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2007学年度高三第6次统测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中山市2007学年度高三第6次统测语文试卷(高三选择性必修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中山市2007学年度高三第6次统测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共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否则一律为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蹊跷溪水栖身之所休戚与共B.夙愿星宿追本溯源沧海一粟C.陌路蓦然厉兵秣马拐弯抹角D.参劾涸辙荷枪
试题预览
  中山市2007学年度高三第6次统测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否则一律为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蹊跷    溪水    栖身之所    休戚与共
B.  夙愿    星宿    追本溯源    沧海一粟 
C.  陌路    蓦然    厉兵秣马    拐弯抹角 
D.  参劾    涸辙    荷枪实弹    一丘之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经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足足涨了每平方米1000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各界人士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抬着花篮,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小白花,缓缓地走到王选院士的遗像前,鞠躬         ,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②“上学难”问题是人大代表最         的问题之一,我国将在五年内对农村教育投入2千多亿元,使农村学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消除横亘在城乡间的“教育鸿沟”。
③ 国民党“立委”         陈水扁的“废统论”,国台办新闻发言人也指出“废统论”是“台独”分裂活动进一步升级的危险信号。
 A.志哀    关注    叱责           B.致哀    关注    斥责
C.志哀    关心    斥责           D.致哀    关心    叱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海峡两岸高层人士50年来首次公开、直接的历史性接触,开启了两岸协商谈判解决问题的大门,这一事件必将载入两岸关系史册。
B.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C.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D.中国斯诺克神奇小子丁俊晖虽然再次无缘世界锦标赛正赛,但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坚韧意志均有较大提高,相信他明年一定会梦想成真。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认,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以身居作 居作:作佣人
B.鸿并绝不娶 并:全部
C.简斥数妇 简:直接
D.无乃欲低头就之乎 就:投身、屈就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B.因为执勤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今乃衣绮缟,傅粉墨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以观夫子之志耳 / 舞幽壑之潜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鸿崇尚节操的一项是(3分)
①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②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
③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④居庑下,为人赁舂
⑤七日而鸿不答            ⑥鸿潜闭著书十余篇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鸿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中学习,博览群书,无所不通;学成之后却因家境贫寒无法著述,只好在上林苑中放牧。
B.梁鸿为人正直耿介,他死后,人们都认为品性清高的他足以与坚守信念的要离媲美。
C.孟光貌丑而心慧,在刚嫁给梁鸿时用盛装丽服来试探梁鸿的品性,其实孟光早已有隐居的准备。
D.皋伯通发现佣工梁鸿之妻对丈夫十分敬重,因此断定梁鸿是一个非凡的人,于是安排他住在家里,使梁鸿得以闭门著书。
9.断句与翻译(9分)
(1)用“/”给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邻 家 耆 老 见 鸿 非 恒 人 乃 共 责 让 主 人 而 称 鸿 长 者 于 是 始 
