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质量监控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07学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质量监控(高三上册 沪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闵行区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控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上用钢笔或签字笔将学校、班级、姓名等填写清楚。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填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3.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80分(一)
试题预览
  闵行区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控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上用钢笔或签字笔将学校、班级、姓名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填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⑴2008年3月5日,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姜昆在全国政协会议上递交了三份提案,其中之一是《“灰色文化”危害日趋复杂 加强管理建设势在必行》。会后,他对采访他的跑会记者说:“关于灰色文化的提案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⑵此时的姜昆并没有想到,三天后他将身处一桩莫须有的“取缔门”事件,再一次与时时体现草根代言人身份的德云社发生纠葛。8日下午,德云社成员何云伟、高峰相继在个人博客中撰文,称“某位前辈”在会上提议,建议全面封杀小剧场演出,网友随之愤然跟帖,引发热烈讨论。截至17日晚,何云伟该篇博客跟帖达3400多条。
    ⑶姜昆解释说自己既没有点德云社的名,也没有提议封杀小剧场。相反,他曾于多个场合表示支持小剧场的演出。参照此次姜昆的提案原文,与小剧场相关的只有一句:“在茶社、民营小剧场等表演场所,演员们用低级庸俗的表演和下流黄色的笑话取悦观众”,用以陈述“灰色文化”泛滥的现象。尽管如此,有关“姜昆砸人饭碗”的媒体报道比比皆是,“灰色文化”更成为继“艳照门”之后文艺领域又一热度词汇。有网友发帖批评,即便此提案没有针对德云社,文章“也都是废话,甚至连什么是‘灰色文化’都没有解释清楚”。
    ⑷“2002年我就提过这个词,指那些非恶意、纯戏谑的内容,拿来逗着人玩儿,但是越走越远。”姜昆如此阐述他对“灰色文化”的理解。按照“非恶意,纯戏谑”的标准,“灰色文化”似乎等同于“恶搞”一词,不过“灰色”本身含有的介于合法与不合法、健康与不健康之间的暧昧意味,又不仅“恶搞”那么简单。在提案中,姜昆详细列出各种“灰色文化”的表现:手机传播中无聊内容和垃圾信息防不胜防,网站上娱乐版登载的文章常以刺激性的字眼招徕网民,网络聊天工具、论坛和网络游戏中充斥着不良信息,在茶社、民营“小剧场”等表演场所,演员们用低级庸俗的表演和下流黄色的笑话取悦观众,甚至在银幕、荧屏上,也不乏打着“艺术”幌子的露骨表演等。
⑸然而即便提案中有了对诸多现象的详细描述,“灰色文化”依然难以界定。很难笼统地认为流传于民间的笑话中没有艺术因素。再加上,艺术的主观性和阐述性较强,容易躲闪。“一个话剧小剧场说自己是‘新后XX主义’,你还真没法跟他辩了。”社会学者、话剧编剧黄纪苏如是说。
⑹在具体内容上的难以界定,导致抵制“灰色文化”无法实现。比如姜昆明确反对这样的段子——讲厕所里说话和饭馆里说话区别的《茅房话》,诸如在厕所问“吃了吗?”可有的相声演员和观众认为,连这个都反对,姜昆有点过于“洁癖”。
    ⑺“灰色文化”的存在无可争议,不过它的危害真的这么大,到了需要集中治理的地步?姜昆的提案代表了一派人的观点:“灰色文化”的危害如同“温水煮青蛙”,任其泛滥,就会让人们渐渐丧失警惕,甚至视而不见。最可怕的是,一些对事物分辨能力不强的年轻人,十分容易沉溺于低级趣味之中。而另一派人认为,这些只不过是一种娱乐和消除压力的方式,可能无聊,但无伤大雅。
