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福州林志强语文工作室〕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5分)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2题。中国佛教来自印度。印度佛教的理论起点、终点和核心都是“佛”,它以佛的言说为教义,以佛的行止为楷模,以佛的人格为典
试题预览
  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福州林志强语文工作室〕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15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2题。
中国佛教来自印度。印度佛教的理论起点、终点和核心都是“佛”,它以佛的言说为教义,以佛的行止为楷模,以佛的人格为典范,以具备佛的本性即佛性为成佛的内在根据,以成就佛的境界为终极目标。所以,印度佛教是以“佛”为本的宗教,是佛本主义宗教。在这样的宗教中,人的地位是卑微的,人的主体性是受到压抑乃至忽视的。
    佛教传人中国之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按照这种本体化的轨道发展的。直到禅宗产生之前,中国佛教的主体意识都相当淡漠,人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中唐之际的慧能禅宗兴起后,情形便为之大变。慧能首先对成佛的根据——“佛性作了主体化、大众化、世俗化的理解,将其直接等同于“心”。为了突出心性的现实具体性,他又称其为“自心”、“自性”。慧能佛性论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了自心、自性与佛心、佛性的平等性,认为当下具体的现实人心与佛心在一切可能性上都是统一的,凡心、佛心同是一心,唯一差别仅在迷悟不同,迷即为凡心,悟则为佛心。由此,理想人格佛与主体心性也就具有了内在的统一性。佛的主体性、内在性第一次得到了高度的弘扬,所谓“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慧能还认为心佛平等对于任何众生来说都不例外,众生与佛只有迷悟的不同,没有本质之异。“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慧能的心佛平等思想将虚玄脱俗之佛性还原为具体现实之人性,从而在宗教领域展开了由佛境到尘俗、由彼岸到此岸、由出世间到人世间的世俗化历程。
慧能将传统的以佛为中心的佛教改造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佛教。在他这里,成佛的根据不在超越的本体之上,而就在每个人的心性之中;信仰佛教不等于崇拜偶像,而在于自信其心;成佛不需要依靠他力,而只能依靠自力;修行不需要改变现实的生活方式,而只要顺心随俗、顺应自然地生活即可;解脱不是要经历种种的磨难和增加种种的负荷,而是要解除种种内外束缚和负累;净土不在西方彼岸,而就在人间此岸。在这里,人的地位、价值、尊严、自由、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佛的偶像被人的自尊所代替,佛的本位意识被人的本位意识所取代。历史上将慧能对传统佛教的改造称为“六祖革命”,这是有一定依据的。“六祖革命”的意义,就在于将传统的佛本主义的佛教改造成了人本主义的佛教,在中国佛教发展历程中实现了由佛本到人本的变革。
1、下列对文中慧能的“心佛平等”思想理解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慧能对“佛性”作主体化、大众化、世俗化的理解,将其直接等同于“心”。为了突出心性的现实具体性,又称其为“自心、“自性”。
B慧能强调自心、自性与佛心、佛性的平等性,认为当下具体的现实人心与佛心在一切可能性上都是统一的,凡心、佛心同是一心,唯一差别仅在迷悟不同。
C慧能认为理想人格佛与主体心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他使佛的主体性、内在性第一次得到了高度的弘扬,认为“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D慧能将虚玄脱俗之佛性还原为具体现实之人性,从而在宗教领域展开由佛境到尘俗、由彼岸到此岸、由出世间到人世间的世俗化历程。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印度佛教以佛的言说为教义,以佛的行止为楷模,以佛的人格为典范,以成就佛的境界为终极目标。所以,印度佛教是以“佛”为本的宗教,是佛本主义宗教。
B佛教传人中国之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佛教的主体意识都相当淡漠,直到中唐之际的慧能禅宗兴起后,才使改造后的佛教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C佛教经慧能变革后,信徒不论在成佛的追求,还是信仰、修行,乃至寻求“解脱”等方面,都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比以往更注重人的心性,更尊重现实的生活。
D慧能对传统佛教的改造,使人的地位、价值、尊严、自由、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佛的本位意识被人的本位意识所取代,实现了中国佛教由佛本到人本的变革。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3—5题。
送石昌言北使引
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   
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大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     啖:吃。
 B 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而随便。
 C 闻介马数万骑驰过       介:铠甲,此指披着铁甲。
 D 昔者奉春君使冒顿       使:出使。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               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               
  
