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3.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试题预览
  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第Ⅱ卷时,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粗犷(guǎng) 洗涮(shuàn) 汲取(jí) 溘然长逝(è)
B.按捺(nài) 佛教(fó) 眼睑(jiǎn) 莘莘学子(shēn)
C.栖息(qī) 家畜(xù) 谥号(shì) 安土重迁(zhòng)
D.债券(quàn) 奇葩(pā) 蓓蕾(bèi) 流水淙淙(zō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沧桑 煤碳 曲意逢迎 吃一堑,长一智
B.题词 媒介 不醒人事 丁是丁,卯是卯
C.倾泻 安详 揭竿为旗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D.筹码 震撼 细水长流 出奇不意,攻其不备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兼并是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母公司和被兼并企业合二为一,自成一家的整合过程常常是较为漫长和充满风险的。
B.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品出无数“粉丝”,也让《品三国》的版权拍卖到140万的高价,随之掌声纷至沓来,口水亦接踵而至。
C.先后lO次徒步翻越阿布采洛山,进入“麻风村”的林强,把人间的温暖和希望带给了那些几乎与世隔绝的麻风病人,使他们尝到了甘之如饴的幸福滋味。
D.进入消防中队的营房,当看到消防官兵们摆放整齐的洗漱用具和一床床有棱有角的“豆腐块”时,同学们再一次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拍手称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洞庭湖沿岸地区的鼠灾,湖南省防疫部门最近开展了全面的防疫大检查运动,力求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完善疫情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B.建设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意图是缩小城乡距离,进一步推动四川乃至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最好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具备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独立的生活能力,将来既能够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够承受人生必然会有的磨难和痛苦。
D.目前在比赛中积分保持领先的丹麦车手拉斯姆森被勒令退出2007年环法自行车赛,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的“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所谓书法,是指文字书写的方法或法则、规律。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汉字书写,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把汉字书写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即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当在汉末魏晋之间。
“书法”的形成,与汉字的形体特点和书写工具有很大的关系。汉字发端于古老的象形文字,至今都还留存着一定的象形性,这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字中极为罕见。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造型载体的,而汉字的点线组合非常繁复多变,可以神奇地组合成无数不同的形体。而用兽毛制成的柔软的毛笔,伸缩性强,吸墨多,尤能表现线务的浓淡干枯等不同效果。
对与中国绘画艺术有着同源可比性的“书法”,古人以“书之妙道,神采为上”表达了“书法”这种造型艺术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审美原则和追求。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书法”强调用笔,力求把每一点画写得有重量、有力度,形成立体的质感,从而产生节奏感、韵律感;重视结字即笔画之间的搭配组合关系。同时,“书法”还特别讲究章法。章法包括处理字与字的关系、行与行的布局、全幅作品的黑白(有墨迹处与无墨迹处)的关系,也包括正文外的作者题款和印章的使用。除了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形”外,“书法”的美更在于其神采意味。“书法”的神采是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其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最高境界根本上取决于作者的知识修养、审美趣味和艺术创造才能及其融入。
如果说,“书法”在用笔方面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作者的临池(刻苦练笔)功力,那么,凸显书法家的创造才能和个性气质的神采则更多有赖于其背后的生活阅历、学识修养,即通常所说的“字外功夫”。
5.下列不能说明“书法”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殊性”的一项是
A.“书法”是以世界各民族文字中极为罕见的点线组合非常繁复、可以组合成为无数不同形体的汉字为载体。
B.“书法”是以柔软、伸缩性强、吸墨多、尤其适合表现线条浓淡干枯效果的用兽毛制成的毛笔为书写工具。
C.“书法”是一种充分融入作者审美情趣、个性气质乃至其全部心灵和艺术创造才能的汉字书写和造型艺术。
D.“书法”不仅需要书法家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功,更需要多关心生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学识和修养。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法”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汉字书写法则,它在书写的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上自有要求。
B.“书法”的形成意味着汉字发展到了一种融入作者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读者审美情感的审美阶段。
C.章法要求处理好笔画之间、字之间、行之间的关系,全幅作品的黑白关系,正文外的题款和印章。
D.“书法”的审美价值指的是书法作品中包括的作者的审美情趣、个人气质乃至其全部心灵。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书法”不同,一般意义的文字书写,关注的重心是实用,要求把字写正确,写清楚,写整齐,以便认读。
B.在发展到审美阶段以前,汉字的书写虽没有艺术性但起到了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作用。
C.了解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以及创作目的等对于欣赏“书法”作品大有裨益。
D.中国的“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犹如一对姊妹,它们以各自的方式阐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méng)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①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请上。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滑稽,诸葛恪、羊衜(dào)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以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剌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还成都。
