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金山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08年5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汕头金山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08年5月(高三总复习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三语文试题(2008.5)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睥睨庇护穷乡僻壤开天辟地B.赦免慑服拾级而上退避三舍C.孝悌缔约众矢之的根深蒂固D.奴婢裨益纵横捭阖稗官野史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目前,中学生作文中错别字俯拾即是,改变这种现状是语文教
试题预览
  高三语文试题(2008.5)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睥睨    庇护    穷乡僻壤    开天辟地
B.赦免    慑服    拾级而上    退避三舍
C.孝悌    缔约    众矢之的    根深蒂固
D.奴婢    裨益    纵横捭阖    稗官野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目前,中学生作文中错别字俯拾即是,改变这种现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B.网上网下、前线后方随时互动,人民与总理同悲同忧,汇聚出齐心共抗时艰的更加强大的力量。
C.现在,猪价高位运行会很自然地刺激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最终达到供销平衡,政府太多的补贴反而是釜底抽薪,有可能破坏未来的平衡关系。
D.看着地震灾后惨况,温总理老泪纵横,用感同身受的泪水冲刷着人们郁积的恐惧和悲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充分作用。
B.在抗击雨雪灾害天气的斗争中,画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脸谱,树立了一座又一座的精神丰碑,让广东人在中华文化的精神宝库里又多了一抹亮色,多了一种骄傲,更多了一份担当。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万庆良说,中国与希腊都是文明古国,双方的友谊源远流长,奥运圣火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点燃,这让两国人民都感到十分喜悦和荣幸。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国当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洛斯提出了“健康的儿童性”的概念,认为成年人应该具有双重视角,_______________。
①揭示社会的底蕴
②把生活的厚厚尘土擦拭掉
③让诗性与神性的光辉重新放射出来
④一方面像成人一样以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
⑤一方面以儿童的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
A.④②⑤①③    B.④①⑤②③    C.⑤①④②③    D.⑤②④①③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1分)
患盗论
刘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丰世无盗者,足也;治世无贼者,均也;化世无乱者,顺也。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不务化盗而务禁盗,是纵焚而救以升龠①也。且律:使窃财者刑,伤人者死,其法重矣;而盗不为止者,非不畏死也,念无以生,以谓坐而待死,不若起而图生也。且律:使凡盗贼能自告者,除其罪,或赐之衣裳剑带,官爵品秩,其恩深矣;而盗不应募,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以谓为民乃甚苦,为盗乃甚逸也。然则盗非其自欲为之,由上以法驱之使为也。其不欲出也,非其自不欲出,由上以法持之使留也。若夫衣食素周其身,廉耻夙加其心,彼唯恐不得齿良人,何敢然哉?故惧之以死而不惧,劝之以生而不劝,则虽烦直指之使,重督捕之科,固未有益也。
今有司本源之不恤,而倚办于牧守,此乃臧武仲所以辞不能诘也②。凡人有九年耕,然后有三年之食;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今所以使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者,牧守乎哉?吾恐未得其益,而汉武沈命之敝③,殆复起矣。故仲尼有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推而广之,亦曰:“用兵吾犹人也,必也使无战乎!”引而伸之,亦曰:“禁盗吾犹人也,必也使无盗乎!”盍亦反其本而已矣。
爰自元昊犯边,中国颇多盗,山东尤甚。天子使侍御史督捕,且招怀之,不能尽得。于是令州郡:“盗发而不辄得者,长吏坐之。”欲重其事。予以谓未尽于防,故作此论。
(《宋文鉴》卷九十五,有删改)
[注] ①升龠:都是像酒杯一样的容器。
②臧武仲句:臧武仲是周代春秋时鲁国大臣。作者引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如果说牧守捕盗不力是有罪当罚,那么朝廷不去正本清源,养成盗贼,不是一样有罪当罚吗?
