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十二乡镇统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诸城市十二乡镇统考试题(九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诸城市十二处乡镇统考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9分)一.(19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伫立锐不可当猝然长逝挑衅2、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2分)(1)听到父母的呼唤,他modi()转过身来。(2)这次义演muji()到了很多善款,能帮助很多贫困学生。(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zhenzhuo()着光和影,sh
试题预览
  诸 城 市 十 二 处 乡 镇 统 考
语 文 试 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9分)
一.(19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伫立      锐不可当       猝然长逝      挑衅
2、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2分)
(1)听到父母的呼唤,他mo di(             )转过身来。
(2)这次义演mu ji (           )到了很多善款,能帮助很多贫困学生。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zhen zhuo (             )着光和影,she(       )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3、病句修改。(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2分)
(1)命运之神给他的第一个惊喜首先是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

(2)雨菲当上了本届十佳青年歌手的荣誉称号。

(3)《水漫金山》是镇江市历时三年精心营造的集中体现地方特色的作品。

(4)市政府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严肃处理的决定。

4、名著阅读:(4分)
(1)“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这两句称赞的是何人?
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

(2)这个人物生性狷介而总是落落寡欢。恩师被杀,他却违逆众人,反对发电报。他与作者在回国后结成好朋友,由于苦闷困顿,最终悲惨地死去。这个人物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他的名字是:               
5、诗词默写:(3分)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                                           。
(2)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                                            。
(3)“一切景语皆情语”。徜徉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透露出诗人对早春春草初出之景的喜悦之情“                                              ”是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咏雪、以春景写冬景之千古名句。
6.认真观察中国探月标志,探究图标所包含的意义。(3分)
探究结果: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3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前两句              ,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后两句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            。(两空均填表达方式)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言外之意?


第二部分   阅  读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8—12题。(13分)
住在母亲的掌心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总要将手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上抚摸,让我周身流遍慈爱。 
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

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我不知道她这是干什么。母亲说,把它放在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挡挡辐射。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不普通的是,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这才回想起,母亲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 
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母亲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能想象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高招”。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

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山珍海味。她静静地坐在桌边,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后来几次去,就发现阳台上放了几口大缸。缸里是为我制作的泡菜。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   
母亲终于满意了。每次她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坐在车上,我把泡菜放在掌心。脑海里想象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围绕穿行。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的玻璃瓶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时感到温暖。车子载着我离家几百里。我在外漂泊,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可是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手中的泡菜,仍然住在母亲的掌心。 
                                         (选自《读者》 2006年第7期)
8、作者说“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为什么他要作出狼吞虎咽的样子?(2分)


9、请结合语境说说“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0、文中写了母亲的三件事情,请分别为它拟一个小标题(每个不超过6个字)(3分)

11、文章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请评价这样的标题好不好?(3分)




