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陵高二考试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湖南茶陵高二考试试卷(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茶陵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卷注意:本试卷共100分,时量120分钟,答案及作文必须全部写在答卷纸上。一、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湖南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谛听(dì)伺候(sì)迂讷(nè)汗涔涔(cén)B.罪愆(qiān)胜饯(jiàn)沉吟(yín)前合后偃(yǎn)C.遄飞(ch
试题预览
  茶陵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卷
注意:本试卷共100分,时量120分钟,答案及作文必须全部写在答卷纸上。

一、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湖南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谛听(dì)      伺候(sì)     迂讷(nè)       汗涔涔(cén)
B. 罪愆(qiān)    胜饯(jiàn)   沉吟(yín)      前合后偃(yǎn)
C. 遄飞(chuán)   鹤汀(tīnɡ)   潦水(liǎo)     古陌荒阡(bǎi)
D. 埋怨(mái)     侍婢(bì)     舸舰(ɡě)       湛湛青天(zhà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褴褛    虐待     晦气    昧心财
B. 花哨    暮蔼     绣闼    常例钱
C. 神龛    斟茶     熟谙    暑气喧
D. 晏请    涵养     雕甍    军令状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场冰灾袭击了南方大部分地区,军委临危授命,解放军战士全力以赴,抗灾救灾,谱写了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新篇章。
B.民居的青砖其实是一种建筑象形文字,是一张张古代的水墨邮票,它们能够把七零八落的记忆不断地送达到今天。
C.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D.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B. 大众文化和文艺娱乐功能的兴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市场的需求最终成了裁判和风向标。
C. 一些国家推出“快速公交”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要;那么,这一举措能否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这一世界性难题呢?
D. 由于种种历史的条件和机缘,在欧洲经历长期黑暗的中世纪后,先后开展了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
二、填空题(8分,每空1分)
5.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⑵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⑶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
⑷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⑸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⑹                     ,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
⑺长安回望绣成堆,                     。(杜牧《过华清宫》)
⑻                          ,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三、古诗鉴赏(6分)
6.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端正好
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简要赏析《端正好》这首曲子是怎样表现离情的?(不少于2个赏析要点。)
    答:                                                                    
                                                                            

三、阅读题(3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9题。(每小题2分,共6分)
逍遥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知不及大知                  知:智
B. 众人匹之                      匹:比
C.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劝:奋勉
D. 而御六气之辩                  辩:区别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B.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  定乎内外之分                  D.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9.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逍遥游》列在《内篇》之首。“逍遥游”意指获得绝对的自由以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B.《逍遥游》里的物类有小大之分、长短之别,但都为外在的种种所累,够不上真的逍遥。
 C.心灵苦闷的庄子,在《逍遥游》里借助诸多虚拟的故事及形象,否定了有所待的自由。 
 D.庄子把“无我”的境界说得伸手可及,才能无双的鲲鹏,是他心灵追求的形象和境界。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12分)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蓄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①,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闭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不知何往,业夏②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师责矣!”诚笑曰:“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③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眩瞀殒绝。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④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创痛不能眠,惟昼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时就榻少哺之,牛辄诟责。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注】○1劬(qù):劳苦。○2夏:亦作“榎”,木名。○3欻(xū):忽然。○4劙(lí):割。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畜甘脆饵诚                      饵:给……吃
  B.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兄故弱,恶能多樵                  恶:不
  D. 汗交颐不少休                      颐:脸颊
11.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①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               ②移时,怀饼来食兄
③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               ④师笞之,乃实告焉
⑤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               ⑥置榻上,创痛不能眠
A. ①③④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②③⑤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两位妻子。牛氏经常虐待张讷,对张诚却疼爱有加。
B. 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C. 张诚偷偷上山帮张讷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两次责罚,张讷也多次劝阻张诚,但张诚始终不听。
D. 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杀,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继母责骂,加之心情悲痛,绝食三日而死。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奴畜之,啖以恶食
译文:                                                                  
(2)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译文:                                                                  