D
C
   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昌言参加进士科举考试时,作者才几岁,还没有读书。后来作者逐渐长大了,也曾学习如何断句、如何对偶、如何注意声律方面的知识,但没有学会就停止了。昌言听说后虽然没说什么,但心中感到遗憾。
B 作者成年后又重新学习。后来在长安见到昌言,彼此相互慰问,如同往日一样亲热。作者还拿出自己写的十几篇文章给昌言看,昌言很高兴,称赞说写得好。作者因自己向学较晚,又没有老师,感到惭愧,能得到昌言的鼓励,也很高兴。 
C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来到京城。因为昌言要出使到敌国去,天子为他竖起大旗,让骑兵几百人随行,并送给他车子上千辆。昌言真可以说是意气昂扬。作者回想小时见到他的情形,哪里知道他如今能够这般荣耀?   
D 作者认为北方敌人向中原人士炫耀的多是武力,而有些中原人士也曾经因为害怕而把话都说错了,成为夷狄讥笑的对象。作者希望石昌言这次出使北方能不被对方的威势吓到,能怀有藐视夷狄的气概。 
第Ⅱ卷  
(共135分)
三.(32分)
6.阅读下面《庄子》中的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10分)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1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呜,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似是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毁。一龙一蛇2,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3。浮游乎万物之祖4,物物而不物于物,胡可得累邪!”
       (节选自《庄子•外篇•山木》)
    【注释】    
    1竖子:家僮。雁:古时称鹅叫雁。
    2一龙一蛇::一时是龙(有所为),一时是蛇(无所为)。
    3和:指与周围的事物不发生矛盾。量:标准。
    4万物之祖:即万物之初。    
(1)将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3分)
                                                                                
2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胡可得累邪!(4分)
                                                                                 
(2)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想法?(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带斜晖,    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   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   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   五湖烟水独忘机。
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它是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表现的?请做简要分析。
答:                                                                         
                                                                         
8、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越陌度仟,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 曹操:《短歌行》)
(2) 细草微风岸,                   。                     (杜甫:《旅夜书怀》)
(3)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苏轼:《赤壁赋》)
     (4)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李密:《陈情表》)
(5)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6) 以浮游尘埃之外,               ,嚼然泥而不滓者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9、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赤壁之战后,周瑜为夺得刘备占领的荆州,假意要求借道去攻打西川,以便乘机夺取荆州,不料被孔明视破,兵败而回。后周瑜又向孙权献计,假意要将孙权之妹嫁与刘备,待刘备来东吴后逼其归还荆州。但在孔明安排下,东吴弄假成真,“赔了夫人”;在刘备回国途中,周瑜又阻拦失败,因而“折兵”。周瑜因这“三气”而被气死。(《三国演义》)
B高家的丫头鸣凤,为了反抗被嫁孔教会长冯乐山的命运而投湖自尽。事后觉慧悲痛地来到湖边。觉民劝他忘记此事,但觉慧却疯狂地拍打自己的胸膛,他认为自己是杀死鸣凤的凶手,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也都是凶手。经觉民的劝解,他不断地重复着“我是青年”,“我是青年”,语气由领悟而至怀疑而至坚定,显现了年轻人在悲惨现实前的觉醒。(《家》)
C妓院茶房想利用玛斯洛娃来窃取一个嫖客的钱财,不知内情而又疲惫不堪的玛斯洛娃受茶房唆使,误将毒药当成安眠药放入嫖客杯中,致使该商人死去。玛丝洛娃既没有偷窃,也没有杀人的目的,但由于法官及陪审人员玩忽职守,法庭最后判玛斯洛娃被剥夺公民权利,并发往西伯利亚服苦役刑四年。这一内容显示了沙俄司法的腐败。(《复活》)
D克罗德曾是一个虔诚的教士,一度恪守禁欲主义教规,但艾斯美拉达的出现在他死寂的心灵中引燃起熊熊的爱欲之火,他开始不停地跟踪艾斯美拉达,指使喀西莫多劫持她,并刺伤与之幽会的弗比斯,使艾斯美拉达因而被捕和判罪。他气急败坏,一再重复“谁也别想得她”,并最终使艾斯美拉达遇害。但事后不久他也跳楼而死了。(《巴黎圣母院》)
E有一天,堂吉诃德和桑丘来到一处张灯结彩的村庄,原来是财主卡麻丘夺走了青年巴西琉的情人季德丽亚,正准备举行婚礼。此时巴西琉赶回,一边指责季德丽亚负心,一边拔剑刺入自己心窝。堂吉诃德忙上前救护。巴西琉请求临死与季德丽亚举行婚礼,堂吉诃德也帮忙说情。不料神父刚宣布他们为夫妻,巴西琉就好了。原来他受伤是假装的。(《堂•吉诃德》)
10、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红楼梦》中,黛玉死后人们都不敢把她的死讯告诉宝玉,是谁首先把这事告诉宝玉的,这人为什么这样做,结果如何?
(2)《欧也妮•葛朗台》第九章,写老葛朗台看见查理母亲的梳妆匣,“像饿虎”一般扑去抢夺,即便女儿拿起刀子准备拼命,也没有改变主意。但后来,他却突然改变了态度。请简述他转变态度的原因及表现。
第(    )题
答                                                                          
                                                                               
