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望龙中学07-08下半期试题[2]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合江县望龙中学07-08下半期试题[2](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合江县望龙中学07-08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一) (二) (三) 100应得分 10 6 10 12 12 50 实得分 一、积累·运用(16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是哪一项?A.匿名
试题预览
  合江县望龙中学07-08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八年级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一) (二) (三) 100
应得分 10 6 10 12 12 50
实得分

一、积累·运用(16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匿名(nì)    诘责(jí)    禁锢(gù)
B.广袤(mào)   牟取(móu)   哂笑(shěn)
C.苋菜(xiàn)  招徕(lái)   家醅(béi)
D.鸢(yuān)    短褐(hè)    烨然(huá)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哪一项?
   A.绯红  标至   托辞   抑扬顿挫
   B.责罚  管束   广漠   翻来履去   
C.幽默  凄惨   奥密   无可置疑
D.犀利  侏儒   愚钝   藏污纳垢
3、下列句中带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哪一项?
A.翻过山梁,眼前便是广袤无垠的草地。
B.现在的电视剧,粗制滥造的居多。
C.李老师的口才很好,说起话来总是期期艾艾,滔滔不绝。
D.看问题要看得远一些,鼠目寸光是要不得的。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哪一项?
A.《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元代
B.《与朱元思书》  吴均   南朝
C.《马说》   柳宗元    唐朝
D.《组歌》(节选)   纪伯伦   黎巴嫩
5、下列句子和原文不一致的是哪一项?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句朗读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首联回顾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和起兵抗元的人生经历。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颔联进一步抒写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哀。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颈联是对“山河破碎”的补充,具体概括了诗人的抗元经历,诗人虽有些惶恐,但更多的是赞叹自己。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尾联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二)填空简答题(4分)
7、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每空0.5分,共2分)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8、名著知识填空 (一空0.5分,共2分)
(1)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是           (人名),他的自传体三部是《童年》、《在人间》、《                 》。
 (2)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国画家和雕塑家               (人名)、           (国家)作家列夫·托尔斯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二、阅读(34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题(10分)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 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 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9、本段文字出自                  ,作者              (2分)
10、第①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表达了“我”            的思想感情。(2分)
11、第⑤句中的“他们”指代的是                 (1分) 
12、第⑥句中的“这一声”指的是                      。“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2分)
13、第⑦句中划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闲看者         的精神状态。(1分)
14、结尾一句“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具体指的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                           精神。(2分)
(二)阅读下列说明文,按要求答题。(12分)
微波武器
微波是一种高功率电磁波,可以用特殊的天线汇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波束,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线传播。
所谓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杀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效能的武器。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
微波武器可用于杀伤人员。其杀伤机理可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非热效应”是由弱微波辐射引起的,它会使人烦躁、头痛、神经紊乱、记忆力减退。而“热效应”则是利用强微波辐射照射人体,通过短时间内产生的高温高热,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微波武器还有一大绝招,即它能穿过大于其波长的所有缝隙以及玻璃等绝缘体,进入目标内部,杀伤里面的人员,甚至连封闭工事及装甲车辆内的战斗人员也难逃脱它的“魔爪”。
微波武器好可以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当其发射的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达到0.01微瓦/厘米2,—1微瓦/厘米2时,可使相应波段的雷达和电子系统无法工作;当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增加到10瓦/厘米2—100瓦/厘米2时,则可烧毁任何工作波段的电子元器件。微波武器可以攻击的目标非常多,从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飞机、坦克、军舰,到雷达、计算机、通讯器材,只要是处于强微波的覆盖区内,就可能受到攻击而丧失作战效能。
微波武器还是隐形武器的克星。隐形武器能够隐形的关键是广泛采用了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和涂料。微波武器发射出的高能量微波束能使隐形武器因升温而受到破坏,轻则瞬间被加热,导致机毁人亡;重则即刻融化,变成轻烟一缕。
15、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分)
答:                                                                        
16、简述微波武器的构成及杀伤对象。(4分)
构成:                                                                       
杀伤对象:                                                                  
17、在文中找出两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①说明方法:                                                                   
②举例分析:                                                                 
                                                                              
18、第四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录毕,走送之(            ) ②媵人持汤沃灌  (            )  
③俟其欣悦    (            ) ④同舍生皆被绮绣(            )
20、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当余之从师也 ;     黔娄之妻有言  (《五柳先生传》)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D.俟其欣悦; 其真无马耶 (《马说》)
2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2、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文中有哪些体现?(2分)

2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原文说说其作用。(2分)


三、作文(50分)
2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拥抱就是享有,拥抱就是开创,拥抱就是感悟……
请以“拥抱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600字左右。











































































望龙中学07-08学年度下半期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2D、3C、4C、5B、6C
(二)7
(1)第③句,修改意见:否定不当,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
(2)第④句,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将“有效的”调至“寻找”后面。(每空1 分)
8.(1)高尔基,《我的大学》。
(2)米开朗琪罗、俄国
二阅读
(一)9.《藤野先生》 鲁迅  10.议论 愤慨11.具有狭隘民族偏见和军国主义思想的日本青年学生。12.万岁 作者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13.反问 麻木14.弃医学文 爱国主义
(二)15、说明了微波武器的杀伤力(答“作用“或”攻击作用“也给分)(2分)16、构成: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杀伤对象:①杀伤人员②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③还是隐形武器的克星(答对”构成“给1分答对“对象”给3分。共4分)17、①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②示例:第四段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微波武器的攻击目标非常多。(答对两种说明方法给2分,举例分析正确给2分,共4分)18、不能删去。加上“可能“说明目标在强微波覆盖区受到的攻击的机率就高;去掉”可能“说明目标只要在强微波覆盖区内就必然受到攻击,语言表述不准确。(观点正确给1分,分析准确给1分共2分)
(三)19.跑,热水,等待,同“披”,穿的意思。
20.C
21. ①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②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22.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体现在“余幼时”“既加冠”“当余之从师也”等内容上。
23.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1分)如,写作者“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时,以“德隆望尊”的先生“未尝稍降辞色”的严厉态度和作者“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恭敬态度做对比,通过对比既突出作者嗜学、勤学的品格,也写出他求学之艰;又如,写“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的华丽衣饰与作者“缊袍敝衣”的寒酸做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家境贫寒,也强调了环境的优劣不是决定人品、学识的因素,给人以启迪,更强化了对马生的勉励之情。(答到其中之一点得1分) (218.93.49.21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粤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广州市天秀中学)』  下一个『河南省新乡市许昌市200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