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年级二册第一次语文月考试题(一五单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人教版高一年级二册第一次语文月考试题(一五单元)(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7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量:120分钟总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知识积累(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炮(páo)烙 间(jiàn)或 谬(miù)种 朱拓(tà)B.傩送(nuó) 莞(wǎn)尔 晌(xiǎnɡ)午 竹篁(huánɡ)C.鲰(zhōu)生 瞋(chēn)目 氓(mé
试题预览
  2007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时量:120分钟     总分:120分
第 Ⅰ 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知识积累(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炮(páo)烙       间(jiàn)或 谬(miù)种        朱拓(tà)
B.傩送(nuó)         莞(wǎn)尔       晌(xiǎnɡ)午     竹篁(huánɡ)
C.鲰(zhōu)生      瞋(chēn)目     氓(méng)隶      修禊(xiè)
D.管弦(xuán) 翁牖(yǒu)       轻飏(yáng)      万乘(shèng)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简捷   忌讳   聘礼   唉声叹气    B.芒刺   祭祀   蹒跚   走头无路
C.陶冶   缠绵   角喁   没精打采    D.精致   惦记   踌躇   张冠李带
3.解释词义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委实(实在)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六神不安(形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B.悚然(感到突然)      辖制(管束)         少不更事(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   
C.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乃瞻衡宇(简陋的房子)   恨晨光之熹微(微明 天未大亮) 
D.序八州而朝同列(引、招致)  倔起于阡陌(田野) 善万物之得时(及时生长繁荣)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道芷阳间行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  ③越国以鄙远   ④乐琴书以消忧  ⑤项伯杀人,臣活之  ⑥吾得兄事之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⑧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⑨外连衡而斗诸侯   ⑩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A. ①/②③⑥/④⑦/⑤⑧⑨/⑩   B.①③/⑤⑧⑨/②⑥/④⑦/⑩
C.①/②⑥/③④⑦/⑤⑨/⑧/⑩         D.①/②⑥/③⑦/④⑤⑨/⑧/⑩
5、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契诃夫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穷形尽相的描摹,随处可见的简约精当,生动传神的叙述语言,都证明了他具有优秀小说家出色的艺术才能。
B.别里科夫是一个《海燕》中海鸟与企鹅式的害怕变革,安居乐业,甚至甘心充当沙皇鹰犬的知识分子形象。
C.翠翠,你人乖巧,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给你听。
D.我已考上了重点高中,距高考已经间不容发,我想星期天找名师补补课,可是学校说要减轻学生负担,为了响应这项号召,我就别再邯郸学步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张海迪这个名字对我们现在的中学生还比较陌生。媒体对英才人物宣传得还欠广泛与持久。
B.“契诃夫用一个词儿就足够创造一个形象”,这话未免有点夸张,但却说明了契诃夫在语言上的高度的艺术造诣。
C.两人吃饭时,祖父对翠翠述说起一些有趣的故事,因此提到了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
D.纠正党内的不正之风,是关系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祝福》写于1924年,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后收人《彷徨》。
B.《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其作者是西汉贾谊,课文选的是中篇,作者从大量史实中提炼出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沈从文是现代小说家,他的小说取材范围广泛,但以写湘西一带的风土民情而见长。语言流畅,形式多变。
D.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他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作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兰亭集序》是其代表作。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甲)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乙)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8.以上两段文字描写了祝福的情景,寓意很深刻。下列见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段描写,反映出鲁镇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揭示出人们的迷信与落后。
B.两段描写,描绘了鲁镇人们迎接福神的热烈景象,表达出穷苦人们欲摆脱命运,渴望光明的心情。
