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十校2008年高三年级综合测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广东省惠州市十校2008年高三年级综合测试(高三总复习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广东省惠州市十校2008年高三年级综合测试语文2008.04本试卷共10页,包括六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
试题预览
  广东省惠州市十校2008年高三年级综合测试
语  文            2008.04
本试卷共10页,包括六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塑料/上溯 辅导/哺育 真谛/取缔
B.酬谢/绸缪     简陋/露面     威名/偎依
C.刹那/刹车     创伤/创造     行款/行头
D.粗犷/旷达     剽悍/漂泊     氛围/气愤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08春晚”蔡明在小品《梦幻家园》中的台词“为什么呢”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都付诸东流。
    B.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克服举棋不定的保守思想。
    C.这次修订,像“WTO”、“T细胞”这样西文、中外合文式构成的词语都堂而皇之地进入了《现代汉语词典》。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之路。
    B.医疗保险改革,“既要让人看得起病,又要控制不必要的医疗开支”,目的如此明确,为什么有关领导会感到方向不清呢?
    C.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通过临场的无数次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在整个鲁迅杂文中,可以见到所有文学修辞手法的运用,语言的驱使已经达到出神入化
之境。或幽默或讽刺,____________;或反语或双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白如话而不涉粗俗,汪洋恣肆而不少含蓄;畅达不伤于繁冗,简练不流于晦涩;时而委婉曲折,时而尖刻峻峭……
①则随其行文需要而用    ②经常发出各式各样的笑声
③成语典故信手拈缀    ④中外文化任其驱遣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岁己末,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①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  “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所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兴师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请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②,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选自《中国古代小品精选》  金·王若虚的《焚驴志》)
 【注释】①厌禳(rǎng)祭祀鬼神以祈求消除灾祸。②暴巫投魃(bá):指令巫婆神汉在太阳地里祁雨,驱赶旱鬼。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      竟:竟然
B.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          愆:罪过
C.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     爱:爱惜
D.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            弥:更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
B.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C.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
D.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
7.下列各句中,与“冤哉焚也”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3分)   
A.甚矣,汝之不惠!
B.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焉用为是以益恶?    
D.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8.下列对原文的表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品,通过一头遭受不白之冤的白驴给镇阳帅托梦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世情的激愤和对执权者的鄙薄。
B.白驴在梦中陈词中引用了四个典故,其目的是为了说明“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的道理。
C.白驴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正面形象,在它身上,既有忍辱负重的勤劳品质,又有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更有桀骜不驯的反抗精神。        
D.为了勾画白驴的形象,作者将白驴与不辨是非、荒唐昏庸的“镇阳帅”,与无知妄测、随声附和的“众人”,与胆小怕事的“属某”分别进行了对比,写出白驴的胆识和斗争精神。
9.断句和翻译。(9分)
(1)请用“/”线为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3分)
 译文:
②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3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寒    食①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②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②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3分)
        答:
(2)两首诗所写内容都与“寒食”相关,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概述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孟诗
            韦诗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不以物喜,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2)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                    。(《诗经·氓》)
    (3)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渐歇。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纯文人,文化战士,媚俗文人
                                        恒星语
    文人在社会历史的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文人既不同于一生主要从事政治的政治工作者,也不同于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而主要指在思想意识、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和创作的人员。因为这些人能真正在思想意识领域起着举足轻重、导向作用,在宣传部门和媒体单位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他们掌握着宣传传播的媒介工具.