③沈命之敝:“沈命法”是汉武帝时颁布的一项法律,规定“盗贼起,不发觉”,或捕盗不力者,就将有关大小官员一律处死。结果引发因官员怕治罪而相互隐瞒,以致盗贼更多,称作“沈命之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    慢:缓慢
B.为盗乃甚逸也                  逸:快活
C.彼唯恐不得齿良人              齿:排列,列入
D.用兵吾犹人也,必也使无战乎    犹:像……一样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使窃财者刑②使凡盗贼能自告者
B.①则虽烦直指之使②今有司本源之不恤
C.①是纵焚而救以升龠也②盗发而不辄得者
D.①以谓为民乃甚苦②由上以法驱之使为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不赞成对盗贼采用“严刑峻法”的理由的一组是(3分)
①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②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
③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
④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
⑤而汉武沈命之敝,殆复起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要说明“盗”的产生是由于“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一句话,是“由上以法驱之”造成的。
B.本文着重指出,如果不解决盗贼出现的这些根本问题,任何严刑峻法,残酷镇压,以至招安诱骗,都只能更加激起百姓的反抗。
C.本文写作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但文中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语言,论证了官逼民反这一客观的现实,有助于人们认识封建统治的本质。
D.作者引用孔子的名言,其主要用意是借此说明:做州县长官的捕获了盗贼,如果不如实公正的审理判决,就会激起更大的社会矛盾。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3分)
(2)故惧之以死而不惧,劝之以生而不劝。(3分)
(3)天子使侍御史督捕,且招怀之,不能尽得。(3分)
(二)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各用两个字分别概括上下两阕描写的内容。(2分)
(2)为了渲染竞渡的热烈紧张气氛,本词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试简要说明。(4分)
11.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三句作答)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_,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3)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俄倾风定云墨色,_______。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朱竞
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语言大众化和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80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面对民族性生存危机和现代化召唤,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激口号。作家王蒙也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是出现了汉语危机的事实。
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一个介乎“欧化”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浓重,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出现了“失语”的症状。出现了“失语”,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能回避,那就是“文革”语言的影响,“大批判语言”、“样板语言”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为抵抗这种模式化语言的束缚,主动选择了“西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裂。
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血脉,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我们能否意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呢?
汉语危机还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社会•文化”网点下的120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的国家中以中国为最大。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是使用汉语的好场所,然而多年来也一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就连中国人之间的网络通信,也为方便安全而使用英文。
汉语危机不仅仅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也为原因之一。一位语言学家曾对网络语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一位高级教师曾说,有些同学在作文里时常地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我的理解是,汉语交流的障碍率是50%左右。这意味着汉语的魅力和公信力都遭到了破坏,这种破坏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人们会为“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感到高兴和自豪。
发人深思的是,目前,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100多的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选自《汉语的危机》,有改动)
12.联系全文,下列不属于“汉语危机”的事实的两项是(6分)
A.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B.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
C.许多作家主动选择“西化”的表达方式,出现“失语”的症状。
D.汉语在一百年里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解放后推行繁体字简化方案。
E.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
13.根据文章观点,下列措施中不能“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的是(3分)
A.作家的创作应该禁止使用“西化”语言,多用古典化的汉语语言。
B.每个炎黄子孙都要树立和强化保护母语的责任意识。
C.学生作文应该不用网络的专用语言,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D.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普通话,降低汉语交流的障碍率。
14.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汉语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4分)
15.文章结尾提到,全球的“汉语热”持续升温,作者不惜列举数字和事实说明这个问题,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观点进行分析。(5分)
四、选做题(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6—18题 (共15分)。
黑色旅游
秦德龙
又来了一批干部。不知道是哪市哪区哪局委的,抑或是哪厂哪矿哪公司的。肯定是干部。从气色上说,一个个昂头挺肚,目光如炬,绝对是干部。
又是来监狱参观的。
监狱门口的小饭铺、小超市,热闹起来了。也许是还没到预定的参观时间,监狱还没开门,有些人就过来买东西吃了。也是的,一大早赶过来参观,总不能饿肚皮吧。
有个穿红T恤的干部,买了一根油条和一碗豆浆。
开饭铺和超市的老魏问:“没吃早饭吧?”
