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第三中学高三联考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珠海市第三中学高三联考测试题(高三选择性必修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珠海市第三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08年8月)语文试题珠海市第三中学卫风说明:本试卷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9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余试题在答题卷上作答。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3分A.舆论哄然一哄而散四处哄传哄逗小孩B.
试题预览
  珠海市第三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08年8月)
语文试题
珠海市第三中学    卫风
说明:本试卷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9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余试题在答题卷上作答。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  )3分
  A.舆论哄然   一哄而散  四处哄传   哄逗小孩
  B.应接不暇   应有尽有  点头应允   应答如流
  C.不顾劳累   日积月累  冗长累赘   连篇累牍
  D.强词夺理   强弩之末   弱肉强食  生性倔强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 ________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________物体下沉。
A.置疑  兴味  反之         B. 质疑   趣味  反之
C.质疑  趣味  否则         D. 置疑   兴味  否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B.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C.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D.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D.“五一”期间,植物园在“百花展”系列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荷兰风车展。


二、(本大题8小题,共35分) 
  (一)课外文言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曰“为伯颜妇,不惭尔氏矣”。二年七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众服曰:“真宰辅也。” 
甲戌,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道并进。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由中道循汉江趋郢州。万户武秀为前锋,遇水泊,霖雨水溢,无舟不能涉。伯颜曰:“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乃召一壮士,负甲仗,骑而前导,麾诸军毕济。癸巳,次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汉水北,以石为城,宋人又于汉水横铁绳,锁战舰,密树桩木水中。伯颜荡舟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恐为后患。”伯颜曰:“用兵缓急,我则知之。攻城,下策也,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伯颜殿后,不满百骑。十月戊午,行大泽中,郢将赵文义、范兴以骑二千来袭,伯颜未及介胄,亟还军迎击之。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诸将请点视其仓库军籍,遣官镇抚,伯颜不听,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来言渡江之期,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阿术乃自来,伯颜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潜刻期而去。乙未,军次蔡店。丁酉,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兵不得进。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贵果移兵援汉阳。伯颜乘虚兵进汉口,大捷。 
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希贤固请,与之。世祖崩,伯颜总百官以听。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伯颜曰:“何时无盗,今以谁命而诛之?”人皆服其有识。 
伯颜深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归装惟衣被而已,未尝言功也。大德八年,卒,追封淮安王,谥忠武。 
(选自《元史.列传十四》,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诸曹白事,有难决者 同辈 
B.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 洪亮、激昂 
C.麾诸军毕济 指挥 
D.潜刻期而去 约定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C.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D.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 乃入见。问:“何以战?” 
7.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伯颜深略善断的一组是 (3分)    (      )
① 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② 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 
③ 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 
④ 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⑤ 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 
⑥ 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伯颜长相魁梧,英勇善战,深略善断,因而世祖很欣赏他,并下令将右丞相的妹妹许配给他。 
B.伯颜身先士卒,当军队渡河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充满豪情地勉励大家,然后穿好盔甲,自己作为前导,带领军队渡过了河。 
C.伯颜为人清廉,能严格约束部下,所以攻占复州后,当诸将请求派人接管时,他没有同意,并且明确宣布,诸将不得入城。 
D.选文在文字安排上详略得当。详写传主的军功武略,略写他谦恭廉洁忠诚的人品,人物的形象显得比较丰满。 

(二)课内文言文积累
9.虚词“之”用法与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 (3分)   (     )
①可谓仁之方也已  ②老者安之   ③ 愿闻子之志  ④粪土之墙不可朽 ⑤不知老之将至
⑥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⑦何功之有哉? ⑧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A.①②④相同. B.①③④不同.  C.⑤⑦⑧相同.D.④⑥⑧不同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②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③ 愿无伐善    ④在帮必闻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三) 名句默写
12.在下列4题中,任选三题作答 (6分)
(1)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
(2)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3)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海客谈瀛洲,                 。越人语天姥,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阅读唐代诗人李益的两首边塞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回乐烽②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指灵州城,贞观年间唐太宗曾于此受突厥降,故史家称之为受降城。
②回乐烽:灵州略西南的属县回乐县一带的烽火台。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胡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①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①碛(qì):沙石地,沙漠。 
13.这两首诗在内容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写出具体内容,两点即可)
    ①                                                                      
    ②                                                                      
14.这两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作品谈谈它们各自的妙处。                                  
                