C.两段描写,反映出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当时人们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仍没有变革。
D.两段描写,描绘出鲁镇祝福的景象,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9.在(乙)段的“□”内,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扫而光    飞舞                   B.一笔勾销    游荡
C.一下笼罩    缭绕        D.一扫而空    蹒跚
10.《祝福》中“我”的作用是                                                 (  )
A.“我”是一个串连故事线索的人物,是作者鲁迅的化身,他同情劳动人民、不满现实,但是又具有软弱性,尚未找到真正的出路。
B.“我”是一个胆小怕事、软弱无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虽然他不满黑暗现实,但是这种人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革命者的;他虽然同情祥林嫂,但是他不能帮助祥林嫂解脱苦难。这个人物与祥林嫂形成鲜明的对比。
C.“我”就是鲁迅,这样写不仅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而且使《祝福》的人物画廊更加丰富多彩。
D.“我”是一个串联故事的线索人物,使全文结构严谨;同时,也是一个典型人物,他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面对残酷的现实,又无能为力,找不到真正的出路。
三、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船靠岸)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史记•项羽本纪》) 
11、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即使             B.若非吾故人乎:你 
C.吾闻汉购我头千金:悬赏征求           D.尝一日千里:尝试 
12、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亦足王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B.我何渡为     何辞为
C.今独臣有船   籍独不愧于心乎
D.所当无敌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1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我何面目见之                 (项王)乃自刎而死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乃”字不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乃”字也相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乃”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乃”字也不同。
14、对文意的叙述与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项羽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活生生的人物。 
B.项羽不愿东渡乌江,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兄”。 
C.项羽强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是他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 
D.项羽自刎前,不忍杀死自己的坐骑,更不忍杀死故人,表现出一种霸王的仁慈。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78分)
四、翻译及默写。(12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现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3分)
(2)吾为若德。(2分)
16.默写填空(7分,每空1分)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
(4)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6)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五、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17-20题。(16分)
南方人北方人
太突然,他们那次相见。
一个在长白山下,吉林;另一个在黄山附近,安徽。相距5000公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了。
都穷困潦倒,也都仇视那个穷困潦倒的家乡。他们不得不外出谋生,一个向南,一个向北,在山海关的车站里,两个人唠得很投机。
都很穷困,但都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穷——穷是被人瞧不起的。于是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们长白山,富裕得很呐,别说东关三宝,就是漫山遍野的细辛五味子之类的药材,也足够养活那一方黎民百姓了。”
另一个也不甘示弱:“我们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别说风景了,单是灵芝、黄山茶,只要盯上了,吃穿不尽。”说者都无心,听者都有意。
北方人乘车去了南方。果然,黄山好。在长白山钻老林子,可受够苦了,这儿不冷不热,风景宜人。再一看,果然有灵芝,有茶,心里一热:此时不捞钱,穷死人没人怜!
南方人乘车去了北方。荷,长白山名不虚传,单那细辛,在南方哪儿找去!南方有啥好的,光秃秃的石粒子,稀稀拉拉几株病松树。赚钱得去当挑夫,步步上坎,压死了晒死了!这儿凉丝丝的多带劲了!细辛这玩艺抠着栽怎么样?抠!
一个在黄山种灵芝,效果十分好,真见了回头钱。又贩茶,更有赚头——贱价收下,偷偷到北方高价出售,加上灵芝收入,几年间腰缠万贯。
另一个在长白山突发奇想,竟将细辛栽培成功了。大面积发展,大面积成功,不久便成了细辛栽培大户,一跺脚,方圆几十都颤,神气得很!
他们又相遇了,但都绝口不谈自己现在哪儿或干什么。让对方知道了岂不要报答人家指点之恩!
客套寒暄,酒楼、舞厅,大把大把地甩钱,真潇洒真有男子汉的风度。一个想:名不虚传,果真是黄山富庶,幸亏他透露了信息给我。那一次见面,千金难买。
另一个想:眼见为实,到底不愧长白山宝地,若不是他告诉我真情,我还不在南方穷死?那一次见面,千载难逢。
两个相见恨晚。
17.试比较南方人与北方人性格中的相似点。(3分)

