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恩施自治州中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8年恩施自治州中考语文试卷(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二○○八年恩施自治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16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A.攒(zuǎn)动称(chèn)职愧怍(zuò)随声附和(hè)B.憎恶(wù)骊(lí)歌襁(qiáng)褓强聒(guō)不舍C.倔(jué)强峰峦(luán)荫(yìn)庇忍俊不禁(jīn)D.哂(shǔn)笑荣膺(yīng)干涸(hé)踉踉跄(qià
试题预览
  二○○八年恩施自治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16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攒(zuǎn)动   称(chèn)职   愧怍( zuò )   随声附和( hè )
B.憎恶( wù )   骊( lí )歌   襁(qiáng)褓   强聒(guō )不舍
C.倔(jué )强   峰峦(luán)   荫( yìn )庇   忍俊不禁( jīn )
D.哂(shǔn)笑   荣膺(yīng)   干涸( hé  )   踉踉跄(qiàng)跄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    )
   A.狼籍   水波粼粼   锋芒必露   鳞次栉比
B.旁骛   充耳不闻   翻来覆去   莫衷一是
C.媲美   姗姗来迟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D.蓦然   荒草凄凄   一视同仁   一反即往
3.选出下面语段空白处运用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摆手舞追忆的是土家族先民创业的艰辛,缅怀的是祖先的功绩,展示的是古往今来的生活场景,涵蕴的是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使封闭的山寨    了,使沉寂的村落    了,使古老的土地    了,使天涯的距离    了……
A. 开明  喧哗  年青  比邻      B.开通  喧闹  年少  拉近
C. 开放  喧嚣  年轻  咫尺      D.开朗  喧嚷  青春  缩短
4.修改病句。
   ①全国第13届青歌赛,有我州两名歌手加盟的“土苗兄妹组合”夺得了原生态唱法金奖。
②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建成以后,将为我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开端。
5.诗词默写。
①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是:
                       ,                      
②李后主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是写愁,李清照却把它搬上了船,她这样写道:           ,           。
6.口语交际。请你替下面材料中的婴儿给他母亲回一条手机短信。
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废墟里,一位母亲用身体庇护一个三四个月大正熟睡着的婴儿,母亲已经遇难。随行医生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发现了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让所有人落泪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短信:                                                                      
7.名著导读。请你就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使南人永不复反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点评。
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八十七至九十回这样写道: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为报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诸葛亮以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赵云、魏延为大将,率蜀兵五十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征犯境侵掠的蛮王孟获。经七擒七纵,终使孟获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匍匐帐下,肉袒谢罪,永不复反。诸葛亮乃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令其永为洞主。所夺之地,尽皆退还。
点评:                                                                     
8.读图表述。右图是2007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标志图案,请仔细
观察,并用精练的文字对标志图案的设计艺术进行说明。
答:                                                                            
                                                                                                

二、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32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问题(18分)
小  溪
杨 沫 

我是一条流淌在崎岖山间的小溪。我满身洒着细碎的光亮,怀着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流啊,顺着山绕过石,不停地流。我有时被乱石阻塞,有时被泥沙搅混,但我浑浑噩噩,不知宇宙的真谛为何,不知生命价值何在。我绕过碎石,抖抖泥沙,又淙淙地向前流去。还不时仰望夜空,欢乐地听起夜莺的歌唱。一次,猛地撞在重迭的巨石上,我似乎被击碎了。呻吟着看着自己----我已经变成一畦小水洼,瑟缩在巨石缝隙中。喘息一会,感到不自在,我想跳出去,却跳不出。怎么办?我悲伤地哭了。突然大石缝隙中闪过几缕阳光,随着阳光响起亲切的声音:“小溪,生活的真理你知道么?挣扎----奋斗----拼搏----超越。”我听着,却不知这声音含意。我无力挣扎,昏昏睡去。醒来了,不知怎么,我又成了小溪。原来是我身边的水多了,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我又是我了!
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我流淌在山间小路上,路边盛开着艳丽的鲜花,峻岩上嫣红的桃花,轻盈的绿柳,笑靥迎人。我挨着她们轻轻地流过。她们对我说:“小溪,你就这样快活轻松地流下去吧,这就是你的幸福,你的归宿。”我点点头,得意地顺流而下。一天,突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般一声巨响,我猛地不能动弹了。我看不见天,看不见地,看不见红桃绿柳。我虚飘飘不知自己是否存在。我死了,却又渐渐苏醒。我瑟缩在一层硬壳里动弹不得。溪水被阻隔,我渐渐枯竭、干涸……咱等待死亡么?我虚弱地问自己。突然岸缝间闪烁着几束阳光。“啊,太阳!”我大喊着,“我真喜欢你,你是万物之母,你是光明的源泉,如今你又出现了,我要奔向你,请你救救我吧!……”忽而阳光不见了,我听见发自宇宙、也好像发自我自身深处的声音:“挣扎、奋斗、拼搏、超越,你才能找回自我!”我沉默了,我想着那欢乐的玫瑰色的日子,但那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永恒的、永恒的真理是什么?我叹息、我思索、我寻觅……
阳光又出现了,而且愈来愈灿烂,我似乎有所领悟,于是我开始挣扎,开始奋斗。几经拼搏,几经寻觅,我身上的溪水渐渐多了,渐渐活而有力了。猛一挣扎,我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经此挫折,我反而比过去粗犷了,宽阔了。我跳跃在岩石树隙间,有意地寻觅起同伴----原来道道山梁间都有那么多或比我大,或比我小的溪流。它们都和我一样不停地向前奔泻。大自然使我们越靠越近,越聚越宽。终于我们汇聚成河、汇聚成大江,最后我和我的同伴们一齐涌向无边的大海。
在大海里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因为我已把我的涓涓细流,无条件地奉献给了大海。
                                   (选自《杨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9.小溪是“欢乐”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答:                                                                       
                                                                           
