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二选择性必修 鲁人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2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每对读音全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蹊跷/独辟蹊径 铜臭/乳臭未干 孝悌/感激涕零 B.埋怨/隐姓埋名 拙劣/咄
试题预览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2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每对读音全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蹊跷/独辟蹊径     铜臭/乳臭未干     孝悌/感激涕零
B.埋怨/隐姓埋名     拙劣/咄咄逼人 自诩/栩栩如生
C.扁平/一叶扁舟     对峙/有恃无恐     歼灭/纤尘不染
D.呼吁/长吁短叹     筵席/垂涎三尺     渎职/穷兵黩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暮霭    挡箭牌    标新立异    事实胜于雄辩
B.祥和    狙击手    攻城掠地    一言以蔽之
C.精萃    座右铭    洗耳恭听    放置四海而皆准
D.磋商    掉包计    曲指可数    毕其攻于一役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
A.广西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红森去世后,贫寒的家境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他生前身无长物,家中连像样的现代化电器都没有,着实催人动容。
B.虽然一个阶段某些国内品牌手机也能取得巨大的市场份额,甚至可以一度与国外品牌分庭抗礼。但是由于品牌缺少“含金量”,国内品牌手机很难进入消费者心目中的“第一军团”。
C.让医术高的医生挣更多的钱,相信不会有人反对。可问题的关键是,如果让“红包”登堂入室,成为衡量医生医术的天平和调节医生收入的砝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和悲哀。
D.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股怎么处理,涉及多方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港校热”是中国高等教育经受全球化冲击的第一波,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教育面临的竞争将进一步提高。
B.《江泽民文选》在全国出版发行后,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C.随着流动人才的增加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趋多样化,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开始主动与各地人才市场联系,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挑选更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
D.世人对伊朗核问题之所以倍加关注,不仅是因为它涉及核扩散问题和地区安全问题,还在于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不好,会冲击世界的石油供应,危及能源安全。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最近,教育部制订了中学语文“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该课标是课程改革的依据。
B.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C.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扫除“黄、赌、毒”,打击假冒伪劣、制止公款吃喝,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为经济建设增强动力。
D.这次校团委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三年级捐了一千元,高二年级捐了九百元,而高一年级则多达一千八百元,同学们捐款十分踊跃。
6.选出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幸自,幸亏独自;为谁,为了谁。  采桑径里逢迎:相遇。 是处红衰翠减:到处。 凫雁满回塘:曲折回环的池塘。  莫道不销魂:形容离别的痛苦。
B.萧萧班马鸣:离群之马。 回首向来萧洒处:寒风冷雨中独自吟啸的坦然。  当年拚却醉颜红:甘愿,任凭;却,语助词。 唤取归来同住:呼唤。取,语助词,犹“着”。  莫等闲:轻易。
C.爱上层楼:高楼。  情人怨遥夜:远隔天涯的夜晚。 一片降幡出石头:降下船上的桅幡。 往事后期空记省:记得清楚。 青鸟殷勤为探看:恳切深厚的情意。  解鞍少驻初程:暂时,稍微。
D.永结无情游:忘情的意思。  几时重:重逢,再度相见。  可怜无数山:可惜。   一任群芳妒:完全听凭。  会须一饮三百杯:会当,应该。  小楼吹彻:吹罢最后一曲。彻:尽,完。
7.选出对诗句鉴赏不当的一项 (    )
A.春水碧于天,画舫听雨眠:抓住江南水乡特点,写得富有诗意,悠闲之至。 
B.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云雾消失于楼台间,残月迷恋着渡口,不肯隐去。写出了拂晓时凄凄迷迷的景致。
C.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侯馆、溪桥,点明征途;梅残、柳细,点明时令。诗歌用了对句,展现一片初春景象。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运用了借代手法。
8.以下各项中两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     ②鲁人三郊三隧
B.①惟长终是图               ②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C.①禾尽偃,大木尽拔         ②慎无以国骄人
D.①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②周公旦者,周武王之弟也
9.以下各项中两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①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到
       ②以明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臣
B.①东伐至盟津:名词作状语,向东
       ②岁则大孰:通假字,同“熟”,丰收
C.①命诸侯百姓兴人徒:古今异义,指百官
       ②本其成败之迹:推原,考察
D.①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名词做动词,南流
       ②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因而
二、(9分,每小题3分)
地图的信息传播优势
地图,既是人类认识自然、对环境空间认知的结果,又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有力工具。地图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扩大人们的视野,有更加广泛的空间信息,为人们正确判断空间事物间的彼此联系提供参考依据,成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更有力的工具。因此,重视地图的文化价值,提高人们的空间认知水平已显得尤其重要。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快捷,因特网、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形式各样的众多媒体时刻在向人们传播信息。媒体带来的信息充满了生活空间,成为一种很起作用的生活环境。而人类获得真实世界的绝大多数信息与环境空间有关,这些空间信息如果不与地图相配合,则会大大降低信息传播的功效,甚至让信息接受者产生错误的空间概念。地图的空间特征和形象化特征,使之具有其他信息载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由表象性符号构成的地图可以启发人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人们对地图信息的理解更快捷而全面,它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对空间的认识;另一方面,地图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弥补了人们活动范围的不足。任何一个渴望知识的人都不可能亲自踏遍他想了解的每一个角落,而地图却能帮助他做到这一点。地图使人的视野达到任何个人都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建立起清晰的空间信息概念。“图形”给人一种特殊的、并在很多方面优于自然语言的感受效果,在传播空间信息方面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