    同为文人,因为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不同和自身的主观倾向不同,文人在其置身于社会的表现也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表现:纯文人、文化战士、媚俗文人。    
    “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食人间烟火”,这恐怕是纯文人所采取的或向往的思想境界吧。他们对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和流俗敏感、愤怒、厌恶,嫌而避之。害怕那些俗人俗事会玷污了自己.避之不及,甚至会“挖耳洗面”,以洁视听。这类文人,对社会的发展往往持消极悲观的态度,认为理想的社会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他们又不同于那些缺少思想、随波逐流的凡夫俗子,而是把大量的思想和热情投入到文学作品中,在作品中表达他们的向往和喜怒哀乐。于是便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于是便有了种种的神话故事和英雄小说,于是便有了神鬼狐与人相恋、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于是便有了吟山歌水、风月无边的妙句佳文……不管怎么说.正是由于这些纯文人的存在,从而才有了人类社会的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虽然其中不乏“烟灯烟枪”之类.但也有大量的“奇珍异宝”、典章佳文,让后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文化战士这一提法可能过激了一点,但不用“战士”这一词仿佛又不能概括这一类文人的特点。这一类文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深切关注当世的社会生活,把文艺当作向黑暗挑战、明辨是非、捍卫真理的一种武器,、他们的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具有鲜明的立场和善恶观念。他们的文艺观点不仅反映在向那些他们认为是反动的、腐朽的、自私的、诡辩的文学思想作斗争的同时,也表现在与那些单纯“吟风弄月、无病呻吟、八股学究、痴人说梦”的纯文学以及那些“玄幻戏言、调笑逗乐、艳事性趣”类的媚俗文学的远离。李白所神往的学习的“蓬莱文章、建安风骨”,以及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就是反映了文学要有发扬正气、扬清涤浊、争辩是非、关注人民生活的境界和勇气。鲁迅先生是举世公认的“文化战士”的楷模。毛泽东更是一位高瞻远瞩、胸怀博大、善于明辨是非的“文化战士”的领袖。鲁迅笔下的“阿 Q精神、痛打落水狗、解剖自我”精神,毛泽东笔下的“阶级分析、论持久战、星星之火、人民战争”等等这些思想成为警省世人、明辨是非、坚定信念的不灭的明灯和有力武器,永远给人们以启示和力量。如果说纯文人是在逃避现实,安于幻想,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文化战士则是将理想和现实联系起来.从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突破口和途径。哪怕理想与现实是多么的遥远,但也决不做逍遥的隐士,也不做屈服的奴隶。而是以“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以战士的斗争精神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他们认为真理永远是不会被磨灭的,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所以他们敢于斗争。坚持斗争,甘于奉献和牺牲。
    媚俗文人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只能算是一个为了实现个人私利的投机分子或商人。媚俗文人以迎合所谓“大众”为文学路子,从而达到推销自己.获得名利的目的。他们的作品多数情况下是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主要是迎合那些思想尚未成熟的爱好新奇的年青人的口味。他们可以放弃立场.可以没有立场,所以他们会嘲笑那些热血文人。他们会说文学仅是游戏而已。他们以自己获得的名利为依据.以作品的销售量和点击率的虚高,反驳讽刺那些对他的作品进行批评的人。他们为了防止自己的作品遭到剖析和抨击,会运用这样那样的所谓流派、所谓手法、所谓主义等来解释有时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的某些作品。向世俗势力低头,这是媚俗文人的另一种表现。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媚俗文人可以是很优秀的投机分子,他们可以炮制出大量的混淆是非、为虎作伥、歌功颂德的作品来。从整体上来看.媚俗作品不注重作品的文学性,也不注重思想性。与其说是文学作品,倒不如说是以文学面貌出现的商品.所以这类作品被“纯文人”和“文化战士”都拒之门外。它们只是作为世俗大众的“文化快餐”匆匆过场了事。
    当然.人是复杂的,能动的。纯文人、文化战士、媚俗文人有时并没有截然的界线。一个文人有时可能表现为这种文人,有时也可能表现为另一种文人。作为热爱文学的人,与广大的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文人应该采取的态度。文人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应该为人类的和平、发展、和谐、平等、文明服务。实际上,当你的胸怀装下了万里江山,装下了地球甚至宇宙,装下了千千万万人的痛苦与快乐,你肯定也是一位充实的快乐的人。因为你再也不会被“自己的享受、自己的升官发财、自己的居于人下”等等这些庸俗痛苦的事情而委曲求全、疲于奔波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好了,无需多说,先人们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文人从自身的工作性质来说,属于思想领域的上层建筑范畴,因此他们的作品是人们常说的精神食粮。
