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干中学07-08(下)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泾干中学07-08(下)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高二必修四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第Ⅰ卷答案涂抹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与第Ⅱ卷一并交回。第Ⅰ卷(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寒伧(chen)打烊(yàng)竦然(sǒng)冠冕堂皇(guān)B.丛冢(zhǒng)搭讪(shàn)冯虚
试题预览
    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第Ⅰ卷答案涂抹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与第Ⅱ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
A.寒伧(chen)   打烊(yàng)   竦然(sǒng)    冠冕堂皇(guān)
B.丛冢(zhǒng)  搭讪(shàn)   冯虚(píng)    惊魂甫定(fǔ)
C.愀然(qiǎo)   谄媚(chǎn)   誊写(téng)    面面相觑(qù)
D.按捺(nài)    坻石(dǐ)     猾黠(xié)   拈轻怕重(niā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黯淡   憨顽   敛声屏气   蘖根祸胎
B.亵渎   惫懒   放诞无礼   面面相觑
C.搭讪   撕混   彩绣辉煌   掎角之势
D.搠倒   翠幄   盛装丽服   投机捣把
3.下列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B. 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 尘封千年的杭州雷峰塔地宫昨日开启,一尊珍贵的铜佛像得以重见天日。
D.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4.下面句中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她丈夫把预备给她临走时候加穿的从家里带来的那件衣服,披在她的肩膀上。
B. 针对国外研究发现部分牙膏、洗手液等抗菌清洁用品因含化学物质三氯生可能致癌,国家质检总局已开始着手展开相关研究。
C. 从此以后,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村上的人不但要听他讲,连大队干部对他的态度也友好得多。
D.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控制外来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5——7题。 
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为益。
这种创作心态,粗略来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是欣赏自然的活动;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词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用传为王昌龄所作《诗格》中语)。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真是“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花飘飞,同样妙到毫颠,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些创作者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定是这样。
不过这种“似”,还仅仅处于“形似”的境界。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也是舍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5.对“趣味”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6.从文中看,对“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诗人以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为务,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
B.我们欣赏这样诗词时,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
C.创作的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符合人们欣赏时直接感知形象的需要。
D.诗人通过“巧构形似”的艺术再造自然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
7.不属于“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产生了“吟之未终,皎然在目”的艺术效果。
B.韦庄写白牡丹,不见其花,惟闻其香,便可知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
C.范成大《霜天晓角》“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是舍其形而摹其神
D.戴叔伦的“诗家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0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②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③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新序•杂事四》                                                    
    注:①劬:qú 勤劳;②窳:yǔ 懒惰;③惄:nì 忧思。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        搔:通“骚”,扰乱
      B、楚亭旦而行瓜              行:巡视
      C、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窃:偷取
      D、构怨,祸之道也           怨:仇怨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            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B.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            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
      C.老子曰:“报怨以德。”          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     
      D.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报怨以德”的效果的一组是  (      )
    ①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②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
    ③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④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⑤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         ⑥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第 Ⅱ 卷  (共90分)

