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江安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如皋江安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如皋市江安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下学期迎考模拟试卷甲必考内容一、现代阅读(文学作品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把灵魂的耳朵叫醒潘炫我想,这个故事一定能让你铭记一生的。有一个青年,二十几岁,正是青春年华,却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这是当时许多人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是自
试题预览
  如皋市江安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下学期迎考模拟试卷
甲  必考内容
一、现代阅读(文学作品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把灵魂的耳朵叫醒  潘 炫
我想,这个故事一定能让你铭记一生的。
有一个青年,二十几岁,正是青春年华,却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这是当时许多人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是自己到公安局投案,而且宣判那天,他很平静。
他的父亲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商,对宝贝儿子的“所作所为”大为恼火, “恨铁不成钢”地责骂他犯傻。
曾经,他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着一段快乐的少年时光,可是后来,他学会了逃学,打架,吸毒。
密封如笼的死囚房里,钢铁焊成了“天网”,执行枪决的前三个月,他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快快结束生命,似乎,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什么东西能再让他留恋。
直到他看到了一只麻雀。
那天中午,他正蜷在牢房的一角。突然在寂静而空荡的牢房里,他像是听到了什么,站了起来,抬头向上看,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一只麻雀在天窗的网格间欢跳乱叫,还不时地歪着脑袋看他。
他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只麻雀,没有人知道当时他都想了些什么。
只是从那一天开始,他天天望着天窗,他在等那只麻雀,但麻雀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后来,他开始在看守所的《新生》小报上发表一些反省的文章,他说,我没有想到,活到今天我第一次看到了麻雀。
很多人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我明白,他是真的第一次看到了麻雀——婴孩般的惊喜和真诚的怀念为证!
活到那一天,他只看到了一只麻雀,却是以死刑为代价。
不要可怜或是同情他,更不要耻笑或蔑视他,想想我们自己,可曾看见过一只麻雀?
故事还没有完,但剩下的结尾,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就像他生命中的另一只麻雀,他永远地错过了。
接下来的故事是这样引起的。
执行枪决前,他千嘱万托一个狱友出去后一定帮他了却一桩心愿。原来,初三时,与他同桌的一个女孩因家境贫穷不得不辍学,临走前女孩要他第二天送送她,并说有事求他。他猜想女孩是想向他借钱,他便准备好。可是,当天晚上他因打架受伤没能去车站,所以他想求狱友出去后,帮他找那个女孩解释一下,他不是故意失约的,他不是个不讲信义的人.
一个劣迹滔天的死囚,临终前的心愿竟是这样一份小小的牵挂,我们没有理由感动,就像他看见了一只麻雀一样,何足挂齿。
但我们错了——因为我们没有看见过一只麻雀。
后来,那个狱友出去后,找到了女孩,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听完一切后,她哭了:“十年前的那天我约他,并不是为了借钱,只是想带他到山里吃几天苦,见见他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啊……”
听到这句话,我想每一个纯净的灵魂都会禁不住打一个冷战。谁会想到这场误会竟成了他们两人之间的隔世之憾了,而那时,他本该看见麻雀及一切的啊!
然而,他错过了那一天。直到生命将止,他才看到了一只麻雀。他看到的那一只,也许正是我们应该去寻觅的那一只。把握住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的耳朵叫醒,在每个平平常常的黎明里,去倾听一声鸟鸣,去领会一种语言,然后说给生命听吧。
这是每一个脆弱的生命最需要的。
1.小说中多次出现“麻雀”,含义并不完全相同。试问有哪几种含义? (4分)

2.辍学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3.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4分)?

4.作为个体生命的灵魂的耳朵为什么能睡眠?怎样叫醒他? (6分)

二、古诗文阅读及默写(34分)
(一)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吴人也,祖凯之,宋镇军将军、湘州刺史。宪之未弱冠,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元徽中,为建康令。村有盗牛者,被主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证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至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绳,无所阿纵,性又清俭,强力为政,甚得民和。
齐高帝即位,除衡阳内史。先是,郡境连岁疾疫,死者太半,棺木尤贵,悉裹以苇席,弃之路傍。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使纪纲①营护之。又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祟。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时刺史王奂新至,唯衡阳独无讼者,乃叹曰:“顾衡阳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
还为太尉从事中郎。出为东中郎长史,行会稽郡事。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于余姚立邸,颇纵横。宪之至郡,即表除之。文度后还葬母,郡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文度深衔之,卒不能伤也。
比至高祖受禅,宪之风疾渐笃,固求还吴,天监二年,就家授太中大夫。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八年,卒于家,年七十四。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四十六)
 注:①纪纲:仆从。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州辟(开辟)议曹从事               B.唯衡阳独无讼(批评)者  
C.若九郡率(全,都)然,吾将何事     D.于余姚立邸,颇纵横(气焰嚣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悉裹以苇席,弃之路傍           ②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B.①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①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①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       ②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宪之不到二十岁就被州府征召为官,元徽年间任建康令时,用“牛认主家”法巧破盗牛
案,使盗牛者伏罪。
B.顾宪之拒请托,抑贪残,性格清廉节俭,因此百姓感到心平气和。
C.顾宪之衡阳为官时,一心为民处置瘟疫造成的祸害,并教化民众破除迷信,使全郡大治。
D.顾宪之虽连任郡宰,却少有资财,“不免饥寒”,足见其一生清廉。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宪之下车,分告属县

