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详细解析)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有详细解析)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高三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教师用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生肖/肖像塞责/不塞不流差错/一念之差B.稂莠/踉跄市侩/脍炙人口裨将/稗官野史C.粮囤/囤积劲头/疾风劲草押解/跑马卖解D.磅礴/滂沱绯闻/缠绵悱恻蚊蚋/方枘圆凿答案:C【A.xiào/xià
试题预览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
语文试题(教师用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生肖/肖像   塞责/不塞不流   差错/一念之差 
B.稂莠/踉跄   市侩/脍炙人口   裨将/稗官野史 
C.粮囤/囤积   劲头/疾风劲草   押解/跑马卖解
D.磅礴/滂沱   绯闻/缠绵悱恻   蚊蚋/方枘圆凿
答案:C【A.xiào/xiào;sè/sè;chā/chā  B.láng/liàng;kuài/kuài;pí/bài  C.dùn/tún;jìn/jìng;jiè/xiè   D. páng / pāng;fēi/fěi;ruì/ruì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狗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即使是作为宠物的小巴儿狗,大的能耐没有,但它们的乖巧和聪明,给人们增添生活的愉悦和乐趣,怕也是罄竹难书。
B.朱光潜幼年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一次被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了父亲最年幼的学生。 
C.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D.日本著名的作家川端康成有着浓厚的崇拜女性的审美情趣,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几乎个个给人以美的感受,但他笔下的男性形象就相形见绌了。
答案:D 【A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B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此句望文生义。 C不绝如缕,形容事情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D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起来远远不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当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西腊是现代文明之源,杜兰博士则认为欧洲大多数的发明是来自埃及和东方。
B、以损人利己手段牟取财富的,无论多少,都是肮脏的,可耻的;而损人利己的致富者,应视为“社会公敌”。
C、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毁。
D、我们并不否认这部作品有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细节不够真实,个别人物的语言还不够个性化。
答案:D【A、项时间状语的结构不完整,应当为“当……时”;B、项“以损人利己手段牟取财富的”改为“以损人利己手段牟取的财富”;C、项“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毁”改为“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使飞机坠毁”。 】
4.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话本”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个字。(4分)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经过说书艺人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见长,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的再创作。
答:话本是宋代兴起的,经过千锤百炼产生、流传的;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见长的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
(答案应包括:  时间、演变、特点、属性,“经过文人加工”必须交代)
5.展开想象,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补上适当的语句。要求修辞和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内容一致。(5分)
    春天的雨,象南国少女的爱,温婉如水,含蓄娇媚;夏天的雨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
    春天的雨,使人想起洞箫牧笛,春花秋月,想起酒香四溢的杏花村和青烟缭绕的山野村舍;夏天的雨,使人想起黄钟大吕,金戈铁马,想起浑厚悠远的信天游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春天的雨,缠绵,温柔,纤细;夏天的雨,豪爽,酣畅,粗犷。
二、文言文阅读(18分)(命题:程战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给东园秘器(指皇室、显宦死后用的棺材),陪葬昭陵。(《旧唐书•房玄龄传》) 
参考翻译
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太宗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申重结合,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玄龄在李市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文字简约义理丰厚。一开始就不用草稿。高祖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我儿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
隐太子李建成因为玄龄、如晦为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如晦一起被驱斥。隐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谥号)将要发动兵变时,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和如晦,叫他们穿道士的服装,暗中带进内阁商量大事。等到太宗成为太子之后,提升玄龄担任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把玄龄跟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第二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卜射,改封魏国公,监编国史。已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相。
高宗成为太子之后,加玄龄为太子太傅,仍或主持门下省事务,监管编撰国史像原来那样。不久因撰写《高祖太宗实录》成,赐下玺书表彰,赐物一千五百段。这一年,玄龄因继母去世丁忧服丧离开职位,朝廷特地下诏在昭陵赐给他墓地。不久,他又从回本官职位。太宗亲征辽东时,命玄龄在京城留守,亲手写诏书说:“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玄龄多次上书说不可轻敌,尤应当警惕小心。不久跟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编《晋书》。
