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文学整体阅读训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史传文学整体阅读训练(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体)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黄庭坚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
试题预览
  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体)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歪曲,枉曲)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乞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宋史•黄庭坚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舅李常过其家 过:经过
B.闻者壮之 壮:称赞(他的胆量)豪壮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 俾:使,让
D.举以自代 举:举荐
2.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未闻命而卒 B. 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攀哙覆其盾于地
C. 至是首问焉 D. 其重之也如此
青麻头伏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 (    )
A. 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不以迁谪介意
B. 不以迁谪介意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C. 不以迁谪介意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D.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4.简答
   黄庭坚被一再贬官的原因是什么?


5.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

⑵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

  ⑶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


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郑当时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
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侯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
注:①洗沐: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6.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 名:称呼……的名字
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份
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B.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C.及晚节,汉征匈奴
D.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
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C.请治行者何也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D.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与嬴不助五国也
9.司马迁笔下的郑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0.把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⑵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⑶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无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
②傥:假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齐让伯夷                      让:责备
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叩:通“扣”,拉住
C.扶而去之                        去:离开 
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宗:尊奉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亦各从其志也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国人立其中子          B.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C.若至近世,操行不轨    D.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14.第二段是太史公的议论,表达了太史公怎样的困惑?


15.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⑴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⑵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

  ⑶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20题。
罗企生,字宗伯,豫章人也。多才艺。初拜佐著作郎。殷仲堪之镇江陵,引为功曹。累迁武陵太守。未之郡而桓玄攻仲堪,仲堪更以企生为谘议参军。仲堪多疑少决,企生深忧之,谓弟遵生曰:“殷侯仁而无断,事必无成。成败,天也,吾当死生以之。”仲堪果走,文武无送者,唯企生从焉。路经家门,遵生曰:“作如此分离,何可不执手!”企生回马授手,遵生有勇力,便牵下之,谓曰:“家有老母,将欲何之?”企生挥泪曰:“今日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养不失子道,一门之中有忠与孝,亦复何恨!”遵生抱之愈急。仲堪于路待之,企生遥呼曰:“生死是同,愿少见待。”仲堪见企生无脱理,策马而去。
    玄至荆州,人士无不诣者,企生独不往,而营理仲堪家。或谓之曰:“玄猜忍之性,未能取卿诚节,若遂不诣,祸必至矣。”企生正色曰:“我是殷侯吏,见遇以国士,为弟以力见制,遂不我从,不能共殄丑逆,致此奔败,亦何面目复就桓求生平!”玄闻之大怒,然素待企生厚,先遣人谓曰:“若谢我,当释汝。”企生曰:“为殷荆州吏,荆州奔亡,存亡未判,何颜复谢!”玄即收企生,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文帝杀嵇康,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玄许之。又引企生于前,谓曰:“吾相遇甚厚,何以见负?今者死矣!”企生对曰:“使君既兴晋阳之甲,军次寻阳,并奉王命,各还所镇,升坛盟誓,口血未干,而生奸计。自伤力劣,不能翦灭凶逆,恨死晚也。”玄遂害之,时年三十七,众咸悼焉。先是,玄以羔裘遗企生母胡氏,及企生遇害,即日焚裘。
    赞曰: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白刃可陵,贞心难折。道光振古,芳流来哲。
                                         ——选自《晋书•列传第59》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仲堪更以企生为谘议参军    更:再
    B.我是殷侯吏,见遇以国士    遇:相逢
    C. 荆州奔亡,存亡未判        判:辨别,断定
    D.自伤力劣,不能翦灭凶逆    伤:悲伤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吾当死生以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  作如此分离,何可不执手     徐公何能及君也
    C.  并奉王命,各还所镇         得无教我猎中所耶
    D.  口血未干,而生奸计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8,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罗企生“重义轻生”的一组是
    ①仲堪多疑少决,企生深忧之。
    ②成败,天也,吾当死生以之。
    ③仲堪果走,文武无送者,唯企生从焉。
    ④生死是同,愿少见待。
    ⑤自伤力劣,不能翦灭凶逆,恨死晚也。
    ⑥及企生遇害,即日焚裘。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19.你对罗企生的“义”作何评价?


20.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⑴殷仲堪之镇江陵,引为功曹。

  ⑵生死是同,愿少见待。

  ⑶玄即收企生,遣人问欲何言,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21—25题。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
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湣王出走。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自奋绝脰而死。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齐民喜悦。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记四》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   循:顺从
B.诸侯害齐王之骄暴     害:害怕
C.分魏师以略宋地       略:侵略
D.齐王伐功矜能         矜:夸耀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与乐毅谋伐齐            乃不知有汉
B.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若因而乘之                因利乘便      
D.而又欲劫之以兵            而母立于兹
2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乐毅“能而好贤”的一组是
①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
②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
③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
④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
⑤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⑥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24.乐毅为何可以冒险率领燕军孤军深入打败齐军?


25.翻译下面三个文言句子。
(1)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

(2)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3)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六.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6—30题。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绐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①其手,问所苦,如待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字。数日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人用事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愿士②,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
[注]①置:同“执”,拉着。②姁姁(xǜxǚ):安乐、温和的样子。愿:老实。
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幸被疾矣 被疾:被疾病折磨
B.籍其数而封识之   籍:登记
C.不少见颜面       颜面:指“脸”       
D.数日景淳竟死     竟死:竟然死去
27.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躬为煮糜炼药  ②疑日为刮摩浣涤 ③恐为他人得  ④识其为人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2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是具体表现李疑“尚义”的一组是(     )
①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   ②(疑)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
③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    ④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
⑤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⑥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29.简述作者的写作目的。


30.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⑴人用事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⑵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

   ⑶传其事以劝焉。
                                       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体)
参考答案
一、
1.A(过:造访。)
2.D(而:连词,前表承接,译为“就”,后表因果,译为“因而”;于:介词,前表比较,译为“比”,后表地点,译为“在”;焉:前为代词,译为“他”,后为兼词,相当于“于之”。)
3.B(“时”句表现他对百姓仁爱,“至”句反映他仁途被排挤、打击的命运。)
4.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
5.⑴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再任教。
    ⑵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
    ⑶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职。
参考译文: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
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看中了他的诗文。留他再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颁盐筴,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死,筑 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灵》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灵》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 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以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乐意和他亲近。他向他们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三年后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岁。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苏轼,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初三中考冲刺阅读训练』  下一个『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汉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