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海高级中学高一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广东南海高级中学高一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一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南海艺术高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测高一级语文科试卷命题人:审题人:考试日期: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第1页至第8页,第二卷第1至第4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一部分必答题(共134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共35分)(一)古诗文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
试题预览
  南海艺术高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测
高一级语文科 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考试日期: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第1页至第8页,  第二卷第1至第4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  必答题(共134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共3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做1小题,共可选4小题)
(1)A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
     B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2)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刘禹锡《陋室铭》)
     B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A何以解忧?             。(曹操《短歌行》)
     B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4)A桑之落矣,             。(《氓》)
     B静女其姝,             。(《静女》)
(二)古诗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4题。
卜算子(葛立方)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2.请找出这首词的叠音词。(2分)


3.请赏析这些叠音词的表达效果。(4分)


4.请从“情景交融”角度简要说说你对这首词的理解。(6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4~7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 又与业别,执手曰:“令 我 出 都[注] 君 便 失 援 恐 君 在 后 不 自 保 全 唯 正 与 真 愿 君 自 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节选自《北齐书•循使传》)
注:出都:六朝时人谓出至京城为出都。

5.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魏彭城王韶拜定州        拜:授予官职
B.除典签             除:革除官职
C.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济:成功
D.寻以病卒          寻:不久
6.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廉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义之   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
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
C.孟业唯一的马死后,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给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那些名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
D.孟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服了司州长官,不久,孟业升迁东郡守,为政以宽和仁厚而著称。
7.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3分)
【翻译】:                                                                  
8.翻译下面句子(选自课内)。(6分)
(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翻译】:                                                                  
(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翻译】: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必答,15分)
西湖胜迹与文化人格

    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丈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
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
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
    但是,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
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他们的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
考,在丈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
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下拆下,东奔西颠,
极偶然地调配到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水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代文化艮
心所作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
    也许正是对这类结果的大彻大悟,西湖边又悠悠然站出来一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
都看透了,隐居孤山20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避官场与市嚣。他的诗写得着实高明,
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中国古代,隐
士多的是,而林和靖凭着梅花、白鹤与诗句,把隐士真正做地道、做漂亮了。在后世文人
眼中,白居易、苏东坡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能够偏偏到杭州西湖来做一位太
守,更是一种极偶然、极奇罕的机遇。然而,要追随林和靖却不难,不管有没有他的才份。
梅妻鹤子有点烦难,其实也宽松,林和靖本人也是有妻子和小孩的。哪儿找不到几丛花树、
几只飞禽呢?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扮作半个林和靖是最容易不过的。
    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实
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做了
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的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有浓重的
霉味,却是完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
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
    结果,群体性的丈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答一般,央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9.下列对作者举林和靖例子的用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赞扬中国知识分子远避官场和市嚣的大彻大悟。
B.赞扬中国知识分子在不公平的现实社会中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安贫乐道的机智。
c.批评那些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的知识分子。
D.批评那些自卫和自慰,具有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却在民族文化的高坡前把才华埋没掉的知识分子。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6分)
A.第二段中“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其中的“更大的意义”是指文化人格。
B.白堤和苏堤之所以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是因为它们的建造不是为了风雅和文化上的目的,而是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
c.林和靖的隐居孤山,使得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
D.与统领一代民族精神的意义相比,建造白堤与苏堤的意义就小得多了。
E.用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掩盖志向泯灭,必然会使民族精神颓废,妨害文明的突进。
F.文章借用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赞颂自居易、苏东坡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11.第2段中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2分)




12.针对文中所说的“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的状况,你开出疗救的药方是什么?(4分)




三、语言表达(共24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静女其姝(shū)  静女其娈(luán)  自牧归(guī)荑  搔首踟躇(chīchú)
B.氓之蚩蚩(chīchī)  将(qiāng)子无怒  载(zài)笑载言  匪我愆(qiān)期
C.纤纤(qiān)玉指   骐骥(qíjì)  公姥(lǎo)  伶俜(līngping)
D.契(qiè)阔谈宴  青青子衿(jīn)  何时可掇(duō)  呦呦(yōu)鹿鸣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非洲足联主席哈亚图在韩国郑梦准等人的支持下,将与现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角逐下届国际足联主席的职位竞选。
B.作为一名股票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股票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情况,尽量避免投资风险,以便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C.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两大领域内,中国科技界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姿态勇敢地迎接、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表现不俗。
D.近几年来,关于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即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观点,十分流行。
15. 在北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里,首次选入了武侠小说家金庸的(天龙八部》片段和王度庐的《卧虎藏龙)片段。这引起了不少争议。请你以一个中学生的身份谈谈“武侠小说进中学教材好不好”。(8分)
                                                                         
                                                                         
                                                                         
                                                                         
                                                                         
16、认识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请用至少三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的个性、特质、能力等,然后用这些词给自己写一段肯定性的评价(100字以内)。(10分)