(三)阅读下面课文片段,完成14-16题。(8分)
周朴园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鲁侍萍    哦。
周朴园    你知道么?
鲁侍萍    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
周朴园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周朴园    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不过也许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鲁侍萍    姓梅的?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    (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儿么?
14. 周朴园说“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和鲁侍萍说“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这两处的“忽然”,在表情达意上是否一样?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 一样的,都是表示对事物的发生事前没有察觉,以致都感到非常意外。
B. 一样的,都是用来掩饰自己了解事件底细这一真相,把自己装扮成局外人。
C. 不大一样,周朴园是有意推脱自己的罪责,鲁侍萍只是为了掩饰自己。
D. 不一样,前者用以逃脱罪责,后者是针锋相对,仍用原词,以揭露周朴园的虚伪。
15. 事隔三十年,周朴园为什么还念念不忘并不断向别人打听侍萍的情况?下面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他的“怀念”根本是做给人看的,这样做还可以强化他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B. 做了对不起人的事,多少受到良心的谴责,他的怀念完全是一种忏悔的表示。
C. 既有他对侍萍的怀念、忏悔,同时也是为了欺骗自己,来填补他那空虚的心灵。
D. 他怀念从前年轻貌美、贤淑温柔的侍萍,并以此向家人表达他对现在妻子的不满。
16. 侍萍说自己“不是小姐,也不贤慧,……”她为什么要否定自己?(4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2分))
我爱水
张秀亚
    我爱水。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布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潺湲的柔声,明晨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独立,盈耳只有那琤琮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逢着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倘佯,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
            我曾持一卷诗一朵花来到你身旁,
            在柳荫里静听那汩汩的水响。
            诗,遗忘了;花,失落了,
            而今再寻不到那流走的时光。
            你曾几番入梦,同水上一片斜阳,
            还有长堤上卖书老人的深色衣裳。
            我曾一叠叠买去他的古书,
            却憾恨着买不去他那暮年的悲伤。
    诗中“你”的称谓,即是指什刹海,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
    什刹海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变”,在于它的“常”,晴阴风雨,春去夏来,水边的景色不同,而它那最高度的美与宜人处,却永远蕴藏在那一片朦胧水雾,以及潋滟清光里,引人系恋。
    当冬天撤去了那皎白的冰雪之幕,在水面薄冰上试步的乐趣享不到了,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声鹧鸪的啼唤,像是那么遥远,又像是那么逼近,听来似是不分明,然而却又是那般动听,直扣人的心门。再过几天,水边的杨柳出了浅浅的绿痕,水堤上的泥土渐软了,而几场雨后,水已平了堤,时时刻刻似乎要涨溢出来,却又似被一道神秘的边界拘拦住了。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个殷勤的主人的手,将酒杯斟得太满了,使每一个来游者,都想一尝这葡萄色的琼浆,而低吟:“呵,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
    放假的日子,水边那块大石,便是我露天的座位了,水声轻柔,水光明媚,教给我无穷尽的智慧,将已逝去的,正在进行的,将要发生的一切,缓缓地告诉了我。我就这样坐着,听着,想着,直到夕阳将辉煌的火炬投入水中,将对岸人家的窗子也照亮了,我才将水色水光摄录心坎,带了回去。
    最可爱的还有那水边新秋,北方的秋天本来是悄悄地来,比春天来得更幽俏,有一天,你一凝眸,不免惊讶水的颜色浅了,堤边水位低了,水蓼花的颜色更深了一些,而荷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那么,秋意便是满了什刹海了,渐渐地,水边桥头,有个老人在卖荷叶粥了,水面上,更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赤足在采鲜藕,什刹海在荷叶的摇曳中已另有一种感伤的情调,但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岛上乡居,流水绕墙,每天望着这蜿蜒而去的山溪,我更怀念起什刹海了……

17.“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这里“怅惘”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分别加以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20.请以“持一朵花”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湖南茶陵07-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考答题卷
     高二语文         2008.06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选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5. ⑴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08--2009学年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下一个『九年级上期第一学月检测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