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梅州市高三总复习第一次质检试卷(2008-3)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8年广东梅州市高三总复习第一次质检试卷(2008-3)(高三下册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2008-3)语文恩平市华侨中学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试题预览
  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2008-3)
语文
恩平市华侨中学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悭吝 铿锵  俯瞰  侃大山  恪尽职守
B. 遨游  鏖战  熬心  拗口令  邀功请赏
C. 桑梓  踯躅  执拗  滞纳金  孜孜以求
D. 联袂 抉择   倔强  揭盖子  嗟来之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司马迁居然是长须飘飘的老者。既然受过宫刑为何还会长胡子?见过太监长胡子吗?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B.临近年底的时候,也是公司多事之秋,各种各样的杂事多如牛毛,大家忙得不可开交。C.今年的招生、考试、录取工作进展顺利,未发生一起徇私枉法的事件。
n.周氏兄弟本来情同手足,周作人刚到北大上班不久,突然出了麻疹,鲁迅先生以为得了猩红热,结果虚惊一场。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王大姐一大早就约了几位妇联的同志一起去看望她资助的几个孩子们。
B.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说话,但是不能杜撰词语,违反规则,所以说话只
能在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
C.近些年来,我们很不注意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这是一大失误,必须及时矫正。
D.游戏中的暴力现象是一种比色情和电视暴力更具危害的杜会问题,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助长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和反社会人格。
4.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1)现代战争使用电子干扰的主要目的是让敌方变成“瞎子”、“聋子”和“哑巴”       ,在彻底使敌方瘫痪的情况下再进行“外科手术”。
(2)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4公里处,       。这是三国时刘备临终托孤之处。
①摧毁其作战指挥的总系统         ③高峡背依,长江下临,形势雄壮
②摧段其“大脑神经网络”系统       ④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9题。
南公某文所书皆建昌南城人①。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计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有之③,今何靳?"策日:“然,有质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人之,愿界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醉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注〕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建昌:建昌,今汉西南昌一带.②驵:zǎng,市场经纪人.③带: tǎng,库房.④质:抵钾。没:死。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人疑策爱也         爱:喜欢。
B.今何靳               靳:吝裔。
C.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   易:交换。
D.妻子饥寒不恤也       恤:顾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故为公验之             
何欺寒人为?
B.有质钱而没者
而不果行。
C.不忍移之他人 
   以炫贾之 
D.其子与猾驵计
   叔卿与之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经商诚实不欺的一组是((3分)
①策请试以鞍        ②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 
   ③丝力糜脆不任用    ④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
⑤追鱼人数里返之   ⑥遂不复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陈策买了一头不能加鞍使用的骡子,他的儿子与狡猾的市场经纪人商量,做手脚把骡子卖给了经过那里急需用马的官人。陈策知道后,追上官人,说明原因,取回骡子。
B.陈策只卖银器给买主,不卖给他罗绮,致使买主猜疑他舍不得卖。陈策向他解释,罗绮是长久抵押之物,质量已很差,更不能卖给他作嫁女之用。陈策还验明银器是真银才卖。
C.危整仅买五斤鲍鱼,市场经纪人故意多称卖鱼人的鱼给危整,让危整请他喝酒。危整知道后追几里让卖鱼人回来,付多得鲍鱼的钱。危整请市场经纪人喝酒,责备他不该这样做.
