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语文第二册语文期末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五年制高职语文第二册语文期末试题(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湘西职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06高职旅游2班、高职电会3班4班)制卷人:肖松涛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_一、 基础知识(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释义有误的一组是()A.哗(huá)众取宠浮夸、喧哗飘曳(yè)牵引,随风摆动B.广漠无垠(yín)边际绚(x
试题预览
  湘西职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06高职旅游2班、高职电会3班4班 )     制卷人:肖松涛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 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释义有误的一组是(     )
A.哗(huá)众取宠  浮夸、喧哗        飘曳(yè)牵引,随风摆动
B.广漠无垠(yín)边际                 绚(xuàn)灿烂
C.百发百中(zhōng)正对上             横亘(gèn)横卧
D.沧海一粟(sù)小米                  扁(piān)舟 小船
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B.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见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3.按原文填空(6分)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墙上芦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间竹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寄蜉蝣于天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荔枝的说明,语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底。
     ②.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③.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④.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
     ⑤.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A. ②③①⑤④   B.②①⑤④③  C. ②⑤①④③  .D②③⑤④①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技小品是一种运用小品文的笔调来介绍某一方面科技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有文学的情趣性。
     B.《前赤壁赋》从文章体裁看属于散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文笔清新而又流畅。
     C.小说《家》、《春》、《秋》是茅盾的代表作。
     D.鲁迅出名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其中《药》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其小说的代表作是《阿Q正传》.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30分)
                                      (一)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动物“数学家”。
珊瑚虫能在自己身上奇妙地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环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所画出的环纹是400条。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的一天只有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可见珊瑚虫能根据天象的变化来“计算”、“记载”一年的时间,结果相当准确。
每天上午,当太阳升起在地平线30°时,蜜蜂中的侦察蜂就飞出侦察蜜源。回来后用特有的“舞蹈语言”报告花蜜的方位、距离和数量。于是蜂王便分派工蜂去采蜜。奇妙的是,它们的“模糊数学”相当精确,派出去的工蜂不多不少,恰好都能吃饱,保证回巢酿蜜。á
蚂蚁的计算本领也十分高明。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只死蚱蜢切成三块,第二块比第一块大一倍,第三块比第二块大一倍,在蚂蚁发现这三块食物的40分钟后,聚集在最小一块蚱蜢处的蚂蚁有28只,第二块有44只,第三块有89只,后一组差不多较前一组多一倍。
1.第4段中画横线的一句“后一组差不多较前一组多一倍”中“差不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数学家“、“日历”、“刻画”上加引号,其作用都表示否定。
B、第2段中画线的句子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就无法说明珊瑚虫一天“画”一条的奇妙现象了。
C、第3段中“不多不少”、“恰好”等词语,相当准确地说明了蜜蜂也是奇妙的“数学家”。
D、选段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说明的中心句是第1段“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动物‘数学家’”。
3.选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A、举例子   作比较                        B、分类别      列数字
C、举例子   列数字                        D、列数字      作比较
                       (二)
①人们常用蜜蜂比喻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献身精神,这是恰如其分的。②所不同的是,蜜蜂酿蜜能造福于人类,不过是它生理机能的产物。③正如晚唐诗人罗隐所说:“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④而学习和科研作为一项社会劳动,必须为一定的社会目的服务。⑤就是说,从事学习和科研的人,应知辛苦为谁甜。⑥打开历史的篇章,遍览古今的记载,许多作出重大发明的科学家,都有着同样的崇高的情操,这就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分三层进行论证,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事例论证                   ②道理论证
③比喻论证                   ④对比论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阅读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舞幽壑之潜蛟,泣顾舟之嫠妇。
1. 给文章补充完整,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2. 从原文中摘录两个描写音乐的句子,并说明其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3.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②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1.以《湘西景物记》为题或题目自拟,写一篇游记散文。字数不少于700字。 
2.一位搏击高手败给对手后,愤愤不平的找到师傅,要求师傅帮助自己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师傅却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任何一部分的前提下,使这条线变短。搏击高手不得其解,向师傅请教,师傅在原先那条线旁,又划了一条更长的线,这样一来,原来那条线看起来就变得短了许多。师傅说“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强,才是你的取胜之道。”
 其实,在人生路上,我们也需要全面增强自身实力,要注意在人格上、在知识上、在智慧上、在能力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变得更加强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请以“自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以上两题可任选一题。



试题答案:一。1.C 2.C 3.①无人知是荔枝来。②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③渺沧海之一粟。④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4。B 5.C
    二.(一)1.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差不多”原句变为“后一组较前一组多一倍”,而实际上并没有一倍,还差一点。为了说明语言表述的准确,所以不能删去。(类似答案都为正确)。2。A    3. C     ( 二)1。从事学习和科研的人,应知辛苦为谁甜。2。D  3.D
    三.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舷xián溯sù倚yǐ和hè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比喻)
           舞幽壑之潜姣,泣孤舟之嫠妇。(夸张)
        3.①客人中有一个会吹洞箫的人,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来应和。
           ②萧声使深渊里的蛟龙闻之起舞,使孤舟里的寡妇闻之哭泣。
        4.本段描写了萧声的悲凉,抒发了作者的失意之情。 (218.76.65.16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山东省青岛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九年级(上)语文期末综合训练题(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