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地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广东省茂名地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广东省茂名地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第Ⅰ卷(共42分)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表达(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押解(jiè)涅槃(pán)偈(jì)语回溯(shuò)B.校对(xiào)攫(jué)取捅(tǒng)坏尺牍(dú)C.丰腴(yú)怜悯(mǐng)付梓(zǐ
试题预览
  广东省茂名地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42分)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表达(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押解(jiè)  涅槃(pán)  偈(jì)语   回溯(shuò)
 B.校对(xiào)   攫(jué)取   捅(tǒng)坏   尺牍(dú)
 C.丰腴(yú)   怜悯(mǐng)  付梓(zǐ) 钟磬(qìng)
 D.勾(gòu)当   熨(yù)帖    蕴藉(jiè)   筑窠(kē)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垂拱而制    骄柔造作    声名狼藉    方兴未艾
 B.谬种流传    命途多桀    不事雕啄    历尽沧桑
 C.斩钉接铁    杀一敬百    令人废解    脑羞成怒
 D.委屈求全    锱铢必较    绰有余裕    人心惟危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座           渤海的小城,因为地理位置优越而成为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
 ②英国是一个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它的君主是世袭的,但议会并没给他过多的    ,国家的一切决定都要经过漫长的协商。
 ③你觉得距离会让好朋友疏远吗?不会。因为“            ”。
 A.濒临   权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毗邻   权利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毗邻   权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濒临   权利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耿仁杰指着作恶多端的贪官污吏,大声喝道:“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今天是你们的死期到了!”
 B.我们要敢于用自己的眼光审视那些名不副实的满分作文,更不要把一味模仿和套用作为取得高分的“终南捷径”,这是有违写作规律的。
 C.时间是一匹不驯服的天马,人类只有尊重它,才有可能驾驭它,使它不致倏忽而逝。
 D.在哈佛大学简朴的校门下,370年来进出的许多人的一举一动决定着政治走向与经济命脉,乃至世界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开始和结束。
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拯救滨海湿地
    美国科学家的一份报告指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每公顷每年创造的综合价值达4052美
元,相当于同等面积的热带雨林的2倍,或其它森林的13倍,或草地的17倍,或农田的44倍!然而,对于滨海湿地的功能与价值及其被破坏的严重性,大部分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却知之甚少,甚至毫无认识,以至于把它们统统视为有待于“开发利用”的“荒地”。        
滨海湿地系统指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包括河口、滩涂、盐沼、海湾、海峡、红树林与珊瑚礁等等,是介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拥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种类。中国滨海湿地的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中国海岸线曲折绵长,有1.8万多公里,仅潮间带滩涂面积就有217万公顷,沿海水域是为数众多的水生生物、鸟类和两栖动物的栖息地及一些洄游鱼类的繁殖地。在中国的海域沿岸约有1500条大小河流入海,形成了浅海滩涂、河口湾、海岸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海岛等6大生态系统30多个种类,其中不少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湿地。        
我国河口海岸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入海泥沙急剧减少,如近几年黄河由于来水减少和断流,河口来沙仅及50年代的1/60,导致黄河三角洲遭受海水侵蚀;二是入海污染物显著增加,全国河流长度的70.6%受到污染,农田化肥施用量近20年增加4倍多,大量工业与城市污水排放,造成近海水质恶化,赤潮频发,每年仅此一项就以10亿元计。        
被誉为“海上森林”和“海洋生物伊甸园”的红树林,处于海洋和陆地的动态交界面,是一种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重要的海岸防护功能,而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知全球红树林有23科30属81种,中国有16科20属29种,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区的沿海。由于围海造地和砍伐,使以上省区的天然红树林仅存二三万公顷,不及历史上的十分之一。        
中国沿海地区占陆域国土13%的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0%的国民经济产值。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海岸带资源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同时也使滨海湿地承受着沉重的环境压力。在滨海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建造港口码头、飞要场、游乐场、度假村、酒店和工业园区,修建海堤、高速公路和垃圾填场等以及直接填海造陆和进行围垦,造成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永久性破坏和丧失。据不完统计,中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滨海湿地219万公顷,竟占去了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0%。        
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经济问题。环境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脱节,正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不力的症结所在。要使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则必须在开发之前将环境保护规划引入和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决策中去。要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
