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高二期末调研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连云港市高二期末调研试题
(高二选择性必修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连云港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必考内容、选考内容、写作三部分组成。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清楚。3.请您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第一部分必考内容(72分)一
试题预览
连云港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必考内容、选考内容、写作三部分组成。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清楚。
3.请您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7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没落(mò) 稀薄(bó) 隽永(jùn) 一鼎之调(tiáo)
B. 颤栗(chàn) 拓片(tà) 街坊(fang) 安土重迁(zhòng)
C. 龟裂(jūn) 伺(cì)候 慰藉(jiè) 数见不鲜(xiǎn)
D. 脉脉(mò) 剥蚀(bō) 熨帖(yù) 豁然开朗(huò)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2008年亚洲杯的角逐中,中国男足在小组赛中就惨遭淘汰,铩羽而归,男足的表现引起球迷们的普遍不满。
B.汶川地震是可怕的,几秒钟之前仍旧美丽而安宁的城市顷刻之间分崩离析,这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地震破坏。
C.毕业15年未见,今日在昆明湖畔萍水相逢,李优与张永互相端详着对方,高兴得热泪盈眶,一时间有多少话要倾诉啊!
D.一场耸人听闻的拉萨“3•14”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已逐渐堕入历史的尘埃。而这场暴行的总导演达赖却显得格外繁忙,不断四处游说,以谎言混淆视听。
3.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六月的连云港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往。
B.记者今天从教育部有关部门获悉,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仍将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D.“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4.这是在汶川抗震救灾现场拍摄的一幅抢运伤员的照片。为宣传赈灾,你们学校打算把这幅图片张贴在画廊中,请你为其添加一句能准确抓住画面内容、振奋人心的话语。(26字以内)(5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塑料袋用起来固然方便,但是,作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对环境污染的弊病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限制使用塑料袋的规定。我国从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规定这些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意味着顾客再也拿不到免费的塑料袋了。自备购物袋会成为新时尚。
为了很好地贯彻这一规定,请你站在商家的角度,设计一条敬告顾客的提示语,不得超过26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8分)
傅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人,中书侍郎尧俞从孙也。年十八,登进士第。蔡京在相位,闻其名,遣子鯈往见,将妻以女,拒弗答。调青州司法参军,历永平、淄川丞,入为太常博士,迁兵部、吏部员外郎。
宣和七年十月,接伴金国贺正旦使。是时,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察至燕,闻金人入寇,或劝毋遽行。察曰:“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遂至韩城镇。使人不来,居数日,金数十骑驰入馆,强之上马,行次境上,察觉有变,不肯进,曰:“迓使人,故例止此。”金人辄易其驭者,拥之东北去,行百里许,遇所谓二太子斡离不者领兵至驿道,使拜。察曰:“吾若奉使大国,见国主当致敬,今来迎客而胁我至此!又止令见太子,太子虽贵人,臣也,当以宾礼见,何拜为?”斡离不怒曰:“吾兴师南向,何使之称?凡汝国得失,为吾道之,否则死。”察曰:“主上仁圣,与大国讲好,信使往来,项背相望,未有失德。太子干盟而动,意欲何为?还朝当具奏。”斡离不曰:“尔尚欲还朝邪!”左右促使拜,白刃如林,或捽之伏地,衣袂颠倒,愈植立不顾,反覆论辨。斡离不曰:“尔今不拜,后日虽欲拜,可得邪!”麾令去。察知不免,谓官属侯彦等曰:“吾死必矣,吾父母素爱我,闻之必大戚。若万一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吾死国,少纾其亡穷之悲也。”众皆泣。是夕隔绝,不复见。