四、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第二部分  选答题(选做一道大题,不跨大题答小题。共16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16分)
伏尔泰(节录)
[法国]雨  果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存的。他离开人世时已年登耄耋,他著述  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责任,那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在咒骂与祝福声中溘然长逝;被旧时代所诅咒,又受到未来的祝福。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他不仅仅是一个人,他是整整一个时代。
这位伟人所生活的八十四个年头,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 革命年代。他诞生时,路易十四尚在王位;他去世时,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他的襁褓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辉,他的灵柩则投射着从大深渊里透出的最初光芒。
在这轻薄无聊、凄惨忧郁的时世下,伏尔泰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资本家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狂的邪恶混合体。让我再说一连,伏尔泰独自一人,向社会上一切邪恶—的联全力量宣战,向这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并与之搏斗。他的武器是什么呢?是那轻若微风而重如霹雳的一枝笔。
他用这武器进行战斗,用这武器赢得胜利。
让我们一齐向伏尔泰的英灵致敬吧!
伏尔泰胜利了。他发动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一场以一敌众的战争,一场气壮山河的战争。这是思想向物质作战,理性向偏见作战。正义向不义作战,被压迫者向压迫者作战;这是善之战,仁爱之战。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柔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他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严的地位。他教化、慰抚人民,播种文明。他遭到了一切威胁、辱骂、迫害、毁谤。他还遭到了流放。但是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讽刺战胜专横,以嘲弄战胜宗教的自命一贯正确,以坚韧战胜顽固偏执;以真理战胜愚昧无知。
我刚才说到微笑,我要在这里停一停。微笑,这就是伏尔泰!
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国元首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元首更高,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一个新的纪元从伏尔泰开始。从此我们感到,最高的统治力量就是让一切被理性思考。文明曾服从于武力,以后,文明将服从于思想。王权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这就是说,权威已经变换为自由。从此以后,高于一切的是人民的法律和个人的良心。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行使权利;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责。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两方面的进步是明确分开的。
让我们在他神圣的墓前鞠躬致敬。……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吧。
17、下列对文章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雨果为纪念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讽刺作家伏尔泰逝  世100周年在伏尔泰墓前发表的演讲。作为演讲稿,本文感情充沛,气势豪迈,富有感染力。
B、伏尔泰以笔作武器,孤军奋战,与一切黑暗势力进行顽强不屈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作为各派思想的元首,伏尔泰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C、伏尔泰除了面对一切敌人之外,还要面对没有觉醒、愚昧落后、没有文化的群盲的  “强力”的攻击。由此可见,伏尔泰的斗争是多么艰巨。
D、18世纪的思想比19世纪进步,因此要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这是作者最后所告诉人们的。
E、作为一个公民,既要行使权利,又要履行义务,在这两方面都必须取得进步,这也是伏尔泰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

18、伏尔泰“被旧时代所诅咒”是因为什么?他“又受到未来的祝福”是因为什么?(4分)



19、为什么说伏尔泰的武器——一枝笔“轻若微风而重如霹雳”? (4分)



20、作者为什么说伏尔泰“是整整一个时代”? “一个新的纪元从伏尔泰开始”,根据文意推断,这个“新纪元”的特点是什么? (4分)



二、实用文阅读(16分)
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 
研究和谐社会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 吴晶 熊争艳 崔清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8日在京召开,此次为期四天的会议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将作出重要决定。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议彰显了中国执政党破解和谐社会难题的决心。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如果不采取措施缓解这一差距,将会影响民众对改革开放的支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在个别地区,一些集市口角、房屋拆迁纠纷、土地征用分歧等日常生活的矛盾,都可能因处理不当而演变成对抗性的冲突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培林说,中国经济当前正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在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构成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新型的社会矛盾,有的矛盾甚至比较突出和尖锐。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说:“很多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出现一个危险期。中国政府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退兴衰。”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近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文指出,中国新领导层执政开始,就把建设和谐社会提到中国政治的最高议程,相继提出了各种围绕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概念,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
郑永年认为,十六大以来,很多政策尤其是社会政策是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倾斜的,从实行社会低保政策到近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种政策从其目标来看是要建设和谐社会。
李强说:“十六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种亲民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容纳多元利益的表达,有利于建立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和谐机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郑永年说。
有分析人士预测,中国政府将根据六中全会的有关精神,着重从体制上、机制上保障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并可能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险等几个重点领域率先推进改革,让穷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成果。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可以相信,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 
【新闻背景】
中国贫富悬殊居世界前列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从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迅速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达3.22:1,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税赋负担、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在3倍以上。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40%以上。
  另外,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也很大,中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达十多倍。                             (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
17.下列对这则报道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选文第1节是新闻的导语,很典范地将导语的五个“W”(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和一个“H”(如何:How)交代得一清二楚。   
B.新闻的题目是很有讲究的,完全式题目由三部分组成——引(眉、肩)题、正题和副(子、辅)题。这则新闻只有引题和正题。
C.这则新闻中有许多中外学者和要人的谈话,重点都围绕着中国的“和谐社会”能否建立展开。
D.这则新闻后之所以要附上【新闻背景】材料,是因为它能够补充这则新闻没有结论的缺陷。
E.这是一则综合新闻,集中报道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中,贫富悬殊是面临的最棘手的不和谐因素,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18.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撰文指出“(中国)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为什么说“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请你联系原文谈谈自己的见解。(3分)





19.谈谈作者要特意附上【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3分)





20.这则新闻的正题是“研究和谐社会”,可是新闻的基本材料、篇幅和中心以及重点探讨的都是“贫富悬殊”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恰好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怎样消除“贫富悬殊”这一重点。也有人认为,重点内容与文题不统一,这是新闻写作的败笔。对此,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上一个『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形成性评价及答案』  下一个『2008年达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