5.对“滨海湿地”的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指介于海洋与陆地之间、拥有多种多样生态种类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
 B.是指在沿海区域和湿地范围内的岛屿,以及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C.具体指河口、滩涂、沼泽、湖泊、海湾、海峡以及红树木、珊瑚礁等。
 D.一种拥有约8200个生物种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特殊的生态系统。 
6.下列是对第一自然段划线句中“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滨海湿地是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特殊生态系统。
 B.滨海湿地对全球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C.滨海湿地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重要的海岸防护功能。
 D.滨海湿地可以为沿海地区创造出很高的国民经济产值。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把滨海湿地视为有待开发利用的“荒地”的观点,不利于滨海湿地的保护,必须给予纠正。
 B.围海造地或滥加砍伐,必会造天然红树林的大量消失,并破坏生态系统,因此必须禁止。
 C.要保护好滨海湿地,就必须减少对滨海湿地的开发,并加大对河口海岸的污染治理力度。
 D.与其先发展经济后保护湿地,不如先保护湿地后发展经济,否则,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
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部诗看。诗比别类文字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曲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是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探案》之类的东西。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探案》的爱好,求去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小说家不仅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异及其种类文学。
如果只就故事说,陈鸿的《长恨歌传》未必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洪升的《长生殿》,无稹的《会真记》未必不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兰姆(Lamb)的《莎氏乐府本事》未必不如莎士比亚的剧本。但是就文学价值说,《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远非它们所根据的或脱胎的散文故事可比拟。我们读诗,须在《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中寻出《长恨歌传》、《会真记》和《莎士比亚故事集》之中所寻不出来的东西。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或是崔颢的《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且问,或恐是同乡。
里面也都有故事,但是这两段故事多么简单平凡!两首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在这两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这两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这两首诗却非你和我所做得出,虽然从表面看起来,它们是那么容易。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
8.下列对作者提倡青年读诗的目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消除对于小说戏曲的佳妙处的隔膜。
 B.超越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从而达到“真能欣赏文学”的境界。
 C.从读诗入手,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D.能欣赏诗,就能看到小说、戏剧中故事以外的诗。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个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的原因是他在欣赏时仅停留在满足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这一层面。
 B.故事只是文学作品中最粗浅的一部分,只不过是搭成花架的枯树,不值得一读,喜欢读故事,就是没有趣味。
 C.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和崔颢的《长干行》两首诗所写的故事都很简单,但语言简朴而隽永,非常富有诗的情趣。
 D.文末的“趣味”是指对于诗中的情趣以及表达这种情趣的艺术方法的了解和爱好。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流小说家是不大会讲故事,但所讲故事中又有诗的人。
 B.就文学价值说,《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分别比《长生殿》、《会真记》、《莎氏乐府本事》要高出许多。
 C.《长干行》故事后面的情趣在于:抓住一个他乡听乡音的人生场景,用这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女主人公飘零异乡的孤苦的内心世界。
 D.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切的了解。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20分)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①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尝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注)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②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③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所著赋、笺、奏、书、令,凡五篇。子琼,自有传。
(节选自《后汉书•文苑列传七十上》)
【注】①伐冰:凿冰。《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朱熹注:“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即指做官的人家。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时千乘王冠   冠:行成年礼
 B.躬执苦勤,尽心奉养  躬:亲身
 C.《田令》“商者不农”  不农:不是农民
 D.后坐水潦事免   坐:因……而获罪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②乃诏香殿下
 B.①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②甚见爱敬
 C.①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②乃悉以赋人
 D.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 ②贻不免丧