10.这篇散文写小溪遭遇了两次挫折,说说她是怎样战胜第二次挫折的。
答:                                                                       
                                                                            
11.文中的小溪是怎样懂得“挣扎、奋斗、拼搏、超越”这一生活的真理的?
答:                                                                        
                                                                            
12.文中的小溪先后两次走出困境,第一次是“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第二次是“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说说“窜”与“跳”有什么不同。
答:                                                                        
                                                                           
13.文章最后一段说“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你认为小溪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4.文中的小溪具有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小溪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                                                                        
                                                                            
(二)阅读下面一篇评论,回答问题 (14分)
灾难铸就伟大的中国
本报评论员

①5月19日至5月21日,长歌当哭,时间见证一个民族的哀伤。
②自“5•12”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起,汶川时间便以血泪生死来凝记,国人心情亦因大痛大悲而淤积。三天哀悼,让悲痛得以表达,也让坚忍得以持续。雪域高原、边陲海疆,繁华都市、偏僻县乡,汶川成为亿万中国人血脉同搏、泪水涌动之所在。13亿中国人以共同的悲伤共度刻骨铭心的瞬间,让罹难者生命在国家记忆里永存。
③这三天里,人们看到的不只是举国同悲的恣肆泪水,更是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汶川不哭”,“中国加油”,大地震中穿越生死的深情呼唤,哀悼日里高亢悲壮的激昂呐喊,当是我们哀思过后凝聚力量的信心和源泉。而这一切,是进步的中国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是发展的中国在人文精神上的回归,是历经磨难的中国在民族复兴征途上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④汶川作证,这一刻国家与人民同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大震之后,党和政府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感天动地的举国大救援。第一时间公布信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开放国际救援队进入灾区,设立哀悼日降半旗祭奠平民……对人民负责、对生命敬畏、对世界开放,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步,让世界看到一个坚强自信、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中国。
⑤汶川作证,这一刻爱心与希望同在。日继之夜,生继之死。在这场新世纪以来死伤最为严重的地震灾难中,呈现于世界眼前的,不只是哀伤,更有生死瞬间的人性光辉。即使在死亡阴影笼罩的日子,那些爱与献身的故事仍给人以温暖的慰藉。父母张开双臂把生的机会留给孩子,老师俯身低首支撑生命的港湾……废墟下深沉壮阔的无私大爱,拓展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疆界。
⑥汶川作证,这一刻公民精神与国民意识同在。当家国受灾,同胞有难,亿万国人的集体道德感和现代公民意识被勃然唤醒。民间抢险突击队日夜兼程驰援灾区,救灾志愿者不避艰险奔赴一线,全国人民上下同心守望相助,10天10夜中华大地纵横千里的爱的足迹,让我们看到公民精神的成长、国民意识的重塑。
⑦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给国家新期待,给民族新精神,给公民新责任,对于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而言,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⑧希望与中国同在!
(选自2008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15.本文是作者针对2008年5月哪一件事发表的评论?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答:                                                                        
                                                                                
16. 文中哪一句话是对标题“灾难铸就伟大的中国”最好的阐释?
答:                                                                        
17. 结合你当时的所闻所见,谈谈你对第③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                                                                       
                                                                               
18.第⑤段说“废墟下深沉壮阔的无私大爱,拓展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疆界。”请以父母、老师和学生为对象各举一个事例证明。
父母:                                                                     
                                                                            
老师:                                                                     
                                                                            
学生: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上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  下一个『2008年长沙中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