D.曾叔卿已把陶器交给那人,收了钱,当知道买主也像他先前那样打算把陶器运到北方易物时,他告诉买主自己是怕北方会有灾荒而不去的,让买主也不要去。陶器也不再卖给那人。
9.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②已纳价,犹问日:“今以是何之?’’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曾巩
乱条扰未变初黄,侍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消魂。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些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2分)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关关雄鸿,在河之洲。                  ,                 。(《诗经•关雄》)
 (3)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                。(苏轼《后赤壁赋》),
 (4)荡胸生层云,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完美与残缺
从维熙
①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当月圆时,有“花好月圆”之美词;当月残时,又有“一镰钩月”之雅说.笔者常想,如果地球上没有月残,而只有月圆;或只有月残,而无一轮圆月,那将失去多少风景?如果把这一美学概念,引申到振兴中华民族的宏观话题之内,那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情趣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民族心态的问题了。
②几年前,一位台湾的摄影家,要拍一幅圆明园的夜色写真,我陪他选择月圆之夜前往,但是到了圆明园之后,面对那断垣残壁的历史沧桑,我们忽然意识到月圆下的圆明园,拍出来虽然好看,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令人开心的风景,而是中国百年国耻的纪念园。虽然这比在月圆下拍摄,要艰难许多,最终他还是等到了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才重新开动了摄影机。
③笔者所以要重温这段往事,实因重新修复圆明园与保留其历史原貌之争,既是关联到建筑的问题,又是超出了建筑学本身——关联到民族心态建筑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珍惜历史的完美,是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面对历史残缺,并珍惜这种残缺,却始终是个没有解决好的大课题。重建圆明园的历史辉煌与反对重建圆明园之争,典型地反映出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充分依据的:本来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留下这个活标本的原貌,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奋发图强;但是偏偏有一些清史学者,难以割舍中华民族的“圆月情结”,慷慨激昂地反对保留历史残缺,倡导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再现圆明园昔日的风华。这里,姑且不说“克隆”出来的圆明园,其本身就是赝品;就是再现圆明园的全部辉煌,也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正好相反,它将让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融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
④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仅以德国科学严谨之风,与国人中假凤虚凰的心态,作一个对比:在德国西部莱茵河和美茵河的汇合口有个科布伦茨小城,这儿曾经耸立着威廉大帝的雕像。威廉大帝何许人也?他是将德意志统一成一个国家的大帝,被德国人称之为德意志之祖。人们为了缅怀他将东西南北中的日耳曼人,缔造成一个强大的德国,在科布伦茨两条美丽河流的汇合口,铸成了一座巍高的青铜纪念碑,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苏联从德国西部强渡莱茵河、围歼希特勒军团时,一发炮弹正好落在这座青铜雕像上,从此这位策马张弓的德意志之祖肖像消失了。待我去那块圣地朝圣时,那儿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墩台。当时正是深秋,墩台上飘满了黄色的落叶和白色的鸟粪,让每个来这儿的游者,无不感到凄切和悲凉。这是其一。其二,在德国柏林最热闹的裤档大街,昔日曾经耸立着一座著名的尖顶教堂,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那座教堂的顶部正好被炮火自上而下地劈去了一半,多少年过去了,那教堂也没有重建和修复,赤裸地站在繁华的大街上,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沧桑。对此我曾以中国人的心态,询问过德国友人和德国民众,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我们必须精心地保存这些历史残缺,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
⑤当年,德国是发动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还在千方百计地保留历史残缺;而我们在近代史中是被弱肉强食的民族,倒反而不惜花费重金,克隆往日的历史辉煌,这种南辕北辙的心态,距离究竟有多远?恐怕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量器,能丈量出这种距离。但是这两种思维模式,到底哪个更能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哪个更富有时代的前瞻性?哪个更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仰以德国而论,它今天的经济实力,不要说再建起一座青铜雕像,就是在科伦布茨再竖起十尊百尊威廉大帝的金像,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们知道那是遮盖民族的耻辱,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难道我们这个不断被列强肢解和侵略的民族,就能遮其自家之丑,重新修建圆明园(实质为“克隆”),来淡化昔日被列强瓜分的国耻?前不久,党中央明确提出“求真务实”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这更让笔者感到投人大量资金、全面修建圆明园之举有待商榷。且不说我们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水平线上;就是有一天我们从发展中国家进人了全面富足的国家行列,我们也不能淡化昔日之国耻。
⑥中国有句古话,似可当此文的结论:
⑦假凤虚凰者误国,卧薪尝胆者兴邦!
