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调研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调研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安徽省安庆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调研监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图象爆冷门 并行不悖明察秋毫,不见舆薪B.摩挲 亲合力 悬梁刺股 螳螂捕蝉,黄鹊在
试题预览
    安徽省安庆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调研监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图象  爆冷门 并行不悖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B.摩挲 亲合力 悬梁刺股 螳螂捕蝉,黄鹊在后
C.安详 众生相 旁征博引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精微 画时代 名门望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填入下列文句空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白描是使用最    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文学表现手法。
(2)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黄庭坚、蔡襄、米芾并称宁代四大家。
(3)中美两国保持正常稳定的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处理中美关系应着眼于全球,着眼于21世纪。我们主张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严格遵循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各项原则,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稿对抗,中美关系         会得到改善和发展。
A.凝练    别个一格  只要/就 
B.简练 独树一帜 只要/就
C.简练 独树一帜 只有/才
D.凝练 别具一格 只要/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们大可不必让学生一味抒情,一味再现历史,或演绎名人,或化用诗句,“为赋新调整强说愁”,把自己可爱的青春意态掩饰了,把自己鲜活的思想抛置了。
B.为初步缓解中西部地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需求矛盾,2008年至2010年,中央将投资约6亿元左右在中西部地区建设19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
C.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乒乓球队,是由20名集训队员中挑出的10名优秀选手组成。
D.计划于2010年全面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拥有2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2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相继北美、欧盟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4.下列说法,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A.某一法院布告:“去年三月的一天夜晨,该犯伙同他的三个哥们,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某超市,盗取万余元的货物。”
B.老张最近出了一本诗集,他在送给好友老王那本扉页上写道:“请王兄拜读斧正。”
C.一乘客在北京火业站对一车站工作人员说:“我垂询一下到合肥的火车几点发车?”
D.一年轻人给一位语言学家写信说:“您是语言学大家,知识渊博,写的那些书,使我们受益匪浅。麻烦您为我寄一本您写的《古汉语常用虚实词用法例谈》,并恳请您就随信所附拙文复信教诲。”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物权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所谓“排他的权利”,指物权具有“排他性”,具有“排除他人干涉的效力”。这是法律的强行规定。我们注意到,民事权利分为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和不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凡是有排他性的权利,法律都是用刑事责任、侵权责任来保护。凡是没有排他性的权利,法律只用违约责任来保护,只追究侵害人的违约责任。因为物权具有排他性,所以我们的刑法上就规定了盗窃罪、抢夺罪、抢劫罪,民法上就有侵害物权的侵权责任,任何人侵犯物权,重则构成犯罪行为,轻则构成侵权行为。
物权的排他性,不是物权的自然属性,而是法律强行的规定,并且用监狱、法院、检察院及刑事责任、侵权责任予以维护。因为物权具有排他性,公法上才有搜查证制度,证据法上才有违法行为取得的证据不具有证据效力的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据的解释文件规定,违法行为取得的证据,不具有证据效力。什么叫“违法取得的证据”?因为物权有排他性,没有搜查证就强行进入私人房屋所得到的证据,就是“违法取得的证据”。由此可见,物权的排他性不仅在民法上具有重大意义,在刑法上、程序法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实际上,物权的排他性,就是划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一家人住在房子里,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就不能随便往里面闯,那个界限就是物权的“排他性”。你要进去就得征得房主的同意,他不同意,你就不能往里闯,否则你就是违法,除非你持有搜查证。物权界线之外,属于公共场所,是公权力活动的范围;物权界线之内,是私权利的活动空间。俨然“楚河汉界”,界线清楚。公权力要跨越这个界线,惟有两条:一是权利人同意;二是持有搜查证。
