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重点中学2007年秋季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1].1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四川省巴中市重点中学2007年秋季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1].1(高二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四川省巴中市重点中学2007年秋季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题卷与答卷分设,答案填写在答卷上。第Ⅰ卷一、(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荠麦/雨霁 靓妆/绥靖 炜晔/费祎 B、哺育/浦口 气概/愤慨 椽子/掾吏 C、遗施/遗赠 关卡/卡
试题预览
  四川省巴中市重点中学2007年秋季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题卷与答卷分设,答案填写在答卷上。

第Ⅰ卷
一、(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荠麦/雨霁 靓妆/绥靖 炜晔/费祎
B、哺育/浦口 气概/愤慨 椽子/掾吏
C、遗施/遗赠 关卡/卡壳 纤柔/光纤
D、模样/模具 累赘/累及 积攒/攒凑
2、下列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只是当时已罔然/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B、今霄酒醒何处/此去今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C、忍顾雀桥归路/渌水荡漾清猿啼/别有忧愁暗恨深。
D、纫秋兰以为珮/长使英雄泪满襟/苍海月明珠有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眼泪不为一已的悲痛而是为广大的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B、巴尔扎克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但我们从里面看到的却是法国十九世纪斑驳陆离的生活。
C、王道士将他的刷子在石灰桶里蘸了一蘸,开始了对壁画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光十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
D、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如此?写秋颂秋的文字同样也不少。
B、在当代,清高曾经长期受批判,但由于它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价值观念,在人们心中影响很深,因此,虽然批了,却仍然没使许多人的观念真正转变。
C、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已算万幸。
D、宋代散文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多样,形式更加广泛,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敬 爱 母 语
    母语,只这两个字就让我们产生敬意与温情,指向我们精神血脉的深隐和细微之处。语文,归根到底,是我们在母语中生长、成长的永恒家园。这门课或许以后不会再上,但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离开母语,离开“语文”。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深情地依恋着“语文”,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语文”的学习。因为,那儿,本来就是一个生气灌注、万象纷呈、情思飘荡的世界。用我们在母亲的子宫中就已经倾听过的话语,构筑我们的生命之塔,这需要攀登,更需要骋目驰想,才能欣赏无边的风光。
     因而,对语言、文学的敏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无论是古典文学的“炼字”“炼句”的精微“推敲”,还是现当代文学的“咬文嚼字”,都是把语言当作心灵的器官、感觉的机体,用一种近乎虔敬的态度,来传达生存的状态和精神的活动。我们在学习“语文”时,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所有关于“语文”的知识,都放置到全身心的感觉、感悟、感情、感想……之中,总之,是要把自己“感”到文学作品之中,让自己与文学的世界息息相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感”动中进入“语文”世界。
     从感性的激发,在“语文”中自然就可以进入到理性的深思和凝练。注重思索,本身就是情感深挚的一种体现。敬爱母语,要求我们把一切生活中的感受,都能够用语言的形式来描摹和概括,更要求我们进入更高的层次,用深入的思考来凝练人生乃至宇宙的智慧。作为一名高中生,这样的要求,应当说并非高不可攀。须知,若是今后不专门学习汉语言文学,现在可能就是在学校学习语文的终点站了。因而,无论是读、说,还是写,都要求我们具有思考的意识,在语文中养成思维的习惯和思维的乐趣。这样,语文就成了一种智慧的形式。
     在高考中,以上两个方面都以试题的形式相当充分地体现出来。对语言的敏感、运用语言体现智慧,是“语文”未曾明确但是却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在语文高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多与此相关。应当说,高考作文对这两方面,有更为具体的要求。语言感觉,决定了表达的层次和水平,展卷方始,就可以显示出考生的语言功力。有文学魅力,乃至情韵生动的文字,可以很快“抓”住读者;相反,贫乏而低劣的文字,则凭其“气息”就令人意沮。至于思维的能力,则是内在的精神力量的显现,是“内功”。有诸内而形诸外,以深情、深思来打动人,是“语文”素养的最好体现。
     敬爱母语,我们将获得整个世界。
5、下列关于“母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语,是两个让我们从精神上产生敬意和温情的字眼。
   B、母语,是我们生长、成长中的永远也不可能离开的永恒家园。
   C、母语,是广义的语文,语文是狭义的母语。
   D、母语,是一个生气灌注、万象纷呈、情思飘荡的世界,同时它也是我们赖
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载体。
6、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如同心灵的器官、感觉的机体,传达着人们的精神活动。
   B、学习“语文”,既要注重学习知识,又要注重在“感”动中进入“语文”世界。
   C、在高考作文中,考生的语言感觉和思维能力同样重要。
   D、语言感觉和思维能力决定了表达的层次和水平,是内功。
7、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生活中感受的描摹和概括,是感性的、较低层次的,而用深入的思考凝
练人生乃至宇宙的智慧,则是理性的、高层次的。
   B、高中阶段,有可能就是在学校学习语文的终点站。
   C、只有具有思考的意识,并养成思维的习惯和乐趣,才能让语文成为一种智慧的形式。
   D、高考语文实际上只考查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语言的敏感和运用语言体现智慧。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云: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也。(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岁通五径 通:通晓 B、尝大醉上前 上:由低处走向高处
C、白益傲放 益:更加 D、辟为僚佐 辟:招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因以命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B、以所业投贺知章/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C、得复见将军于此/乃设九宾于庭 D、今墓在焉/然力足以至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李白是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来的,就用“白”作他的名字。李白天赋过人,十岁就通五经,诗笔生花,为人称道。
B、贺知章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并与其诗酒为乐;后来靠贺知章的推荐,李白得以步入仕途,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在渡船上,与御史崔宗之共处,“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过华阴县,使县宰惊愧,叩拜致歉。这些都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早先,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累系浔阳狱”,又是郭子仪“请官以赎”,皇帝改判为流放夜郎。