敬 异 焉 悉 还 其豕 鸿 不 受 而 去 归 乡 里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4分)
                                                                  
②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2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⑴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3分)
                                                             
⑵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分)(任选三小题)
(1)适百里者,宿舂粮;              ,              。( 庄子《逍遥游》)
(2)          ,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氓》)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4)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

三、本大题4小题,共 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15题
                       韩愈与古文运动
汉朝的时候,官府文告力求“典雅”,以致地方官吏也不能读懂。六朝以骈文为正宗,这几百年间的上行下效,使得先秦诸子和司马迁的还以口语的自然气势为基础的散文一脉,几乎断绝。六朝的杰出诗人们虽然曾经反对当时绮靡的诗体,然而并没有大张旗鼓。初唐四杰也是反对六朝的“宫体诗”的,然而也没有发起一个恢复先秦诸子至司马迁的散文传统运动。直到安史之乱后,才有韩愈起来大声疾呼,发起所谓“古文”运动。此所谓“古文”,就是先秦诸子到司马迁的散文传统。韩愈的“古文”运动的文体改革的观念,和他的“抵排异端,攘斥佛老”的“尊儒”思想是相为表里的,也可以说是前者服从于后者,所以韩愈自己说:“愈之所以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这种思想上的局限性,使得韩愈的文体改革运动仅仅以模仿先秦诸子的散文为目标,而不能像先秦诸子和司马迁那样以接近人民口语为目标来创造新的散文。史家称韩愈的运动为“古文”运动,实在倒是很确当的。话虽这么说,我们仍然不能把韩愈的功绩估计得太低。在韩愈之前,隋朝、初唐、盛唐时期,都有过“古文”的名家,可是他们没有像韩愈那样有意识地发起一个运动,因此,“文起八代之衰”的赞词也就不能不落在韩愈身上了。
我们还应当说,“古文”运动是作为反对形式主义的倾向而出现的。安史之乱后,反现实主义的文学又渐渐抬头。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就是针对这种颓风而发的,并且力图重振汉魏“乐府”。但是,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们的努力,到第九世纪四十年代,也就有后继无人的危险。正当这时候,韩愈的“古文”运动却并未跟着韩愈、柳宗元的去世而消歇,而是渐渐地确立和稳固起来,它扭转了三百年来“文”“笔”的成见,把散文重新送进艺术之宫。于是“古文运动”以及“古文”,在宋朝为欧阳修等所扩大而赢得普遍的承认。到了明朝,“前七子”又拿来反对当时的“台阁体”——形式主义的宫廷文学。从韩愈到李梦阳,“古文”运动都是有着反对阿谀粉饰、纤巧侬丽或雍容平易的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文学的积极意义。但是,从韩愈到李梦阳,他们又都逃不出同样的矛盾:他们反对形式主义,但他们自己也陷入于另一形式主义之中。
韩愈的文体“解放”运动是有进步意义的——尽管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文体“解放”的进步意义,而只是“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但是,也正因为韩愈自己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文体”解放(用韩愈自己的话,就是所谓复归自然)的真正意义,那就势所必然地也不会真正认清楚“文体解放”的目标和方法。结果,他错误地把先秦诸子的散文当做目标,而把模仿先秦诸子作为方法。韩愈只看到先秦诸子的散文比骈文自然得多,却不知道先秦诸子散文之所以能够那样自然,是力求接近当时的口语之故。韩愈的时代,距离先秦诸子的时代已经有千多年,其通用的语法、语汇、语音,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因而韩愈所欲“复”的“古”,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实在和骈体同样地难懂。这是韩愈所不曾理解,或者是不在他的考虑之中的。因此,在我们看来,反对形式主义的韩愈,            。(选自茅盾《夜谈偶记》,有删改)
12.下列是作者对韩愈古文运动功绩的评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抵排异端,攘斥佛老,尊儒卫道
B.反对阿谀粉饰、纤巧侬丽的文学
C.把文体从骈俪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古文运动把散文重新送进艺术之宫
E.提倡以接近人民口语为文体的散文
13.下面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    】(4分)