金兵至燕,彦等密访存亡,或曰:“使臣不拜太子,昨郭药师战胜有喜色,太子虑其劫取,且衔往忿,杀之矣。”将官武汉英识其尸,焚之,裹其骨,命虎翼卒沙立负以归。立至涿州,金人得而系诸土室,凡两月。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察自幼嗜学,同辈或邀与娱嬉,不肯就。为文温丽有典裁。平居恂恂然,无喜愠色,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崒然不可犯。恬于势利,在京师,故人鼎贵,罕至其门,间一见,寒温谈笑而已。及仓卒徇义,荦荦如此,闻者哀而壮之,时年三十七。乾道中,赐谥曰忠肃。
(选自《宋史》,略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劝毋遽行 遽:仓促
B.迓使人,故例止此 迓:迎接
C.太子干盟而动 干:冒犯
D.及仓卒徇义 徇:顺从
7.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朝廷未之知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B.今来迎客而胁我至此/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C.当以宾礼见,何拜为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方为
D.命虎翼卒沙立负以归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察是中书侍郎尧俞的堂孙,十八岁时考中进士。蔡京在相位时,听说他的大名,派儿子蔡鯈去见他,打算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傅察拒绝没有答应。
B.宣和七年十月,傅察奉命迎接、陪伴金国前来祝贺新年的使者。这时金国将领违背盟约,但是朝廷不知道这种情况。众人劝阻他不要去了,但傅察决定继续完成使命,依然前往。
C.金国太子斡离不的随从想强迫傅察拜见他们的太子,有人就拽着傅察想强迫他伏在地上拜见。傅察的衣服都拽乱了,但他昂首挺立,没有屈服,反反复复与他们论辨。斡离不见状,就说你以后拜见也可以。命令手下把他带走了。
D.斡离不担心傅察被劫走,再加上心怀以前的愤怒,就把他杀掉了。将官武汉英焚烧了傅察的尸体,命令沙立背着他的骨灰回去。沙立到达涿州被金人抓到关进土室里有两个月。最终沙立毁掉墙壁逃跑,把骨灰交给傅察的家人。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
(2)若万一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吾死国,少纾其亡穷之悲也。
(3)恬于势利,在京师,故人鼎贵,罕至其门,间一见,寒温谈笑而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
野望
王绩①
东皋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注释】①王绩,唐初诗人,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 号东皋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东皋著书。②徙倚:徘徊之意。③采薇: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商亡后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首阳山。
(1)诗的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是如何描绘这幅画面的?(4分)
(2)作者在自己的家乡却说“相顾无相识”,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2)海内存知己, ▲ 。 ▲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长桥卧波, ▲ ? ▲ 不霁何虹? (杜牧《阿房宫赋》)
(4)想当年,金戈铁马, ▲ 。 (辛弃疾《永遇乐》)
(5)士不可以不弘毅, ▲ 。 (《论语•秦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高处的灿烂
关瑞
①初秋的风掠过原野,掠过树林,也掠过了路边那株向日葵。它泛着太阳的光芒,用向上的姿势迎接那风,那光,那淡淡的水一样流淌的白云。脚下的野菊正在绽放,一只蚂蚁在草的密林中孤独地跋涉,还有热烈振翅的蜜蜂或者蜻蜓,正试图靠近向日葵高昂的花瓣。高远的阳光,透亮的雪峰,原野起伏如鸟雀飞过的痕迹。天空在白云之上,那种湖泊般优雅的宁静,从一棵树浓密的枝叶间洒下来。
②这是一个下午。所有的行走在此停顿,疲惫并且沉重的躯体在此怀念或者回望,然后开始努力寻找内心的出口。那样的过程,在幽暗的路上纷纷飘落。一株向日葵,就像一个出口,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打开。只需要一种颜色一种姿势,就足以释放所有深藏内心的柔弱的花朵。
③我曾经置身一大片向日葵中间,看着难掩喜悦之色的农人带着宽沿的草帽,高扬起尖利的弯刀,一刀一刀割下向日葵硕大的花盘。那些花盘纷纷扬扬,在一块不大的空地上渐渐堆积成金色的山峰,也渐渐消隐了生命中最后一滴无以复加的灿烂。农人收割的喜悦感染了我,但隐隐的疼痛穿越那些弯刀冷色的光芒,直抵我的皮肉甚至骨头。在藉以为生的农人的眼里心里,它们的一生都以果实的形态开始,以果实的姿势存在,然后以果实的功用结束。它们被种植,被宠养,最后被收割,整个过程无一不充满了对黯淡未来一目了然的悲情色彩。