一切具有空间分布特征的事物都可以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只要选择适当的地图,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地图可以提供每一客观事物的背景、位置、环境等。地图能表示一切具有空间分布特征的事物和现象,故地图还具有连接各领域和与之相关的各项事物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各种专题地图也应运而生,如政区地图、交通地图、气候地图、洋流分布地图、人口分布地图、城市车辆流量地图等等,无穷无尽。通过对各种分类地图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地图在各个领域的惊人表现力,利用地图可以构建起各种客观世界的认知模型。这是地图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一大优势所在,它是无可替代的。
地图使人们过去的思想和劳动成果,以及人们生活其间的客观环境得以固定下来,让人们随时可以了解已经逝去的情况,而不必借助于时光隧道回到过去。例如,我们根据中国唐朝时期都城“长安”的地图,可以了解唐长安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城区布局、各种建筑、皇宫的位置等),如果没有这样的地图,从文字资料上了解总是显得抽象。
地图的文化传播优势是多方面的。地图是自古就有的传播媒介,经过长期的发展,它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还会在人们的认知领域和社会文化传播领域里起到愈来愈大的作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始终要以地图作为背景介绍全国各地的气温、降水等情况,我们听完天气预报后,可以了解很多关于全国天气变化的情况,但假设没有地图为背景,我们所获得的有关信息还能这么丰富吗?  
(选自《教学研究》2003年第3期)
10.下列对“地图的信息传播优势”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由表象性符号构成的地图可以启发人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人们对地图信息的理解更快捷而全面。
B.地图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弥补了人们活动范围的不足。
C.在信息社会里,人们获得真实世界的信息如果不与地图相配合,就会大大降低信息传播的功效。
D.地图可以保留人们以往的思想、劳动成果及人们生活其间的客观环境,让人们随时可以了解已经逝去的有关信息。 
11.地图能够“构建起各种客观世界的认知模型”“这一优势”“是无可替代的”,对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图能表示一切具有空间分布特征的事物和现象,因此,地图具有连接各领域和与之相关的各项事物的能力,我们只要选择适当的地图,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有关知识。
B.通过对各种分类地图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地图在各个领域的惊人表现力。
C.任何一个渴望知识的人都不可能亲自踏遍他想了解的每一个角落,而地图却能帮助他做到这一点。
D.地图给人一种特殊的、并在很多方面优于自然语言的感受效果,在传播空间信息方面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地图。
1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图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社会里,它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将在各个领域里发挥作用。
B.地图使人的视野达到任何个人都无法直接达到的广阔空间,并且帮助人们认识视觉本身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使人们建立起清晰的空间信息概念。
C.地图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已经过去的和现实存在的情况,而且能够让我们预知未来的情况。
D.掌握了地图的有关知识,可以正确判断事物间的彼此联系,提高认知水平,增强信息感受能力。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父绰,魏度支尚书。威少有至性,五岁丧父,哀毁有若成人。周太祖时,袭爵美阳县公,仕郡功曹。有从父妹者,适河南元雄。雄先与突厥有隙,突厥入朝,请雄及其妻子,将甘心焉。周遂遣之。威曰:“夷人昧利,可以赂动。”遂标卖田宅,罄家所有以赎雄,论者义之。高祖为丞相,高颎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征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威上表陈让,诏曰:“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威乃止。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已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上悉从之。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安繁恋剧,无举贤自代之心,抗表劾威。上曰:“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因谓朝臣曰:“苏威不我值,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①才辩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其见重如此。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国子博士何妥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共为朋党,上令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杂治之,事皆验。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威惶惧,免冠顿首。上曰:“谢已晚矣。”于是免威官爵。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隋书卷四十一》)
注:①杨素,人名。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夷人昧利,可以赂 昧:糊涂
B.苏威不我值 值:值得
C.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 雕饰:雕刻的花纹、图形装饰等
D.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 匹:对手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 B.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
       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 自今后其无缪卜乎
C.举贤有阙,何遽迫之 D.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高祖信任苏威的言论的一组是 (    )
①遂标卖田宅,罄家所有以赎雄,论者义之
②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  ③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
④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
⑤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 ⑥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威以贤能著称,故高祖征召他,认为他凭着出众的才华,可以兼任多职。当言官弹劾他贪恋权位时,高祖认为即使他在举荐贤能方面有缺点,也不应苛责。
B.苏威力主采取较轻的赋稅和劳役制度,他把改变以国家资财不足而制定的重税之法作为自己的使命,以实现父亲的未竟之志。
C.苏威的为政之才深得高祖器重。高祖认为,杨素才辩天下无双,但是在斟酌古今得失,帮助君主宣扬教化方面,是无法与苏威匹敌的。
D.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人结为朋党,被揭发查实后,他虽然认为错,但并没有能得到皇上的宽恕,也因此冒犯了许多当时有名望的士大夫。