②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

③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9-10题。
山行即事  王 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①:一种水草。    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9.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4分)

10.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
(4)独学而无友,                    。           
(5)                   ,不与秦塞通人烟。      
三、语言文字应用(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悄寂  讥诮   春寒料峭  行情走俏      B.憧憬  冲压   忧心忡忡  首当其冲 
C.当今  当权   螳臂当车  罚不当罪      D.差距  差劲   差可告慰  差强人意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假日里,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极大放松。
B.今年初,由众多明星主演的长篇历史剧《江山风雨情》,以“全国之最”的强大阵容出击荧屏,谁知播出后却惨遭收视滑铁卢。
C.新年伊始,歼-10战机正式对外亮相后,陈水扁及其幕僚急忙研究对策,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真是到了目不交睫的地步。
D.使下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一个大家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窗口服务行业,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精神。
B.成都老百姓和海内外游客在天府广场不仅可以感受到巴蜀神韵,还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之所在。
C.有关专家表示,中国加快制定国家气候战略与中国以及世界气候日益变暖导致生活环境恶化有关。
D.我国是否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必须靠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靠人民生活富裕幸福,还要靠较高的国民素质、完善的民主法制、高尚的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5分)
2008年我国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实属历史罕见。灾害天气从1月中旬到2月上旬,持续了近一月的时间;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受灾,范围遍及中国南方各省;此次灾害给电力和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破坏,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人民币。
     请从三个方面概括今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特点。(包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6字)

16. 着眼于下列句子相互间应有的逻辑性,把他们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也规定一律都用德语
②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止的趋势
③而在许多最需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
④长期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时,开始应我们学生的要求打算用英语
⑤而对强势文化的介入,各民族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呢
⑥但法国大使馆坚持要他使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