⑻“任何艺术形式都没有罪过,它们只是用来休闲、消遣的手段和载体。”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说,“只是现在为了眼球经济,有的团体把它糟蹋坏了。”在吴文科看来,“灰色文化”有它合理性的一面。“一是提供娱乐,二是作为出气筒。”娱乐方面,所谓主流文化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优势和强势,打开电视机没好节目可看,掏钱去电影院出来又是一串骂声,而真正有质量、有品味的艺术,如音乐会、歌剧等,观众又消费不起。相比之下,生动、有趣的相声、话剧小剧场等表演艺术更能让人开怀一笑。“出气筒”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全民产生对中产阶级以上阶层的不满态度。普通民众承担着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的压力,人们由此产生的抱怨以及潜在的欲望,都可以借助“灰色文化”中的戏谑和“擦边球”段落在短暂的时间内宣泄出去。
⑼“就事论事讨论文艺本身是没意义的,最根本的还是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生态问题。姜昆是优秀的艺术家,他的提案笼统看上去都有意义,但实际没有任何可操作性。”吴文科说。姜昆寄望于各从业者的自律,希望他们从艺术追求上提升自己,自觉抵制“灰色文化”,不过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很多文化团体的生存发展还成问题,当观众听到黄色段子、看到色情味道的演出纷纷掏钱叫好时,能否指望从业人员自我净化,将表演艺术提升到大雅之堂,不能不说是一个疑问。
⑽靠自律行不通,靠政府部门制定法规政策估计更无成效。即使再来一次“严打”,也顶多是造成相关人员与现象的短期蛰伏。“最好的办法是姜昆他们出来说好的相声,以身作则。”黄纪苏说,“把地盘让给人家了,又想依靠社会和政府来限制对方,这就先输了一步。”主流文化中如果能出现真正质量过硬的作品,就能对“灰色文化”构成有效的竞争力。在这个前提下,如果政府及社会舆论对主流文化加以鼓励和支持,使民众便利地接触到各种高水平的文化作品,“灰色文化”自然而然会得到抑制。
⑾“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我的声音压过你的声音,加强正面文化的力量。”吴文科说,“但这也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节选自2008年4月5日《凤凰周刊》
1.第⑵段加点词“莫须有”,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第⑸、⑹两段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说明                        。(2分)
3.整合文中信息,就“灰色文化”的概念下一定义:                       。(3分)
4.第⑼段画线句所说的“社会生态问题”,在文中是指⑴        ;⑵        。(2分)
5.下列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低级庸俗、恶意戏谑是当今社会非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
B.任何艺术形式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没有必要予以抑制。
    C.关于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D.主流文化日渐衰微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从业人员缺乏自律。
6.本文是一篇新闻报道,请根据该报道的主要内容撰写一则新闻摘要(12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2分)
是那片古趣的联想?
金耀基
⑴剑城的冬天真不好受,冰风冷雨,在宽阔无边的剑桥平野上,像一千匹野马呼啸而过,暴虐里还带着轻狂,古城的大街小巷,由宁静而变得冷寂了,偶尔看到二三行人,也都似灰暗中晃动的影子。学院把几个世纪的厚重的大门关得紧紧的,如一座座寺院。
⑵对剑桥的冬天的原谅是在她一月的大雪之后。当妻与我倚凭在克莱亚桥雪栏上的刹那,我们把对隆冬的积怨一笔勾销。没有冬寒,哪能有这样的雪景?在满天飞絮的Backs(剑桥大学七八个古老学院的后园),是一片浩浩然的洁白,一个学院连着一个学院,一片白接着另一片白。原来不敢想象还有比绿玉的绿更美的草坪,此刻却发现白雪之白更冷艳复绝!还有那一排排的枯树,那一座座孤冷的桥影,那冰河上不出声的一群群有点像鸳鸯的鸭子……这样冷艳的美是应该付出代价来欣赏的。而在难得一现的阳光下,残而未凋的柳丝更映射出千万条熠熠的金黄。那金黄似发,那雪白如肤……不错,梅柯克没有说假,“未见剑桥的雪景,没有人可说他看尽了剑桥的美”!有人喜欢剑桥的春,有人喜欢她的秋,也有人更钟意她的夏,但在初雪惊艳之后,不能不说剑桥是属于四季的。
⑶“三月风,四月雨,五月春暖花盛开。”当地有人这么说。三月未尽,剑桥的早春就在风雨中翩翩然来临。风在树梢,风在河上,风在剑桥老师的袍袖,风在剑桥少女的裙裾,风不再冰冻,而只是一股凉意的流动。寒冬之后,谁又能不爱欢跃的春风?我记起歌德的“古典的美丽的死”。这位诗哲在临终的床前索笔,要写的便是歌颂大地在春风中的初醒!