(选自《三国志•费祎传》,略有改动)
【注】①开后鹿车:一种从后边开门、由人力推拉的小车。车窄小,仅容一鹿,故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将祎游学入蜀 将:带领
B.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了:完毕
C.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易:改变
D.魏军次于兴势 次:驻扎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亮特命祎同载 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B.①据理以答,终不能屈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①各尽延、仪之用者 ②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D.①于时羽檄交驰 ②极娱游于暇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允与费祎一起坐鹿车前去参加许靖之子的葬礼,下车时,在众人面前,董允面有难色,而费祎并不觉得寒酸。
B.费祎出使吴国,凭借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外交辞令,使得诸葛恪等才学渊博、善于诘难之人也不能争得主动,即使是能言善辩的孙权也不得不倍加赞赏。
C.魏延与杨仪两人屡生嫌隙,魏对杨有时甚至以刀剑相向,每当这时,费祎就到他们中间去,分辨是非,劝解开导,使两人均能各自发挥才能。
D.延熙七年,魏军来犯,大夫来敏通过对弈察探费祎气度,费祎经受住了考验,于是受命御贼,成功而还。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事赋韵
江总【注】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注】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1)这两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同中有异:相同的是两首诗都抒发了__________,不同的是江诗表达了___________,而岑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3分)
(2)金圣叹说:“须知文到妙处,纯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两首诗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回家后出游中所见的田园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反秦起义由星星之火顷刻间燎原开来的迅猛之势,同时又在其中巧妙地蕴含了秦亡实是失去民心,自取灭亡之意。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滕王阁序》中,王勃既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歌咏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身处逆境时应有的人生态度。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1)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2)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3)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么?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4)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5)唯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的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欢呼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的丧失了。
(6)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车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
(7)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利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8)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9)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决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10)一时一事的得失,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11)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
(有改动)
14.从全文来看,关于生命,作者有哪些思索?请概括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
(1)文章第一段中对“秋虫”与“钟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思考生命时,多次运用到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作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在文中说:“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对此,你会作出怎样的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①宋代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描写了城里人出郊踏青所看到的春景风光,充满赞美之词。
②古往今来,春游有许多雅称,古称为游春、踏春、寻春和探春。
③春游风俗,历史悠久。
④晚唐李商隐则以《二月二日》描写了成都踏青节盛况:“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目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⑤据典籍记载,春游远于春秋时期就已形成,以后代代相传,盛而不衰。
⑥许多古代文献都记栽春游习俗的生动景象,记述了春日里到郊外踏青春游之事。
答:__________(只填序号)
19.不同的人解读相同的信息,由于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认识。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解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用简明的语言陈述结论及其理由。要求角度明确,结论清晰,角度和结论一致,不使用具体统计数据。(6分)
据某市《2006年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该市大学生人均消费支出12000元左右(当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1863元),其中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67%拥有个人电脑,62%拥有MP3,46%拥有数码相机。
(1)角度:__________
结论及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角度:__________
结论及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示例,另写两个表现大自然“和谐之美”的句子。(6分)
示例:清溪不恼鱼儿的嬉闹,因为它理解鱼儿拥抱蓝天的梦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1.请以“种植阳光”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套作、抄袭。
 
