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高三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第一学期高三月考(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一学期高三月考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羞赧(nǎn)挣(zhèng)脱憎(zēng)恶脚踝(huái)B.偌(nuò)大鸟窠(kē)肖(xiào)像提(dī)防C.瓦砾(shuò)干瘪(iě)
试题预览
  第一学期高三月考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羞赧(nǎn)           挣(zhèng)脱              憎(zēng)恶               脚踝(huái)
       B.偌(nuò)大           鸟窠(kē)                   肖(xiào)像                提(dī)防
       C.瓦砾(shuò)          干瘪(biě)                  佣(yòng)金               包扎(zā)
       D.罹(lì)难              症(zhēng)结              癖(pì)好                   口讷(n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焕散     繁琐     热哄哄      稗官野史    风靡一时
       B.燥热     布署     萤火虫      全神惯注    情投意合
       C.杜撰     引擎     化妆品      察言观色    以讹传讹
       D.合睦     盅惑     乌托邦      惩一儆百    言简意赅
3.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永远也到不了任何地方去,”他在乌苏拉面前叹息说:“我们将一辈子烂在这里,享受不到科学的好处了。”
       B.今天我讲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分为四个问题来讲: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二、词汇与文学。三、语言与文学。四、语法与文学。
       C.丰富语言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同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充实、生活经验的积累,关系非常密切。
       D.这里有池塘,有镜子,有天光,有云影,有源头活水,而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每天看书都领会到许多新道理,好像有源头活水的清池,照得心里亮堂。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一个字琢磨好半天,         穷年累月地去下修辞的功夫,我们不去过多地提倡。
       ②因为诗人并没有告诉这位女郎的年龄、容貌以及互道珍重的两人的关系,但这并不
                 读者在自己的想像中创造出一个动人的画面来。
       ③但是,也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        一切。这是不可能的。
       ④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         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
       A.以至    妨害    洞悉    不只        B.以至    妨碍    洞悉    不止
       C.以致    妨害    洞察    不只        D.以致    妨碍    洞察    不止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孩子,”父亲同情地、充分理解地说,“可是我们该怎么办呢?”妹妹只是耸耸肩膀表示不以为然,刚才她还信心十足,如今这一哭她一反常态没辙了。
       B.即使街道上的这些房子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应接不暇。
       C.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
       D.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安之若素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当然,                 。
  (2)在那间僻静的小屋的墙上,慢慢地贴满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图和图表。他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做算术                                                     。
        ①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1)②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加以补充阐发。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
        ③不但讲述了自己通晓的事物,而且还超越了自己想像力的界限,给他们讲世界上
   (2)  的奇迹。
        ④给他们讲世界上的奇迹,不但讲述了自己通晓的事物,而且还超越了自己想像力的界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12分,每小题3分)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①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①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A.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B.②曼辞以自饰
       ③举贤以自佐                        ③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①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C.②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D.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8.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有相同意思的一组是                                                      (    )
          ①且相如素贱人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A.②且庸人尚羞之                                 B.②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
       ③故且以俗浮沉,与时俯仰            ③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             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C.②仰不足以事父母                             D.②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③及以至是,言不辱者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③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④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⑤宁许以负秦曲                                       ⑥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⑦左右欲刃相如                                       ⑧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⑨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⑩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A.①⑤⑨/②④⑦/③⑥/⑧⑩                   B.①④/②⑥⑦/③/⑤⑨/⑧⑩
       C.①⑤⑨/②④⑩/③⑥/⑦⑧                   D.①④/②⑩/③⑤/⑥⑦/⑧⑨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①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②恨私心有所不尽
       ③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④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⑤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⑥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⑦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⑧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⑨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⑩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11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12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A.①②③⑤⑩                                        B.②④⑦1112         
       C.①④⑤⑦⑧12                                    D.③⑥⑧⑨⑩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数学之美
钱定平
数学领域“剑桥学派”创始人哈代曾说:数学家的造型,同画家和诗人一样,也应该是美丽的;数学概念应该就像色彩和语词一样,以和谐优美的方式结合起来。美不美是检查的第一关,蓬头垢面的数学不能与世上长存。力主数学美的,还有同是英国人的学界大佬罗素,他讲道:数学,如果公正地看,包含的不仅是真理,也是无上的美——一种冷峭而严峻的美,恰像一尊雕塑一样。
为了说明数学的这种“冷峭而严峻的美”、“无上的美”,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初浅的例子。数学有简洁美。内涵深刻的数学往往在形式上简单得出奇,比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拉普拉斯方程、爱因斯坦质能转换公式等等,一个简明形式就囊括了世间万事万物,完全像我国晋朝文人陆机的《文赋》里歌唱的:“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数学具意念上的抽象美。我们的世界明明是三维的,数学家偏偏究无穷维。抽象得不但在世间常人那里找不到地应物,而且应在数学家本人的脑袋里,了只有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高扬精神状态进行关照。特别是,数学还带着一种创造上的通感(Syaethesia)美。通感使人能够于色彩中听到声音,在语词里看见颜色……而一个个高明的数学家,能够在代数里看得见形象的几何,于数论中听到美妙的曲线,从博弈论当中嗅出经济数量关系和人性的味儿……
数学的美丽还在于她像绝色美人一样有一种“惹是生非”的挑逗美。数学研究得愈深入,就越会发现更多哲学问题、艺术问题、美学问题,甚至陌生难解的人生问题;它叫人争议,令人遐想,促人深思。这里有一个特别具有挑逗美的例子。美籍奥地利数学家歌德尔证明了“不完备性定理”。这定理大胆直面“严格”、“完备”、“和谐”等完美指标,斩钉截铁地说说数学的形式系统都是“不完备的”,其中一定包含着无法证明的命题,既不能证明它“真”,又不能证明它“假”!该定理使德国数学泰斗希尔伯特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严格完美大厦倾倒一旦。后来,这条定理引发出一场场数学的和哲学的车轮大战。歌德尔定理于是有了许多首不同的唱词。其中一个说法是:任何一部VCD或DVD都有不能够放像的碟片!于是,喜好深刻的好事者都又推出了一个有趣的哲学命题:人类到底能不能认识自身呢?计算机科学奠基人图灵提出的“不可计算性”的思想,也有这样强大的挑逗威力,而且又引出了计算机能不能超过人类哲学的问题……
一个孤高遗世的数学定理或理论,当它在数学之外引起大海汪洋的思潮、如痴如醉的辩论的时候,人们回眸一下,难道不承认这正是数学的美吗?美人尤物的特点难道不正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吗?能够挑拨起世界顶尖知识精英的无穷情思,澎湃心潮,不美,能够做到吗?所以,一位德数学家才引用伏尔泰的话这么讲:阿基米德脑海里的绮思遐想,比荷马的要多得多哟!所以,英国大物理学家狄拉克也说:上帝使用了美丽的数学来创造这个世界!
11.以下不能说明数学的“挑逗美”的一项是                                                               (  )
       A.美籍奥在利数学家歌德尔证明了“不完备性定理”,打破了希尔伯特“严格”“完美”说。
       B.受“不完备性定理”启发,有人提出了“人类到底能不能认识自身”的哲学命题。
       C.数学研究得深入会使人思维敏捷,善于简洁、准确地抽象和概括事物以及其他现象。
       D.数学研究得深入,会引发人们对哲学、艺术甚至人生问题的研究兴趣。
12.对以下各句在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是说数学具有高度概括的特点。
       B.“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是说数学能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
       C.“回眸一笑百媚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08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2008年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