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北潜江市八校九年级三月联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学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8年湖北潜江市八校九年级三月联考语文试卷(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8年九年级三月联考语文试卷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2分)1、 识字与写字(5分)⑴卷面书写(3分)根据书写质量酌情给分。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2分)潺潺流淌、滋润甘chún()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亲从自己血管里挤给生民的玉液qióng()浆。有了水,孱()弱的植物就会蓬蓬勃勃,
试题预览
  2008年九年级三月联考语文试卷
试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 识字与写字(5分)
⑴卷面书写(3分)根据书写质量酌情给分。
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2分)
潺潺流淌、滋润甘chún(      )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亲从自己血管里挤给生民的玉液qióng(   )浆。有了水,孱(      )弱的植物就会蓬蓬勃勃,焦渴的动物就会起死回生。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蓊(     )郁,湖海的浩荡。
2、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C.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D.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3、说话题 (选择一题作答)(2分)。
① 光明中学举行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自我约束)”;反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他人约束)”。辩论时,双方唇枪舌剑,反方突然这样发问:“孙悟空不就被套了个紧箍咒?可见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作为正方,你将怎样得体有力地回击反方?(30字以内)
②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以中国传统祥云符号和纸卷轴为创意。当你欣赏火炬上的祥云图案时,你能产生怎样的联想与想象?请写一段话,生动地表达一下你的想法。(30字以内)
                                                                                                                                                                                                
4、名著阅读(2分)
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                 等老幼皆知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中的“          ”(绰号)吴用等,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博的知识。这正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                         ”。
5、古诗文默写(7分)
①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                  ,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
③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⑥              ,白露为霜。(《诗经  蒹葭》)
⑦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
6、短文修改。(4分)
①潜江市现已加入了“8+1”武汉城市圈,在倡导“城市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对“移动数字大武汉”更加充满期待。②回首1992年,当第一部移动电话现身江城武汉,人们尚未想到它能给未来生活带来多少变化,“数字化移动生活”在许多人眼中,还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③十几年后的今天,手机成为普及最快、覆盖最为广泛的通信电子产品,彩信、MO手机上网、随心邮成了男女老少耳熟能祥的名词,人与人之间终于实现了“咫尺天涯顷刻沟通”的梦想。④“科技引领未来”,随着“移动数字大武汉”进程不断加强,移动新技术将给江城市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精彩。
(1)第③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       ”改为“     ”。(1分)
(2)第④句中有一个词语错用,应将“       ”改为“       ”。(1分)
(3)第②句是个病句,请在下边原句上改正。(2分)
回首1992年,当第一部移动电话现身江城武汉,人们尚未想到它能给未来生活带来多少变化,“数字化移动生活”在许多人眼中,还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
                                                                       
                                                                       
二、古诗文阅读(13分)
古诗词赏析(3分)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7、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令人喜悦的         景象唤起了词人的愉快心情。
8、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鸣蝉, 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 第四句写蛙声, 这是从侧面来烘托丰年。
C.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突出夏天天气变化快的特点。
D.七八句描写的是旧店难寻的迷惑,表现夜行人的焦急的心情。
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髃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公将驰之_____________        以勇力_____________
颜色不变_____________        欲倍其约___________
10、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 公与之乘        B. 公将鼓之       C. 公将驰之         D. 登轼而望之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12、甲文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你认为乙文中的曹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寻 梦
     季羡林
①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②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③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儿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④我是在什么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儿弄不清楚。最初我觉得自己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儿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⑤然而,我的眼前一闪,立刻闪出一片芦苇。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这是故乡里屋后面的大苇坑。于是我立刻感觉到,不但我自己是在这苇坑的边上,连母亲的面影也是在这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了。我又想到,当我童年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沿了这苇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当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且大的鸭蛋。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这时再抬头看,往往可以看到对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顶上正有一抹淡红的朝阳———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
 ⑥但随了这苇坑闪出的却是一枝白色灯笼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亲的手里。我真想不出故乡里什么地方有过这样的花。我终于又想了回来,想到哥廷根,想到现在住的屋子。屋子正中的桌子上两天前房东曾给摆上这样一瓶花。那么,母亲毕竟是到哥廷根来过了,梦里的我也毕竟在哥廷根见过母亲了。
 ⑦想来想去,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在这不远的后面又现出一朵朵灯笼似的白花,在这一些的前面若隐若现的是母亲的面影。我终于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母亲了。我努力压住思绪,使自己的心静了下来,窗外立刻传来潺潺的雨声,枕上也觉得微微有寒意。我起来拉开窗幔,一缕清光透进来。我向外怅望,希望发现母亲的足迹。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户,现在都沉浸在静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
 ⑧但我的梦却早飞得连影都没有了,只在心头有一线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亲的墓边,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什么东西也看不到了。
 ⑨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       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9分)
13、通读全文,描述作者梦中的情境。(3分)





14、根据文意,为第⑨段划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1分)
我       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① 仰望   ② 眺望  ③ 怅望)
15、制作读书卡片:文中多处描写了环境,请将你喜欢的语句摘抄出来并说明其作用。(2分)
读书卡片
摘句
作用
                        





16、读一读朱自清《背影》最后一段,谈一谈两文在篇末写法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3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①相同处:

②不同处: 



(二)如何给地球降温
①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②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世以前曹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 %,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l℃,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③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④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至少增加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⑤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10分)
17、文中第①段运用       和        的方法,说明了什么?(3分)


18、科学家们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3分)
   

  

19、文中第②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
   


20、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两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2分)



(三)留点空白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是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惟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      ,     ;当你烦恼时,     ,      ;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的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会更贴近生活的本质,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已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度过一生。(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0分)
21、标题“留点空白”的含义是                                                  。(2分)
22、仿照第③段中的相关句式,在下面横线上填人恰当的句子。(2分) 
当你痛苦时,             ,                      ; 
当你烦恼时,             ,                      ; 
2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认为“人生一世”,哪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请作简要分析。(3分) 



24、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请自选一处作简要赏析。(3分) 



四、综合性学习 (6分)
25、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潜江。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4分)
读本书名:《                 》
活动过程:
①                                                                       
②                                                                    &nb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学考试卷


上一个『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训练卷』  下一个『全国高考试卷开放性试题汇编100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