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B项“按捺”的“捺”应读作nà。C项“家畜”的“畜”应读作chù。D项“流水淙淙”的“淙”应读作cóng)
2.C(A项“碳”应为“炭”。B项“醒”应为“省”。D项“奇”应为“其”)
3.B(A项“自成一家”指在学术或技艺上有独特的创见或风格,能自成流派。使用范围不当。C项“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望文生义。D项“拍手称快”意为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现主要是用于形容正义得到伸张或仇恨得以消除时兴高采烈的样子。感情色彩不当)
4.C(A项在“建立”前缺少谓语“完成”。成分残缺。B项“意图是……”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句式杂糅。D项“关于”应为“对于”。误用介词)
二、(9分,每小题3分)
5.D(D项属答非所问。其内容属所有艺术创造的共通性。不属于书法艺术及其特殊性内容)
6.A(B项属偷换概念。根据原文,书法提升的是汉字书写并非汉字本身。C项属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处理好笔画之间关系是“结字”内容而不属“章法”的范畴。D项属以偏概全。根据原文“除了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形’外,‘书法’的美更在于其神采意味”可知,“形”也属于书法的审美内容。而选项只概括了“神采”一方面的内容)
7.B(B项由原文“把汉字书写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即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并不能推断出先前的汉字书写就一定没有艺术性)
三、(9分,每小题3分)
8.B(了:明白)’
9.C(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均为连词,表转折。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D项均为介词,“在”)
10.D(费祎受命御贼是在来敏察探费祎之前)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10分)(1)你是天下有美德的人,一定会成为辅佐蜀国朝廷的重臣,恐怕不会多次来(吴国)了。(大意正确,得2分;关键词“淑德”“股肱”“数”翻译准确,各得1分)
(2)从蒋琬到费祎,虽然他们自己身在朝廷外,(但朝廷的)赏赐惩罚,都要事先询问(他们)再作出决断,然后才执行.他们受到的推重信任就像这样。(大意正确,得3分;关键词“咨”“推”翻译准确,各得1分)
12.(8分)(1)(3分)思乡之情心向田园、渴望归隐的心情对遭受战乱的故园的痛惜之情(或: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关切、同情;平定战乱收复失地的渴望之情)。(每空1分)(语意相近即可)
(2)(5分)两首诗都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诗歌情感(1分)。(1)两首诗前两句景中蕴情.虚实相生。江诗以流云南逝、大雁来归写出了自己南归的行踪和急切心情,岑诗以强欲登高、无人送酒写出自己的孤独和失落(2分)。(2)两首诗后两句由实入虚,进入想象。江诗以揣测故园篱菊花事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岑诗则以挂念战火纷飞中寂寞开放的菊花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2分)(语意相近即可)。
13.(5分)(1)迷花倚石忽已暝/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樯橹灰飞烟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五、(22分)
14.(6分)(1)生命要显示其存在和价值。(2)生命交织着痛苦与欢乐。(3)生命有渺小的时候,也有伟大的时候。(4)为了维护生命的神圣.必要时应不惜牺牲生命。(5)生命的价值要靠历史来检验。(6)人要认识自己,要找到实现生命价值的转化方式。(每点1分.语意相近即可)
15.(6分)(1)(2分)秋虫唧唧和钟声的悠长形象地显现了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流失(1分);引出话题,为展开对生命的思索作铺垫(1分)。
(2)(4分)参考示例:第3段(或3—5段)通过昼夜而鸣的秋虫与昏睡人的对比(1分).提醒人们应该显示生命的存在和价值(1分)。对比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强化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2分)。(找出对比点给1分,能具体阐述对比的作用给1分,阐述表达效果给2分)
附文中重要对比:(1)第6—7段通过生命中痛苦与快乐、渺小与伟大的两面性对比,说明人应该正确看待生活和认识生命。(2)第8段通过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牺牲的渴望的对比,说明人应该追求生命的神圣。(3)第9段通过两种不同人生的对比,告诫人们生命的价值是靠历史来检验的。(4)第10段通过失败的人生和成功的人生的对比,阐明人需要努力寻找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方式。
16.(6分)(1)(3分)随着年龄的增大(1分),越接近死亡越会觉得生命宝贵(2分)。(语意相近即可)
(2)(3分)生命是有时限的(1分),但生命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生命的长短(2分)。(语意相近即可)
17.(4分)略。解析:本题需要对提出的“何种形式”和“何种转化”两个问题进行回答。所以回答应该包括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比如:奉献、创造)和怎样实现这种生命的价值(比如:舍生取义、超越自我、积极进取、为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事)两方面内容。
六、(15分)
18.(3分)③⑤②⑥①④(排序出错不得分)
19.(6分)参考示例:(1)大学生角度:大学生个人消费过高。作为纯消费者的大学生人均消费已超出市民的人均纯收入。(2)家长角度:孩子时尚消费过高.拥有手机个人电脑等时尚产品的孩子占了太大的比例。(3)商家角度:大学生消费市场前景广阔,商机无限。拥有各种电子产品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每小题3分。角度和结论一致给1分,阐述合理得当给2分。若角度和结论不一致该题不给分。使用具体数据酌情扣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20.(6分)参考示例:①繁花不恨蝶儿的纠缠,因为它理解蝶儿挥洒绚烂的渴望。②修竹不怨风儿的袭扰,因为它理解风儿追求自由的心愿。(每句3分,每句内容合理2分,句式和修辞手法正确1分)
七、21.(60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0一17分) 二等(16—12分) 三等(11—7分) 四等(6—0分)



级 内

20
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级 特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新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新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个别细节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略显个性
说明:(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新”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5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缺标题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扣1分。
(4)确认为有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21.237.162.1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  下一个『郑州69中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