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六中06—07学年高一下语文科第四学段期末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福鼎六中06—07学年高一下语文科第四学段期末测试卷(高一必修四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福鼎六中06—07学年高一下语文科第四学段期末测试卷(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4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所谓学以致用,学习文化名著,探讨文学形象心灵历程,感悟主旨精要,均是要有益于学识能力的提高。其实,经典文化名著就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应引导学生善用名著内
试题预览
  福鼎六中06—07学年高一下语文科第四学段期末测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4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所谓学以致用,学习文化名著,探讨文学形象心灵历程,感悟主旨精要,均是要有益于学识能力的提高。其实,经典文化名著就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应引导学生善用名著内容作为作文素材,既可增进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又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就有不少文章都巧妙的运用文学名著中的情节,提高作文的文学品位。如2000年满分作文《赤兔马之死》把《三国演义》中的部分情节恰倒好处地嵌入作文连缀成文。文章写道“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再如2003年高考作文以“感情亲疏和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一篇优秀作文就化用了《三国演义》中《失街亭》的情节,写道“这种因感情关系而导致对事物的错误认识以致用错人的现象在伟人身上也偶有发生。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在南征时,由于马谡屡献战策,深得诸葛亮赏识。在蜀军北伐时,诸葛亮忘记了刘备的嘱托,委以马谡重任,导致街亭失守,这同样是惨痛的教训。后来诸葛亮如梦初醒,抛弃私情,挥泪斩马谡,终于换回损失,不失为伟人。”
    而2004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中10个人物就有一部分直接以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为话题,其中一篇以《任是“无情”也动人》为题的优秀作文,开头由宝钗抽花瓶签得到牡丹引入话题,通过比较点出,宝钗乃是大观园中艳压群芳的奇女子,随后结合情节从三个不同侧面进行述评,肯定了宝钗的“无情”,这是“世界上最最动人的无情”。另一篇以《薛宝钗魂断大观园》为题的优秀作文根据《红楼梦》情节新编故事,文章扣紧了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创造性地虚构了“薛宝钗魂断大观园”的悲剧情节,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腐朽的朝代。这既是对原著的尊重,也是对原著创造性的再创作。文章着力刻画了薛宝钗悔恨、哀怨、孤寂、无奈的痛苦心理,为薛宝钗魂断大观园的悲剧做好铺垫,从而揭示了悲剧的必然性以及悲剧背后的根本原因。
    以上成功的范例告诉我们,从文学名著中挖掘作文素材,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作文的成功之路。此外,运用名著素材,更重要的是还可培养学生的思考力,从理性层面去观照名著内容,思考文化经典的现实意义,审时度势,激扬文字,大胆表达自己的声音,着眼于合理的建议,科学对策的提出。
1.依据第一段文意,不属于学习文化名著作品的作用的一项是(2分)
  A. 有益于学生学识能力的提高。
  B. 能知道一些历史常识,了解事实真相。
  C. 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
  D. 巧妙的运用文学名著中的情节,能提高作文的文学品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学生作文当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名著素材可以提高作文的档次。
  B. 2000年满分作文《赤兔马之死》成功的关键在于作者能把《三国演义》中的部分情节恰倒好处地嵌入作文连缀成文。
  C.进行文学名著阅读的训练对提升当代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有着重大的作用。
  D. 运用名著素材要充分尊重原著,不能对原著进行再创作。
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
  
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雷雨》中,曹禺把20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把两家30年来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和性爱纠葛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同是炎黄子孙,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情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却一直不能将驾驭生命的缰绳紧握在自己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蹂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A)老爷,没有事了?”这简短的话语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和的心情,当侍萍说“(B)老爷,想见一见她么?”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C)不,不,不用。”三个“不”字,便将他人性的和灵魂的暴露得淋漓尽致。当周朴园得知面前这个两鬓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玩弄过的漂亮的使女时,他色厉内荏,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并声称“(D)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将肮脏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迸发出血泪控诉:“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一撕,撕碎了周朴园的假面具,撕碎了资本家的信条,撕出了侍萍的性格,撕出了她30年风雨中磨炼出来的精神。
  
3.“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一句使用的修辞方法是(2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移就
4.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四次发问表现了他思想感情的变化,下面四种排序,合理的一种是(2分)( )
  ①(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②(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③(忽然立起)你是谁?
  ④ 你——你贵姓?
  A、①④②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5.剧中人物都有自己个性的语言。文中划线的句子分别展示了鲁侍萍什么样的心情;周朴园的什么样的人性和灵魂?请参照B项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填在相应的空格内。(3分,每空格1分)
A________      B  愤恨         C________    D________
6.侍萍撕了周朴园的支票后又冷冷地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充分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什么样的感情?(20字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四.默写。(7分)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
   (2)举手长劳劳,                         。
   (3)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
   (5)君子曰:                    。
   (6)                 ,吾未见其明也。

五.(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段,完成7-10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分)(     )
①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8.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2分)(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9.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10.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并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老师的职能是什么?(5分)
 原句:                                                                         (2分)
翻译:                                                                         (3分)
②择师的标准是什么?(请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句)(5分)
原句:                                                                          (2分)
翻译:                                                                          (3分)

