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8年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评析(九年级下册 浙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8年宁波中考卷评析一、关于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今年中考虽然首次使用网上阅卷,但对学生的书写要求并不会拔高。从比分来看,还是4分,从评卷标准来看,还是根据整张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清楚,得4分;较好的得3分;较差的得l~2分。(规范的修改
试题预览
    2008年宁波中考卷评析

一、关于书写
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今年中考虽然首次使用网上阅卷,但对学生的书写要求并不会拔高。从比分来看,还是4分,从评卷标准来看,还是根据整张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清楚,得4分;较好的得3分;较差的得l~2分。(规范的修改不扣分,1~2分从严控制。)我没有参与阅卷,所以具体得分的情况无从知晓,但估计失分的应该是极少数卷面不洁或书写潦草的学生。因为中考毕竟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所以一般的学生不会拿这个开玩笑,即使平时不怎么认真的,到了这种时候也会恭恭敬敬地来写。而从阅卷老师的心理来说,师者学生心,既然要求是从严控制扣分,那么尽量会避免扣分,除非是迫不得已的情况。这一点还是会以能认读的清楚端正为标准。至于电脑扫描区域,只要不超出范围,按照平时正常的书写,应该不至于无谓的失分。
不过,电脑阅卷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毕竟是学生总要写错字的,不能用修正液,也不能用修正带,而每次涂改多多少少对学生的心理会有些微妙的影响,怕万一失分了怎么办?而因此会不会影响学生后面的答题我还持保留意见。或许有,或许因学生的心态、心理不同而不同。——相信用规范修改符号的毕竟还是部分学生,而不可能是全部,因为这需要平时养成习惯,而习惯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的。这就给下一届的学生提出了平时书写的要求,虽然做不到落笔不改,但即使要修改,也要养成规范修改的习惯,还有就是书写端正的习惯。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临时的训练所能达成的,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
二、关于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大地鸡鸣,人类的         (chuī)烟升起。在这片友好的大地上,万物欢欣,生机
         (péng)勃,土地丰         (ráo)。我们用感恩的心情,声声祈         (dǎo):大地,早上好!
关于第一题,宁波卷一向喜欢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字词能力。这从05年浙江省的第一次学业考试卷开始就已经形成了模式。和其他省市中考卷不一样的是,正如书写不会只考几个字的书写,第一题也不会考选择题或以其他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省内的各份中考卷,除了杭州习惯出选择题外,提供语段、语境的字词考查已经成为一种默契。
这一题考查的四个汉字“炊蓬饶祷”,都是常用字,每个字0.5分,合计2分。估计学生最容易失分的还是第四个字,可能会在偏旁上多加一点。当然其他的书写错误相信还会有,这儿就不再想象罗列了。参与阅卷的老师更有发言权。
    2.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的观察、苦心孤诣(A)的实践、持之以恒(B)的积累,才能妙笔生花(C),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D),活灵活现! 
这是一个新考点题型,考点涉及到“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从语感判断,后面三个成语都比较顺口,而A给人的感觉有点怪。从意思判断,苦心孤诣:①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②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显然用来形容实践是不合适的。不过考场上的时候,成语的意思未必会去考虑,而第一反应往往是语感。从这一点看,语感需要平时的训练和培养。
   3.下面宣传语中四字短语之间衔接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凝聚爱心,支援灾区。(街头横幅)
     B.保护草坪,请勿踩踏;爱护花木,请勿采摘。(公园告示牌)
     C.反对邪教,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崇尚科学。(社区标语牌)
     D.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药品广告)
这道题的容量很大,考点应该属于考“句子衔接”,但也可以看作是考语序颠倒的语病,同时还涉及到了词语或短句的积累,而考查的内容也是平时我们常见的广告语或宣传语。这道题个人感觉稍有难度,需要细细品读句子,用心研读一下了。B和D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倒是A句,把奥运圣火的传递和四川地震的捐款献爱心联系在了一起,粗看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内容。但因为中间是分号,所以也是允许的。而C句,反对邪教,理所当然接崇尚科学,而珍惜生命,也可以和关爱家庭放在一起。因为邪教和科学是对立的,而生命的珍惜从家庭开始,这是这场大地震带给太多人的思考。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这道题又回到语病的常规考查,第一个句子是典型的成分残缺,缺少主语;第三个句子是搭配不当,前半个分句的肯定不能和后面的肯定加否定搭配;第四个句子是重复累赘。属于识记性的常规题,一般的考生都应该能从容作答。
5.古诗文填空。(①~③必做,④⑤任选一题)(6分)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③人们常常用《出师表》中“                  ,                ”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④古诗文中有很多表达身处逆境而心怀天下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⑤古诗文中有不少写景状物气魄雄浑意境开阔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古诗文填空属于单纯的记忆题,1-3是纯粹的死记硬背题,3-5考理解性记忆,关键是正确书写。①草色遥看近却无②燕然未勒归无计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④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由于④⑤两题为选做题,所填诗句切合要求即可,如果两题都做,则按前一题评分。四言五言的诗文句子,有错字、别字、增字、漏字的,该格不得分;六言及以上的诗文句子,错一处的得0.5分,错两处的不得分。
6.赵翼《论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中的“李杜”指的是李白和        ,“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        》,这里指文坛潮流。(2分)
此题属于文学常识的考查,也是单纯记忆的简单题。只要稍微有文学常识的人,都应该能回答。
7.根据下面歇后语,任选两条补写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2分)
  ①        上梁山——官逼民反
  ②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③        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④李逵打        ——过后赔不是
此题考点为“积累一定数量的格言警句”,同时也兼顾到了名著考查的知识点。林冲是《三国演义》的人物,猪八戒是《西游记》的人物,而周瑜则是《三国演义》的,宋江是《水浒传》的。一个题目,四大名著都考到了,但因为是耳熟能详的歇后语,且可以任意选做两个,则此题也基本没有什么难度。相信此题都能答对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近几年来,宁波卷关于四大名著的内容几乎年年都考到,变得是题目的类型和内容,但不变是书目。关于这一个知识点的重视程度,相信也不要我再多罗嗦了。
8.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意义相关等基本特征。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  
  ①请运用下列词语组合对联,以庆贺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2分)
    彩虹跨海    一体运作    两岸连接    巨龙卧波   
                ,杭州湾                 ;
                ,长三角                 。
  ②请试着修改某些字词,使这副对联更有气势,更见风采。(2分)
                                                
