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邮市第二中学冲刺09周考语文试卷(四)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高邮市第二中学冲刺09周考语文试卷(四)(高三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江苏高邮市第二中学冲刺09周考语文试卷(四)(独家资料注意保存概不外传)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拗口/执拗重复/安土重迁省悟/反躬自省B.露脸/雨露塞外/茅塞顿开咀嚼/含英咀华C.稽首/稽查屏障/敛声屏气气度/审时度势D.徘徊/低徊纤细/纤毫毕现
试题预览
  ★绝密★   江苏高邮市第二中学冲刺09周考语文试卷(四)
( 独家资料      注意保存      概不外传 )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拗口/执拗      重复/安土重迁    省悟/反躬自省
B.露脸/雨露     塞外/茅塞顿开    咀嚼/含英咀华
C.稽首/稽查      屏障/敛声屏气    气度/审时度势
D.徘徊/低徊      纤细/纤毫毕现    和诗/和衷共济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孙甜甜虽在首轮比赛中发球出色,打出了4个Ace球,一发成功率还高达77%,但最终未能战胜对手罗伊特,铩羽而归。
B.悦达总公司人事部通知有关部门,为整顿劳动纪律,对那些久假不归的职工要认真查明情况,对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C.从去年年初开始,与国内股市的风起云涌相呼应,国内黄金市场也持续走热,火爆的场面简直与股市全面解冻时难分伯仲。
D.2008年自主招生政策又有了新变化,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可以不拘一格,大胆选才,“偏才怪才”有了更多机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我国粮食的生产,长期都能做到自给,对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十分不易的,这与科学家袁隆平的巨大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B.某报记者一篇报道地方强制拆迁,侵害群众利益的文章,惹恼了当地官员,他们竟派公安人员到报社拘传记者,其根本原因是滥用公权在作怪。
C.“粱山伯与祝英台”这个优美而凄婉的传奇爱情故事,流传年代久远,流传地域很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妇孺皆知。
D.我省药品食品监督部门已着手对全省食品生产企业按照诚信度等级进行分类管理,不良记录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诚信等级。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在它的作用下,能更快更多地生产所需要的产品。l835年,一位瑞典化学家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 “催化剂”。五十三年前,闽恩泽留美学成归国。从此,他的人生和租国炼油催化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作为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008年1月8日,闵恩泽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奖励证书。站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主席台中央,他依然平静又谦逊,用一生未改的四川乡音说:“这成绩是属于大家的。”
请你写一句话,赞扬闵老为祖国石油催化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5分)
宇宙在爆炸发生后的百分之一秒时,温度大约是摄氏一千亿度,比最热的恒星中心还要热,以致不可能聚集成任何普通 的物质成分,即不可能聚集成分子、原子甚至原子核,能够在爆炸中相互飞速地分离的只是各种基本粒子,一类是电子,另外一类是正电子,还有数目大致相等的各种中微子。除此之外还充满了光。随着爆炸继续下去,温度下降了。在最初的三分钟终了时,下降到十亿度,这个温度能使中子和质子开始组成复合的原子核。这个时候宇宙的组成主要是光子、中微子和反中微,核物质仍然只占很小的份额。又过了几十万年,温度终于冷却到足够低,可以让电子与氢核和氦核组成原子。
依据材料,简要概括宙爆炸在不同的时段物质所发生的变化。
(1)第一阶段:                  (不超过15个字)
(2)第二阶段:                  (不超过15个字)
(3)第三阶段:                  (不超过15个字)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8分)
     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裈①,俗云利于官,上以为厌蛊,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绰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颎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可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如何?”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而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
     时上禁行恶钱②。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侯③执以闻,上悉令斩之。绰谏曰:“此二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日:“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邪?”绰拜而益前,呵之不肯退。上遂入。治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 (选自《隋书•赵绰传》)
   注释:①裈(kūn):裤子。②恶钱:私铸的钱。③武侯:巡逻的将士。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     )
   A.尝衣绯裈,俗云利于官   衣:穿    B.明日,谢绰             谢:告辞
   C.此二人坐当杖           杖:杖刑  D.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  妄:胡乱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的一组是(3分)
   ①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   ②陛下宁可杀臣,不可杀辛亶。
   ③上拂衣入,良久乃释之。    ④此二人坐当杖,杀之非法。
   ⑤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  ⑥治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 D.②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或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赵绰执法严明,为人正直,因而屡屡触怒皇上。
   B.皇帝用“撼大木”和“啜羹”两个比方来暗示赵绰,不要妄图破坏了皇帝的威严。
   C.皇帝因赵绰不听从他的旨意,执意要杀了他,幸亏柳彧劝止皇上,赵绰才保住性命。
   D.隋文帝处置案件往往任由己意,并屡被赵绰的力谏激怒。隋文帝呵斥他,威胁他,甚至要处死他,但最终都还是认可了赵绰的意见。
9.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上拂衣而入,良久乃释之。(2分)
                                                                                 
   (2)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侯执以闻,上悉令斩之。(3分)
                                                                                   
   (3)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京口月夕书怀    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1)首联中的“凉”字,写出了诗人深切的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凉”的?通过写“凉”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的内容作简要的分析。(4分)
                                      
