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六中2008—2009学年高三年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福鼎六中2008—2009学年高三年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高三选择性必修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福鼎六中2008—2009学年高三年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卓明熙班级姓名成绩(一)1根据括号中的拼音,填写相应的词语。(5分)(1)光和影的携手难得好果,下雪前的(yīnmái)惨淡,下雨前的泥泞险恶,刮沙时的昏闷重浊,都使人颓丧……(2)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垄,就成一个池
试题预览
  福鼎六中2008—2009学年高三年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人  :卓明熙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1根据括号中的拼音,填写相应的词语。(5分)
(1)光和影的携手难得好果,下雪前的             (yīnmái)惨淡,下雨前的泥泞险恶,刮沙时的昏闷重浊,都使人颓丧……
(2)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垄,就成一个池子。池里放满了水。葡萄园里水气泱泱,                       (qìn rén xīn pí)。
(3)巴黎依然在飞速下沉。我无可              (táodùn)。蓝天在黑色的云缝里闪烁——那黑色的原始森林一般的钢架,从我的头顶两边炸裂开去。
(4)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尽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                    (zhòng mù kuíkuí)。
(5)《可兰经》与阿拉真主仍在。落后、贫穷、疾病以及迷信仍在。喜欢打噎却不可屈服的民族仍在。挺立在大苍茫中,和烈阳、风沙               (jiāngchí)的棕榈仍在。
2补写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小题回答,5分)
(1).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             ”,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3-4题(9分)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3联系全诗看,第三句中诗人“小立”时见到的景物主要有哪些?(3分)这些景物组成的画面有何特点?(2分)
4全诗是如何扣住题目的“晚”字来写的?(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9分)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陀①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②。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陂陀:不平的样子。②褰:卷起裤脚。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结庐,居住
B.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委:归,付
C.子瞻杖策载酒        杖:手杖
D.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姑:暂且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A.相携徜徉而上       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B.往往留宿于山上                    而相泣于中庭
C.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     申之以孝悌之义
D.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        其如是,孰能御之
7.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全文围绕着一个“乐”字互为交融,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B.作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以适意为悦”之乐,不以物伤情,这是劝慰别人的话。但文章结尾说“孰知得失之所在”,却也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
C.文中有二乐:一乐是“幅巾迎笑”“倘佯”山水、“不知其久”;二乐
为营亭坐观,俯视旁瞻远山近水,“风云变化”。
D. 文中写景浓笔挥洒,给人以一种郁郁苍苍、气势奔流的动态美;写人,
以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法,给人以一种劲拔清芬的动态美。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1)。”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2)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回:“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1)讱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2)司马牛据说是宋国大夫桓趔的弟弟。桓趔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并声称桓趔不是他的哥哥。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②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9在本文问答中,请简要回答做为君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4分)
(五)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
A.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虽然实力较弱,但他知人善任;袁术虽然兵多粮足,但他优柔寡断,目光短浅。因此,曹操掌握了主动,烧了袁术的粮草,使得袁术兵败如山倒,逃回了翼州。(《三国演义》)
B.贾政的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她回家省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场大典,修建了极其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了女伶、女尼、女道士,出生世家、遁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国府。(《红楼梦》)
C.傍晚时分,愚人节狂欢高潮已经过去,人们逐渐散去,艾丝美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节日广场。当她行至广场旁的小巷时,受命于克洛德的卡西莫多劫持了她,把她带到了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
D.回国途中,苏文纨有意要和方鸿渐接近,不料被同船的鲍小姐抢了先。鲍小姐已有未婚夫,在香港就被接走。方鸿渐若有所失,正在凭栏发呆之际,却见苏文纨立在身后,二人终于言归于好。(《围城》)
E.法院开庭审判喀秋莎玛斯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在审讯过程中,聂赫留朵夫认出了玛斯洛娃。这使他非常震惊。他回想起勾引玛斯洛娃的经过,认为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复活》)
11两题任选一题完成(5分)
(1)简述方鸿渐在老家演讲的风波。 (2)简析方鸿渐这一人物形象。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8分)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他们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着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
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2.文章开头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4分)
1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4分)
14.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抒情手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5分)
15.文章以写人记事为主,以写树为辅,可又取名“合欢树”,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七)语言应用题(14分)