12、也许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忽视了很多这样的细节,请你写出自己类似的经历,并说说自己的感受。(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8分)
植树并不全等于环保  
①在一般人心目中植树总是有利于环境的,比如,树木可吸收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净化空气,并降低温度,减轻温室效应。但是,现在研究人员发现,植树如果不分某一地区的具体环境,而且选择的树种不适宜,反而可能因植树而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破坏当地的生态。
 ②比如,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但这一过程也可带来副作用,包括吸干溪流和使土壤变得更盐碱和更具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杜克大学的罗伯特•杰克逊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全球性的研究,它权衡了涉及植树的方方面面,并得出了植树并不全等于环保的结论。
③ 植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生长,而种植大片森林后,尤其是快速生长的树林则可以置换大气中的气体,因而可以阻止全球变暖,但大量的森林也需要大量的水。杰克逊的研究小组观察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全球500多处新种植的森林地带,在这些新种植的森林地带有13%的地方在一年内溪水被完全吸干。平均起来,植树切断了50%多的地区当地的溪流。比如,他们在南非考察就发现一些地方的松树吸干了当地的溪流。
 ④另一方面,在何种地段植树也对环境体现出不同的影响。比如,在荒山和庄稼地里植树的环保效果是不一样的。杰克逊的研究小组发现,无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人们在庄稼地种树可能对环境会有不利影响,因为在庄稼地里种树就得使用更多的水。而这种情况会减少人们饮水和灌溉时对水的利用,并且损害当地的液体生态系统。杰克逊等人的研究还发现,与其他类型的植被,如农作物或绿地相比,森林土壤更容易变得盐碱和酸性更大。
⑤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植树后反而不利于环保和生态的现象呢?部分原因在于,一些地方的植树选择的是那些快速生长并能吸收较多二氧化碳的树种,而这些树一年的所有时期都在生长,终年保持常青。这就意味着这些树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因而会吸干溪流的水。
 ⑥不过,在庄稼地种植树木导致的水流的一些变化对环保也是必须的。比如,在美国的一些农业地带种植森林可以减少土地肥力流失到海里,这就可以避免海中的水藻疯长并杀死水生生物。不过关键在于进行造林计划时要考虑当地因素。研究人员形象地比喻说,制定政策者常常戴了一副“碳眼罩”,只想到和谈论减少碳。这会造成另一种环境副作用,水生态的破坏。
 ⑦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公司目前正在把种植森林当作获取“碳信用卡”的途径,也即植树越多,可以获得越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些电力或能源公司就是这么考虑的。而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也是这种规定。但是,这适用于没有植被和庄稼的土地。比如,在退化的土地上重新植树造林以吸收二氧化碳。
⑧ 杰克逊等人认为,植树造林计划应当尽快获得授权。但是植树造林的所有成本,包括对水的影响也应当考虑进去。所以,植树造林需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地方以及选用什么样的树种。
                                  (选自《百科知识》2006年第3期)
13、作者为什么说“植树并不全等于环保”? (2分)
 

14、“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也是这种规定”,结合文章内容推测,“这种规定”的大致内容是什么?(2分)


15、读第②③两段,说说这两段主要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阅读以下链接资料,结合上文,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至少二点)? (2分)
(1)从1971年起,每年的3月21日为“世界森林日”,旨在提醒人们关注森林、保护森林。从1979年起,每年的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旨在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踊跃植树造林,爱林护林,从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2) 中国的森林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森林覆盖率仅为12.7%,森林蓄积量86.6亿立方米,人均不足9立方米。
        (3)发展中国家年均消失天然林1628.2万公顷,中国年均消失40万公顷。中国森林每公顷生物量平均为157吨,而世界平均131吨。我国森林总生物量达160.09亿吨,占世界的3.63%。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7—20题。(9分)
励志  感恩  奉献
①近来,《人民日报》刊登了几位大学生的感人事迹:
②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研究生谷振丰,毕业时主动要求到地处西北戈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他说:“位卑未敢忘忧国,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③上海中医药大学贫困学生孙悦礼,深怀感恩之心,立志报考医学专业,热心义工和公益活动。他说“当医生,能给更多的人减轻痛苦。我要把自己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别人。”
④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冯圣兵,当年发起成立“圣兵爱心社”,8年间,爱心社通过卖报纸、收集废品、义卖商品及接受捐赠等方式,筹资帮助农村贫困家庭高中生近200名,其中90%步入了大学殿堂。
⑤上述三个故事,反映出当代优秀大学生身上的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融入民族振兴的伟大洪流,在投身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又着眼现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⑥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代大学生多属“独生”一代,在长辈的呵护中成长,吃穿用住基本不愁。身处宽松的成长环境,面对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有的大学生习惯于接纳他人和社会的关爱,却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人、爱社会;有的过于强调自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不讲责任。教育他们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⑦唐代诗人李贺诗云 “少年心事当拿云”,李大钊也曾经说过“青年者,人生之王”,“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从“五四”运动革命青年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挺身救亡,唤醒民众,到无数热血青年心潮澎湃,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寻求真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旅居海外的华侨青年放弃优厚的生活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国贡献才华,到近年来涌动的海外学子情系中华、报效祖国的“归国热”……一代代有志青年在振兴中华的征途上洒下青春的热血与汗水,继续属于青年人的激情与梦想,在神州大地上挥写青春的华章。
⑧远大的理想,感恩意识与奉献精神都是今天的青年人不可或缺的,都需要我们注重养成,自觉践行。只有志存高远,懂得感恩,学会奉献,我们才会真正领会责任,回报社会,关爱他人,我们的社会才会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多一份和谐和温暖,多一份真诚和团结。
⑨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未来呼唤着一代代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的青年人。新一代青年人应当更好地认清责任和使命,把握理想与现实,进而在祖国的需要里找到人生的目标,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自己的价值,在火热的实践中贡献自己的青春。这样,我们的祖国必定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陈不红)
17.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2分)