18.试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所运用的方法。(2分)

19.南方人与北方人都利用对方家乡的优势资源发了财,而对家乡的自身优势却视而不见,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深刻的道理呢?(3分)

20.按下面的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8分)
试析《南方人北方人》的构思技巧






















六、(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周国平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挪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请以只做命运的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答题卷
时量:120分钟     总分:120分
第 Ⅰ 卷选择题(共42分,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第  Ⅱ  卷(共78分)
15.翻译(1)        (3分)
(2)        (2分)
16.默写(7分)(1)  
(2)
 (3)     
(4)
(5)  
(6) ,        
17.(3分)
18.(2分)
19.(3分)
20.(8分)




























300
















作文(50分)


















200



















400



















600



















800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时量:120分钟     总分:120分
1.A(B“晌”读作shǎng C“鲰”读作zōu “禊”读作qì D “弦” 读作 xián)
2.A(“头”为“投”,“喁”为“隅”,“带”为“戴”)
3.B(“悚然”释义错,害怕的样子) 
4.C(名作动/名作状/意动/使动/形容作动/形容作名)
5、C(A“穷形尽相”是说被描写对象所显现出来的形象工笔描摹出来的程度,而这可是说契诃夫工笔描写的态度,所以当用“精雕细刻”;B“安居乐业”感情色彩不对,也不符合别里科夫活着的实际情况,但只能算“苟且偷安”罢了。D“间不容发”是指时间极短,连一根头发都容不下了。句尾“邯郸学步”也不对。“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意思是学习赵人的长处,只学其皮毛,未学到本质,结果把自己的长处、本质学没了,是一个贬义成语。)
6、B(A语意颠倒,语序不对。“名字”“不能”对我们“陌生”,是“我们”对“名字”陌生。C 句意不明。应改为“因此提到了翠翠的死去了的母亲。”D 纠正党内不正之风,这是正确做法,这只能关系到党的生存,怎么还关系到死亡呢?)
7.B(课文选的是上篇)
8.D(A、B两项均拔高了鲁镇人的思想;C“风俗习惯”不妥)
9.D(B、C两项中“一笔勾销”“一下笼罩”不准确;A“飞舞”不及D中的“蹒跚”能更形象地突出“天地圣众”的醉态)      
10.D(“我”具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点;A、C两项说“我”就是鲁迅或鲁迅的化身都是不对的;B这个人物与祥林嫂并未形成鲜明的对比)   
11.D曾经
12.C称王;意动或使动,以我为王或让我称王——名作动/句末语气词/只有.仅;难道/抵挡
13.C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际意义。;代词/乃:于是,就
14.D叙述有误
15、(1)江东虽然狭小,(然而)土地方圆有千里,人口有几十万,也足够(用来)称王了。希望大王您马上过河。(3分)
(2)我给你一点好处。(2分)
16.(1)振长策而御宇内(2)赢粮而景从(3)足以极视听之娱(4)悟言一室之内
(5)悟已往之不谏(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7.穷困潦倒,不得不外出谋生;死要面子,不告诉对方自己的实情;舍得吃苦,通过勤劳致富;性格都很豪爽。(任答3点给3分)
18.①语言描写;②心理描写;③对比手法。(任答2点给2分)
19.例:两人的家乡虽然都有优势的资源,但由于长期生活在闭塞的环境中,看不到这些产品的价值,因而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一旦走出去后,眼界开阔了,致富的大门也就向他们敞开了。这说明,只有打破他们地域限制,睁眼看世界,才有出路。(也可答要学会换位思考或者打破思维定势)(3分)
20.对比。南方人、北方人本身就是一种对比,北方与南方在他们的心中与眼里不一样,在各自的眼里与对方的眼里也不一样,第一次相遇与第二次相遇二人发生了变化。在对比中,引人深思,突现主题。
空白艺术。作品除了对二人的致富情况做了稍为详细的交代外,其他的情况一概不提,既省笔墨,又助想象,并且使人物更具典型和象征意味。
首尾呼应,花开两朵。开篇与篇末两次相遇,形成首尾呼应之势,对比引发思考,为什么到别人的故乡就发财了呢?在行文过程中,交叉叙述二人的语言、心理、行动及发展、结果等,使文章有呼应对比之美,形成一种自然的张力,在形式中注入了更多思想内容。
六、提示:周国平的这段话极富生活哲理。有人说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了你满目的春色,你就不会再拥有冬日的沉静、素洁;关上你的一扇门,它又给你打开了一扇窗。也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究竟怎样对待生命?最好是做命运的朋友,尊重命运。尊重命运是不轻率,尊重命运是不迷信。慎重生活,努力工作,把握自我。
这是一动宾式的话题,写作时应当从分析“朋友”的深刻内涵人手,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①对待朋友(命运)应当知足。命运给我们颜色,我们正好开个染坊;命运给我们风雨,别泄气,它也给予了人间最绚丽的彩虹。②对待朋友(命运)应当豁达。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去舒。命运可能是缤纷的花朵,也可能是零落的残红。落红不是无情物,我们明年再看花得了,或者干脆抬头看蓬勃的绿叶。
文言文参考译文:
    于是项王就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把船划靠到岸边等候项王,对项王说:“江东地区虽然小,土地纵横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用来)称王了。希望大王能够立即渡江。现在只有我有 渡船,汉军到达,没有船可以渡过去。”项王大笑说道:“是上天要使我灭亡。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并且我项籍曾和江东八千名子弟兵渡江向西,如今没有一人能够回还,纵然江东父兄可怜我而拥立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难道我项籍就不在心中惭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一位长者。我骑着这匹马有五年了,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就把它赏赐给您吧。” 于是命令骑士全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小的兵器和汉军交战。项籍一个人独自杀死的汉军士卒有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伤,他回头看见汉军骑兵中的司马吕马童,说:“你难道不是我的故人吗?”吕马童审视他,指着他对王翳说:“这个人就是项王。”项王就说:“我听说汉王为购求我的人头而出资千金,悬赏封万户侯,我把这个好处恩施给你吧。”于是项羽就自刎而死。 (218.76.139.10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08年中考模拟试题』  下一个『07-08学年高一语文必修2期末练习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