四、作文(7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陶渊明欣然归来,锄豆南山,乐而忘返。陶渊明是幸运的细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走得太远,我们的心中还有那澄明的月夜吗?我们的心灵是不是也渴望回家呢……
请以“回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
乙、选考题
五、(18分)
注意:本大题为选考题。以下有两类选考题,一类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另一类为实用类文本阅读,分值都是18分。考生只需选择其中一类作答,不得跨题做。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8分)
给城市做一张“文化名片”——访易中天教授  单三娅
①记者:你的随笔体学术著作虽是随笔,读后却有满足感,不是浮皮潦草、浮光掠影,而是于市井杂谈之中见出人性,见出灵魂,见出文化。作为一个文艺学者,你近年来对人、对中国人、对男人和女人以及与人有关系的生存环境作了不少研究,而且颇有“成一家之言”的架式。你为什么从文学艺术研究转向这个领域?你是如何入手进行这种研究的?
易中天:大约七、八年前,我就开始意识到:学术界应该关注人、人性、人际关系和人的生存环境,我称之为“为人生而学术”。只有这样,研究的结果才可能带着鲜活的生命和情感。人是文化的存在物,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式,说得白一点,就是“活法”。因此,从人的活法入手来解读文化与人,是一个好办法。这是我的书中有大量“市井杂谈”的原因,也是我特别关注饮食男女、城市个性之类问题的原因。
②记者:你在《读城记》中试图找出每个城市的独到之处。请问城市的个性是如何确立的?城市为什么要有个性?
易中天:西哲有云:人类是擅长制造城市的动物。中国的城市史也有几千年了。如此漫长的历史,其中的变故原委,自然是一言难尽。不过总其大概,城市个性形成的原因,无非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比方说,重庆火辣,厦门温馨,地理使然;西安古朴,深圳新潮,历史使然;北京大气,上海雅致,政治经济使然。当然,没有哪一个城市的个性是由单一原因形成的,所以,要把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质准确无误而又形象生动地说出来,是很难的。比如南京,就不好说它是儒雅还是粗俗,是伤感还是豪壮。总之,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要真正读懂,并不容易。
③记者:你虽然在试着给城市下定义,却不是轻易下的,而是下得很“圆滑”。比如你说北京醇和,上海雅致,北京贵族,上海理性。北京人很大气,但这大气常常变成霸气;北京人很平和,但这平和可能变成平庸。上海人虽然世俗,但上海人的理性精神颇为可贵。那么你是如何解读城市,又是如何给城市下定义的呢?
易中天:城市像人,也是有“人格”、“性格”甚至“性别”的。北方的城市大抵是“男性”的,南方的城市则多半是“女性”的。四十年代就有人说过,杭州是大家闺秀,苏州是小家碧玉,上海是洋城少妇,重庆是徐娘半老等等。在我看来,城市甚至就像人一样,是有“体味”的。这个体味,就是城市的“文化味儿”,但要把现象背后的原因找出来。比如,说“有事您说话”的多半是北京人,说“关侬啥事体”的则肯定是上海人。但北京人只会对自己的“哥们”说那句话,上海人则会对所有人说“关侬啥事体”。因为北京是城,城就是“圈子”,北京人不可能没有“圈子意识”;上海是滩,滩涂上的人都是互相不搭界的。城市的差异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小处见大。只要对一个城市的人的活法有感性具体的体验,又能“读”出形成这些活法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原因,就不难给这个城市做一张“文化名片”了。
④记者:你是从人的心态、人群的比较、人的品格以至人的习俗上解读城市的,像是一个横向切片。我想问,城市在多大程度上造就了人的气质的差异?按照这个思路,再过几十年,许多城市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是否人的差异也越来越小了?
易中天:可以肯定,一个城市,越是文化特征突出,文化性格鲜明,它对人的气质的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是有可能超物质的。不要说里弄拆了,石库门没了,就算大上海沉没了,上海文化也还是上海文化。你看犹太人曾经一度连国家地盘都没了,犹太人不还是犹太人?北京的牌楼拆了好些年了,老北京变成了新北京,但北京人没有变成上海人或别的什么城市人。这就叫“辫没了,神留着”(此说来自冯骥才小说《神鞭》)。至于某些原本就没有多少性格特征的城市,就不好讲了,它们很可能在城市一体化的进程中变得越来越平淡无奇。
⑤记者:说到城市一体化,你是否认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许多城市有趋同的倾向?
易中天:当然有。中国的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没有个性。到处都是似曾相识的店面和千篇一律的建筑:时装屋、精品屋、海鲜酒楼娱乐城,一些宝贵的传统连同它们的风味一起,已经渐次消失。这其实是对现代化的误解。现代化并不等于玻璃墙马赛克,摩天大厦立交桥。当然,批量化、标准化、模式化和数字化确实会造成许多雷同,不但城市,就连人,也可能越来越没有个性。
18.从整个采访过程来看,下列不属于作者主要探讨的问题的一项是(  )
A.为什么要研究城市的个性          B.城市怎样实施一体化进程
C.怎样给城市下一个定义的问题      D.如何发现城市个性化的问题
19.下列所选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中天的“圆滑”是指他定义下得比较辩证和全面。
B.城市人表现出各种“味儿”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的。
C.城市是一本书,因为其丰富性,所以要读懂它不容易。
D.城市的性别化主要是与该城市的气候条件有关联的。
20.易中天“为人生而学术”的内涵和意义各是什么?(6分)