红T恤一笑:“早上6点坐班车过来,哪顾得上吃饭?”
老魏说:“公家不管饭?还叫个人买早点?”
红T恤说:“来参观监狱,还想沾公家便宜?”
老魏说:“是啊,到这儿来旅游,是受教育的。”
红T恤自嘲地说:“什么旅游?黑色旅游!”
老魏附和道:“黑色旅游,也是旅游啊!”
红T恤咬了一口油条说:“那当然。外国就很时兴黑色旅游。有的监狱,专门对游客开放,让游客进去住几天,体验坐牢的滋味。不过,今天,我们是走马观花的随便看看,听听报告。”
老魏笑道:“过去,是听老红军讲故事,现在,是听犯人作报告。”
红T恤说:“看看犯人是怎样把自己送进去的,这就叫做警示教育。”
红T恤说到这里,怪怪地笑了。
有人喊话了,干干部们集合了。红T恤扯过餐巾纸,擦擦嘴角,大步流星地走了。
老魏远远的站在一边,观赏干部们整理队形。老魏看见,红T恤严肃着脸,排在队伍里面。这样的景观,隔三差五,老魏就能看见。监狱成为警示教育基地后,经常有各行各业的干部,整车整车地开过来参观。当然,这对老魏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好。
当然,老魏也时常看见犯人的亲属过来探监。探监的人,总会上小超市买些小东西,送给服刑的犯人。说老实话,老魏还没到监狱去过。但他完全可以想象到那种夫妻抱头痛哭、母子泣不成声的揪心场面。为此,老魏也曾感叹:人啊,一失足成千古恨!
快到中午的时候,进去参观的人,全出来了。出来后,他们也不急着上车,站在车下吸烟。不吸烟的人,站在一旁发愣,面无表情。
红T恤领着几个人,来到小超市,搬了几箱矿泉水。老魏问:“这就回去了吗?不到红树坡看看?那里有个八路军的指挥部。”
红T恤说:“就是要到那边看看。领导发话了,再搞一次红色旅游。”
老魏说:“是的,从监狱出来,总得换换心情吧。”
来参观的这批干部,就这么轰轰烈烈地走了。
老魏很快就把这批人的面孔忘记了。包括那个红T恤,忘得一干二净。
16.“有个穿红T恤的干部”,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给他一个姓名而用“穿红T恤的干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7.小说中的“老魏”是开饭铺和超市的老板,他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5分)
18.“反腐倡廉”采用“黑色旅游”这种形式,你赞同这种做法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阐述。(6分)
(二)实用类文体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9—21题 (共15分)。
名牌陷检测恐慌引几问
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汪令来、许悦报道:为什么一个地方的合格产品,却在另一个地方被检出“不合格”?最近,针对凉果、奶粉、月饼、饮料、方便面等的各种市场检测,正让企业不知所措。一些知名企业自称“坐在火山口上”,不知负面点名何时会降临。
淮南之橘,淮北为枳?
上周,乐百氏、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知名饮料,被天津市工商局抽检为不合格。但这些企业都表示异议,强烈要求复检。
9 月中,广州莲香楼月饼某批次菠萝馅料,被北京卫生局检出“含有违禁成份苯甲酸”。而两天之后,同样属权威的广东省、广州市两级质监部门均表示,经过抽检,莲香楼馅料中没有发现苯甲酸。
9 月上旬,著名品牌雅士利先是被国家工商总局公布某批次中老年奶粉中的铁和维生素 B1 的实测含量与商品标签不符;但同样是国家工商总局,紧接着又出面解释称,实测值虽与标签不符,但仍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并非质量问题。
而此前数月,广东凉果在北京频遭封杀,添加剂的争议愈演愈烈。虽然这些产品都由权威部门检测,但每每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和解释。而就在这“冰火两重天”之间,“企业的品牌和市场已遭受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广州某大型食品企业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表示。
检测结果发布应否完善?