⑷剑桥的早春主色是绿的。那是新绿,是在严冬的灰色中挣扎出来的绿,在雪地的白色中冒露出来的绿。在绿的邀约下的剑桥的古老学院这时徐徐地脱卸了寺院的灰寂,至于那条被徐志摩誉为“剑桥灵性所在”的剑河,这时早划破了冰封,载一船船少年男女的欢笑。剑河美则美矣,灵则灵矣,但她的美,她的灵也真亏垂柳青青,桥影扶疏和两岸一座座教堂、图书馆、方庭的伴衬。说真的,剑河是一条最幸福的小河!她两岸不止有赏不尽的自然美景,更有看不尽的历史文物。两岸的风光不是“点”的美,“线”的美,而是“面”的美。英伦七个世纪的文化都一一陈列在此,五百里的景物皆卷藏在这几里的方圆。在三四月交接的辰光,克莱亚学院小径上的满地蓝蕊,圣约翰学院溪边的黄色水仙,不等春暖就抢着绽放了,我不知那蓝蕊的名称,但那种蓝使我想起日月潭谭心的湖蓝,而那水仙的黄,则更应是陶渊明东篱下的菊黄了。惟早春的丽色,还数三一学院古树两旁的花径最绝。在五码阔、二百码长的花径里,万万千千的“番红花”,白色的、橘黄的、紫色的,杂色缤纷,无规律,又似有规律,像一匹展开的华贵的锦缎,但锦缎没有这样的魅力,是人工的,但人工怎能有如此天趣?真的,像一位爱花人所说,这景色:“一见难忘,未见的,无由想像!”
⑸剑桥的教育,最有作用的恐不在“言”教(它也不见得好过其他一流学府),导修制是在言教之外还有“身”教,向来被视为剑桥的特色。这点是真,但也不可太过夸张,依我想,剑桥的“心”教也许才是真正的精华。心教是每个人对景物的孤寂中的晤对,是每个人对永恒的刹那间的捕捉。剑桥的伟大之子,不论是大诗人或大科学家,对宇宙人生都有那种晤对与捕捉。剑桥的教育家似乎特别重视一景一物的营造,在他们看来,教室、实验室固是教育的场所,但一石之摆置,一花的铺展,也都与“悟道”有关。在根本上,剑桥人相信人的真正成长必须来自自我心灵的跃越。剑桥的教育,不像西洋油画,画得满满的,反倒像中国的文人画:有有笔之笔,有无笔之笔。真正的趣致,还在那片空白。空白可以咏诗,可以飞墨,可以任想像驰游,当然也可以就是一片无意义的白。剑桥不把三年的课程填得满满的,一年三学期,每学期只有九个星期,它是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想,去涵泳,去自我寻觅。不错,有些纨绔子弟三年下来可以是真正一片空白,但也真有人把那片空白填上百口传诵的诗篇或开启自然之秘的新钥。在剑桥耽上一千零九十五天的莘莘学子,面对无尽景物,能够终年不思不想?毕丕士图书馆下的一缕月色,能不叫人沉思?牛顿居处窗外的苹果树,能不令人驻足凝视?而王家学院礼拜堂百千支烛光中的唱诗,纵使你不信教,又何能了无心动?至于万紫千红的剑桥后园,若非木头石脑,也不能不识得是东风面了? 
⑹来剑桥已八个多月,但始终没有好好到大学以外的剑城看看。一个早春的日子,人类学者华德英女士来邀喝下午茶,并主张先“游车河”(坐汽车看风景也),我们自是“欣然同意”。剑桥除了剑大,她的规模与格调跟别的英国小城很相近。英国小城我曾去过几个,都蛮有味,但早春的小城风光却是来英后第一次会见。一路上,所见的尽是新醒的绿,初绽的花。有的是一街的枣红,有的是一巷的杏白,更多是一园园的水仙。而我最喜欢的则是佛塞西雅(连翘),黄得漂亮极了,黄的从树根到枝头,是彻上彻下妩媚的黄,原来它们还是爱花的英国人从中国西南一带移植过来的,这使我对佛塞西雅除了感到美丽外,更增一份异域遇乡人的亲切与惊喜。
⑺剑桥的房屋、店铺,都是清淡的、古朴的。都是经过历史的风雨浸染的那种色调,这里没有高楼、没有巨厦、没有大烟囱。古旧,但不残破,而夹在枣红、杏白里则更显出一片春意中的典庄。它给你一种感觉,一种不陌生的感觉,一种“曾经来过”的感觉。“曾经来过”?是的,我确有些面熟,但我已记不起在哪里见过了。是杜工部诗中的锦官?是太白诗中的金陵?是                   ?抑是王维乐府中的渭城?有些像,但又不像!但我何来这样的感觉?是佛塞西雅的联想?还是因剑城的那片古趣?
