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毕业二诊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毕业试卷
试题
名称
九年级毕业二诊试题(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7届初中毕业班二诊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用原句补全下列古诗文,或根据语境、提示填空。(10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4)士不可不弘毅,  。(孔子
试题预览
  2007届初中毕业班二诊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用原句补全下列古诗文,或根据语境、提示填空。(1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4)士不可不弘毅,                  。(孔子《论语》)
(5) 宋朝诗人陆游在《示儿》一诗中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乃翁”的诗句,数百年后,明朝少年英雄夏完淳也有诗句               ,               。表达了同样的壮志难酬的悲愤。
(6)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可在诗人刘禹锡笔下,秋却爽朗明快,表达了他积极乐观的心情,这一句诗是:                 ,               ?
(7)诸葛亮率师北伐前写下了传颂千古的《出师表》,宋朝爱国诗人陆游写下“                    ,                     ”的诗句高度称赞这一文表。
2、名著积累(4分)
(1)下面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2)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             , “美玉无瑕”             。
3、依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3分)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
4、请根据下列意思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词。(2分)
有人曾戏言:人类的祖先是从树上下来的,树都被砍光了,人类岂不自断了归路?
广告词:                                                      
5、根据特定情境,按具体要求写出你想说的话。(6分)
三年的学习生活,你对学校、老师和同学有了很深的感情。在即将毕业分别之际,你有许多话儿要倾诉,在班里举行“毕业畅谈会”时,
你对校长说:                                                                
                                                                          。
你对老师们说:                                                             
                                                                          。
你对同学的临别赠言是:                                                      
                                                                          。
6、我们平时所见的成语,许多是与历史人物有关的,下面这些成语,你知道是与哪些人物有关吗?(3分)
破釜沉舟(    )             卧薪尝胆(    )           吴下阿蒙(    )
7、用一名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给你的启示,不起超过15个字。(2分)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身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认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象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象海鸥一样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启示:                                                                      
                                                                          。
二、阅读(70分)
(一)爱,从来不卑微(16分)
①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命题所困扰。关于人生终极,关于真情的困惑。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②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革命老区失学的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相片上的那些孩子们坐在用木棍撑着墙壁的教室里,哀哀的目光在秋风中抖瑟着。
③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的老头儿的到来。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们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这个老头儿正专注地用铲子或者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我们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儿。
④他正佝偻着身子很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们面前走过,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前站定,眯着上眼很仔细地瞧着照片,很久才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几件衣服当做垃圾收跑了!”
⑤我笑笑,低头清理那叠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儿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一元钱。
⑥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在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⑦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地震撼了我。
⑧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⑨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逐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到的,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8、文章使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先抑”指                         “后扬”
指                                                   (依据原文回答)(4分)
9、对第⑧段中“消瘦”一词理解是      。第⑧段中使用了      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                                                               。(3分)
10、文中⑧⑨两段中的加点的“老人”能改为③⑤两段中的“老头儿” 吗?为什么?(3分)
                                                                          
                                                                         。
11、文章结尾说:“老人弓腰拾到的,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结合全文内容想想,“老人”还拾到了“我们”丢弃的什么?(答案不能超过5个字)(2分)
                                              
12、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50-80字内)(4分)
                                                                          
                                                                         。

(二)荷花之谜(16分)
荷花何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粗糙,全是肉眼看不见的,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保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 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3.给加点字注音。(4分)
淤泥(   )       污垢(   )       疙瘩(         )
14.“出淤泥而不染”出自于宋代哲学家       写的《       》(2分)
15.文中说到“荷花效应”。请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2分)
荷花效应:                                                                 
16.“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文中加点词“竟然”,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分)
答:                                                                        
                                                                           
17.这段文字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请一一概括回答。(3分)
答: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荷花之所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花瓣表面尽是疙瘩,十分粗糙。
B.因为荷花细胞内有能发热的线粒体,所以荷花的花朵能保持较高的温度。
C.文章用“古莲发芽”这一例子,说明荷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D.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就是指能修理细胞本身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的“酶”。

(三)驯兽(19分)
我很喜欢看马戏:狮子会叠罗汉,老虎会跳火圈,海豹用它的嘴尖摇摇晃晃地顶着圆滚滚的皮球,狗熊架着眼镜,衔着烟斗,悠然自得地骑它的自行车……那些习惯于大自然野性生活的走兽,在人的指挥下,竟然变得如此的乖巧伶俐,这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么?
当然,这都是驯师们对野性难驯的走兽不惮辛劳、循循善诱的结果。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这就是作为驯兽师必须首先具备的一条信念:兽性是可以克服的,常态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前提,只有具备这条信念,驯兽师们才会[1]到对走兽的训练是一种有效劳动,也只有如此,才会产生一种力量,支持他们甘于作不懈的努力。
由此我联想到:犯难与驯兽,二者是有其相通之处的。难,与张牙舞爪的走兽一样,有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外貌。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总会形成一种看似“摸不得”的常态。要运水上高山,这是难事,因为“水往低处流”是一种常态;以一当十,这也是难事,因为“寡不敌众”也是一种常态;移山填海,更是难事,因为巍峨如山、浩瀚如海,对它久已形成一种“永恒不变”的观念了……但是,在我们移山填海,摧枯拉朽的伟大时代里,祖国的四面八方,却出现过多少一反常态的奇迹啊!
奇迹出于人们勇于犯难,而人们之所以勇于犯难,乃是因为首先知道难之所在,具备了“常态可以改变”的信念。如果缺乏这条信念,没有科学的分析,干劲就无从形成,困难就只能永远是一种“常态”。
我们的祖先把烈马[2]为[3],把它们从森林驱使到人类的马车前面,把野火引进人类的炉灶当中,把兽类改变为牲畜,为人民的生活效劳……我们的革命先辈,赤手空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终于粉碎了镣铐牢狱,拿下了大好江山……这一切,都说明了并无永恒不变的事物,只要我们善于掌握事物运动的规律,善于把干劲和科学分析精神相结合,勇往直前,一切困难都将会在我们面前低下头来。
鲁迅先生说得好:“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要认定事物的可变性,要勇于和善于改变困难的“常态”!
19、(2分)第一自然段描写马戏,其作用是(    )
A、紧扣题目“驯兽”B、引起读者的兴趣C、增加文章的可读性D、巧妙地引出论题
20、(3分)选词填空。
①括号[1]中应填入的词是(    ) A、意识    B、体会   C、认识   D、了解
②括号[2]中应填入的词是(    ) A、训练    B、驯服   C、培养   D、驯化
③括号[3]中应填入的词是(    ) A、好马    B、普通马 C、农用马 D、良驹
21、(2分)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两个“这”字分别指代什么? 
第一个“这”指代                                
第二个“这”指代                                 
22、(2分)与第一自然段中“这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么?”意思表达不同的一项是(   )A、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B、这肯定是一种奇迹
C、这难道说不是一种奇迹?    D、这绝对不是一种奇迹。
23、(2分)第三自然段中的“犯难”一词,通常的意义是为难,而在此文中应作         解释。
24、(2分)第三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类似的情况很多。试按“要……因为……”这一格式,仿写一句,要与文中前后意思一致。
例:                                                                       
25、(2分)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说“困难”就只能永远是一种‘常态’”,其意思是: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毕业试卷


上一个『安徽“江南十校”2007—2008学年度高三素质测试试卷语文』  下一个『高三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周测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