这道题是基础题中最新颖的一题,也是最时新的题目,考题涉及到了五一刚刚通车的杭州湾大桥。而对一题以对联的形式出现,本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不提供选择词语的话,则难度是相当高的。但既然可以选择,而且题干中已经给出了“杭州湾”和“长三角”的提示,则相对容易多了。一是可以凭语感,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可以一个个词语试嘛,哪个更合适就填写哪个,当然这是相对呆板一些的方法。杭州湾后面只能选择“两岸连接”,因为杭州湾是一块地方,既不能“彩虹跨海”,也不能“巨龙卧波”(实际这两个词语都是用来形容跨海大桥雄姿的),更不能说是“一体运作”(“一体运作”只能适合形容长三角地区)。所以后面的两个空格词语都能确定下来了,而前面的两个形容词,多少属于对联的同义反复,应该可以任选或者调换位置。
第二题,凸显了难度。没有一定的语文能力,则未必能够顺利完成修改。虽然只有两分,但学生的能力就此拉开档次和差距。仔细研究题目,一是要求“更见气势”,则彩虹太平常了,如果“飞虹”的话,则气势就出来了。二是要求更见“更见风采”,则连接略显平淡,如果是“贯通”的话,则和“飞虹”形成了气势上的照应。不过评分标准只要求学生更改出一点即可,这一点也降低了要求和难度,而实际的考场上,学生可能会有更绝妙的回答,期待有更妙的修改。
三、关于现代文阅读
(一)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
陆  侠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恸。
    汶川大地震,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影响数亿人的灾难,已经造成了万余人遇难。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而遇难者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我们不能挽回灾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这一刻,人们看到了中国的应急速度——一在汶川地震后不到半个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l 6时,民政部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l80人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飞往灾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
    这一刻,人们记住了总理的泪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当他踩着泥泞,攀上瓦砾,看到抢险人员解救两个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流下了热泪:“听爷爷的话,一定要挺住。”
    这一刻,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救援行动以分秒计算,援助人员成倍增加。道路损坏,桥梁全部倒塌,车辆无法通行,但挺进汶川的救援之旅没有停步,成都军区700多官兵冒雨日夜前行,济南军区救援部队凌晨徒步开进……
    这一刻,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12目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当夜,威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这一刻,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机却甘愿冒着莫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
    这一刻,唐山市组织了医疗队和抢险队从抗震纪念碑启程,赶赴四川灾区……
    没有人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来临之际,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曾经有过同样伤痛的唐山人,在互联网贴吧里的深情留言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告诉灾区人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是的,我们在一起。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灾难中,每一位受灾群众都不孤单,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我们在一起,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
    (选自2008午5月14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9.联系上下文,具体评析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①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  
                                                                