16职业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所谓职业联,即行业楹联,贴在门旁,使人对其行业特点一目了然,起到行业广告的作用。如“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疑”是“饭店联”,是指出下列对联分别属于哪个行业。 (8分)
   (1)美味招来云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______) 
   (2)萍水相逢如亲友,停车暂住似归家。(______) 
   (3)花间渴想香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______) 
   (4)刻刻催人资警省,声声劝尔惜妙音。(______)
17、下面是一则消息,请对主要信息加以概括,不超过30个字。(6分)
农业部4日接到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鉴定报告,已确诊在云南省呈贡县发生的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农业部当日还接到报告,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甘肃皋兰县各发生一起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扑杀和紧急强制免疫措施,并向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送交了病料,疫情已得到控制,尚未发现人员感染。
(八)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目,自立文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福鼎六中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1阴霾,沁人心脾,逃遁,众目睽睽,僵持
2(1)秋水共长天一色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月是故乡明   嘈嘈切印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土俱   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二)、⑴所写景物:①柴门落花;②傍林飞鸦;③晚归樵渔。特点:恬静、谐和,富有生气。⑵“花落”点明春之晚(暮春),“夕晖”“数点”“路归”点明天之晚。春晚三景,景景都是扣住诗题中的“晚”字来写的。
(三)5.C(拄着)   6. D(D其中的/如果;A均为表修饰;B均为介词,可译为“在”;C均为介词,可译作 “用”。)    7.B(是劝慰自己的话,“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也不完全对,作者主张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虽不无随遇而安,无所作为的消极因素,但联系作者当时的遭遇,这种在失意挫折中以达观自处,在贬官谪居中“以适意为悦”的思想,不只在当时,便是在今天,也仍然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译文
苏轼贬谪到齐安,在江上建造屋舍。齐安没有名山,只有大江南岸的武昌的诸座山峰,逶迤蔓延,有清涧深谷。其中有僧人住的房子,西边的叫西山,东边的叫寒溪,它靠大山对沟壑,隐藏于松树枥树之中,寂静得像与世隔绝了一样,很少有人到这儿来。每当风停日出,江水流动缓慢的时候,苏轼就拄杖带着酒,乘小舟横江南渡。山中有两三个人,喜欢结交朋友和游玩。(他们)听到苏轼来了,就裹着头巾笑着出来迎接,携着手缓步上山,一直走入大山深处,力尽了才停止。(他们)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举酒相互问候,心意舒适得会忘记了回去,常常就在山上留宿了。因此(苏轼)在齐安住了三年,还不知道那里的具体情况。
然而到西山去时,在苍松翠柏之间行走,山路狭窄弯曲而没有稍微平坦的地方,游人到这儿一定会停下来。倚靠着奇怪的石头和茂盛的树木,俯看大江,仰视山陵,旁观溪谷,风云气候多变,树林和山脚或相对或背离,(所有这些)都呈现在左边或右边。在那里有一座废弃的亭子,地方很是狭窄,不能够坐许多客人。亭子旁有数十株古木,都是非常高大,不能够用斧子砍伐。苏轼每到树下,就整天盯着看。一天,狂风暴雨拔去了其中的一棵,就空出了那棵树所占据的地方,亭子的面积就得以扩大。苏轼和客人进山看到了,笑着说:“这是想成全我修建亭子吗?”于是就共同营建这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是完备,苏轼由此很是快乐。
我年青时,曾经跟着苏轼游览,(如果)有青山可以攀登,有碧水可以趟过,他没有不是提起衣服走在前面的。(如果)有无法到达的地方,(他就会)因此整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翩然独自前往,逍遥于清泉石壁之中,采摘树林中的花草,拾取落在山沟中的果实,酌取泉水来饮用,见到的人都以为是神仙下凡。大约天下的欢乐本就无穷无尽,而以适合自己心意为其中之最。当自己快意之时,(会觉得)任何事物都无法来代替;而等到自己厌倦之时,却没有不惊异地嘲笑自己的了。就好像饮食之事,很多东西陈列在面前,总之是为了
裹腹而已,最终同样都是归之于腐朽。又有谁知道得失在哪里呢?只要心中无愧,又不受外人指责,就姑且寓居在此。这应该就是苏轼这所以能够在这儿获得快乐了吧。
(四).司马牛问孔子什么叫做仁。孔子说:“有仁道的人,说话的时候是有所谨慎的。”司马牛说:“说话的时候能够谨慎,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回答说:“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说话不需要谨慎吗?” 司马牛问孔子怎样做到才算是君子。孔子说:“君子的心中是没有忧虑、没有恐惧。”司马牛说:“没有忧虑、没有恐惧的人就是君子吗?”孔子回答说:“检查自己的言行而问心无愧,则做人怎么会有忧虑和恐惧呢?” 司马牛忧虑的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兄弟。”子夏回答说:“我听说过:‘一个人的生与死是由命运决定的,一个人的富与贵是由老天爷安排的。’作为一个君子,只要做事认真没有过失,待人接物恭敬有礼,则四海之内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为什么还要忧虑自己没有兄弟呢?”
9言行谨慎、问心无愧、没有忧虑恐惧、待人接物恭敬有礼
(五)10.A,C(是袁绍,不是袁术。卡西莫多劫持没有成功,艾丝美拉达被菲比斯解救)
11. (1)方鸿渐回到老家后,地方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1分)当地县立中学的校长请她演讲“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不料他在匆忙之中忘了带讲稿。面对台下满座的学生,他大胆胡扯西洋的东西只有两样在中国社会长存不灭:一样是鸦片,一样是梅毒。(3分)方鸿渐卖弄小聪明,结果却闹了一场大笑话。(1分)
(2)方鸿渐是《围城》的主人公,作品着重写了他和几位女性的瓜葛,以及他从上海转至内地三闾大学任教的遭遇、人事矛盾。他的性格特征是:既善良又迂执,既正直又软弱,既不谙世事又玩世不恭。方鸿渐的思想性格,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他的遭遇,也正是当时一部分较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和困厄。
(六)12(4分)① 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② 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夺魁的气氛形成对照。
③ 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13(4分)① 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四处奔波,作者虽然感受到母亲的爱,但却一味地沉浸在自身的痛苦中,心情沮丧,不能真正地理解到母爱的执着与无私。
② 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理解了母亲曾经的备受煎熬,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与伟大。
14(5分)表现: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特点: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 
效果: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15(5分)① 合欢树是母子间历经岁月风霜的见证者;
② 它仿佛是“我”的患难兄弟,又是母爱的化身;
③ 它和“我”一样,承受着母亲的关爱,寄托着母亲对儿子不便言明的希望。
④ “我”对合欢树那种既渴望相见,又刻意回避的复杂情感,正是对母亲的复杂的怀念情愫的一种流露;
⑤ 作者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来含蓄地表达儿子对母亲的怀念与对母爱的赞美。
(七 )16(1) 饭店、酒楼  (2)  旅馆、宾馆  (3)  茶楼、茶馆  (4) 钟表店
17、云南呈贡疫情确诊,云南、甘肃新发疑似疫情各一起,已控制。 (220.249.137.5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高三 选择性必修 月考试卷


上一个『《红楼梦》文学名著阅读检测题』  下一个『《烛之武退秦师》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