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学校初三毕业语文试卷交流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明珠学校初三毕业语文试卷交流
(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明珠学校初三毕业语文试卷交流一、拼音与书写能力考查(5分)1.请将下面成语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并根据材料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汉字。shuāi草连天相形见chù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 (25分)(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 (4分)2.下列各组句子和词语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组分别是:()()A.
试题预览
明珠学校初三毕业语文试卷交流
一、拼音与书写能力考查 (5分)
1.请将下面成语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并根据材料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shuāi 草 连 天 相 形 见 chù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 (25分)
(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 (4分)
2.下列各组句子和词语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组分别是:( )( )
A.把酒临风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接天莲叶无穷碧/复前行,欲穷其林
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6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韩愈)
3.解释加点的词:(2分)
骈死于槽枥之间 (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
才美不外见 ( ) 策之不以其道 ( )
4.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喻指什么?(2分):
答: 。
(三)古诗文默写考查 (10分)
6.填写下面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填写相应的作家或作品。
(1)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 《 行路难》 )
(2)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 )
(3)毕业在即,好友将分离,请选用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的千古
名句 “__________ , 。”与朋友共勉。 (4)_________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
(5)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四)课外文言文考查。(5分)
嗟 来 之 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7、解释加点的字:(1分)
(1)以待饥者而食之( ) (2)、黔敖为食于路( )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翻译: 。
9、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2分)
答: 。
三、 阅读能力考察
(一)、课外议论文阅读(13分)
人 的 价 值
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以前有人说,人的权力和地位就是人的价值.其实不然.从历史看来,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力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却寥寥无几。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于未能官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他们的贡献始终铭刻于后世子孙们的心中。比如,李白、杜甫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历史老人的心目中,他们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诗仙"与"诗圣".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
历史老人最为公正,在他看来,人的价值不在其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的拥有,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人的创造和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的价值有高有低。在历史上拥有权势地位者,真正为黎民百姓留下"青山绿水",也是值得钦佩的,不可以认为权势地位与人的价值相悖;拥有金钱财富者,真正为民众留下"晴空万里",他们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和深思。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 ,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诫世人: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衣服、什物、头衔等都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她的所思所想,看他的所作所为,看他为社会大众贡献了多少.
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有了一颗跳荡的火热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
10、细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2分)
答:
11、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答:
12、第四段中为什么说"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3分)
答:
13、仿造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白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
,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
14、对于人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不少于50字)(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作品阅读(17分)
历练后的飞翔
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雄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称号。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逃脱它的捕捉。
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亲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难以捕捉到食物进而被饿死。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的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有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但后来猎人发现那被喂养长大的雕鹰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
原来,母鹰“残忍”的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就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将能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次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
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但我们的翅膀也同样常会被折断,也同样常会变得疲软无力,如果这样,我们能忍受剧痛拒绝怜悯,永不坠落的飞翔吗?
15、雕鹰为什么被称为“飞行之王”?(3分)
答: 。
16 、文中那“壮丽的飞翔”后面蕴含着的“滴血的悲壮”指的是:(3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各指什么?(4分)
(1)、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次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
答: 。
(2)、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翅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全文,请欣赏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4分)
(1)、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答:
19、读了文章,你悟到了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1) 我为此而___________(横线上可填“自豪”、“喝彩”、“苦恼”、 “愤怒”、“深思”或其他)
(2) 一个顾客观看木匠做完一个漂亮的小柜,发现抽屉的背面也做得佷精致。顾客问:“为什么在抽屉的背面费那么多功夫,谁都不会晓得的。”木匠抚摸着他的作品说: “我晓得。”
生活也是这,有“正面”就有“背面”,有大节就有小事,有重要就有次要,有外面就有里面,有容易被人注意的地方就有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人们喜欢在“正面”精雕细刻,但是木匠在“背面”也精雕细刻。请以“背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以上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2.文体不限。
3.600字左右。
4.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明珠学校初三语文毕业试卷交流答案
1、衰草连天、相形见绌
2、A、B
3、一起 一同 并列、即使、通“现”显现、鞭策 4、(1)想要它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马在)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5、伯乐: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在位者。
千里马: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
6、(1)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
(2)忽如一夜春风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
7、吃 做
8、就拒绝了,最终不吃而饿死。
9、商榷:(1)做人要有骨气
(2)为了小义舍弃生命是否值得
10、人的价值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
11、摆事实(或:例证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2、因为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和深思。 13、如:当居里夫人在狭小的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
14、言之成理即可。
15、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勘称鹰中之最。
16、(1)雕鹰出生不久,就要接受千百次残酷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食物。
(2)母鹰把幼鹰从高处摔下,胆怯的幼鹰便被摔死。
(3)母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并将幼鹰再次从高处率下,有很多幼鹰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
17、(1)折翅训练(最后一次残忍的训练)
(2)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
18、(1)写出了母鹰内心的矛盾和最终选择。母鹰用近乎残忍的训练为孩子未来的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本句充满了哲理。不管外界条件如何,成功最终靠自己。
19、言之成理即可。
20、作文按中考评分标准 (61.144.217.18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
2006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  下一个『
语文园地课外阅读(五段)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