第Ⅱ卷
四、(25分)
11、把下列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阅读短文,翻译划线句子。(6分)
    ①每思足下有日新时迈之气,颇欲以文字相从。②所居既南北相望,又公私匆匆,初无暇日,便驰仰耳。③辱教,审体力胜健,为慰。承尊府往怀州,几时当归也?复少游书,词意自相了,佳作也。若读经史贯穿,使词气皆遒,便为不愧古人矣。刘勰《文心雕龙》、刘子玄《史通》,此两书曾读否?所论虽不高,然讥弹古人文病不可不知也。高丽纸得暇即写。多事,草草。(黄庭坚《与王立之》)(选自《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
 ①                                                                             
                                                                               
 ②                                                                              
                                                                               
 ③                                                                             
                                                                               
⑵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张溥《五人墓碑记》)(4分)
 ④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⑴⑵两题。(7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李白                                    元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⑴这两首诗表达了同样的思想感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3分)
                                                                               
⑵写出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相同点:                                                                      
不同点:                                                                      
13、按要求将名篇中的诗句、文句填写在横线上。(8分)
⑴写出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典的诗句。(3分)
①江娥:                           ②神妪:                          
③吴质:                             
⑵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请按下面的要求,写出相应的诗句。(3分)
④表现急切而愉悦的情调:                           
⑤表现轻快而流畅的旋律:                           
⑥表现热烈而紧张的场面:                           
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记游基础上说理: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⑦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⑧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共20分)
    年  意
                        □冯骥才
年意一如春意或秋意,时深时浅时有时无。然而,春意是随同和风、绿色、花气和嗡嗡飞虫而来,秋意是乘载黄叶、凉雨、瑟瑟天气和凋残的风景而至,那么年意呢?
年意不像节气那样——宇宙的规律,大自然的变化,都是外加给人的……它很奇妙!比如伏天挥汗时,你去看那张传统而著名的木版年画《大过新年》,画面上风趣地描绘着大年夜阖家欢聚的种种情景,你呢?最多只为这民俗的意蕴和稚拙的版味所吸引,并不被打动。但在腊月里,你再去瞅这花花绿绿的画儿,感觉竟然全变了。它变得亲切、鲜活、热烈、火爆,一下子撩起你过年的兴致。它分明给了你以年意的感染。但它的年意又是哪来的呢?倘若含在画中,为何夏日里你却从中丝毫感受不到? 
  年年一喝那杂米杂豆熬成的又黏又甜、味道独特的腊八粥,便朦胧看到了年,好似彼岸那样在前面一边诱惑一边等待了。时光通过腊月这条河,一点点驶向年底。年意仿佛大地寒冬的雪意,一天天簇密和深浓。你想一想,这年意究竟是怎样不声不响却日日加深的?谁知?是从交谈中愈来愈多的说到“年”这个字,是开始盘算如何购置新衣、装点房舍、筹办年货……还是你在年货市场挤来挤去时,受到了人们要把年过好那股子高涨的生活热情的传染?年货,无论是吃的、玩的、看的、使的,全都火红碧绿艳紫鲜黄,亮亮堂堂,生活好像一下子点满灯。那些年年此时都要出现的图案,一准全冒出来——松菊、蝙蝠、鹤鹿、老钱、宝马、肥猪、刘海、八仙、喜鹊、聚宝盆,谁都知道它们暗示着富贵、长寿、平安、吉利、好运与兴旺……它们把你围起来,掀动你的热望,鼓舞你的欲求,叫你不知不觉把心中的祈望也寄托其中了。祖祖辈辈不管今年的希望明年是否落空,不管老天爷的许诺是否兑现,他们照样活得这样认真、虔诚、执著与热情。唯有希望才使生活充满魅力……
  当窗玻璃外冷冽的风撩动红纸吊钱敲打着窗户,或是性急的小孩子提前零落地点响爆竹,或是邻人炖肉煮鸡的芬芳窜入你的鼻孔,大年将临,甚至有种逼迫感。如果此时你还欠缺几样年货未有齐备,少四头水仙或二斤大红苹果,不免会心急不安,跑到街上转来转去,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必备的年货买齐。圆满过年,来年圆满。年意原来竟如此深厚、如此强劲!如果此时你身在异地,急切回家,那一列列火车被返乡度年的人满满实实挤得变了形。你生怕误车而错过大年夜的团圆,也许会不顾挨骂、撅着屁股硬爬进车窗。年意还是一种着魔发疯的情绪! 
  不管一年里你有多少失落与遗憾,自怨自艾。但在大年三十晚上坐在摆满年饭的桌旁,必须笑容满面。脸上无忧,来年无愁。你极力说着吉祥话和吉利话,极力让家人笑,家人也极力让你笑;你还不自觉地让心中美好的愿望膨胀起来,热乎乎填满你的心怀。哎,这时你是否感觉到,年意其实不在任何其他地方,它原本就在你的心里,也在所有人的心里。年意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机。而年呢?就像一盏红红的灯笼,一年一度把它迷人地照亮。
(选自2007年2月《读者》)
14、文章开头写春意和秋意有何用意?(2分)
                                                                           
15、《大过新年》的木版年画为什么在夏日里感受不到年意?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6、结合全文,分条概括年意是什么?(6分)
                                                                           
                           &nbs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高中语文天天练•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  下一个『2007-2008年涡阳三中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测试卷1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