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塘沽一中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天津市塘沽一中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天津市塘沽一中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散射松散
试题预览
  天津市塘沽一中
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散射    松散    散落    散兵游勇    自由散漫
B.古刹    诧异    叱咤    姹紫嫣红    铩羽而归
C.戕害    帆樯    嬴嫱    强人所难    呼天抢地
D.哽咽    田埂    梗概    绠短汲深    如鲠在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妥贴    口头禅    坐收渔利    吃一堑长一智
B.坐落    圆舞曲    山清水秀    八字没见一撇
C.寒暄    满堂彩    心恢意冷    强不知以为知
D.渲泄    腊梅花    令人咋舌    河海不择细流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        ”可以用来说明要看清前进的方向,不被假象所蒙蔽,还可以用来抒发自己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难困苦的胸襟。
②长春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实用双向汉语大辞典》词条多达6万余条,       了现
代汉语绝大多数词语。
③假如每个人都能          ,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进步,生活也
会愈加美好。
A.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包括    从善如流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囊括    见贤思齐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包括    见贤思齐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囊括    从善如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适当搞一些排行榜,对于推介精品、引导时尚、繁荣文化市场,谁能说未必没有一定的好处呢
B.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C.台湾当局如果误判形势,一意孤行,继续推行“渐进式的台独”政策,只会加剧两岸关系的紧张,必将自食恶果。
D.湖州籍大学生刘震获“中华孝亲敬老楷模”荣誉称号,不仅是家乡人民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他自身的光荣和骄傲。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
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当然,任何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相连。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
以儒家文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其次,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粒结构。现在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消亡。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最后,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
由此可见,四个标志现象中,儒家文化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目前的情况就是: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结化和荒漠化。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
 
5.对“判断一个文化是否还存在的具体标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化传人存在与否  B.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存在与否
C.基本价值取向发挥作用与否  D.独特语言存在与否
6.对“儒家文化的现状”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没有了。
B.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衰退,几近消亡。
C.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被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选择。
D.独特语言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尚有残存,但已陷入生存危机。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的交流、沟通,尽管我们现在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但并没有出现文化的断裂和异己文化的顶替。
B.一场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往往比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恢复的势头更劲,“文革”结束后西方文化思想迅速涌入中国就是其例证。
C.未来世界将不再只是西方中心话语和文化霸权,东方文化将与之平分秋色,所以保护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独立生存,不受西方文化影响,也是实现世界文化多元化和一体化的重要工作。
D.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也就是人们追求西化的现代化使中华民族自身的优良的文化传统不断失去,长此以往,中国必将失去自己的文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据有关地球每日温度变化的调查报告称,满月的月光能使地球的气温发生变化。
据美国亚利桑娜州大学的三位学者共同撰写的报告说,卫星对低层大气温度测量的结果表明,满月时地球两极地区的温度比月缺时要高0.55℃,但对热带地区的温度则影响不大。
气象学家早就试图找出月球与地球气候之间的联系。两年前,这几位学者就声称,全球气温出现随月相变化略升高的现象,因为他们发现,满月时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02℃。随后他们又按纬度与卫星测得的数据进行核对,结果发现,满月时地球两极气温升高的幅度是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25倍。但在中纬度地区,情况却截然相反,月缺时气温略高,满月时气温略低。
科学家们认为,月球距热带地区比距地球两极近,因而对热带地区气温的影响应比对两极气温的影响更大些。虽然他们尚不能对月运周期与两极温度变化的原因做出准确的解释,但他们推测,两极空气比其他地方的空气清洁,因而照进的月光更多些;满月时受潮汐力的作用,地球两极的空气比别处的空气受更多的压缩而发热,这可能是其中的原因。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上述观点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证实。
8.根据文意,能对“全球气温随月相变化略升高”做出正确解释的一项是 (    )
A.满月的月光能使地球的气温发生变化。
B.满月时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02℃。
C.满月时的地球两极气温升高的幅度是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25倍。
D.满月时地球两极地区的温度比月缺时要高0.55℃。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地球两极空气比其他地方的空气清洁,受到更多的压缩而发热,反而比中纬度地区气温升高的幅度更大些。
B.地球两极照进的月光更多,满月时受潮汐力的作用更大,这可能是热带地区比两极距月球近却受满月的影响小的原因。
C.月球距热带地区比距地球两极近,因而对热带地区气温的影响本应比对两极更大些,但测量的结果却不是这样。
D.满月时地球两极地区的温度比月缺时平均高出0.55℃,但对低纬度地区的温度则影响不大。
10.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亚利桑那州大学的学者首先提出满月会影响地球气温的变化的说法,两年后他们撰写报告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阐释,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这个观点还需要完善和证实。
B.气象学家早就试图找出月球与地球气候之间的联系,亚利桑那州大学的三位学者研究出满月会影响地球气温的变化,但这个观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证实。 
C.亚利桑那州大学的三位学者提出满月会影响地球气温的变化的说法,科学家们不能对月运周期与两极温度变化的原因做出解释,因而这个观点还需要完善和证实。 
D.气象学家和亚利桑那州大学的三位学者早就试图找出月球与地球气候之间的联系,满月会影响地球气温的变化的观点提出后,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还需要完善和证实。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每小题3分)
训俭示康(节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
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
醢①、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肋之乎!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②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
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③朱纮、山楶藻梲,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輶④知其及祸;及戌⑤,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⑥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注:①醢(hǎi):肉酱。②(zhān):稠粥。③镂(lòu)簋(guǐ):刻有花纹的食器。
纮(hóng)帽带:山节;刻有山岳的斗栱(gǒng)。藻棁(zhuó):上面画着水藻的粱上短柱。均是形容管仲奢侈。④䲡(qiū)。⑤戌:公叔文子的儿子。⑥寇莱公:寇准字平仲,宋真宗年宰相。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枉道速祸 速:速疾
B.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鄙:没见过世面
C.公叔文子享卫灵公 享:通“飨”,以酒款待
D.汝非徒身当服行 服:从事
1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省略的文字,补充后句子的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君子以(之)为忠 B.卒以此死(于)东市
C.(史䲡)果以富得罪出亡 D.使(之)知前辈之风俗云
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以“以侈自败”的一组是 (    )
①正考父饘粥以为糊口 ②管钟镂簋朱纮,山节藻棁
③公叔文子享卫灵公 ④何曾日食万钱
⑤石崇以奢靡夸人 ⑥寇莱公豪侈冠一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回忆父辈节俭风尚,与近日侈靡风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委婉地批评居位者助长了颓弊的风气。
B.第二段阐述节俭的意义与奢侈的危害,第三段则列举正反面事例来加以证明,最后交代写作目的。
C.管仲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作为齐相辅佐齐桓公称霸有功,但他生活奢侈,孔子看不起他,批评他器量狭小,意思是他目光短浅,见识不高。
D.寇莱公(寇准)为一代名臣,尽管他豪侈在当时堪称第一,但因他功业大,人们并不认为他有什么不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8分)
四、(18分)
15.翻译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8分)
    ①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3分)
                                                                          