“我们成天像坐在火山口上!”广东某大型饮料企业市场部的程小姐,在其博客中如是说。她透露,一旦有同行的大品牌被点名,大家就会草木皆兵。她直言,时下一些知名企业,在所谓“问题产品”处理上,遭遇了“不公正待遇”。
首先检测程序是否公正。按规定,政府部门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商品,必须知会生产企业,待15天的异议期过后,不合格的商品才能予以曝光。但事实上,包括莲香楼、农夫山泉等企业均表示,到曝光时也没收到天津或北京方面的“任何通知”。
其次执行标准是否统一。在此地为合格产品,怎么到彼地却成了“问题产品”?各地区的标准执行尺度是否一致?某些异地抽检的“不合格”是否存在质量以外的原因?……这对知名企业的杀伤力尤其大,因为名牌产品的销售范围广,“出问题的几率大得多”。
最后是媒体报道是否公正。比如有的产品本身是被假冒的,媒体不经证实就匆忙报道;有产品被点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质量,有的是包装,有的甚至只是标示不合格,但在报道中统统被贯以“问题”二字。更要命的是,在同时公布的一大批产品中,越是名牌产品越是容易被挑出来重点报道。最后的结果是,那些不知名产品的问题可能更大、更多,但却因名字不为人知,反而躲过了公众惩罚。
“问题产品”亟须科学对待
现在,浙江、北京等地,是国内“问题产品”曝光集中区域。对此,广东省质监局副局长任小铁认为,北京每周公布那么多不合格产品一点也不奇怪,广东质监部门上半年抽查了全省4万多批次产品,不合格达6128批次,如果都公布,势必引起市民恐慌。但事实上,有些问题并不是非得曝光不可,比如标签不合格等等。立足于目前的生产现状,广东质监部门目前是有选择性地公布质量特别差、容易造成危害的产品,是以整改为主,而非一味打击。
(选自《羊城晚报》)
19.质监部门对相关产品的检测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为什么会让名牌企业也陷入恐慌?(4分)
20.名牌陷入检测恐慌的现象,引发了记者的诸多问题,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记者对此现象持怎样的态度?请分条概括。(5分)
21.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及时准确、客观公正正是新闻的主要特征。这则新闻发表以后,有读者认为记者编辑明显在为这些企业喊冤,报道不够客观公正。但也有读者认为,这篇新闻不仅及时准确地报道了事件,而且通过“几问”表明了立场,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的作用。对此,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6分)
五、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6分)
22.教师节到了,学校文学社决定出一期庆祝教师节的专刊。请你以主编的名义,给“专刊”写“编者按”。(6分)
要求:用稿件的篇名串联起来,感情真挚,在60字以内。稿件篇名有:《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心灵的灯光》、《我的老师》、《我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等。
23.认真阅读下面文字,以“守住文化的根”为中心,再仿写两句(每道横线处一句)。(6分)
平安夜,同学们手捧苹果东奔西走相送时,谁还会想起大年三十的鞭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周里,学者们争先恐后评论《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时,谁还能领悟八大山人那白眼秃鹫的深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夕阳送我到家门”“风雪夜归人”“常回家看看”;今年春运,百年一遇大风雪阻挡了人们回家,牵动着千万个家,激动着千万颗心。回家是永恒的话题,是永远的心结,回家可以是有形的家,也可以是无形的家。
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试题(2008.5)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B.【A“庇”读bì,其余的读pì;C“悌”读tì,其余的读dì;D bì、bì、bǎi、bài】