A.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一个以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文化传统为目标来反对形式主义文风的“文体解放”运动。
B.在韩愈之前,也出现过反对“台阁体”这种形式主义宫廷文学的“古文”名家,但他们却都没能像韩愈那样发起运动。
C.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等人都反对形式主义文风,但都陷入了另一种的形式主义之中。
D.在“古文运动”中,韩愈并没有真正认识“文体解放”的目标和方法,因此也自然不会意识到“文体”解放的真正意义。
  E.韩愈倡导文体改革运动的目的,是通过模仿先秦诸子散文,反对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抵排异端,攘斥佛老,尊儒卫道。
14.为什么说“史家称韩愈的运动为‘古文’运动,实在倒是很确当的”?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15.结合全文,完成以下两小题。(6分)
(1)文体解放的真正意义是什么?(4分)
                                                             
(2)在文末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符合行文的思路。(2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为选做题,请在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阅读。在答题卡上作答前先填上文本序号和类型:“(一)文学类”或“(二)实用类”不能跨文本答题。
(一)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6—18题。  
大  美  之  美  
  阿 敏
西藏的山水只宜远望,不可近瞧。那里的山,多是褐中泛黑的颜色,不长一棵树。那是一种怎样的山呀,离天那么近,它们的骨和肉,都被太阳烤干了,已没有一丝一毫阴柔的女儿气,惟存阳刚与雄浑。它们与蓝天、白云、湖泊构成了大跨度、大视角的不加丝毫修饰的原始之美、宏阔之美。可你近赏它时——就连海拔5000米、巍峨的岗巴拉山,呈现给你的也没什么惯常的意趣可言,绝对找不到水落珠溅、苔绿花红、芳草萋萋的景致,有的只是干燥异常的壤土与碎石。 
在我目力所及的地方,大自然的存在都显得非常简洁,好像盘古刚完成开天辟地。在内地的时候,每当我看到秃秃的山冈,就惋惜为何不多植一些树,让它变得苍翠一些;就在我飞抵拉萨的当天,看见这座阳光之城周围山上的荒芜,也延续着这样的想法。可是,从我一脚踏上岗巴拉的时候起,我就发现我错了。天下其他所有的山的确都该葱茏蓊郁,而唯独这里的山就应该是裸露的,骨感的,刚健的,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让人放心——在世界屋脊上撑起我们头顶这片蓝天的大山,难道不应该是一身雄风、力挺万钧的样子吗?我甚至想,这里的山上即使能种活树,也应不为,让青青翠翠的山为我们擎天,太秀气了,会让人担忧它的柔弱,难以承受天的重荷。仅仅看了一眼,我几乎就被这雄奇之美击倒,一时之间竟无法释怀,喉咙有一种噎堵的感觉。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到,美到了极致让人产生的窒息感。
真的,即使你的想象力再丰富,也难相信造物主能把那片土地打造得如此神奇。站在岗巴拉山顶,就能领略到这精彩的一幕。藏语里意为“珊瑚湖”的羊卓雍错,在岗巴拉的脚下,弯弯曲曲,绿宝石般熠熠生辉。湖的两侧皆为濯濯童山,罡风扯着白云从它们的顶上飞掠而过。碧水的映衬,使这些貌不惊人的山,顿显神采,成了宏大画卷中不可替代、不能拆分的部分。湖的那一端,是连绵的皑皑雪峰,在高原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泽,把远方蓝得能掉下汁液的天幕切成锯齿形。美,被一层层的大山扩展到天的尽头,无疆无界,用一双眼睛来丈量这里的美,显然已远远不够用了。  
水因山而生,山为水而存。羊卓雍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教科书上说,它由冰川堰塞和包括岗巴拉在内的山上的雪水汇聚而成。这种解释是科学的,也是冰冷的。来到它的跟前,我发现绿宝石般的颜色变成了湛蓝,露出了海的韵味。它要容纳那么多的膜拜、那么多的礼赞,同时又要在膜拜、礼赞中满足人们心愿上的索取,自然有海一样的情怀。
有别于过去见过的所有的湖光山色,这里的山,岑寂、肃穆;这里的水,端庄、圣洁,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美,使人绝然不敢生出丝毫的狎玩之意,惟恐崇敬不足。在它们面前,你的躯体虽是直立的,但魂魄实际早已匍匐在地。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藏族人为何会把自己的信仰与神山圣水组合在一起,在它们面前,堆放玛尼堆,扯挂经幡,旋起转经筒,一遍遍地把自己的五体投向大地。是的,这样的地方若非神灵栖居之处哪里还是呢?  
  雪山的影子映在水中,湖水犹如一张专门让它们安睡的蓝色大床。水质洁净无比,让人不忍濯手足。伫立圣湖之畔,我只好来个“意”浴,默默地洗涤着自己的灵魂。古人说的“澡雪精神”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选自《人民日报》 ( 2006年11月28日 第15版 ) , 编者有改动)
16.(4分 ) 请以山峰为例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文章说“西藏的山水只宜远望,不可近瞧”的?