④真正的向日葵,正绽放在现在的原野上。它以花朵的名义,在干干净净的天空下自由地盛开着。它的叶片舒朗而不张扬,它的花瓣孤独而不自卑。在所有的花朵里,这株向日葵在高处的风中安静地灿烂着。它是一个出口,释放着一生当中沉积久远的激情,也释放着那些暗藏内心的珍贵的生命片段。在繁花之中或者荒野之上,在黑夜深处或者白昼边缘,我们行走,然后驻足。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出口,需要一次真正的释放。无数朵顾影自怜的野菊花,不足以点燃心头微醺的憧憬。无数只没有痕迹的飞鸟,也不足以勾勒出目力所及心神向往的方向。于是,我们不得不基于本能地寻找。尽管我们依旧是那个提着灯笼在暗夜里哭泣的孩子,泪水里荡漾着漫天的星子,我们仍然要找到一朵饱满的深刻的花朵。在我们一生必经的路上,那些沉淀的安静的灿烂无疑会是我们全部的阳光。
⑤我站在秋天。我站在风带不走的向日葵的身边。我不由自主抬起头,仰视它的光芒。在它的光芒里,我看到了果实以外的、朴实健康的花朵。我相信它是孤独的。在原野上在路边,它无需迎合什么,也无需明证什么,世间的一切悲喜与它无关,只是在秋天到来的那个清晨或者午后,安静地高昂起它的质朴的花盘,交付于蓝天白云。我更相信它是灿烂的。它的灿烂在高处,在远处,在时光和心灵纷繁交错的出口处。它的灿烂,源于高处的自由飞翔的阳光的明净,源于远处的不为风尘蝶虫打扰的安详。在它舒展的花瓣里,灿烂如铺满阳光的河流,静静地在远离假象和伪饰的旷野闪烁着耀眼的跃动的光芒。
⑥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的灿烂。
12.文章第一节是如何描写初秋原野景物的?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6分)
13.文章第四节写眼前真正的向日葵,为什么还要在第三节写农民种的向日葵?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14.文章最后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的灿烂”,请结合文意理解“孤独的灿烂”的含义。(4分)
15.结合文本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向日葵作为象征物来阐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6分)
第二部分 选考内容(18分)
“选考内容”分别为“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请从以下四、五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交叉选做。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文化的大众化和价值坚守
杨秀香
在西方,大众文化曾经指下层大众的低俗、粗鄙、“无品位”的文化,用来区别受过教育的、有教养的社会精英所拥有的“充分发达的意识文化”、高雅文化。从历史上看,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区别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当代西方社会,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模糊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这种模糊是通过艺术向商品的渗透、艺术与商品“合流”成为人的日常消费品实现的,它使文化的发展在价值倾向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詹明信把这样的文化称为“无深度文化”。这些引起了西方学者对文化发展的价值忧虑:认为它导致了精神贫乏空虚、享乐型的利己主义,瓦解了道德的基础。
西方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道德背离现象的根源在于它“直接地屈从于商品化、商业化与市场”。大众文化的“前提预设”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结果必然是要求建构新的市场,随着物质产品的日益丰富,闲暇消费大大增加,生产者为了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利用广告、媒介把各种关于浪漫的、美的、成功的,舒适的等等意念加诸在各种物质的消费品上,结果使人的消费由满足需要变为对过度欲望的追逐、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变为“代用的使用价值”,即包德里亚所说的“符号”。正是这种市场的逻辑,使“生产者永远有兴趣培养他人的‘过度和放纵’”。
在西方国家,大众文化在价值上的变化受到了阿多诺、泰勒等学者从不同角度的批判。那么,在中国,大众文化的境况如何呢? 对我们来说,文化的大众化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于如何给予大众文化的发展以合理的价值引导,以消除其对社会带来的可能的隐忧。显然,仅仅在市场逻辑中的大众文化是无法给人们以这样的引导的。大众文化要给人以这样的引导需要超越市场。