    ②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2分)
                                                                          
    ③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3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小题。(5分)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历来被称道,好在哪里?(3分)
    答: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7.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两组中任选一组)。(5分)
   (1)①书圣             的《兰亭集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清流激湍,                  ”一句,描绘出兰亭周围秀美的自然环境。
        ②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2)①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写诗极尽夸张之能事,如在《      》中诗人就以“青泥何盘盘,                        ”极写山路之弯曲,以“           ,
        枝松倒挂倚绝壁“极写山峰之高远。
        ②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杜甫《登岳阳楼》)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上帝的花园
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随便的一棵树,都是那么自然地站在那里,无论在山野、广场、路边,永远那么潇洒大方。人类的姿势要挑拣环境,不信你到舞台上走一圈,会发觉自己竟然不会走路!就算那些整天呆在台上的时装模特儿,就我看还是矫揉造作,远不如一棵树优雅。一棵树并不把自己的一切呈现出来,而是谦虚地隐藏一半在地下,变成根系,从而形成了树的深度。只有最智慧的人才明白这个道理,不去夸耀自己的全部。树的枝条向所有方向延伸,树叶密密麻麻敝开,只要能接收到阳光,并没有特别忌讳。有多少人能怜惜来自宇宙的每一点营养呢?我们不是担心食物有毒,就是担心消化不良,深怀戒心,结果戒心影响了吸收。一棵树全身没有累赘的东西,每一棵树形态上都有不同,却同样简洁、完美,这正是许多思想家理想中的人类,一种保持了个性的完美。
现在,我看着自己停在键盘上的两只手,可以自如地伸展、弯曲、合扰,十个指头都能灵活地打击键盘。最大的奇迹是,手能从地上拣起一根针,能挤牛奶,能写字画画,能举杯、握剑、摘花,能接住一个远远扔来的球;它还能表达意见和感情:同意或拒绝,依依不舍,无限温柔地抱起一个婴儿,拭去对方的眼泪……有一次,看到小孩在搭积木,我对朋友说:“不要把这双手看成只有几年的历史,它是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人类的祖先留给我们的远不止是火、铁器、文字和婚姻制度。孩子没有创造自己的手,他只是在复习,发现一双现成的手的各种意义。”
古人每恨海棠无香,鲫鱼多骨,觉得天地间有许多憾事。我的儿子也说:“鱼为什么长这么多刺!兔子为什么有皮,我不爱吃!”我瞪着眼说:“它们不是生来给你吃的!”万物有它们自己生存的理由。鱼的生理结构对鱼来说是合适的,它的生活目的不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我们觉得世界有缺陷,是因为它不尽如人意。上帝的目的和人类的目的原本不同,所以你看到园丁修剪树枝,遗传学家随心所欲地篡改生物基因。上帝的花园对人来说既然有缺陷,那么人类自己去创造一个自己的花园好了。于是某国就有科学团体建立人工生物圈。尽管里头借用了不少旧世界的材料,试验者们还是呆了两年就赶紧逃了出来。
有时,我们能从没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从前我常去野外,只是胡乱走走。见到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池心一平如镜,手痒痒的,就捡块石子打“水漂”,石子仿佛蜻蜓点水,在水面上激起一串涟漪。树林子空荡荡的,没有野生动物,地上铺满了厚厚的松针和腐叶,踩在脚下,充满弹性。偶尔能见到一两朵明艳的小花,像幽静的美人,自开自落。透过浓荫的一缕阳光打在一丛什么蕨类植物上,逆光看去,叶绿得透明,仿佛可见叶脉中的汁脉中的汁液在流动。我就在林子里逗留几小时,把攥紧的骨骼和灵魂摊开,介绍信一朵花、一棵草,被宏伟的自然环绕并轻勇地托起,矫健、灵敏而单纯,除了上帝的花园,我们在哪里还可以这么自由地徘徊,充满惊喜和依赖?在哪里还能如此深切地体会生命中的美感,像宇宙一样深沉?
(选自《散文天地》,有改动)
18.第1段中作者说“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请说出作者“非常迷恋”的原因。(4分)
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湛江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试卷』  下一个『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濮阳市曙光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