选自《剑桥语丝》,三联书店2007年第1版
7.第⑶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3分)
8.第⑸段作者比较“中国的文人画”与“西方油画”,是为了              。(3分)
9.请根据文意,在第⑺段的空缺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是杜工部诗中的锦官?是太白诗中的金陵?是          ?抑是王维乐府中的渭城?
10.作为一篇散文,从全文看,作者行文的脉络有:⑴        ;⑵        。(4分)
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暴虐、轻狂的冰风冷雨,为剑桥的隆冬平添了一种冷艳、带来了一丝凄美。
B.垂柳青青、桥影扶疏……作者移步换景,详写了剑河两岸旖旎的自然风光。
C.剑桥后园万紫千红,不仅是缤纷的景致,更是剑桥学子们涵泳性灵的凭藉。
D.作者的语言古雅清隽,在清丽雅致的文字背后常蕴含着凝重而隽永的情感。
E.细致的描绘、翔实的叙述与纵贯古今的联想,营造了本文雄奇瑰丽的意境。
F.作者笔下的新绿、枣红、杏白、菊黄,无不承载着其离乡别井的哀婉之情。
12.综观全文,简要概述作者由“古趣”所生发“联想”的具体内容。(4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6分)
13. ⑴一鼓作气,再而衰,          。(《左传》初中教材共通篇目)
⑵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初中教材共通篇目)
⑶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高中新教材篇目)
⑷               ,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高中新教材篇目)
⑸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高中H版篇目)
⑹             ,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高中H版篇目)
⑺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高中S版篇目)
⑻把吴钩看了,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高中S版篇目)
⑼            ,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高中教材共通篇目)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4—16题。(8分)
江楼①夕望招客
唐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①江楼:杭州城东楼,又叫“望海楼”或“望潮楼”。
14.白居易,字乐天,号             。(1分)
15.下列对本诗内容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登楼所见,借山水相接、延绵雄阔的气势抒发了内心茫茫无尽的愁绪。
B.颔联从俯瞰的角度描摹了灯火、星河在水中的倒影,给人以澄澈清新的感觉。
C.颈联对仗工整、想象奇特,将夏夜的月光比作秋霜,渲染出幽静迷离的景致。
D.尾联以调侃的语气作结,邀请友人到江楼纳凉消暑,紧扣了“招客”的诗题。
16.后人曾评价这首诗是“高瞻远瞩,坐驰可以役万景也。他人有此眼力,无此笔力”(《唐宋诗醇》)。请围绕诗题中“夕望”一词,就本诗的写景笔法作具体的评价。(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踰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时,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列子•天瑞》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三年大穰  (        )      ⑵喻其为盗之言 (        )
⑶若为盗若何(        )       ⑷亡非盗也(        ) 
18.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
①自宋之齐请其术/吾盗天地之时利   ②以赃获罪/以生吾禾
A.①用法相同 ②用法不同    B.① ②用法都不同
C.① ②用法都相同          D.①用法不相同 ②用法相同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
⑵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20.“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一句中的“此”,在文中是指         。(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21.“国氏”与“向氏”对“盗”的不同认识,其根本的区别在于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
游惠山记
明 袁宏道
余性疏脱,不耐羁锁,不幸犯东坡、半山之癖,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以故号霜天黑月,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余既病痊,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其他如《史记》、 杜诗、《水浒传》、元人杂剧畅心之书,又皆素所属厌,且病余之人,精神眼力几何,焉能兀兀长手一编?邻有朱叟者,善说书,与俗说绝异,听之令人脾健。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娓二万言不绝,然久听亦易厌。