文化产业使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发展战略能够有效地发挥对文化产品生产的调控作用,抑制由于商业化出现的低俗和媚俗现象,使文化产品在价值取向上能够体现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追求,为大众提供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事实证明,这是可以取得成效的。提高大众对文化产品的鉴赏力可以促使大众文化产品追求思想和艺术的高品位。在文化市场中,生产者为了扩大市场,要极力满足大众的需要;同时,大众的需要又制约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它必须认同大众的需要。而大众的文化需要的形成不仅来自大众文化,更主要的来自于他的文化传统、来自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培养,这就使大众会用他已有的价值标准和艺术标准来衡量文化产品以决定取舍。因此,强化对大众的主流价值观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教育,有助于提升大众文化产品的思想和艺术品位,让大众对健康的文化产品的需求支撑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对此,一方面要对文化媒介人加强民族精神、社会主流价值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完善专家、大众、政府的评价机制,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褒奖、宣传、推介、认同,造就有利于文化媒介人履行社会责任的生活环境。
(选自《光明日报》2008—01—08,有删改)
16.下列关于“大众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众文化,在西方曾经指下层大众的低俗、粗鄙、“无品位”的文化;当代社会,它与精英文化的区别已不再是不争的事实。
B.在西方,生产者为了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为了利润和金钱,采用商业策略,营运出背离社会道德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大众文化。
C.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艺术向商品的渗透、艺术与商品的“合流”,使西方文化的发展在价值倾向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D.今天世界范围内的大众文化都可称为“无深度文化”,因为大众文化产品丧失应用的深刻意义,从而导致人们消费缺少文化价值。
17.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物质产品的日益丰富,容易导致闲暇消费大大增加,生产者会利用这种态势大作文章,进而导致人们的消费走向对过度欲望的追逐,导致大众文化价值的丧失。
B.大众文化只有超越市场逻辑,才能消除其对社会带来的可能的隐忧,问题在于要提供一种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条件。
C.生产者生产文化产品和大众的文化需要呈现出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只要大众文化需要的主流价值提高,大众文化就能得以健康发展。
D.文化媒介人只有生产出融娱乐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大众文化产品,才能算是履行了社会责任,才能使大众文化坚守应有的道德和价值。
18.如何理解“生产者永远有兴趣培养他人的‘过度和放纵’”?请就“大众文化”与“生产者”两者之间的关系做简要分析。(6分)
19.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文化在大众化的同时又坚守着主流价值?请根据文意概括。(6分)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思考
——追记昨晚在沪去世的王元化先生
昨晚10时40分,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在瑞金医院与肺癌斗争了许多个日夜后,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就在一个多月前,王元化先生在连续11次放疗后,已经不能进食。他的脑水肿很厉害,人非常痛苦,几乎说不出话来。可是,当他听说华东师范大学要筹建‘王元化学馆’的时候,竟然对前去医院探望他的陈丹燕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我不希望把它(学馆)搞得规模很大,很铺张,只希望能对学术研究有帮助就行。”然后,王元化先生一一地把从前自己捐献出去的东西怎么集中到这个学馆来,作了清清楚楚的交代。这就是王元化,无论何时、何种状态都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他的本色。
王元化在他88岁生日来临的时候,得到了最可心的生日礼物。那天,上海书店出版社社长王为松给老人送去了30本羊皮精装本《读莎士比亚》,这是王元化、张可夫妇二人在学术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真正的合作,是他们60年相濡以沫走过风云岁月的见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为松很感慨,“我们是为老先生88岁生日特别赶制的,我知道这本书对王先生的意义,那是他生活比较困顿的时候,夫妇俩合译的。曾听王先生说,译这本书时,他和张可没有社会交往,没有工作,在政治身份上沦为‘贱民’,这时候张可拉他一起阅读莎士比亚,翻译作品,逐渐燃起了他工作的热忱,使颓丧的心逐渐显发出光彩来。”
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翻译完全不可能出版,所以王元化夫妇把它抄写在两大册笔记本上,每一页都尽量工整地标出了阿拉伯数字的页码,就像一本真正的书一样。那天傍晚,谈起了这两本笔记本的故事,王元化说:“和张可一同在莎士比亚的艺术世界里遨游的日子,是我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在没有思想也没有鸡蛋的日子里,他们共同创造了一流的精神生活。