现在我们的政府提出了“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目标。但一讲依法行政,就有个倾向,好象依法行政就是要多制定一些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规定尽量完善的行政权限和行政程序。是不是行政法规尽量完善了就实现“依法行政”了?不是。因为依法行政并不首先是行政程序问题,首先是公权力的界限问题。靠什么去限制公权力的滥用?要靠人民和企业的物权,靠物权所具有的排他性,限制公权力的滥用。
                (节选自2007年《新华文摘》第15期《物权法》,作者:梁慧星)
5.下列对“物权的排他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物权的排他性是法律的强行规定,所有侵犯别人物权的都会受到刑法的制裁。
B.物权的排他性要求民事权利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排他性,一是非排他性。
C.物权的排他性是社会属性不是自然属性,这是划分公权力和私权利的界线。
D.物权的排他性可以限制公权务的滥用,这是“依法行政”要解决的目标问题。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物权是指权利人对有形物拥有的一种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
B.搜查证制度是因为物权的法律要求而制定的,在民法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刑法、程序法上也是一样。
C.违法取得的证据指司法机关在没取得搜查证的情况下强行列入被搜查人记屋取得的证据,这是没有证据效力的。
D.公权力的界限问题是全面推行依法行正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要让有公权的机关干部等明白物权的特征。
7.下列根据文章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警察强行进入公民的房屋,就会构成违法行为。
B.物权的“排他性”,不仅排除一般人的干涉,而且“排除国家的干涉”,比如国家公务员。
C.地方政府领导人如果不具有物权观念,不知道物权具有排他性的特征,就可能好心办坏事。
D.我们见到很多小区门口挂着“私人产业非请勿入“的牌子,从法律角度看这是正解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与贾秀才书
(唐)孙樵
主薮足下:“曩者樵耳足下声,愤足下售于时何晚。及目足下《五通》五十篇,则足下困于上亦宜矣。
物之精华,天地所秘惜。故蒙金以沙,锢玉以璞;珊瑚之丛必藏重溟,夜光之珠必颔骊龙。抉而不知已,积而不知止,不穷则祸,天地雠也。文章亦然:所取者廉,所得必多;所取者深,其身必穷。六经作,孔子削粒不迹矣。孟子迷子思,坎坷齐鲁矣。马迁以《史记》祸,班固以西汉祸。扬雄以《法言》、《太玄》穷,元结以《浯溪碑》穷,陈拾遗以《感遇》诗穷,王勃以《宣尼庙碑》穷,玉川子以《月蚀诗》穷。杜甫、李白、王江宁,皆相望于穷者也。天地其无意乎?今足下立言必奇,摭必深,抉精别华,斯到圣人。以此贾于时,钓富邀荣,犹欲疾其驱而方其轮。若曰爵禄不动于心,穷达与时上下,成一家书自期不朽,则樵之所敢知也。
呜呼!孤进患心不苦,及其苦知者何人?古人抱玉而泣,樵捧足下文,能不濡睫?惧足下自得也浅,且疑其道不固,因归《五通》,不得无言。
8.下列对文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曩者樵耳足下声   耳:听到、听见
B.所取者廉 廉:清白高洁
C.始进患心不苦 患:担心、忧虑
D.抉而不知已 已:停止
9.下列各项中加点文言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蒙金以沙,锢玉以不断更璞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B.天地其无意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C.若曰爵禄不动于心
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D.因归《五通》,不得无言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够正确的一项是:
A.贾主薮将自己所写的著作《五通》五十篇送给孙樵看,孙樵归回《五通》之时,写了这篇书信。既表达了赞赏之情,也蕴含勉励之意。
B.在作者看来,文章写得好的人,仕途一般都不够顺畅。所以他一面为贾主薮不能为世人认可而痛惜,一面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C.作者列举自孔子以至于唐朝诸位诗人的遭遇,一面是安慰才华横溢而郁郁不得志的贾主薮,一面也含蓄地谴责了嫉贤妒能、人不能尽其才的古代社会。
D.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委婉含蓄地提醒贾主薮,要将文章写得更好,不能随俗浮沉,与世俯仰,要安贫乐道,执着追求。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将上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目足下《五通》五十篇,则足下困不求上进亦宜矣。(5分)

(2)以此贾于时,钓富邀荣,忧欲疾其驱而方其轮。(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
[南宁]范成大
怅望梅花驿,凝性杜若洲。香支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绒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1)“香支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是怎样表达词中主人公的情感的?