(选自《2004年中国随笔精选》)
12.对文章题目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完美”是一种美,“残缺”不是美,残缺的圆明园就是要显示过去列强的罪行。
B.“残缺”是为了衬托“完美”的,没有“残缺”就没有“完美”。
C.“完美”与“残缺”两者都是美,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对象的美。
D.“完美”与“残缺”一般来说都是一种美,但文中说的圆明园的残缺决不能称为美。
1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6分)
A.“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中的“含金量”在文中的含义是“与残月下的圆明园废墟相一致,更能突出圆明园作为国耻纪念园的意义”。
B.“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才去拍摄,其用意是与圆明园废墟协调一致。
C.“圆月被吞噬”象征帝国主义列强对圆明园的吞噬。
D.“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是指“圆月情结”。
E.德国保留“历史残缺”和中国重修圆明园这两种思维模式,都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
14.简要概述第④段中作者提到的两个例子及其作用。(4分)
15.作者的观点是反对重建圆明园,文中共讲了哪几点理由?请分条列出。(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不得跨试题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天真
鲍吉尔•原野
天真是人性纯度的一种标志。在成年人身上,即使偶露天真也非常非常可爱。天真并不诉诸知识,大学或中专都不培养人的天真,或者说那里只戕灭天真。天真只能是性情的流露。
    “我醉欲眠君且去”,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惟有李白,如无赖童子。在李白眼里,世事无不美好又无不令人沮丧。这是诗人眼里的生活,但李白赤条条地皈依于这种美好。他当不上官且囊中缺乏银两,但口出无可置疑之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天才,毋宁说是十足的天真加上十足的才气。我们多么感谢李白不像绍兴师爷般老辣,也不似孔明那么擅逞谋略,不然文学史黯然矣。
    人们说“天真无邪”,言天真一物无不洁之念,如孔子修订过的“郑声”一样。但人岂能无邪?所谓无邪只是无知而已,像小孩子研泥为丸,放在小盒子里,自以为旷世珍物。所以天真只存在于小孩子身上。每个小孩子都是诗人与幽默家,都讲过妙语。小女鲍尔金娜三岁时,我携她在北陵的河边散步。河水平缓,偶涌浪花,鲍尔金娜惊奇大喊:“小河在水里边。”小河——在——水里边,我想了许多。的确,小河若不在水里边,又在什么里边呢?倘若我们也肯于把小河看作是一位生灵的话。鲍尔金娜还讲过“小雨点是太阳公公的小兵”云云。这些话很有些意思,但证明不了她亦是李白。儿童的天真只由无邪而来,一被语文算术绕缠就无法天真了。可见知识是天真的大敌,因而一位有知识的成年人还保持天真,无异于奇迹。谁也不能说爱因斯坦无知,但他天真,拒绝以色列总统的职务,说自己“只适合于从事与物理学有关的事情”。这种天真,事实上是一种诚实。诚实最接近于天真。齐白石九十岁的时候,翻出自己七十岁的画稿阅读,说“我年轻时画得多好!”人们对此不禁要微笑,七十岁还叫作年轻吗?况且他说自己“画得多好!”对九旬老者,七十岁只能算是年轻,白石老人多么诚实,又多么天真。在他的作品中,有一幅“他日相呼”,画面上两只小鸡雏各噙蚯蚓一端怒扯。没有童心,谁能画出这样纯净的作品呢?
    艺术家的敌人,不外自身而已。自身在浊世中历练的巧慧、诡黠、熟练等等无一不是艺术创作的阻碍。若克服这种种的“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可能一边争官赚钱,又一边保持天真。老天爷不肯把这么多的能力都赋予一个人。 画家从古到今,反复喃喃“师造化”,所师者不外是一股浑然自在的气势。
    天真之“真”,由“天”而出,即余光中先生说的“破空而来,绝尘而去”,它得乎天性,非关技巧。黄永玉先 在《永玉三记》中,说喷嚏是“一秒钟不到的忘乎所以,往往使旁观者惊喜交集。”说镇定是“到处找不到厕所而强作潇洒的那种神气”。精妙,当然也睿智,但也透出说者在语言背后的天真。睿智或许可以模仿,但天真委实无法模仿。有的诗人,被人喊打惶惶如丧家之犬,原因在诗中不恰当地布置了过多的“天真”。其实,为文之道如为人之道,天真只是其中一路,可通之路又有万千。培根如老吏断案,李敖以骂挂帅,都见不到天真,但均可阅可喜。
    天真有时是诗,有时睿智,有时幽默,有时也是洞见。
    对于天真,最妙的回答是一个孩子为“天真”一 造句,曰“今天真热”。
 (选自2003年7月22日《扬子晚报》)
16.作者说“今天真热”的造句是对于天真的“最妙回答”。请简要分析“最妙”的原因。(4分)
17.作者所说的“天真”包括哪些内涵?请联系全文进行归纳。(5分)
18.文中谈到许多人因天真而成功,从而让人们敬仰,但也有人由于“布置了过多的‘天真”,而被人喊打。请结合文本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余光中传(节选)
陈君华
余光中并没有随蜂拥的人流涌向大陆,因为香港的十多年生活经验告诉他,并不是近了或回了大陆,自己的中国情结就可以如冰融雪消一般顿时化解的。大陆正如台北,一切都在变啊,变了的世界是回不去的,回去了也解不了打在童年和老年之间的“千千结”。到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1981年还是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时候,他第一次接待了大陆出访的代表团,认识了黄药眠、柯灵、辛笛。当时,由于情况很陌生,他在向几位来宾介绍妻子范我存时,竟不知用“妻子”、“爱人”亦或称“太太”“夫人”更合适,着实让他一阵犹疑。而黄药眠等人也脱口称他“余光中同志”。海峡两岸分隔也太久了,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带给敏感的他更多的是久别重逢的亲切还是恍若隔世的陌生?他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但他实在害怕后一种场面的出现。所以,在海峡形势逐渐缓和的时候,余光中的“中国结”相反却愈结实了。