21.易中天以他的方式“品三国”,解读历史,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思想大碰撞。联系上文有关观点,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
①现代文学观念认为,文学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使读者拉开心理距离,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契合其文化心态的情境或者思想。假如有一天,你拿起先前酷爱的一部作品重读,却发现它已经了无新意,也就是再也拉不开那段心理距离,这说明在你的心目中它的生命力已经开始枯萎,它已不能给出新的审美期待。
②其实,读书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发现,是在唤醒自己本已存在但还处于沉睡状态的思想意识。一切能够使心灵发生震撼的、产生重大影响的,都应是一种心理的共鸣和内在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善于思索都是至关重要的。鲁迅说过,没有悲哀和思索的地方,就没有文学。有人提倡作家学者化,实际上,更应倡导作家成为思想者,因为学者未必就是思想者。思想的自觉,是学者最高的自觉。有些书的作者很聪明,有才气,文章也流光溢彩,可就是思想含量不足,精神内涵空虚,读过之后获益无多。同样,作为读者也应该善于思索。读书应该善于提问题,找话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处于一种鲜明的研究状态。我曾写过一首七绝,描绘读书犯险历难的情态:“缒幽探险苦般般,夜半劳思入睡艰。设问存疑挥战帜,堂堂书阵百重关。”
③长时期以来,人们将读书、学习的基点定在掌握知识上,“知识就是力量”成为公认的真理。知识当然重要,但更值得珍视的,是人生智慧、哲学感悟。信息、知识与智慧,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信息好比是矿砂,是所有容易获得或不易获得的事物、事实、认识的总和,可供人们据以分析与参考;知识是人们把大量的事实与认识的矿粉投入熔炉之后,提炼与组合而成的可供使用的材料。大部分知识都是专门知识,是关于某一领域、某一科目、某一程序、某种思想方法、价值准则等方面的认识;而智慧则是在生命体验、哲学感悟的基础上,经过升华了的知识,它是知识的灵魂,是统率知识的。知识关乎事物,充其量只是学问,而智慧关乎人生,它落脚于指引生活方向、人生道路,属于哲学层次。
④马克思曾经把哲学形象化,比喻为“迎接黎明的高卢雄鸡”,意思是哲学是武装头脑的,是精神武器,是在前面指导人生的。黑格尔则说,哲学是反思的科学,是事后的思索,因此,他把哲学喻为“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两位大师讲的都是关乎智慧、关乎人生的。古希腊的哲人把哲学说成是爱智慧。智慧是哲学的生活化、实际化。
⑤在读书、思考中,悟性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了知识不一定就能具备悟性。知识只有化作对生命的一种观照能力时,它才能变成智慧。因此,智慧总是与内在生命感悟和创造性思维有关,知识则未必。智慧是指能够把知识、感受转化为创造性的特殊能力。我国记录哈雷彗星的出现,始于春秋时代的公元前613年,一直到清末1910年,两千余年从未间断过,总共出现过31次。这可以称作“世界的唯一”。但是,记是记了,却没有人对它进行思索、研究,不知道这出现了31次的彗星竟然是同一个。到了公元187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没有掌握这份天文记录的情况下,只是依照牛顿的引力定律,计算出了彗星的轨道,预言了它出现的周期——每隔76年回归到太阳身边一次。可见,信息、知识重要,而运用知识、从知识出发使之成为智慧,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博学不能使人智慧。”关键在于能否使知识、学问由死变活。
⑥思考重在找到一个准确的、独特的视角。其实,哲学研索本身就是一种视角的选择,视角不同,阐释出来的道理就完全不同。这是著名学者李泽厚说的。视角和眼光是联系着的。爱因斯坦看人看世界,用的是宇宙的眼光,因而能够跳出“人为中心”这个成见,得出人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埃尘———没有骄傲的理由的结论。
⑦从前的史学只注重史实与过程的记述,着眼于历史的客体;而自从分析的历史哲学提出以来,就逐步转到历史思维上来,即转到主体如何认识历史的客体上来。我国古代史学,以叙述为主,阐释为辅。所谓“叙述”,主要是指翔实地记述史实、事件;而“阐释”则着眼于史论,重视历史研究。《左传》中的“君子曰”,《史记》篇末的“太史公曰”,都属于史论性质。它们往往并不独立成章,只是附于书后,或者夹叙在行文中间。史论的大量出现和独立成篇,大体上肇始于宋代,到了清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前,有些饱学之士炫富矜博,腹笥不可谓不丰厚,占据史料也十分充足,但由于缺乏浓烈的研索意识,不善于发现问题,穷追苦诘,结果终其一生缺乏理论建树。这个教训我们应该认真地记取。
(选自王充闾《堂堂书阵百重关》,有删节)
18.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审美期待”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二段作者主要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找出第③段中的两个关键词:         、         。(2分)
说说文章标题“堂堂书阵百重关”在文中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各项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_____、_____(6分) 
A.好文章要流传于世,需要作者深刻的思想和丰厚的精神内涵。 
B.知识只有上升到智慧的高度才有价值和意义。
C.哲学是关乎智慧、关乎人生的,智慧是哲学的生活化、实际化,二者相互映衬。 
D.第五段列举我国记录哈雷彗星的事例从反面说明智慧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E.思考就是视角的选择。视角不同,就会有新的发现和创造。 
F.对于史学研究,既要有详尽的“叙述”,更要有独到的“阐释”。 
21.请你举一实例,说明智慧比知识更为重要的道理,并作简要的阐述。(4分)

丙、加试题
为选考历史的文科考生必做题目(30分钟   40分)
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22-23题。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注;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章句下》)
【注】颡(sǎng):额。
2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6分)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注;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23.孟子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二.(15分)
24.下列各句中,对文学常识解说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唐代出现的传奇小说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走向成熟,陈鸿的《长恨歌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都是影响较大的作品。
B.唐代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韩愈、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白居易就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C.某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作者“放浪形骸”“杂优伶中,时演剧以为乐”。上述两项内容与清代一位大文学家有关。
D.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作的《阿Q正传》是我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E.加西亚•马尔克思是表现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创作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25.下面文字是《红楼梦》里的一段人物判词: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挂。
这段判词写的是哪一个人物?请简述与这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5分)
答:

26.简要分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德“硬汉”形象。(5分)
答:

三、(&nbs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上饶市重点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200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题(之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