(2)本词最后一句是“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更喜欢谁的句子?请说明理由。

13.补写出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蜀道之难,             !蚕丛及鱼袅,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推壮土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2)盘飨市远无兼味,               。肯与邻翁相对钦,                (杜甫《客至》)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恒晋文之事》)记得绿罗裙,                    。(牛希济《生查子》)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城市里的树
王亚田
树是城市的客人,树要在客人家度过一生。
  树的故乡在山林和旷野,那里有鸟语花香,有潺潺溪水,有它们相濡以沫的兄弟姐妹,如果它们的数量足够多,就构成了森林.自从有了城市,树的家族中一部分成员就背井离乡,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树一到城市,面临的是另一种森林——由高楼大厦构成的丛林。这里没有鸟语花香,只有车水马龙;没有潺潺溪水,只有钢筋水泥。从此,树看不见了土地。
  人把自己弄得彻底与大地隔绝,而树永远需要脚踏实地。但是水泥,柏油,砖块把土地覆盖,像古代犯人脖子上的枷板,把树干和树根隔开。水泥,多么柔;软的两个字眼,但组合成一个词时,就成为最坚硬的一种东西。城市的路面是不是吸水的,每到下雨时,我看到雨水滚滚而流,流进下水道,而不是树根,我就想树渴了怎么办?因为有了坚固的路面,城市的树也就不会“落叶归根”,叶子随风而飘就像丢失的找不到父母的孩子。
  人们不会给一棵树起一个名字,树总是以灯的名义而存在,比如梧桐,白杨,松柏。其实每棵树也像每个人一样是不同的。城市的树不能像山林里的树那样自由生长,经常会被修剪,砍去旁逸斜出的枝条,这种修剪不是为了让树成材,而是嫌那些多余的枝条碍事。但修剪是人的事,而长成什么样子是树的事,树永远不会按照人的意志去生长,去改变。现在的树与一千年前的树没有区别,但现在的人与一千年前的人已大不一样,绝大多数人都在按照别人的意志生活。
城市的树身上,经常贴满了办证电话,招聘启事,治病广告。树不但承受着污染,有时还得承受疼痛。
  城市的道路不断在拓宽,而每次拓宽道路对树来说都可能是一次灾难,因为道路拓宽后原来在路边的树就处于了路中间这些树要么被砍代,要么被移到新道路的边上,反正树永远只能靠边站。但是人挪活,树挪死。树被移动后,等于经历了一场浩劫,它枝头上原先的枝条要被全部砍掉,就像一个得重病的人做化疗,放疗后会失去一头秀发,在一座陌生的城市看到过,一条主干道的中央长着一棵粗壮的古树,人流车流都绕着这棵树走,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棵长在路中间的树,我猜想,这座城市当年修这笨路时,可能有关部门对这棵树的去留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最终他们决定留下这棵树,因为这棵树的年龄比这座城市里所有的人,建筑都要老。一瞬间我竟然有一种感动,觉得这个城市的人真伟大。
  树在城市,一生过得伤痕累累。有一次在郊外的路上,我看见一棵合抱粗的梧桐树,被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拦腰撞断,生活中,我常常发现一些善良,正直的人受到伤害,很长时间我想不通这是为什么。看见这棵被撞断的树后,我想通了:善良而正直的遭遇。因为善良,他们都手无寸铁,虽然他们不会伤害别人,但别人却有可能欺负他们。因为正直,他们都不会弯曲和躲闪。伤害来临时,会受伤更重。
  我每天都会看见树,看见树的进候常常眼睛发潮,总是充满伤感。城市里的树就像进城的农民工,无依无靠,它们受尽委屈,却毫无怨言;受尽伤害,却充满宽容。树最终会原谅一切,自己把伤口愈合,如果城市里没有树,只有柏油马路,钢筋水泥,高楼大厦,那么城市将会是多么的坚硬和干枯。正是树摇曳的身姿,葱茏的绿意,给了我们温柔诗情,生动和美.
  树一辈子丫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不言不语,一世沉默.你如果与一棵树交上了朋友,它会永远站在那里等你.