“作为一个学者,王元化总是在不断地思考与探索,他的著作,往往离不开一个‘思’字,《文学沉思录》、《思辨短简》、《思辨随笔》、《清园近思录》等等,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王元化的最大特点,那就是个‘思’字了。应该说,回到独立思考的学者生活中去,使他得到一个幸福而辉煌的晚年,对王先生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学者吴洪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么说道,“就在两天前,北京大学教授汪丁丁前往医院看他,王元化先生看到汪教授来了,马上就问他‘你看中国经济今年怎么样啊?’汪丁丁大声回答他后不久,王先生就昏迷了。可以看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考。王元化先生生前认为知识分子要反对盲从,反对迷信,提倡独立思考;他提出‘理论的生命在于勇敢和真诚。’而他在几十年来的学术研究工作和学术论著中,也的确始终是一往直前、义无反顾地这样实践着、坚持着。他是一个学者,但并不是一个整天待在书房里的恂恂如也的学者,而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锋芒毕露的斗士型的学者。”吴洪森先生说到这里泣不成声。
这样的描述不禁让我回忆起王元化在《论样板戏及其他》一文的附记中的一段话,“这几年有种风气,谁要是不一窝蜂跟着叫,而且调门越叫越高,谁就是持不同‘艺’见的人。我实在害怕并反感这种一窝蜂的风气,我希望我们都能保持独立见解,‘为学不作媚时语’,不媚权势,不媚平庸的多数,也不趋附自己并不赞成的一时的潮流。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会有健康的文化,真正的文化。”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坚持!
(作者:陈熙涵 来源:《文汇报》 2008-05-10)
16.下列关于“在没有思想也没有鸡蛋的日子里,他们共同创造了一流的精神生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没有思想”一方面是指特定的历史时期钳制了学者的思想,另一方面可看出王元化先生在当时还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
B.“没有鸡蛋”是指物质方面的生活是贫困的,表明王元化夫妇是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下从事精神文化的研究创造。
C.王元化夫妇相濡以沫,在艺术世界里遨游,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整理成两大册笔记,因此可以称得上是“创造了一流的精神生活”。
D.作者在此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富有形成了反照,从中可见王元化夫妇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仍然追求精神生活的可贵。
17.下面说法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全文记写的中心人物是刚刚去世的学者王元化先生,表现了王元化先生求真务实,潜心研究,反对媚俗,坚持独立思考的品质。
B.筹建“王元化学馆”完成了王元化最大的心愿,但王先生反对铺张浪费,强调学术研究的价值。
C.《读莎士比亚》是王元化、张可夫妇二人合作完成的,作品分30册,文字量庞大,因此耗费了夫妻俩60年的光阴。
D.王元化先生反对文艺界媚俗的风气,他不主张一窝蜂跟着叫,他认为坚持独立思考,调门高出众人,才能是持不同‘艺’见的人。
18.为什么说“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王元化的最大特点,那就是个‘思’字了”?请结合全文阐述理由。(6分)
19.王元化先生提出“理论的生命在于勇敢和真诚。”你是如何理解这里的“勇敢”和“真诚”的?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6分)
第三部分 写作(70分)
六、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扁担,两个用油漆桶改装的行囊,再加上一个拉链都已经拉不上的背包,这可能是所有的家当。5月22日,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十天,当中央台记者李小萌在路上偶然遇到他时,这位68岁的老大爷正走在与下撤村民们相反的道路上。李小萌劝他回到安置点,因为回家的路太危险。老大爷用浓重的方言,只是反复地表明一个意思:他还要回家看看,看看还有没有粮种、菜籽……即便家园被毁,亲人罹难,也挡不住他对家园的眷恋与守护。
请以“家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体裁自选,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加试试题
注意:本试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得分
阅卷人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苏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期末试卷
上一个『
2008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
』  下一个『
2007-2008学年度盐城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