  ②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l2日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
                                                                
10.文末画线句说:“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你认为这个“奥秘”是什么?(3分)    
                                                                        
11.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
    ①选材:                                                        
    ②结构:                                                        
12.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请给文章补写一个在“这一刻”发生的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的事例。(30字左右)(3分)
这一刻,                                                                
从5月12日下午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汶川大地震都震撼了整个中国的神经,牵动了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的心。这篇阅读是一篇时文,距离6月13日的中考不过1个月,但没有人会怀疑它存在的合理性。在生命的接力面前,在无数动人的事迹面前,考生还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实际上,据我所知,关于大地震的内容,中考的五科试题上都或多或少出现了,这也在情理之中,也是大家都能预测到的必考热点。
第9题:“星夜兼程”表现了温家宝总理争分夺秒,迅速赶赴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与人民并肩而立的崇高精神。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有太多的国人为总理的操劳和忙碌而落泪了。这也是对学生的情感渗透和考查。
一个“但”字,语意转折,把成都市民虽遭余震威胁却不顾个人安危,心系灾民、献血救人的优秀品质展现在读者面前。夜晚的街头,即使有余震的威胁,都成为了温暖的天堂。那一刻,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啊!
这两个词语考查的考点是:体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而这道题的考查,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
第10题的“奥秘指的是: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或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答案可以找画线句前面的半个句子,也可以找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其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或者我觉得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指的是国人空前的团结和关怀、同舟共济、共渡危难的民族优良传统。这一题考的是筛选或整合文中的信息。我不知道自己的表述在阅卷中会扣多少分,但对于评分标准中“答出并肩而立得2分,其余l分”多少有些疑惑,“并肩而立”就不能用其他同义词语来替换吗?
第11题,考点涉及到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把握文章的表达技巧。选材:选取地震发生后的多个典型材料和生动细节,反映从中央到地方,军队到百姓,官员到群众,万众一心、并肩而立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结构:文章连用6个排比段,反复强调“这一刻”有无数国人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从而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关于典型的细节和排比段,学生应该能注意到,关键是语句的组织和表达可能会有一定的问题。因为关于这样的分析,往往是老师讲的多,而学生平时很少训练到。值得引起注意,以后的教学或复习中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文章。
第12题,参考答案是:校园中,老师和同学们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为灾区群众献上一份爱心。如果学生足够聪明或机灵的话,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对倒数第四段的一个仿句题目,当然不需要很严格,只需要把事情叙述清楚就可以了。考点为:根据文意进行合理的推断。其实推断也不需要了,我们都曾经经历过,只需要稍微回忆看到过的,经历过的事情,而又跟抗震救灾有关就行了。这一刻,网络上,到处是点点涌动的爱心,带去众多网友的深情祝福:中国,挺住!汶川,挺住!
这一篇课外阅读题的启发是:中考题不一定回避热点,关系国计民生的话题应该人人关注。
 (二)叶子时期的梅
晨  义
    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④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⑤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⑦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⑧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⑨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⑩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
    ⑾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选自《名作欣赏}2007年第l 2期)
13.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        梅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浙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上一个『扬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2008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