(选自《青年文摘》2007年6月下)
14.文中描绘的“城市里的树”具有那些特点?请分条简要归纳并陈述之。(6分)

15.“现在的树与一千年前的树没有区别,便现在的人与千年前的人已大不一样”这句话的含意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16.作者说“我每天都会看见树,看见树的时侯常常眼晴发潮,总是充满伤感”,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6分)

17.阅读全文后,请你概括本文的主旨。(6分)

六、(15分)
18.广东省眼科基金会制作了一则公益广告:圆形煎锅里有两只正滋滋冒烟的鸡蛋,它们由嫩变老,由黄变黑,最后缩成黑块……下方打出字幕“DON‘T FRY YOUR ERES”(不要灼烧你的双眸)。该广告获百戛纳广告节影视铜狮奖。现在请你为它配上不少于60字的画外音,以增强感染办。(5分)

19.“忽悠”是近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请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4分)
(1)这风可真大呀,你看那旗杆,让风吹得直忽悠。可置换为:            
(2)一些减肥药、减肥茶不仅不能保证质量,还以保健品的名义来忽悠消费者,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可置换为:
(3)一直想凑热闹写一些关于歪保的话题,但始终没有动手,今天来这里忽悠几句。可置换为:
20.某高中高三年级为配合学生的备考学习,特别策划一份年级小报《追梦》,该报共设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要求第一版与第四版、第二版与第三版字数相同,结构一致。(6分)
版面名称 版面宗旨
第一版:胜者讲坛 聆听胜者,品读励志故事,开创人生传奇
第二版:文科园地
第三版:理科园地 走进数理人,探究奇妙世界
第四版:心灵花园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有享受与感受之别。品尝山珍海味,身着名牌服装,出入娱乐场所——这些只能叫做享受。仅仅靠一张嘴巴,一身皮囊就够了。
能够感受到“草色遥盾近却无”的春天的色彩,能够感受到“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宇宙的情感,能够感受到漠漠夜空中星星和细语,能够感受到遥远地平线的壖动,能够感受到我们平常忽略的、谈谈的、遗失的、阔别久远的另一番景致,另一番心境,那或许是久违的一份浪漫,一份诗意,一种怀念,一种怅惘。这些感受,靠的是我们的心。
亲爱的同学,你是怎样看待享受与感受的呢?
[要求]
1. 自定立意。
2. 自拟标题。
3. 自选文体。
4. 不得抄袭。
5.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命题:高三命题组    审题:陈信怀

一、(12分)
1.C。(A、“象”为“像”;B、“合”为“和”,“鹊”为“雀”;D、“画”为“划”。)
2.B。(第一空:凝练重在“紧凑”,而简练重在“简要”,白描重在于简要而不在于紧凑。第二空:别具一格只是说“另有一种风格”,形容书法原无不可;但独树一帜为“与众不同,另成一家义”,与后文配合更为贴切。第三空:单独看此句,则难以区分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但联系上文,可以看出,此处意在表达对中美保持正常稳定之关系的期望,用充分条件句较为合适。)
3.A。 (B、重复,删去“约6亿元左右”中的“约”或“左右”; C、句式杂糅,后半句可改为“由10名优秀选手组成,他们是从20名集训队员中挑选出来的”;D、歧义,应改为成为继北美、欧盟成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4.D。 (A、法院布告用词要庄重严肃,“哥们”是口语,“月黑风高”是文学语言,都不合适;B、“拜读”是敬辞,阅读他人作品;C、“垂询”不当,可改为“咨询”)
二、(9分)
5.C。(A项,侵权只有构成犯罪的才能用刑法。B项,文中有“民事权利分为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和不具有排他性的权利”,是“民事权利”把权利分为两种,而不是“物权的排他性要求民事权利分为两种情况”。D项,“‘依法行政’要解决的目标问题”在文中没有任何根据,文中的“目标”指的是“‘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目标”。)
6.D。(A项,“有形的物”错误,文中是“特定的物”。B项,是“物权的排他性”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不是搜查证制度。C项,“进入被搜查人房屋”范围太小,应该是所有具有物权的特定的物。)
7.A。(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警察“强行进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搜查证的,即使物权人没有让其进入房屋,也可以强行进入;一种是没有搜查证的,选项没有说明“强行进入”的方法,错误。)
三、(9分)
8.B(此处为“不苟取”“少”之意。)
9.A(同为介词,表工具,有“拿”“用”之意。B同为语气副词,但前表反问,有“难道”之意;后表揣测,有“大概”意。C同为介词,但前者介进动作对象,不译;后为“在”。D前为连词,有“于是”意;后为介词,有“凭借”意。)
10.B(“一面……一面……”有误,从文中看,应是前后承接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另外说贾主薮不得志在“情理之中”也不合适。)
四、(23分)