六.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100字左右)。(10分)
   (1)《子夜》中作者反复描写吴老太爷虔诚信奉所谓劝善惩恶的《太上感应篇》的细节,这个细节象征着他的老朽,顽固的地主阶级的思想性格。请简述吴老太爷被扶进汽车后的这个细节描写部分。
   (2)“关女儿禁闭”和“抢梳妆匣”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个情节,这些均与那个梳妆匣有密切的联系,请简述梳妆匣的来历。
   (3)《家》中觉慧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争幸福的?请简述。
   (4)请描述出《欧也妮•葛朗台》中能表现老葛朗台吝啬性格的一个片断。
七、(7分)
(1)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2分)
徜徉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那巍峨的碑体、优美的轮廓、饰有卷云与垂幔的碑顶,无一不让人顿生瞻仰、思念之情。这座纪念碑是由杰出建筑学家梁思成主持设计的。这一点,想必尽人皆知;对于他的助手、当代中国建筑大师吴良镛也参与了有关设计方案的讨论,或许鲜为人知。
错误 改正
第一处:无一不让人顿生瞻仰、思念之情
第二处:对于他的助手……鲜为人知

(2)根据下面的示例,请另选一组事物,运用联想和对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某种认识(不拘泥于句式,40字以内)。(3分)
   示例:
   鲜花虽然娇艳,但经不起风吹雨打;小草看似寻常,却更能承受酷暑严寒。
   答:                                                                             
(3)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2分)
卫生部4月30日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 
据介绍,全国牙防组是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牙病防治组织。牙防组自成立以来,在改善大众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监测口腔疾病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告指出,随着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和行业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牙防组已难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卫生部决定予以撤销。牙防组撤销后,原承担的工作由卫生部统一安排,群众性牙病预防保健技术工作和有关事务性管理工作,将以委托形式交专业社团或机构承担。
标题:                             
七、(40分)作文。
   题目: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









参考答案
一、(4分,每小题3分)
  1、B    2、D
二、(10分,每小题3分)
  3、B    4、C    
 5、A.哀怨    C.伪善  D.冷酷(不要求一定是词语,意思对即可)
6、对周朴园企图用金钱弥补罪过的憎恨,表现了她的刚强与自尊。(意思对即可)
三、(6分,每小题3分)
(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2)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四、(7分)(1)虽九死其犹未悔   (2)二情同依依    (3)海不厌深
     (4)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5)学不可以已        (6)小学而大遗
五、(16分)7、C.     8、A.同为判断句。     9、B.“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有误。
  10、①老师的职能是什么?(5分)
    原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分)
翻译:(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困惑(的人)。(3分)
②择师的标准是什么?(5分)(若学生写“生乎吾前……吾从而师之”或“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两句也可酌情给分)
原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分)
翻译:所以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龄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啊。(3分)
六、(10分)答案要点:
(1) 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这是裂帛似的一声怪叫。在这一声叫喊中,吴老太爷的残余生命力似乎又复旺炽了;他的老眼闪闪地放光,额角上的淡红色转为深朱,虽然他的嘴唇簌簌地抖着。”汽车夫把车煞住,大家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有吴老太爷从小培养的“四小姐却明白老太爷要的是什么”。她唤人:“福生,赶快到云飞的大餐间里拿那部《太上感应篇》来!是黄绫子的书套!”吴老太爷虔奉《太上感应篇》,二十余年如一日;他坐卧不离。 吴老太爷接过来恭恭敬敬摆在膝头,就闭了眼睛,干瘪的嘴唇上浮出一丝放心了的微笑。
(2)觉慧看到这个家的无数罪恶,特别是鸣凤死后,他再也不能忍受这一切了。他要出走,却遭到长辈们的一致反对。他不愿屈服,不愿随着这个家庭一起灭亡,要自己争取幸福。最后,他瞒着高家其他人.告别了觉新、觉民和报社的朋友们,乘船去上海,去创造新的事业,追求新的生活。
(3)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伯父葛朗台,但葛朗台不念亲情要打发他走。查理为了替亡父还债,选择去印度经商.却缺少盘缠。欧也妮十分同情查理的遭遇,把自己的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查理把嵌有母亲肖像的镶金梳妆匣作为定情物托付她保管。
(4)略。
六、(7分)
  (1)(2分)
错误 改正
第一处:顿生瞻仰、思念之情 顿生敬仰、思念之情(或去掉“瞻仰”)
第二处: 对于他的助手 至于他的助手(或“对于”改为“而”,或去掉“对于”)
 (2)略(3分)
 (3)标题:卫生部撤销全国牙防组(或:全国牙防组被卫生部撤销)(2分)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四测试卷答题卡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   考室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4分,每小题2分)
1、       2、       
二、(10分,其中3-4题,每小题2分;5-6题,每小题3分)
3、       4、             
5、A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6、                                                                          
三、(6分,每小题3分)
①                                                                           
②                                                                               
四、(7分,每条横线1分)
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三测试卷』  下一个『2007-2008学年高二上学期唐宋诗词鉴赏语文期末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