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人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检测(高二必修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五单元阶段检测一。课内基础知识选择题1.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失期,法当斩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D.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2.下面句中的“而”字与“而言之不详”中的“而”意思相同的是 ()A.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B.扣而聆之C.以斧
试题预览
  第五单元阶段检测
一。课内基础知识选择题
1.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失期,法当斩
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2.下面句中的“而”字与“而言之不详”中的“而”意思相同的是 (    )
    A.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B.扣而聆之
    C.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而笑李渤之陋也
3.下列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C.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4.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盖:大概。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确定。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洎:及、等到。
6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7.从下列各句中选出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的“乃”,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8.选出下面不属被动句的一项    (    )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9.选出与“莫能与之争”中“莫”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D.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1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C.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D.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1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全错误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吾遗恨也(恨:悔恨,后悔)
B.负而前驱(负:背着)   及凯旋而纳之(纳:收藏)
C.岂非人事哉(人事:指给人们安排工作)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尔:通“而”)
D.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泣下沾襟(泣:眼泪)
1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C.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3.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有以下几种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种 (  )
    A.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B.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
C.对事情没有耳闻目睹,反而主观臆测它的有无,合适吗?
14.从下列各句中选出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    (    )
A.仓皇东出     B.函梁君臣之首     C.泣下沾襟     D.忧劳可以兴国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B.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16.下列各句中加点“于”字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情况的一句是: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②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B.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C.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②追亡逐北,浮尸百万
D.①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②夫晋,何厌之有?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明亮)   B.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峻遥远)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探究思考)     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
21.下列“于”字意义和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⑤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⑥苛政猛于虎
⑦不拘于时                         ⑧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⑨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A.①④/③⑤/⑥/⑦/②⑧/⑨                B.①②④/③⑤/⑥⑦⑧/⑨
C.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
22.下列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①函梁君臣之首 ②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④沛公军霸上            ⑤火尚足以明 ⑥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⑧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①②④⑦      B.③⑤⑧⑨     C.②④⑥⑦     D.①④⑦⑨
2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24.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其他项的一项是:
A.安能屈豪杰之流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2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表意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②至莫夜月明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故莫能知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B.①若水之归下也 ②将军百战亡,壮士十年归 ③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
兄弟,而皆背晋而归梁 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C.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②日出初大如车盖  ③旁有大松,曲者如盖
④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
耻相师 ④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张丞相好草书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胡不早问?致余忘之。”(选自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27.下列句中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当时流辈皆讥笑之
A.丞相熟识久之                          B.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C.公将鼓之                              D.文人画士之祸之列至此哉
28.选出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满纸龙蛇飞动
A.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B.乃誓疗之,纵之顺之
C.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D.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9.下面句中的“疾”字,和例句加点词的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一日得句,索笔疾书 
A.君有疾在腠理,不知将恐深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痛心疾首                              D.草枯鹰眼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0—33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泥水),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3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程氏)慨然太息  太息:长叹。        B.轼诣武卫营     诣:到……去。
C.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属:归属。    D.城不沉者三版   版:筑墙用的夹板。
31.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母程氏亲授以书 ②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③使官吏分堵以守  ④以虞水之再至
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也相同。  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④句相同,②句和③句不同。    D.②句和③句相同,①句和④句不同。
3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作使动词的一项是:
A.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B.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
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D.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33.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对他成为文学家影响极大。
B.苏轼少有大志,决心为民除弊兴利,所以为官一任能造福一方。
C.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动员富民出资修筑被洪水冲坏的城墙,受到朝廷嘉奖。
D.在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苏轼亲率家人冒雨增筑城墙,保住了徐州城。
阅读下文,完成34~37题
吴名憃①,南兰陵为寓言靳之曰:淮右浮屠客吴,日饮于市,醉而狂,攘臂突市人,行者皆避。市卒以闻吴牧,牧录而械之,为符移授五百,使护而返之淮右。五百诟浮屠曰:“狂髡,坐尔乃有千里役,吾且尔苦也。”每未晨,蹴之即道,执扑驱其后,不得休;夜则絷其足。至奔牛埭,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夜,醉五百而髡其首,解墨衣衣之,且加之械而絷焉,颓壁而逃。明日,日既昳,五百乃醒,寂不见浮屠,顾壁已颓。曰:“嘻,其遁矣!”既而视其身之衣则墨,惊循其首则不发,又械且絷,不能出户,大呼逆旅中曰:“狂髡故在此,独失我耳!”