第Ⅱ卷(共102分)

注意事项:
1.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0分)
17.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1)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
译文:                                                               
                                                                               
   (2)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
译文:                                                               
                                                                               
   (3)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译文: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6分)
蝶恋花
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辛弃疾
九畹①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琴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唤起湘累②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注]①畹:古代称30亩为一畹。②湘累:指屈原。冤屈而死,叫“累lěi”屈原是投湖南汩罗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称他为湘累。
   (1)词中上阕中的意象表明了词人怎样的境遇?(2分)
        答:                                                                    
                                                                                

   (2)该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下阕词句进行分析。(4分)
        答:                                                                    
                                                                                
19.根据课文填空(6分)
   (1)江流宛转绕芳甸,                  。
   (2)                 ,漏断人初静。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                     ,     
                。
   (4)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
   (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
   (6)山映斜阳天接水,                           ,                            。  
   (7)惊起却回首,有恨无人省。                             ,                  。
五、(16分)  
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
胡杨仰止
王本道
中巴车在浩瀚的戈壁滩奔驰,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到边际的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色彩。深褐是遍地的砾石,暗红是高低错落的红柳,灰黄是起伏流动的沙丘。那一片片的浅绿呢?请教身边的文友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鲁人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期中试卷


上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恩溢学校)』  下一个『福建省福州八中2006—2007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