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题(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版七年级(上)文言文试题班别:姓名:座号: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4分) 1. 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xīn)   不闻机杼声(zhù)       同是宦游人(huàn) B .诲人不倦(huǐ)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试题预览
  语文版七年级(上)文言文试题
班别 :            姓名 :            座号 :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4分) 
1. 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xīn)   
不闻机杼声(zhù)       同是宦游人(huàn) 
B .诲人不倦(huǐ)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歆辄难之(zhé)        遂携拯如初(zhěng)  
C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yuè) 策勋十二转(zhuǎn)  
      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     朔气传金柝(tuò) 
D. 思而不学则殆(dài)      尊君在不(fǒu)   
王欲舍所携人(shě)      著我旧时裳(zhuó)  
2. 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相委而去(丢下,抛弃)             B.敏而好学(敏捷,轻松) 
 C.思而不学则殆(危险,学业上陷入困境)   D.愿为市鞍马(买) 
3.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几项(         ) 
A.巴山楚水  剪烛西窗  儿女共占巾 
B.扑朔迷离  君向潇湘  敏然众人矣 
C.磨刀霍霍  巴山楚水  默而识之 
D.沉舟侧畔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4. 用原文回答问题 
A. 《木兰诗》中写木兰在北方艰苦生活的句子是: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现诗人十分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5. 朗读下列诗句,节奏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城阙/辅/三秦     B.今日/听/君/歌/一曲   
C.扬子/江头/杨柳春   D.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6.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4) (4)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7.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分析有误的项是(            ) 
  A.何有于我哉    “哉”相当于“呢”,表示反问。 
  B.宁可以急相弃邪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C.不亦乐乎     “乎”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8. 解释句子有误的一组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而且爱好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二.将下列对应内容连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商隐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王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三、文言文阅读 
(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是一首            诗。(2分)题目是《_________》,(1分)作者___      ___,___        _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_____              ___。
2.“与君离别意”,中的“君”指______           __      ___。
3.“无为在歧路”的“无为”意思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_                             。(2分)  
5.点出杜少府出发的地点是____                    ___;
将宦游之地是_____                     __。
(二)(10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4分)  
俱:      欲:       幸:     遂:       
2.区别下面句中加下划线字的古义和今义(4分) 
 本所以疑  所以:古义:           今义:        
疑: 古义:           今义:       
 3.比较下面两句中“此”的含义是否相同。(2分) 
(1)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2)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三)《论语》六则(2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论语》的论字读 ______________,它是记录________           ___的书。(2分)
2.课文里有些语汇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有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                      、
                      。
3.《论语》六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4.《<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5、第①句有通假字____   _通________,这一则用了___     _____、____      ___两种修辞手法。(4分)
6、解释加点字:
A、 时____________B、知___________C、愠__________D、识_________E、厌_________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22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本语段出自《木兰诗》,节选自____         __编的《______          ____》。(2分) 
 2. 解释加下划线的字。(8分)  
(1)旦辞爷娘去(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3)军书十二卷(              )(4)出郭相扶将(          )  
3. 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雄兔的脚步跳跃,雌兔的双眼迷离。  
B.策勋十二转               记了许多次功。 
C.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只能听到燕山脚下胡人的战马嘶鸣的声音。  
4.“扑朔迷离”一成语是由该诗中“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得出。现常用来比喻_________                                             _____。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                  ,其不善者而改之。”
1、将选文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1)                                (2)                        
2、解释下列词语。
   愠:                      何以:                   识:         
   诲:                      说:                     厌: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罔:    殆:           
4、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                                            。
  (2)不耻下问:                                              。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5、按要求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各一句)
   (1)关于学习态度:                                        。
   (2)关于学习方法:                                        。
   (3)关于孔子自谦:                                        。
6、用课文原句回答: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辩正关系的句子是哪句?
答:                                                           。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答:                                                           。
7、课文中有些话已凝结为成语,试着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两三个成语。
答:                                                           。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选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
9、解释下列词语
(1)舍       (2)戏       (3)委       (4)引        (5)顾          
10、翻译:友人惭,下车引之。                                       。
1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日 中 不 至,则 是 无 信
12、你如何看待“友人”的言行?  答:                                                           。
13、元方这个小孩有哪些特点?请概括。  答:                                                          。
14、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元方虽小,却很明白事理?
15、也有人说元方过分了,因为“友人”已经知道错了,并且“下车引之”,元方就应该原谅他了,“入门不顾”是不对的。你说呢?      
答:                                                                                                                                。
16、文中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                                                                                                                      。
17、“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回头”,你还记得这句童谣吗?多年来,你可能曾为了自己而失信,也可能曾为了守信而付出代价。那么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又将是何种信念呢?为什么?
答:                                                                                                                             。
(三)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个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8、下面句中加点词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歆辄难之  B、 默而识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友人惭,下车引之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俱乘船避难(           )           ②幸尚宽(            )
③纳其自托(             )           ④遂携拯如初(        )
20、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辄:            携:                 
21、翻译句子。
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又要抛弃携带的那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题(阿木尔中学)』  下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江津区西湖中学07——08学年上期)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