11.(1)等到(1分)读过(1分)您的(1分)《五通》五十篇,就(觉得)您不被身居上位的人赏识(1分)也是正常的(1分)。(“宜”直译为“合适”亦可,译为“可以理解的”“适得其所”亦可。)
(2)凭这个(写作的才华)(1分)谋求时人的承认(1分),获取名利(1分),就好比想要马车跑得快(1分)却又将车轮做成方形(1分)。
12.(8分)
(1)高楼是女子的居所,而木兰舟则代喻男子出游。一个“不近”就表达了男女主人公渴望相见却又无法相见的痛苦而无奈的心理。表情于蕴藉之中。
(2)李煜的这一句子将无形的愁化为有形,以江之绵绵来形容愁之绵绵。而范成大的这一句不仅将无形的愁化为有形,更借一个拟人写出了人之有情而江之无情,在表情上更显曲折动人。
(这是一首写离愁别绪的作品。我们可以从“怅望”、“凝情”,还有“离愁”可以感知。但作者写情大多数情况下写得却是含蓄而蕴藉,以不言而言之。第一题也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出的。这个句子写了两个处所,一为高楼,一为木兰舟,而这两个处所却是由“可惜”与“不近”这两个带有浓厚情感的词串连在一起,那么这样整体一把握,词中主人公的情感也就不难感知了。
对于第二题,我们同学可以从情感表达的强度、深度、及其表达的曲直来看两首诗的异同)
13.(5分) (1) 难于上青天 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 樽酒家贫只旧醅 隔篱呼取尽余杯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处处怜芳草
五、(22分)
14.答案示例:  ①城市里的树远离山林和旷野,看不见土地。②城市里的树的树干和树根被水泥、柏油、砖块等坚固的路面隔开,得不到雨水的滋润,落叶无法归根。③城市里的树只能以类的名义而存在;并且无法自由生长,处处受制于人。④城市里的树经常得承受污染,承受疼痛,蒙受这们那样的灾难、洗劫,一生过得伤痕累累。⑤城市里的树尽管受尽委屈,却毫无怨言;受尽伤害,却充满宽容。以摇曳的身姿、葱茏的绿意,给了我们温柔、诗情、生动和美。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与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应明确题干要求,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语段,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本题涉及要点较为分散,在答题时可用铅笔先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削枝打叶,将要点提取出来。在回答时应尽量使用原文中的词语。
15.答案示例:  城市里的树尽管不能像山林里的树那样自由生长,经常被人修剪,但它们永远不会按照人的意志去生长、去改变;而现在绝大多数人却为了生存,在按照别人的意志生活。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有语境意识,切不可孤立地就句子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本题的解答应在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的前提下,从城市里的树与城市里的人之间存在的差别去比较辨析。
16.答案示例:  看到树就想到树在城市一生过得伤痕累累;想到善良而正直的人和树的不幸遭遇;想到那些恰似城市里的树一样进城的农民工,他们受尽委屈和伤害,却毫无怨言、充满宽容。
【思路点拨】本题涉及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两个考点。文章在写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借物抒情,以物喻人;“城市里的树”隐喻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明确了这一点再来理解句子含意,探究其中的原因就找准了突破口。答题也就有了保证。
17.答案示例:  ①通过写树在城市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作者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深切同情。②通过写树永远不会按照人的意志去生长、去改变,赞美那种脚踏实地、坚守节操的精神和善良、正直的品质。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两个考点。文章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象征手法,借物抒情。“城市里的树”象征步入城市的农民工,象征着一种坚守节操、永葆善良品质的精神。
六、(15分)
18.现在的紫外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而我们身体有一处最脆弱的部分——眼睛,长时间处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导致白内障,甚至失明。请保护我们的眼睛!
19.参考示例:(1)晃动  (2)欺骗   (3)闲聊
【思路点拨】本题不仅考查考生对词语意义的理解,也考查考生的词汇量。
20.答案示例:
第二版:漫步文史政,体味多彩人生
第四版:读你心灵,打开心灵之门,开启阳光之路
【思路点拨】做题时既要注意版面的特点,也要注意题目要求。
七、(60分)
21.参照2007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略) (222.188.196.21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0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