余语方子公,此时天气稍暖,登临最佳,而此地去惠山最近。因呼小舟,载儿子开与俱行。茶铛未热,已至山下。山中僧房极精邃,周回曲折,窈若深洞,秋声阁远眺尤佳。眼目之昏聩,心脾之困结,一时谴尽,流连阁中,信宿始去。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西湖之兴,至是益勃勃矣。
22.“宾客山水”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3.下列语句,不能表现作者“性疏脱,不耐羁锁”的性格的一项是(2分)
A.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  B.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
C.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  D.流连阁中,信宿始去。
24.第一段的叙述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2分)
25.作者在本文中所寄寓的情志,与下列名篇最为相近的是(2分)
A.《与朱元思书》  B.《岳阳楼记》   C.《项脊轩志》   D.《陋室铭》
26.请从思想内容或写作手法的角度,就本篇游记作简要赏析。(3分)






















二、7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地改变着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据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说,人类自18世纪以来,对自我的认识开始急速地窄化,个人的自我完全由自己的财物所决定。自我概念的公式已不再是“我认为我自己怎么样,我就是怎么样”,而变成了“我有什么,我便是什么”;近几十年来,由于市场的影响,自我概念又转变为“你要我怎么样,我就怎么样。”这种转变,正说明人的自信心逐渐被削弱,当人把自己变成一件“商品”时,便与真正的自我分离了。于是我们对自己漠不关心,感到无能为力。弗洛姆认为这就是我们这时代诸多道德问题的症结所在。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该怎么办?最重要的工作应该从哪里开始?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理解与认识,题目自拟。


2007学年第二学期闵行区高三质量监控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80分
(一)(16分)
1.(2分)无中生有(姜昆的提案没有具体提及德云社,但遭到了他们的批评。)
2.(2分)“灰色文化”在具体内容上难以界定,导致无法抵制。
3.(3分)内容上介于合法与不合法、健康与不健康之间(1分),作用上既可以用来休闲、消遣但有可能被用来牟利(1分)的一种文化形态(1分)。
4.(2分)⑴经济迅猛发展、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后所产生的社会矛盾(1分);⑵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文化团体所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1分)。
5.(3分)C. 
6.(4分)要点:内容(3分)什么议案(1分),批评的声音(1分),其他的反应(1分)。形式(1分)叙述通顺,摘要客观,转接自然。
例一:姜昆关于“灰色文化”的提案,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姜昆等认为任其泛滥,后果严重。以德云社为代表的小剧场认为这是“姜昆砸人饭碗”。而有些学者认为它有合理性的一面。由于它在具体内容上难以界定,导致无法抵制,只能寄希望于主流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普及。
例二:姜昆递交的关于加强“灰色文化”管理建设的议案,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也引发了一些“草根文化”传播者如“德云社”的不满。“灰色文化”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艺术本身无罪,并且灰色文化是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一个社会生态问题。因此有关人士认为主流文化中出现真正的好作品、加强正面文化的力量才是抑制低俗文化的关键。
(二)(22分)
7.(3分)(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1分)表现了剑桥早春的来临——既悄然而至又无处不在(1分),表达了作者的欢快喜悦之情(1分)。
8.(3分)表现剑桥景物营造的匠心(“心”教)(1分),它的犹如“中国的文人画”似的空白效果,给剑桥学子无限的启迪,而这是以写实为追求的“西方油画”所无法做到的(2分)。
9.(2分)评分标准:建议采用宽式。
严式:唐代诗人、城市、有诗歌名篇,如:杜牧诗中的扬州。
宽式:朝代不限、城市或名胜、有诗文名篇,如王勃文中的滕王阁。
10. (4分)⑴从时间的推移与空间的转换,极力描写剑桥城展现出来的“古趣”(2分);⑵由剑桥城的“古趣”而展开丰富的联想(2分)。(时间推移,由严冬到早春;空间的转移,由剑桥学园到剑桥城、由自然风景到人文景观、情思的发展,由欣赏、沉思到怀乡,等等。)
11.(6分,每个3分)C. D. 
12.(4分)答对1点得2分。要点有:
⑴在初雪惊艳联想到剑桥是属于四季的。
⑵由剑桥的早春的自然美景联想到剑桥的灵性与天趣。
⑶由剑桥景物营造的匠心联想到剑桥教育的精华是“心”教。
⑷由剑桥的连翘和建筑联想到家乡的亲切。
⑸由自然的灵性联想到教育的潜移默化。等等。
(三)(6分)
13.(6分)(6分,对1空得1分,多选的取前6句)
⑴三而竭  ⑵江山代有才人出  ⑶曲肱而枕之  ⑷三山半落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沪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高考模拟题(二)05《中国考试》试题2(含答案)』  下一个『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