题号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四、(22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____        __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    ______。 
(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_          __的修辞方法和__           ___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____                                          _______的思想感情。 
13.补写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5分)
 (1)月出于东山之上,                      。               ,水光接天。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  __   ____,_______      ____。
(3)寄蜉蝣于天地,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军刀
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准确地说是一件金属雕塑品。
军刀出字一位军旅雕塑家之手,燕赵壮汗,宋哲元将军29军之后裔。雕塑家赠我燕山刀,我赠雕塑家淮河酒,钢刀遇到烈酒仿佛骨骼遇血。酒酣耳热,胆气舒张,雕塑家缓缓抽出他的作品,“砰”一声插在我俩对饮的桑木桌上。军刀闪闪晃动中,热酒在木桌上流成了北方的河。遥隔酒河,他给我讲述了一则关于军刀的故事。
1933年3月,日寇占领喜峰口西侧两个阵地,企图对主峰形成迂回保卫。宋哲元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去,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他秘密约请精良工匠,认真锻打五百把上品军刀,并挑选五百士兵组成大刀队。充分准备,严格训练。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巍巍长城脚下,五百男儿巍巍出列,仿佛天地之间矗起一座血肉长城。刀柄在肩,刀身在背,硬瘦西风敲打在金属上,五百钢刀发出铮铮雷韵。一个,一个,一个,宋哲元从五百条汉子面前一一走过。士兵年轻得像刚刚抽叶的红高粱,抚摸他们的肩膀,仿佛抚摸黑土地。五百双眼睛映出一幅相同的画面:飞雪,长城,一只盘旋在长城上空的鹰。宋哲元想,如果不是日本侵略,他们当时是在垄亩间劳作,还是在学堂里学习,如果不是日本侵略,此刻,夕阳西下,暮色将临,五百位母亲不是正依倚在五百扇门边,殷殷嘱盼着五百个孩子回家吃晚饭吗,可是如今……想到这里,宋哲元突然停下了脚步。为什么停下脚步,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觉得,面对这个士兵有话要说。
大额头,方嘴唇,一副聪慧与质朴的自然结合——宋哲元心头怦然一动。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答:“报告军长——一班班长侯万山。”
他问:“你身上背的是什么?”
回答:“报告军长——是大刀。”
他问:“背着大刀去干什么?”
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他问:“不简单,还是个诗人。在家读过书?”
回答:“报告军长——临上轿扎耳眼:我们队长现教的。”
他问:“队伍明天就要出发,有话要说吗?”
一听这话,侯万山热泪泉涌,“砰”的一声给宋哲元跪下了。
宋哲元冷峻如铁:“你是男子汉吗?”
侯万山仰面作答:“报告军长——是男子汉。”
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抗日军人。”
侯万山含泪站起作答:“我侯万山别无牵挂,只是家有一个临产之妻,如果我壮烈了,孤儿寡母能得军长体恤,我也就死而瞑目了。”
听完,宋哲元望着侯万山那双闪烁在大额头和方嘴唇之间的眼睛,之后,蓦然转脸作狮子吼:“军务处。”军务处高声报告:“在!”
宋哲元说:“把侯万山的话记下来,也把大刀队全体官兵的要求记下来。”说完面对侯万山也面对他的五百壮士,久久,久久,只轻轻讲了一句:“你们放心去吧。”之后,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
喜峰口战役,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文峪中。目击者说,他一人砍死七个鬼子,直到军刀卷刃。
遵照诺言,宋哲元对烈士遗愿一一妥做安排。
他派人到侯万山老家,接来烈士的妻子和一对刚刚出世的双胞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里,还请来两个奶妈哺育幼婴。他对部下郑重交代:侯万山的孩子就是29军的孩子,就是我宋哲元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就叫做宋记峰,一个叫做宋记峪,作为对喜峰口和罗文峪的纪念。十八岁后,他们还跟随他们的父亲,改姓为侯。
我问:“从哪里的来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
他答:“家父所言——他当时是29军军务处的副官,侯万山的遗属,就是他去接的。”
说到这里雕塑家连喝三盅,热泪顺着面颊落下,滴滴溶进桑木桌上那条北方的河。
军刀兀自孑立,锃锃闪动冷峻的光。
14.读完这篇小说,你内心产生的最深感受是什么?请用两个成语(或者四字短语)和一句诗词(或歌词)来表达这种感受。(4分)

答:                                                                         

                                                                           。
15.第三段中,画线部分属于心理描写,用40左右文字补写出省略号处的内容。(4分)
答:
                                                                                 

                                                                                 
16.你最欣赏“宋哲元”或“侯万山”的哪一种品质,简要举例说明。(4分)
答:                                                                                                                                                             

                                                                               
17.从全文看,如果不写“我”和“雕塑家”的有关内容,小说的故事也完整,作者现在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简要说说你的看法?(6分)
答:                                                                                    

                                                                           。
六、(50分)
18.阅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月考试卷


上一个『泾干中学07--08(下)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下一个『2008年中考课外阅读训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