 17.文章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主要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5分)
 
 18.从审美的角度看,文章为什么说西藏的山水是“大美之美”的?请分点说说你的理解和看法。(6分)

(二)实用类文本
伦敦交响 年轻没错
迈上北京保利剧院的指挥台,为两个小时后的正式演出排练,丹尼尔•哈丁抬腿脱下左脚鞋子,作势要敲打面前的乐谱架。指挥台下,伦敦交响乐团100多位乐手大多埋头调弦试音,只有几个人注意到他的顽皮,笑着看他。他把鞋穿回去,“嘘嘘嘘———”
还是这招管用,剧院顷刻无声。
去年秋季,1975年8月31日出生的哈丁正式成为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
在还没获得这一任职,但业界已经传开消息的时候,哈丁上了《BBC音乐杂志》的封面。偶像气息十足的大幅照片一旁,醒目标题是:“丹尼尔•哈丁,红得太早?(TOO MUCH TOO YOUNG?)”
3个月前,哈丁刚刚在伦敦巴比肯音乐厅指挥了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的演出。英国媒体对这位从欧洲大陆回来的年轻同胞一点也不客气。乐评人安德鲁•克拉克对这场演出尤其是《马勒第九交响曲》相当不满意,他在《金融时报》上向哈丁发难:
“再给哈丁20年,他没准能令人信服地拿出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我相信哈丁会越来越好,可是让100多人的乐团从欧洲大陆飞过来弄这么场演出,有点开玩笑了。他应该跟三流的交响乐团多摔打摔打,再出来现眼……”
乐团的气哈丁也受过了:2005年在法国,他指挥巴黎歌剧院交响乐团排演莫扎特歌剧《女人心》,排练了一场,他被迫甩手走人,因为乐团根本不愿受他的指挥。
“大家总是说我的年龄。”哈丁说,“可是他们好像忘记了好多大指挥家首演时都很年轻:富特文格勒20岁首演,祖宾•梅塔头一回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时候也才23岁。交响乐团担心的并不是指挥的年龄,而是他的能力和自信。站在一支交响乐团跟前,要是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就更不可能相信了。当然,演奏完了,你又得有足够的谦虚,回头去质疑自己所有的要求。”
哈丁头一次指挥职业乐团也还不到19岁。17岁的时候他拉同学组成乐团,自任指挥排演了勋伯格的《月迷彼埃罗》,还把演奏录音带寄给了西蒙•拉特。西蒙•拉特当时担任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他把哈丁叫到伯明翰,想看看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是谁。
“他说我们的演奏比他一星期前在柏林指挥的还要精确。”哈丁回忆,“可他又说,你们显然完全没有理解。”
在年龄问题上,西蒙•拉特是哈丁再合适不过的老师。19岁还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上学时,西蒙•拉特就获得了约翰普列尔国际指挥大赛的第一名,25岁他就出任伯明翰的首席指挥;他自己在事业初期也没少遭受英国媒体的冷嘲热讽。他们曾经戏称他作“拉特宝宝”。
2005年,统领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20年的里卡多•穆蒂退位,哈丁指挥了新演出季的揭幕首场,莫扎特的歌剧《伊多梅纽斯•克里特王》。他获得了长时间喝彩,而歌剧院后台把门的乃至新闻办公室的人都还不认得他。
事实上哈丁的面孔显得比实际年龄还“嫩”。有记者当众问到英国媒体对他的苛刻批判,他语气立刻急促起来,显得很没城府。这个时候倒是乐团的演奏家站出来“保护”他:“他是我们请来的。”
2008年,指挥家柯林•戴维斯80周岁,他将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英国作曲家詹姆斯•马内利的一整部全新交响乐作品。老指挥新作品组合,或许更体现出乐团的另一种“年轻”。
有103年历史的伦敦交响乐团,其实并不似大多外人想象的那样“古老”,除了古典音乐,他们还做很多很年轻的事情。比如他们专门开了一个手机铃声网站,音乐爱好者可以付费下载乐团演奏的音乐做自己的手机铃声,MIDI铃声1.5镑一首,和弦或真音铃声3镑。听听下载排行榜,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三 选择性必修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之语言运用题』  下一个『2008年高二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