三、必考阅读,每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1)“试论托勒密的天文学说是不是科学?”这样的考题在大学科学史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不止一次出现过。面对这道考题,大部分考生都答错了——他们都选择了“不是”。许多考生陈述的主要理由,是因为它“不正确”——我们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2)然而,如果我们同意这个理由,从而将托勒密天文学说逐出科学殿堂,那么这个理由同样会使哥白尼、开普勒甚至牛顿也被逐出科学殿堂!因为我们今天还知道,太阳同样不是宇宙的中心;行星的轨道也不是精确的椭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也是不存在的,……难道哥白尼“日心说”和牛顿力学也不是科学吗?
   (3)西方天文学发展的根本思路是:在已有的实测资料基础上,以数学方法构造模型,再用演绎方法从模型中预言新的天象;如预言的天象被新的观测证实,就表明模型成功,否则就修改模型。——从这个意义上说,托勒密、哥白尼、第谷乃至创立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开普勒,都无不同。这个思路,就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当代著名天文学家A•当容对此说得非常透彻:“自古希腊的希巴恰斯以来两千多年,天文学的方法并没有什么改变。”
 (4)如果考虑到上述思路正是确立于古希腊,并且正是托勒密的《至大论》第一次完整、全面、成功地展示了这种思路的结构和应用,那么,托勒密天文学说的“科学资格”不仅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它在科学史上的地位绝对应该在哥白尼之上——因为事实上哥白尼和历史上许许多多天文学家一样,都是吮吸着托勒密《至大论》的乳汁长大的。
(5)托勒密的例子表明,一些今天看来已经不正确的东西,仍然应该被保留在科学殿堂之中。 
(6)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曾给出一个著名陈述:“正确,对于科学既不充分也非必要”,此语虽然听起来十分离经叛道,其实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陈述。
(7)不妨仍以托勒密的天文学说为例稍作说明:在托勒密及其以后一千多年的时代里,人们要求天文学家提供任意时刻的日、月和五大行星位置数据,托勒密的天文学体系可以提供这样的位置数据,它在当时就被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观测精度提高了,托勒密的值就不那么“正确”了,取而代之的是第谷提供的值,再往后是牛顿的值、拉普拉斯的值……如此等等,这个过程直到今天仍在继续之中——这就是天文学。在其他许多科学门类中(比如物理学),同样的过程也一直在继续之中——这就是科学。
(8)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哪一种模型是永恒的,今天被认为“正确”的模型,随时都可能被新的、更“正确”的模型所取代。如果一种模型一旦被取代,就要从科学殿堂中被踢出去,那科学就将永远只能存在于此时一瞬,它就将完全失去自身的历史。而我们都知道,科学就是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9)所以我们可以明确地说:科学中必然包括许多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正确的内容。这些后来被证明不正确的内容、模型(以及方案、数据、结论等等)虽被放弃了,你同样不能说那不是科学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科学,不是依据它的结论,而是依据它所用的方法和它所遵循的程序。
(节选自2007年10月08日《文汇报》江晓原《误导与重构:我们需要新的科学图像》)
1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  ) (   )
A.至今,托勒密的《至大论》在西方天文学史上仍有举足轻重的的地位。
B.托勒密在西方天文学发展史的地位要超过哥白尼。
C.“正确,对于科学既不充分也非必要”,意思是说“正确”不是科学的一种属性。
D.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和开普勒,他们的研究方法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E.托勒密因其提供的天文数据是正确的,获得当时以及其以后一千多年的时代里的人的认可。
F.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因为一种模型的过时就把它从科学殿堂中踢出去。

16.下列各项中,不能用来证明“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科学,不是依据它的结论,而是依据它所用的方法和它所遵循的程序”这一结论的一项是。(3分)                   
A.托勒密天文学说的“科学资格”不仅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它在科学史上的地位绝对应该在哥白尼之上。
B.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曾给出一个著名陈述:“正确,对于科学既不充分也非必要”,此语虽然听起来十分离经叛道,其实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陈述。
C.后来观测精度提高了,托勒密的值被第谷提供的值取代,再往后是牛顿的值、拉普拉斯的值。
D.科学中被证明不正确的内容,模型(以及方案、数据、结论等等)虽被放弃了,同样是科学的一部分。

17.作者两处引述托勒密天文学说作为例证,各自证明了什么的观点?请结合文章加以概括(4分)

18.作者认为:“面对‘试论托勒密的天文学说是不是科学?’这样的科学史考题,大部分考生都答错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出作者这样认为两个理由?(4分)


四、文学类作品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碧云寺的秋色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土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的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代替它,也不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诗人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掉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鲈鱼”……这些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取材于钟敬文的同名散文)
19.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4分)

20.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①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

②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2分)

21.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五、本大题3小题,共12分。
22.下面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部分词句,顺序已被打乱,请将它们按对联的要求整合后,与前面的语句合成一幅对联。(只把序号填写上即可)(4分)
     ①辛辛苦苦       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         ③浩浩荡荡        ④放怀一笑 
     ⑤是亦足矣       ⑥著二百五十余卷书         ⑦吾其归乎        ⑧流播四方
    (1)生无补于时死无关乎数                                      
    (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23.筛选下面一段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将其概括成一段文字,不超过50个字。(5分)
诗歌是什么?它是散文的语言无法转述的部分。那么,试图解释它,肯定是一种主动寻求困境的行为!何况我们要鉴赏的这些“探索诗”又大都是不易读懂的现代倾向的诗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鉴赏”是专业评论家和智慧的一般读者一道完成的。大家的意见相同相近或相悖,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每一个读者就是另一首诗”(帕斯语),每一种全新的进入都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这种永无止境的多元态势,这种对诗歌审美空间的不断“发现”,本身就是“探索诗”所最为需要的阅读态度。
答:






24.上海中智库玛在线调查公司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中国人希望有机会在现场观看奥运会,人们最关心“奥运会的门票价格”。2008年北京奥委会根据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制定了下列奥运会票务计划。
请根据表格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个票务计划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概括或评价(不要出现具体数字)(4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门票价格表(单位:人民币)
门票分类 最高价 最低价
预赛门票 300元 30元
决赛门票 1000元 60元
开幕式门票 5000元 200元
闭幕式门票 3000元 150元
特殊定价门票  鼓励中国青少年到现场观看比赛。预赛票价为5元,决赛票价为10元。这部分门票约占可售票总量的14%.

(1)                                                                                
(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三 选择性必修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人教新课标九年语文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下一个『八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