    B.作者认为文人根据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不同和自身的主观倾向不同,可分为纯文人、文化战士、媚俗文人三种。
    C.正是由于这些纯文人的存在,从而才有了人类社会的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因而纯文人的创作是最有价值的创作。
    D.文化战士这一类文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们的作品中体现了二种斗争精神:与天斗、与地斗和与人斗。
    E.媚俗文人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真正的文人,所以他们不需要有文学创作的能力与灵感。
F.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应该有创作的责任心和历史的责任感,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命运。
13.下面哪一项不能作为文学创作的例证?(3分)
    A.于是便有了吟山歌水、风月无边的妙句佳文。
    B.李白所神往的学习的“蓬莱文章、建安风骨”。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媚俗作品与其说是“文学作品”,倒不如说是以文学面貌出现的“商品”。
14.本文列举了三种文人的特征。请你用最简洁的文字写出他们的特点。(4分)
答:
15.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5分)
    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好望角
    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
    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
    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
    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
    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成腥的海浪气息。
    “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得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16.去看“好望角”,是老船夫一生的追求。请概括他人生各阶段有关这一追求的具体内容。(4分)
答:
17.小说中穿插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
18.对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有多种理解。说说你对这篇小说主题的一种理解,并结合本文阐述理由。(6分)
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从砍柴牧牛到学做木匠
齐白石
   (1)同治十年,我九岁。十一年,我十岁。十二年,我十一岁。这三年,我在家,帮着挑水、种菜、扫地、打杂,闲着就带着我两个兄弟。最主要的是上山砍柴,砍了柴,自己家里有得烧了,还可以卖了钱,补助家用。我那时,不是一个光会吃饭不会做事的闲汉子,但最喜欢做的,却是砍柴。邻居的孩子们,和我岁数差不多的,一起去上山的有的是,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上了山,砍满了一担柴,我们在休息时候,常常集合三个人,做“打柴叉”的玩儿。打柴叉是用砍得的柴,每人取出一捆,一头着地,一头靠在一起,这就算是“叉”了。用柴耙远远的轮流掷过去,谁能掷倒了叉,就赢得别人的一捆柴。掷不倒的算是输。也就输掉自己的一捆柴。三人都掷倒了,或者都没曾掷倒,那是没有输赢。两人掷倒,就平分输的那一捆,每人赢到半捆。因为三捆柴并在一起,柴耙又不是很重的,掷倒那个柴叉。并不太容易,一捆柴的输赢,总要玩上好大半天。这是穷孩子们不用花钱的娱乐。我小时候也挺高兴玩的。
   (2)后来我作客在外,有一年回到家乡,路过山上,看见一群砍柴的孩子,里头有几个相识的邻居,他们的上辈,早年和我一起砍过柴,玩过打柴叉的,我禁不住感伤起来,做了三首诗,末一首道:
来时歧路遍天涯,独到星塘认是家。
我亦君年无累及,群儿欢跳打柴叉。
   (3)光绪三年,我十五岁。父亲看我身体弱,力气小,田里的事,实在累不了,就想叫我学一门手艺,预备将来可以糊口养家。但是,究竟学哪一门手艺呢?父亲跟我祖母和我母亲商量过好几次,都没曾决定出一个准主意来。那年年初,有一个乡里人都称他为“齐满木匠”的,是我的本家叔祖,他的名字叫齐仙佑,我的祖母,是他的堂嫂,他到我家来。向我祖母拜年。我父亲请他喝酒。在喝酒的时候,父亲跟他说妥。我去拜他为师,跟他学做木匠手艺。隔了几天,拣了个好日子,父亲领我到仙佑叔祖的家里,行了拜师礼。吃了进师酒,我就算他的正式徒弟了。
   (4)仙佑叔祖的手艺,是个粗木作,又名大器作,盖房子立木架是本行,粗糙的桌椅床    凳和种田用的犁耙之类,也能做得出来。我就天天拿了斧子锯子这些东西,跟着他学。刚    过了清明节,逢到人家盖房子,仙佑叔祖带了我去给他们立木架,我力气不够,一根大檩    子,我不但扛不动,扶也扶不起,仙佑叔祖说我太不中用了,就把我送回家来。父亲跟他说    了许多好话,千恳万托地求他收留。他执意不肯,只得罢了。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全国通用』  下一个『2008年内蒙古赤峰市高三420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