2.*C.【釜底抽薪:比喻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D.【A项语序不当,“充分”应调至“意识”前;B项成分残缺,无主语;C项句式杂糅,应删掉“靠的”。】
4.*B.【①是“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所能起到的作用,所以应接在④之后;②与③是承接关系,而且是“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跟光”所能起到的作用,所以应接在⑤之后。再根据以成人的眼光衬托儿童的眼光的逻辑关系和前二后三的结构特点,即可排出④①⑤②③。】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1分)
【参考译文】
天下正在忧心盗贼蜂起。有人问我说:“盗贼可以平息吗?”我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平息呢?但是盗贼产生也有根源,能够阻止它产生的根源,盗贼有什么可令人忧心的呢?”有人又问:“请问盗贼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回答他说:“穿的吃的不足,是盗贼产生的根源;徭役赋税不公平,是盗贼产生的根源;道德教化不讲求,是盗贼产生的根源。第一个根源被忽视,就会掏别人的腰包开别人的箱柜而成盗贼;第二个根源被忽视,就会手拿兵刃抢劫良民而成盗贼;第三个根源被忽视,就会攻占城池劫掠百姓而成盗贼。这就是所说的盗贼也有产生的根源的意思了。”
年成好的年代没有盗贼,是因为物质富足;政治修明的年代没有盗贼,是贫富差距不大;教化盛行的年代没有动乱,是人心顺畅。如今不致力于人人足衣足食却致力于天下没有盗贼,就像堵住水流却不去堵住它的源头;不致力于“教化”的方法使盗贼受到“感化”却致力于用刑法禁止做盗贼,这是纵火燃烧却要用杯水去扑灭大火。说到法律(的作用):(是)让偷东西者受刑,将伤人者处死,其惩罚的力度够重了;但是盗贼却没有平息,并不是不害怕处死,只因想到无法生活下去,因而认为与其眼睁睁等待死亡,不如铤而走险另找活路。说到法律(的规定):(是)让所有能够自首的盗贼,免除他们的罪行,有的还赏赐他们官服佩剑,官爵实禄,那恩泽够深了;但是盗贼却不受招安,并非不想活命,只是想到无法安定地生活下去,因而认为做百姓是太痛苦,当盗贼是太快活。由此看来不是人民愿意做强盗,而是由于朝廷用不合理的法令逼他们去做盗贼的。盗贼不来自首,也并非他们不想自首,而是由于朝廷用不合理的法令让他们不愿悔过自新。如果衣食向来能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礼义廉耻早就充满内心,他们就会唯恐不能列入良民的范围,哪里还敢如此呢?所以用死威胁他们却不能让他们害怕,用活命劝勉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感激奋发,那么即使烦劳专管捕逐盗贼的官吏,加重督促逮捕盗贼的科条法令,原本就不会有用处。
现在有关部门不从源头上担忧考虑,却一味依靠州县地方官去查办,这就如同说牧守捕盗不力是有罪当罚,那么朝廷不去正本清源,养成盗贼,不是一样有罪当罚吗。所有百姓经过九年的耕种,就可以储蓄足够三年吃的余粮;有了足够三年吃的余粮,这以后可以用礼义来教导他们。如今使得百姓衣食不足,政赋不匀,教化不修的根源,在于地方官吗?我担心这样做(指重法严令州县地方官查办盗贼)不会有什么收效,而地方大小官吏都怕因此定为死罪而互相隐瞒,以致动乱事件转增多的弊端,大概又要出现了。所以孔子说:“要我办理诉讼案件,我不过也和其他办案人员一样;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诉讼。”推而广之,也可说:“要我使用军事手段,我不过也和其他将领一样;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战事!”再引伸推广,也可以说:“要我镇压盗贼,我不过也和其他州县官员一样;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盗贼产生的土壤!”何不也返回到根本的治理办法去呢?
自从西夏元昊侵扰边境,国内盗贼蜂起,山东一带更加严重。天子派遣侍御史督促逮捕,并且对他们加以招安,不能全部平息。于是下令州郡:“盗贼出现却不能捉住,长吏要牵连治罪。”要加重其事的惩处力度。我认为在防备方面做得不够完善,因此写了这篇文章。
5.*A.【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高一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试题』  下一个『2007学年高一(下)语文期中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