                                                                               
                                                                               
四.(17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空信箱
冯骥才
    1我的信箱挂在大门上,门板掏个长形的洞,信打外边塞进来,只要听邮差“叮叮”一拨车铃,马上跑去打开,一封信悄然沉静立在箱子里。天蓝色的信封像一块天空,牛皮纸褐色的信封像一片泥板,沉甸甸。扯开信时的心情总是急渴渴,不知里边装着是意外是倾诉是愁苦是体贴是欢愉是求助,或是火一样的恋情烟一样的思绪带子一样扯不断的思念。天南地北海角天涯朋友们的行踪消息全靠它了。
   2有时等信等得好苦,一天几次去打开它,总以为错过邮差的铃,打开却是空的。我最怕它空空洞洞冷冷清清的样子。我的院墙高,门也高,阳光跨不进来,外边世界的兴衰枯荣常常由它告我;打开信箱,里边有时几团柳絮几片落花几个干卷的叶子,还有洁白的雪深暗的雨点。它们是打投信孔钻进来的。有时随着开门的气流,几朵蒲公英的种子“噗”地毛茸茸扑在脸上,然后飘飘摇摇飞升,在高高的阳光里闪着,有如银羽。目光便随它投向淡淡的天,亮的云。春天也到达我塞外朋友那里了吧,我陷入一片温馨的痴想……
    3它是拿几块木板草草钉上的,没涂漆,日晒雨淋,到处开裂,但没有任何箱子比它盛得更多。   
    4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我心的一部分。
    5用心生活是累人的,但唯此才幸福。    
6大灾难把我这部分扯去。信箱的门儿叫一个无知的该子掰掉,箱子的四边像个方木框残留那里。一连几个月等不到邮差铃的召唤,朋友信的命运都会碰到什么?
    7我这才懂得,心不相连人极远。
    8它空在那儿,似乎比我还空。
   9可是……奇迹出现了。天天天暮,夕阳打投信孔照进来。我院子头一次有阳光。先是在长条形洞孔迷蒙灿烂地留连一会儿,便落到墙角,向着最暗最潮最阴冷的地方,把满地青苔照得鲜碧如洗,俯下身看,好像一片清晨雨后的草原,极美。随后这光就沿着墙根一条砖一条砖往上爬,直爬到第五条砖,停住,几只蚂蚁也停在那里默默享受这世界最后的暖意和光明。不知不觉这光变得渐细渐淡直到无声无息的熄灭。整个信箱变成一块方形的黑影。盯着它看,就会一直走进空无一物的宇宙。
    10蜘蛛开始在信箱里拉网了,上下左右,横来斜去,它们何以这样放胆在这儿安家?天一凉,秋叶钻进来,落在蛛网上。金色的船,银色的渔网,一层网一层船,原来寂寞也会创造诗。诗人从来不会创造寂寞。
    11忽然一天,“叮叮”,我心一亮,邮差,信!
    12跑出去,远远就见白得照见一封信稳稳竖在箱中。过去一捏,厚厚的,干言万语,一个几次梦到的朋友寄来的。一拿,却有股微微的力往回扯,是黏黏带点韧劲的蛛丝。再拉,蛛丝没断却拉得又长又直,极亮,还微微抖颤。上边船形的黄叶子全在一斜一直、一直一斜来回扭动。一如五线谱上甜蜜的旋律,无声地响起来……
    13昨夜我忽然梦到这许久以前的情景,一条条长长亮闪闪的蛛丝,来回扭动的黄叶子,我梦得好逼真,连拉蛛丝时那股子韧劲都感觉到了。心里有点奇怪,可我断言这是我有生以来最美的一个梦境。
                                              1986年12月30日天津
11、请说说第2段中的画线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绪,这段文字所采用的主要写法是什么?(4分)
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廉颇蔺相如列传(配套练习)』  下一个『2008年福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