                                                                             
(2)有人说,本诗第二联颇有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之诗意。请简要说说两者的异同之处。(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庄生晓梦迷蝴蝶,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
(4)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草屋的声音      赵伟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禾移民迁徙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和生命的叠重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收获最后的田野,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的疯狂的手脚。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得了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着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
⑤草屋留给我记忆的更多的是宁静。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屋东北角有一颗高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侧长着一颗枝细叶茂的枣树,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润,然而,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那些美味。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又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最后像神韵一样,雪脚踩得无声无息了。满世界一屋银妆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很不愿意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里发出的种种声音!       (选自2007年8月7日《解放日报》)
12.结合全文的内容来看,作者“聆听”到哪些“声音”?(4分)
                                      
                                                                            
13.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6分)
                                      
                                                                             
14.第⑤自然段中写终年不枯的茗苳草,草屋前后的梧桐和枣树,对描写草屋起到什么作用?(4分)
                                      
                                                                           
15.本文标题为“草屋的声音”,第⑦自然段中又说“草屋无言”。你怎样从这看似矛盾的话语中理解和评价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6分)
                                      
                                                                           
                                                                           
四、选考题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不同的“中国观”      张华
在全球化的当下,英国和美国“回应”中国的热情却不尽相同。众所周知,赴美签证需要面签,而且较难获签;赴英签证已无须面签,而且相对容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哈佛大学仍到处都是中国人,只要出门必能遇到;而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中国人要专门去找才得一见。
尽管伯明翰学派倡导以平民为视野的大众文化,但其文化骨髓仍是精英的,是“端着架子”的贵族式的,多数人包括知识阶层的英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仍旧停留在好奇阶段;美国社会多元、综合、自由、开放,每种文化在这里都不难找到适合其生长的土壤,同时与他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许多美国人充满对中国的热情,知识阶层中许多人对中国社会了解相当深刻,研究相当深入。更重要的一个现象是,中美之间高层往来频率远远超中英之间,中美贸易总额亦远超中英之间。
如果再给出一些例子,也许很能说明这些不同:
例一,美国日用品多数由中国制造,美国人若一周内不用中国产品,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会感到不舒服;英国当然也有中国日用品,但离开中国产品还可以“端着架子”生活。
例二,在美国很容易收看到专门的中文电视频道,在英国想从电视新闻中得到一点关于中国的信息都很难,更不必奢望中文频道了。
例三,美国银行ATM、地铁售票机等很多常用的电子设备设有中文提示和操作系统,公用电脑有多种中文输入法,很多公共服务场所同时设有中英文提示,而英国没有这些。
例四,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有20%的中国学生。学校亚洲研究中心、东亚系、燕京学社、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中国研究享誉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与中国研究有关的机构中攻读学位的学生,90%以上来自中国以外的国家,多数没有中国血统。另外,其他学院也有依相应专业设置的针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中心,许多金发碧眼的学者能说流利的汉语,更多学者到过中国。而英国伯明翰大学,甚至剑桥、牛津这样的大学,即使有从事中国学研究的,也是凤毛麟角。
例五,在哈佛大学附近的书店随便逛逛,就能拍到关于中国的图书照片,读者可以自行诠释哈佛人对中国的研究热情;至于英国,像伯明翰、牛津、剑桥等地最大的书店,有关中国的图书寥寥无几,也不会有专门的分类书架,即使偶尔找到两本,也多类似于ZHANG RONG著的WILD SWAN或MAO。
还要说的是, 2006年英国政府再次提高国际学生学费。英国大学不仅普遍吝啬,很少提供奖学金,而且两眼紧盯国际学生腰包里父母的血汗钱;美国大学则用丰厚的奖学金吸引年轻有为的学子前来深造。英国大学通过教育赚国际学生的钱,美国大学则是花钱培养有潜力有才华的学生。
英国已从殖民时期的所谓“日不落”帝国,经过世界反殖运动和世界各国的普遍发展与进步,逐渐变成后殖民时期的“日日落” 帝国;美国虽然也曾不断经历挫折和滑坡,尤其是“9.11”的冲击,但是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两国这种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它们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态度和政策,无论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而态度的不同多半取决于人的头脑!        (选自《凤凰周刊》2007年第30期)
16.下列有关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国人赴美签证较难,赴英签证相对容易,说明英国对中国的“回应”较热情。
B.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国人多寡的不同,反映了两国签证制度的不同。
C.英国人较少使用中国日用品,说明英国人对“中国制造”信不过,怀有偏见。
D.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比中英之间的相关交流频繁得多。
17.下列相关椎断与评价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作者能从国际往来的纷繁表面现象之中,看到英国与美国对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不同态度。
B.英美两国大学办学理念的差异,导致了英国大学只会赚钱,美国大学则能培养有潜力有才华的学生。
C.头脑(观念)是一切行为与表象的源头。英美两国对中国的态度和政策,也多半取决于他们的观念、
D.在全球化的今天,或许我们需要的正是世界的胸怀与文明的视角,我们要学习美国的气度与远视。
18.文章中间的几段文字用诸多事例来说理,请具体分析这部分内容说理上的特色。  (6分)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08年秋季期九年级9月份月考试卷』  下一个『厦门市高三语文9月份月考卷(最新)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