18.第①-②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9.请概括选文第⑧段论述的内容。(2分)


20.下面两句名人名言哪个更适合做本文的论据?为什么?(3分)
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五、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4题。(11分)
宁(即甘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赠送礼物)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一会儿)还船,缚至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赤脚步行)出谏蒙曰:“至尊(指吴主孙权)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甘宁的字),老母待卿食,急(赶快)上!”宁涕泣嘘欷(哽咽,抽噎)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
2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1) 宁厨下儿留有过  (         )      (2)  宁许蒙不杀  (         )
  (3)蒙母徒跣出谏蒙曰   (         )     (4)属汝以大事   (         )

22.下列加点“之”的用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蒙恐宁杀之    (代指厨下儿)     B. 宁闻之  (代指吕蒙)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结构助词“的”)  
   D.人之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3、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


24、文中吕蒙形象鲜明,试概括人物性格并作简要分析。(3分) 


第三部分   作文
 六、作文(60分)
25、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就将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很受启发,请你以“随手关上身后的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
(2)、             无价
请在上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然后作文,如横线上可填上“信任”、“友情”、“知识”、“尊严”……当然,你也可以填上其它词语。
要求:
①、两个题目的写作,不限文体,你可以根据你的构思,自选文体作文。②、文章的字数不少于600,诗歌应不少于10行。③、要求内容情感健康,写出真情实感。
答案:一、1.zhù    dang    cù    xìn   
      2.蓦地    募集    斟酌    摄
      3.(1)删去“首先”;(2)“当”改为“获得”;(3)“营造”改为“编写”;(4)“商品”后加“做出”。
      4.(1)关羽  刘备   曹操;(2)范爱农
      5.(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 答案要点:图案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是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7.(1)抒情叙事   议论   (2)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二、 8、(2分)我重新作出狼吞虎咽的样子,是为了让母亲感到欣慰,让母亲关心儿子的心情得到满足。这也是我报答母亲关爱的表现。
9、(2分)雷达: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母亲对我的随时关注,像雷达搜索情况一样。
蛛丝马迹:是形容母亲对我的关心无微不至,连最细小的细节都注意到了。
10、(3分)第一件事:我的生日     第二件事:一块玻璃        第三件事:一瓶泡菜
11、(3分)“住在母亲的掌心”题目的含义是:我永远被母亲捧在掌心,就像母亲手心的宝一样。住在母亲掌心的孩子总是最幸福的人。这样的题目含蓄而富有深情,既表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又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是一个很好的题目。
12、(3分)略(能够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到的某些细节,并且谈出自己的感受或启示。)
三、13、(2分)植树如果不分某一地区的具体环境,而且选择的树种不适宜,反而可能因植树而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破坏当地的生态。
14、(2分)植树越多,就可以获得越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15、(2分)举例子。树木吸收二氧化碳过程带来的副作用,具体表现是吸干溪流和使土壤变得更盐碱和更具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
 16、(2分)关注森林、保护森林;根据具体的环境,选用适宜的树种;植树造林,爱林护林;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说出其中一点给1分,以2分为限。)
四、17.青年人应当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2分。
18.①用事例具体阐明什么是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②引出中心论点;③充当事实论据。答出其中两点得二分。
19.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的重要意义,2分。
20.选择②,1分。理由: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身份高低都应该心怀天下,把国家民族的命运当作自己人生的责任,1分;这恰好可以用来支撑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五、21、(4分)(1)过失(2)答应(3)劝说(4)通“嘱”,嘱托  22.B
23、(2分)吕蒙大怒,擂起战鼓,调动军队,打算上船攻打甘宁。(关键词“兵”、“就”的意思各扣0.5分,句式不顺不对扣1分。)
24、(3分)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在甘宁背信弃义的情况下,能听从母亲的意见,以国事为重,不以私怒而攻杀甘宁。(答对一点得1分) (219.218.2.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  下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