客每见吴人辄道此,吴人亦自笑也。
千岩老人曰:是殆非寓言也,世之失我者岂独吴五百哉!生而有此我也,均也,是不为荣悴有加损焉者也。所寄以见荣悴,乃皆外物,非所谓傥来②者邪?曩悴而今荣,傥来集其身者日以盛,而顾揖步趋,亦日随所寄而改;曩与之处者今视之良非昔入,而其自视亦殆非复故我也。是其与吴五百果有间否哉?吾故人或骎骎③华要,当书此遗之。
(《南宋文录•吴五百》卷二十)
【注】①憃:chōng愚笨。 ②傥来:偶然得来。   ③骎骎:qīn马跑得快的样子,这里是骤然的意思。
3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的语意关系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①坐尔乃有千里役,吾且尔苦也  ②狂髡故在此,独失我耳
③吾故人或骎骎华要,当书此遗之  ④每未晨,蹴之即道,执扑驱其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选出35~36题句子的正确翻译。
35.吴名憃,南兰陵为寓言靳之(2分)    (    )
A.南兰陵给愚蠢的吴名写了一篇寓言嘲笑他。
B.吴人以愚笨著称,南兰陵因此写了一篇寓言嘲笑他。
C.吴地有个号称愚笨的人,南兰陵写了一篇寓言赞扬他(大智若愚)。
D.吴人以愚笨著称,南兰陵写了一篇寓言嘲笑他们。
36.①攘臂突市人  ②吾且尔苦也(3分)(    )
A.①挥舞着手臂突然出现在市人面前,    ② 我将要因为你而受苦
B.①挽起衣袖,伸出手臂,冲撞街上的人  ②我将要给你苦头吃
C.①喊叫着,挥舞手臂,冲撞市场上的人  ②我将要因为你而受苦
D.①捋起衣袖,挥舞手臂冲撞街上的人    ②我将要给你苦头吃
3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文中的寓言是对吴人的善意的嘲笑,吴人对此并不表示反感。
B.当时一些人,一旦偶然集富贵于一身,别人因而刮目相看,自己也认为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这和五百没什么不同。
C.作者认为人不应因外物的改变而使其本性也随之改变。
D.这则寓言反映的主旨是告诫人们在生活中不要做五百那样的看问题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38~40题
留仙志异一书,脍炙人口久矣。余自髫龄迄今,身之所经,无论名会之区,即僻陬十室,靡不家置一册。盖其学深笔健,情挚识卓,寓赏罚于嬉笑,百诵不厌。先乎此、后乎此之类书,无虑汗牛充栋,竟无能望其肩背者,是笔墨骨格。未许轻造也。顾才大如彼,知寻常传文,不能以一介寒儒,表行寰宇,踌躇至再,未可如何,而假干宝搜神①聊志一生心血,欲以奇异之说,冀人之一览,其情亦足悲矣。是书流传既久,而俗坊吝于铅椠②将其短类半删去了;渐久而失愈多,殊堪恨恨。 [《聊斋志异》序(节选)]
【注】①干宝搜神:六朝干宝编撰的记叙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搜神记》。 ②椠(qiàn):古代记事用的木板。铅椠,指刻印出版。
38.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而假干宝搜神  ②聊志一生心血  ③殊堪恨恨
A.①借助……手段②献出 ③痛恨         B.①借助……手段 ②记  ③遗憾
C.①假托   ②志趣  ③痛恨             D.①虚假 ②记 ③痛心
39.对“无论名会之区,即僻陬十室,靡不家置一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句是(2分) (    )
A.不论是著名的都会,还是偏僻角落的十户人家,没有不家家都购置一册的。
B.在著名的都会,连那里的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巷,也没有不家家都购置一册的。
C.不论是著名人物集中的地区,还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也没有不家家都购买一册的。
D.不用说是著名的都会,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偏僻角落,也没有不家家都购置一册的。
40.序文的作者感叹“其情亦足悲矣”,其原因是(3分)(    )
A.蒲松龄尽管才华过人,却不得不借助神怪来表现他的思想和才智。
B.蒲松龄以《搜神记》的怪诞笔法来写作,压抑了他的思想和才智。
C.蒲松龄品行高洁,却因地位卑微而无法来展示他的思想和才智。
D.《聊斋志异》在流传中不断亡轶。印坊又随意删减,时间愈久,缺失愈严重。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原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曰:“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延熙元年,诏琬曰:“寇难未弭,曹睿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椅角,以乘其衅。”
东曹掾扬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4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修饰为先     B.亮数外出      C.须吴举动      D.东曹掾扬戏素性简略
4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主雅敬亮    雅:甚,非常。     B.寇难未弭    弭:平息。
C.以乘其衅    衅:间隙,机会。     D.或欲构戏于琬日    构:罗织陷害。
4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琬起先为广都县长,因为众事不理,时又酩酊大醉。曾被刘备发现,差点处死。后幸得诸葛亮识才说情,才仅罢官免职。
B.蒋琬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和器重,选为僚属,委以重任。他全力以赴给诸葛亮提供充足的粮械。以助其攻魏,成为诸葛亮的得力助手。
C.诸葛亮临终之际,向后主推荐蒋琬为尚书令;蒋琬不负重托,在元帅新丧的危急时刻,镇定自若地控制局面,终于赢得众人的信服。
D.东曹掾扬戏素性简略,对蒋琬大不敬;但蒋琬却有知人之明,不计个人恩怨,反为之辩解,正确对待他。这种品质值得肯定。
4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阅读下文。完成45~48题。
    裴佶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崔使君候谒。姑夫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姑曰:“前何倨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单元练习


上一个『孔雀东南飞课时练』  下一个『八年有第四单元阅读训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