1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香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严于律己的一组是 (    )
 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②思慕憔悴,殆不免丧
 ③拜尚书郎,数陈得失
 ④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
 ⑤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
 ⑥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
 ⑦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
 ⑧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A.②③⑥ B.①⑤⑥ C.③④⑦ D.④⑦⑧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黄文强从小失去母亲,为其尽孝,因思念母亲而面容憔悴。人们感动于此,称赞他特别孝顺。 
 B.在他任魏郡太守期间,把郡内的内外园田分给百姓,还督促他们耕种。
 C.黄香官为尚书郎,屡次向皇帝陈述政事得失,受到皇帝赏赐。他恪尽职守,曾经昼夜不出官署大门。
 D.黄香曾经被解除过郎中一职,后来又被肃宗召见,去读没有读过的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2分)
        译文:                                                              
   (2)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3分)
        译文:                                                              
   (3)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3分)
        译文:                                                              
四、诗歌鉴赏与背诵(共10分)
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6分)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1]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2],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1]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宜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沉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2]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①请你谈谈对这首诗“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一联的理解。(3分)
答:                                                                       
②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见《瀛奎律髓汇评》在二、三两联中任选一联,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3分)
答:                                                                        
                                                                                
17.填空(共4分,每空1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蜀道难》
   (2)                         ,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齐桓晋文之事》)
   (4)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五、现代文鉴赏。(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深山夜读
陈芳明(台湾)
深夜校园里的研究大楼如果还点亮着一盏孤灯,那一定是属于我的。这五年来我一直就是捻熄那盏灯的人。灯灭后,我走过长廊,拾阶而下,消失在迷蒙的黑夜。
我越来越习惯于把自己囚禁在书房,那种自我封闭,犹似牢牢锁在孤绝的城堡。关在那样狭窄的空间,我的生命反而开阔起来。面对四壁架上高低不齐的书脊,我好像是面对远方起伏不定的山脊。我容许群书包围着我的魂魄,仿佛是让群山镣铐着我的肉体。天地之间,只剩下我和不知名的神衹与精灵互相对视,并且窃窃私语。书中的直行与横行文字,牵引着我进入另一个世界。我把自己押在孤独的书房里。
所谓孤独,再也不是抽象的字眼,而是有着具体触觉的存在。夜读时,我面对着书籍,也面对书中隐藏的灵魂,我终于领悟到,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孤独。在深山夜读的时刻,唯寂静与我同在,分不清楚是孤独紧拥着我,还是我紧拥着孤独,只觉得彼此如胶似漆,间不容发。
夜读到星稀之际,我又体会到孤独是一种遗忘,一种快感,一种颓废。
无边的夜空下,我独守着一盏孤灯,进行着阅读,构思与书写。我开始重整自己的文学概念,也开始营造文学史的腹稿,并且也编写第二天的课堂讲义。我是那种可以同时作两种或三种思考的人,常常在同一个晚上轮流撰写两篇文章。一旦投注于读与写时,便立刻沉溺在遗忘的深渊。忘情,忘怀,忘我,直到全部的心神都溶入阅读之中。
说孤独是一种快感,那无非是阅读的升华。远离政治以后,我这样的体会越来越深沉。背对着人间,背对着权力,背对着世事的浮沉,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思索我乐于思索的,书写我乐于书写的。在我的灵魂里,没有枷锁,没有包袱,没有疆界。在荒芜而宁静的山岭深处,隐藏着一间自由心灵的书房。
渐渐地,我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原来书中的世界,不再是文学的世界,而是一个灵异世界。纸背上印刷的油墨字体,竟然是一串串的符号,巫术,咒语,魔法,密码。我的肉体彷佛受到作祟与催眠,又好像受到巫师的驱魔,潜藏在内心的邪灵恶魂不期然被召唤苏醒。从书中的符号,我创造了淫荡的欲望,构筑了邪恶的图像,酝酿了愤懑的情绪。这都不是出自作者的设计,而是来自我体内恶灵的反射。
追求学问,原就是在自我挖掘,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因为自己就是残缺的,就是不完整的,所以才需要去阅读。设若没有经过阅读,没有辨识书中的玄秘语言,我就不可能知道体内竟然监禁一只未曾谋识的灵魂。面对那么多的作者与作品,毋宁说是在迎接不同的生命经验。他们透过书籍传达着陌生的、遥远的、隔世的、隔代的信息。这些作者似乎住在另一个星球,在深夜里拍打着未知的、不可解的密码给我。于是,我开始体会到,阅读的孤独何其庄严,何其壮阔,何其森冷。
夜读已经成为我仅有的城堡,我的思考,想象,演说,书写,研究,都是阅读的延伸。走过苍茫的黑夜,拾阶而上,穿越长廊,我再次捻亮书房的孤灯。
(文章有删改)    
18.文章多次提到书房里的那盏“孤灯”,有什么作用?(4分)
                                                                             
19.在作者的笔下,阅读的“孤独”具有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下一个『2008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情况研究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