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玄龄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太宗对他流泪,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后病情加重,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皇上又亲自光临,握手叙别,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诀别。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朝廷赐给了棺椁,让他陪葬在昭陵。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工草隶,善属文  写作       B. 太宗徇地渭北  曲从、偏私
C. 文约理赡        足够       D. 潜引入阁计事  偷偷地
答案:B  攻占
7.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表明房玄龄贤能和受君王倚重的一组是 (    )(3分)
A.①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②朕无西顾之忧矣
B.①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②擢拜太子右庶子
C.①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②并委令处分发遣
D.①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②给东园秘器,陪葬昭陵
答案:D “给东园秘器,陪葬昭陵”是房玄龄死后受到君王的礼遇,“倚重”偏指生前受到的重用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
C.房玄龄一度为人中伤,被李世民驱斥。后又被召回。
D.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特别的厚待。
答案:C  不是李世民,而是高祖李渊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隐太子)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3分)
译文:(隐太子)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如晦一起被驱斥。
(2)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3分)
译文:(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
(3)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3分)
译文: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
三、古诗鉴赏(8分)(命题:吴剑)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周邦彦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②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①江皋:江岸。②凤团:是宋时一种名茶。
诗歌赏析:
春来涨潮,鱼游于水,如翔于天,拍打着柳桥而已。云鸠形容墨云行雨,其色如鸠。这又是一个妙手偶得的好辞。上句写春水空明,此句写春江烟雨,一阴一晴,阴晴不定,正是春天的特征之一。春从东来,东郊先得春信。这又是词人下笔极细致有味之处。下片二句,词境从江郊转为室内。“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上句写自己沏茶。凤团是宋时一种名茶。春日人常渴睡,短梦也是常有的。饮茶之意,在破睡提神。句首虽下一个“闲”字,语似不经意,实则方才一饷短梦,竟大有难以遣除了却之愁,故须饮茶以消其一份梦后的惘然。下句写燕子垒巢。燕子不辞辛苦飞来飞去,一次又一次衔泥而来,眼看着就渐渐营造了新巢。燕子极忙,词人则静。句首一个“静”字,暗示的实是词人并不平静的心绪。大好时光白白流逝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悲哀,隐约见于此二句之言外。结句转为室外。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句首一个“又”字,则日日空对春光之意亦隐然可见。挽合下片三句首字所下之“闲”字、“静”字、“又”字,词人心头不忍时光白白流逝的愁怨不难体味。这种淡淡的哀怨,实是一种普遍的人生情绪。而词中表现得极精微、含蓄。
(1)前人评第二句“颇含画意”,试作具体分析。(3分)
答:“云鸠”云色如鸠,形象绘出乌云墨黑;(1分)“拖雨”则贴切状出乌云翻滚过后下雨的情景。(1分)生动而形象地画出春江烟雨图。(1分)
(2)本词抒情优雅细致。请结合下片中的词语(不少于两个)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5分)
答:示例:一个“闲”字,看似不经意,实则是作者一晌短梦后,产生了难以遣除的愁思,所以借饮茶来消解这一份梦后的惘然。词人静看燕子不辞辛苦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燕子的忙与词人的静形成对比。一个“静”字,暗示的是词人并不平静的心绪。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个“又”字,隐隐写出了一份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表达了词人心中面对大好时光白白流逝而不能有所作为的伤感。(分析3分,情感2分,答到意思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命题:陆融)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命题:闾宝贵)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草屋的声音
赵伟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徙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和生命的叠重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收获最后的田野,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得了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着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
 ⑤草屋留给我记忆的更多的是宁静。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屋东北角有一颗高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侧长着一颗枝细叶茂的枣树,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润,然后,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那些美味。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最后像神韵一样,雪脚踩得无声无息了。满世界一屋银妆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很不愿意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里发出的种种声音!
  (选自2007年8月7日《解放日报》)
12.结合全文的内容来看,作者“聆听”到哪些“声音”?(4分)