但为了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1992年9月初,他还是欣然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首次回大陆北京,并作了为期一周题为《龚自珍与雪莱》的专题学术演讲。会后,又接受了丁宗浩的采访。在谈到纯文学面对“大众文化”的冲击时,余光中深有感慨地说:“大众文化”对诗歌创作的冲击确实很大,以至于“诗歌溃烂”成了一个全球现象。在台湾,一本诗集能销到2000册就算不错了。可数量和价值往往是不成比例的。“其实,文学只有在封闭、单一的社会形态下,才成为人们精神仅有的出路,而现在社会多元化了,人们可以拥有更多的嗜好。在台清,作家改行当节目主持人的事情很多。”
面对这些现象,余光中确信,真正的诗人即使在商业价值取向下,也不会写趣味低下、比较浅易的东西,而宁愿“小众化”,李贺、李商隐现在并没有被抛弃,已经流行一千年了。更何况屈原、李白、杜甫、陶渊明这样的诗人呢?而中国历史上领一时风骚的人也很多,钱橙之、王渔洋都领过,但都没有维持多久。
“不过,我们也不必忙于反对或拒绝大众化,因为它里面多少也落含着某种‘时代精神’,所以也不妨尝试去寻找‘大众化’和‘小众化’这两点之间的融点,比如罗大佑就比较成功。他是商业背景下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的歌既受大众欢迎,又有一定的批判性。”
古稀之龄能经常回故乡一探,而不用像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抱憾的那样:“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在旁人看来是幸福的。但余光中明白,其实那浓浓的乡愁不是回了故乡就能解的。世界的变化太快了,故乡也变成了大都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异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乡愁和初恋一样是回不去了的。
19.请归纳概括“诗歌溃烂”成为全球现象的原因。(4分)
20.在余光中看来,乡愁是永恒的,即使“回了故乡”,乡愁也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请结合文本,归纳其中的理由。(5分)
21.余光中认为,文学必须坚持纯文学创作,这样的作品才永恒,但他也不全盘否定文学创作的大众化。对此,你的见解是什么,请列举本文外的一个例子简要阐述。(6分)
(三段现代文内容值得研读)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总结上文内容的句子或词语。(6分)
现在许多高中生都把“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等“名流”作为未来的人生定位,可见((1)    
                                                      (20字以内)。但是任何社会永远都离不开工人、农民及其他普通劳动者,没有他们也就没有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和历史的进步,所以,教育者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2)                                    (10字以内)意识。
23.当你取得某一方面的成功,有同学向你祝贺时,你该怎样回答对方?请按所给两种口语体,回答同学祝贺的话。(6分)
(1)日常口语体:                                                                                              
(2)正规口语体:                                                              
(22、23两题内容重复)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最美好。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或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
要求任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如果改成:“有人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最美好。”更好。
可以有两层意思:引导青年人多从阳光面看人生与世界,也会是自己的心灵“阳光”;其二人生处于追求当中是最具有价值的。



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语文科评分细则及答案详解(2008.3)
1-8题、12题每题3分,多选错选不给分。13题6分,多选不给分,选对一项给3分。
题号 1 2 3 4 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河南省豫南五市2007—2008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塘中学九年级第五次联考语文试题2008年3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