位置上。
D.“五四”以来,散文局限于抒情的美文、写意的随笔、匕首投枪式的杂文和玲珑剔透
的小品。
6.下列不能说明散文流行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如今的报纸副刊、文学刊物除小说以外的篇幅,总有散文、随笔,和分不清是散文还
是随笔的作品。
B.散文篇幅短小、议题活泼、读来轻松,或意味隽永,或会心一笑,或怡神养性,各有
其趣。
C.散文不太伤脾胃,不太费心思,少一点八股,去一点教条,写的人,不必太拼命,读
的人也不至于太要命,彼此都很轻松。
D.散文也具备中国线装书相似的特点:本册薄,分量轻,易携带,能折叠。这些都符合
当今世界节奏渐渐加快的特点。
7.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古散文到今散文的变化,体现了进步和发展,就被读者接受和欢迎,就有了生命力;
所以文学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过程。
B.作者认为Easy\Ease这两个英文词汇所界定的范围,大概也是写作随笔、散文的一种
适宜心态。
C.写檄文必须金刚怒目,剑拔弩张,怒发冲冠,摩拳擦掌,而散文的“散”是一种神态,
笔下出来的却是冲淡、飘洒、不羁、隽永的文字。
D.时下一些文学评论仍能嗅出打字报不洁气味的缘故,是因为评论作者哗众取宠,制造
低俗的东西来取悦众人。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 同“仇”,仇恨 
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讥之乎? 
   C.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D.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17分)

四.(24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土,故走来见。(3分)   
   答:                                               
   ③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3分) 
   答: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病 牛  (李 纲 )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李纲官至宰相,因反对媾和,力主抗金被贬谪武昌。箱:通“厢”,仓禀。
① 这首诗实非写牛,而是诗人自喻坎坷和辛酸。“牛”为何而“病”?“力尽筋疲谁复伤”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答:                                                                                                                                         
② 三、四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病牛”的什么精神?(3分)  
答:                                                                                                                                        
③ 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3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______       ____,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_____        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        _____,隔叶黄鹂空好音。______    _    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
甫《蜀相》) 
(3)流水落花春去也,__________________。(李煜《浪淘沙》) 
                 ,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0分)
根的神韵(张和平)  
(一) 
山岩上的树根挺立于悬崖一侧,与山野和头顶的青松凝为一尊力的塑像。
紧抓着苔滑的崖壁,把力挤进山岩,去探索生命的源头,为头顶的绿色汲取营养,然后目睹古铜色的虬枝突进苍穹,挺向蓝天。
你本属于一片沃土,可以分享花香和欢乐,因立志太高,便注定了此生的孤独和磨难,注定终生与清贫为伴。   
在风与雨的交错处,你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拼命汲取营养,然后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心头。
于是在磨难中,你畸形地生长,扭动的躯体便是你奋斗的足迹。
即使在诗意疯长的季节,诗人留恋的也是你头顶的青松,不曾想到忍受孤独饱经风霜的你。
你静静地思考着,默默忍受着命运的安排。
面对幽深的峡谷,你已别无选择,惟有拼命地生长。用智慧和力量去熔化山岩,顽强且韧劲十足地去开垦坚硬的处女地。
(二)
    村头老榆树的根深深懂得,自己千丝万缕的血肉之躯正养育着一个古老的村庄。
于是,你盘根错节,编织出一部古远的传奇。
你的依恋也是黄土地的依恋。而默默无闻的土地又有何等情怀。你将气管点化成血管。把黄土地的爱恋倾诉给那些盼归的心,那些顽皮的孩子便是你的第一个听众。
树成了村庄古老神圣的旗帜,你便是村庄悠久的化石。
乡亲们在你哺养的大树下欢歌狂舞,祭祖祈祷,或私定终身,寻情约会.你无私地奉献出自己裸露的躯体,显示出博大的胸怀。
                            (三)
展览室里的根立于文雅的红地毯上。
此时,你被扒光了皮,甚至挤掉最后一丝血液。然后在你的伤疤处涂上一层漆,默默地向人们昭示着什么。
这是一种畸形欲望,你出卖了灵魂,将一生都交付出去,不再属于自己,甚至连姿态都屈从于设计者的意志。
你不再拥有赖以生存的山岩、泥土。尽管阳光异常充沛且温度适宜,你只能望着窗外的绿色,感叹失去的一切。
人们或对你品头论足,或将你拱手转送,或牟取暴利,你成下人们的一种玩物。
终于,你忍受不起百般的折磨.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但随之被无情地抛进了熊熊燃烧的炉火。

15.文章采取了第二人称来行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4分 )
答:                                                                     
16.(1)第一部分中划线的句子“默默忍受着命运的安排”指什么样的安排?(2分)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二部分中画句子“树成了村庄古老神圣的旗帜,你便是村庄悠久的化石”
的含意?(2分)
答:                                                                       
17.山崖上的树根、村头老榆树的树根与展览室里的树根各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各用两个词来概括一下。(6分)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综合全文看,作者通过对根的神韵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思考?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叙述你的看法。(6分)
答:                                                                        
六、(13分)
19.将下面一段话中葛晓音教授的观点以“中学语文课本”为开头进行整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07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下一个『衡水市二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一调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