草屋使人产生知足的温煦和生命的叠重之感;草屋主人勤劳坚韧、纯朴憨厚;草屋环境宁静有情致;草屋风景别样而意味无穷。(每一点1分)
13.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6分)
    ①以季节变换为顺序,描绘了被征服土地上出现的动人“画景”。(2分)  ②由嫩绿深绿、青黄相融到金色,突出了“画景”的色彩变化;(2分)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味。(2分)
14.第⑤自然段中写终年不枯的茗苳草,草屋前后的梧桐和枣树,对描写草屋起到什么作用?(4分)
   通过写茗苳草点燃草屋的绿意,两棵树庇护着草屋,(2分)衬托出了草屋的安宁而有情致。(2分)
15.本文标题为“草屋的声音”,第⑦自然段中又说“草屋无言”。你怎样从这看似矛盾的话语中理解和评价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6分)
   “草屋无言”与题意并不矛盾。(1分)作者通过对草屋及草屋“声音”的叙写,表达了对草屋生活的美好回忆,对草屋主人的真切赞美,对草屋及草屋“声音”的深情留恋,(3分)体现了作者超脱尘俗的情趣和积极的人生追求。(2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  (18分)   (命题:王根军)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当前散文创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节选)
古  耜
    ①为数不少的作家在文人心态和意趣的挥洒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对社会下层普通劳动者历史命运和现实生存的关注与描写,并因此而导致了在新的社会矛盾面前的回避与缺席,这是近年来散文创作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
    ②纵观中国散文史,西方式的人道主义精神或许相对稀薄,但发源于儒家民本思想的对社会下层广大劳动人民的关注、同情乃至赞美,却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从晁错的《论贵粟疏》至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再到郑板桥的《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一直到鲁迅的《一件小事》、巴金的《一个女佣》,属于不同时代、拥有不同思想的作家们,都在一方面亮出了灵魂中的至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广大劳动人民命运的改变和地位的提高,众多作家更是在他们身上投注了空前充沛的热情和异常饱满的笔墨。显而易见,对于这样一种散文传统,如果我们不做过于偏执和绝对的理解,那么就应当承认,它为中国散文增添了难能可贵的人民性,并藉此而将散文同最广大的读者长久地、跨时空地联系在了一起。
    ③毋庸讳言,历史走到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规模的、激烈的阶级冲突已经不复存在;政治的、经济的利益关系及至整个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复杂;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平有了程度不同的提高……面对这些情形,文学,特别是文学中极具个体精神与情感色彩的散文,还要不要坚持和强调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与表现?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其个中理由也并不出常识和经验面:迄今为止,经历着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依然是普通劳动者占据着人口绝大多数,而这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在因为注重效率而难免忽视公平的历史进程中,分明又一次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正面临着种种困惑与艰难,承受着远比其他阶层和团体大得多的生存压力……他们需要各方面的关怀,其中自然包括散文家道义的支持与心灵的抚慰。
    ④然而,近些年来的散文创作却在这一方面陷入了大面积的失语状态。在我们的视线之内,尽管还有张承志、梁晓声、肖复兴等作家,不时捧出一些闪耀着平民之光的散文篇章,但更多的散文家,特别是其中的职业和准职业写作者,却随着生存条件的改观和文学环境的宽松,而逐渐沉溺于文人角色的自恋与自赏,满足于一己心态的表露与挥洒。这时,他们笔下呈现的,每每是湖光山色的流连,书里卷外的遐思,生命哲理的体味,艺术情趣的张扬,甚至草木虫鱼的观赏,美食雅苑的把玩……而明显缺少的便是对现实生活里普通劳动者生存状态的描绘与揭示。创作主体对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的关切目光与悲悯情怀,是一种博大而深沉的人道主义的力量。当然,时下的文人散文倒是不乏精英层面的人文启蒙与终极关怀。但所有这些又常因内容的过于抽象或深奥,而远离了普通劳动者的现实痛苦和接受能力,所以并不能真正进入社会下层,无怪乎余杰要发出“我们离底层有多远”的询问和感喟。
    ⑤我不是说散文不应当表达文人的意识和意趣,也不是说表达了文人意识和意趣的散文都不是好散文,更不是故意倡扬散文的“民粹主义”倾向。既成的事实是,一批书卷气很浓,知识性很强,文化味很足的文人散文,恰恰成了世纪之交散文领域里抢眼的风景。它们对于提升散文创作的整体品位,起到了有目共睹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如果旷远开阔的散文世界,仅仅以文人自己的生活和意趣为主流、为风尚,特别是用它挤掉和取代了对普通劳动者生存现实的关注与再现,那么这个散文世界,便不只是单调的、倾斜的,而且是退缩的、软弱的:它在无形中回避着现实,回避着矛盾,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自己守护人类良知、呼唤社会正义的责任以及应有的批判精神。而一个倾斜的、软弱的散文世界、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同时又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真实风貌呢?
 (选自2001年第6期《黄河文学》)
16.下列各项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当前散文创作中,许多作家满足于一己心态的表露与挥洒,放弃了对社会下层普通劳动者历史命运和现实生存的关注与描写。
    B.中国现代散文在发展过程中,西方式的人道主义精神或许相对稀薄,却有发源于儒家民本思想的,对下层劳动人民关注的传统。
    C.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包括散文家道义的支持与心灵的抚慰在内的各方面的关怀。
D.一个回避现实、回避矛盾的倾斜而软弱的散文世界,无法真正地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也无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真实风貌。
答案:B(“中国现代散文在发展过程中”不对,应表述为“中国整个散文的发展过程中”,文中相对应的原句为“纵观中国散文史”)
17.近些年来散文创作在反映现实方面陷入了大面积的失语状态,下列不属于其“表现”的一项是(    )(3分)
 A.虽有部分作者不时捧出一些闪耀着平民之光的散文篇章,但更多的散文家沉溺于文人角色的自恋与自赏之中。
 B.时下一些散文缺少对现实生活中普通劳动者生存状态的描绘与揭示,远离普通劳动者的现实痛苦和接受能力。
 C.一些作者无形中回避现实与矛盾,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守护人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长郡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一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