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临沭二中陈峰 复习重点难点①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②掌握“数”、“直”、“发”、“胜”、“兵”等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句式的特点。③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学习掌握一定的论辩技巧。④按教材要求背诵全文。 知识存储 
试题预览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
临沭二中   陈峰
 复习重点难点
①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②掌握“数”、“直”、“发”、“胜”、“兵”等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句式的特点。
③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学习掌握一定的论辩技巧。
④按教材要求背诵全文。
 知识存储
  1.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一词多义
  ①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罟不入 池
范增数目项王
    历载八百余年,数极德尽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③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荀有宝剑,可直百万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张良)所,直堕其履圯下
  ⑤胜
    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
    风景名胜
    日出江花红胜火
  ⑦于
    寡人之于国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青,出于蓝
  3.特殊句式
非我也,岁也。
未之有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能力升级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弔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1.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    后面
  B.诸侯多谋伐寡人者    攻打
  C.诛其君而弔其民      通“吊”,慰问,这里指对百姓安抚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动词,扩充一倍
  2.下面句子中“之”指代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齐人伐燕,取之
  A.《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    B.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
  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D.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3.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①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
  ④王好战,请以战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文中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组是(    )
  ①东面而征,西夷怨  ②南面而征,北狄怨  ③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④诛其君而弔其民,若时雨降  ⑤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  ⑥是动天下之兵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③④⑥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答案提示:1.答案为A(“后”在文中指“君王、帝王”)  2.答案为B(例句与B均指代燕国。A代商汤;C代诸侯;D代明君。)  3.答案为D(①④为介词,“凭借”、“用”;②为介词,“按照”。③为连词“来”。)  4.答案为A(①②③④从不同侧面写出正义战争是人民渴望并拥护的;⑤齐宣王伐燕的本意并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想称霸天下;⑥这是孟子对这次战争后果的分析。)  5.答案为A(B  文中“民以为”说明老百姓误以为齐王是来拯救自己的,因而表示欢迎,实际并非如此;C孟子认为天下的人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暴,如今地盘扩大而不施仁政,会激怒天下兴兵问罪;D文中“及时雨”是比喻商汤伐纣,“谋于燕众”是孟子为齐王指出的解决眼前危机的途径之一。)
1.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2.一词多义
  ①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数罟不入 池(读 cù 细密)
    范增数目项王(读 shuò 屡次)
    历载八百余年,数极德尽(命运,气数)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③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不弯曲)
    荀有宝剑,可直百万(价值,价钱)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只是)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张良)所,直堕其履圯下(特意,故意)
  ④兵
    可汗大点兵(士兵,军队)
    弃甲曳兵而走(兵器)
    穷兵黩武(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指军事)
    公不论兵,必大困(兵法)
  ⑥之
    邻国之民不加少(结构助词,“的”)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填然鼓之(语音助词,不译)
    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3.特殊句式
  判断句: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为“不是我,是年成啊”)
  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句意为“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齐人伐燕胜之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dan1,古代用来盛饭的竹筐)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译文
     齐国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有些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也有些人劝我吞并它。我想,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50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啊,一定是天意如此吧!如果我们不把它吞并,上天会认为我们违反了它的旨意,因而降下灾害来。吞并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如果吞并它,燕国的百姓倒很高兴,就吞并它。古人有这样做过的,周武王就是。如果吞并它,燕国的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它。古人有这样做过的,周文王就是。以齐国这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来攻打燕国这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百姓却用筐盛着饭,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的军队,难道会有别的意思吗?只不过是想逃离那水深火热的苦日子罢了。如果他们的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60.217.27.16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版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  下一个『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