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练习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练习
(高三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陈卫平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①记者肖英: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向的?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抽
试题预览
实用类文本阅读 访谈
陈卫平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①记者肖英: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向的?
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抽象,是很难实现的。
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召唤着我。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了大西北,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走过青海的高原,新疆的戈壁,我终于发现,那里的民歌很美,我非常喜欢。渐渐地,这种喜欢不再是简单的爱好,而成为一种嗜好。在忘情地享受这种荚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②记者:在漫长的创作积累过程中,您想过拥有辉煌吗?
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小和尚不信,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去几丈远……
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二十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
③记者: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午的岁月?
王洛宾:到大西北的时候,我已是中年。一天,走在新疆戈壁滩上,一块五六丈高的大石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石头上刻着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岩石也是由一粒粒细沙结成的。”这是一句哈萨克谚语,这句谚语极大地鼓舞了我。即使我一天只写一个音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我还能完成三百六十五个音符。我就是一粒细沙,只要不倒下去,慢慢积攒总会变成岩石。
④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
王洛宾: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最痛苦时救了我。所以,我并不抱怨。
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这就好比下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干的,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 些。况且,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
⑤记者:作为一个“民歌大王”,您是怎样看待近年来我国通俗音乐的流行的?
王洛宾: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前些天,达坂城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之后请我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知道,达坂城的姑娘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市民”。
[附]背景简介
王洛宾(1913—1996年),中国著名作曲家。有“西北歌王”、“民歌之父”之美誉。一生创作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 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他创作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坂城的姑娘》等在中国家喻户晓、传唱不衰。本篇是上海《文汇报》记者肖英于1995年对王洛宾先生作的访谈。
1.从全文看,王洛宾将一生奉献给民歌创作的原因很多,下列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青年时代喜爱音乐艺术并接受了专业训练。
B.西北民歌的强烈吸引与创作冲动。
C.早年为去法国留学而开始关注西北民歌素材。
D.挫折中感受到音乐是心灵的抚慰。
E.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它是民族语言的美化。
F.中年时代受到哈萨克谚语的启示。
G.从小就想在音乐创作中拥有辉煌。
2.对王洛宾引用小和尚故事的用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用脑袋开门、关门就是学武艺。
B.辉煌存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中。
C.二十年不可能堆起喜马拉雅山。
D.广泛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助成功。
3.第①段访谈中,王洛宾说“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生活的方向”指什么?
答:
4.“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什么?
答:
5.第③④两段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
答:
6.王洛宾先生说:“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 庄严的。”你是否赞同?你能否结合自己对音乐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了解,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①人物周刊:您觉得您与鲁迅有哪些共同点?现代作家中,谁又能继承他的风骨?
钱理群:(摇头)说不上。我曾经有过一个反省:我们这一代人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在文化断裂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年轻的时候,所有人类文明都在被批判,所以我们的知识结构有非常严重的缺陷,跟鲁迅那个年代不能相比。知识结构有缺陷,生存状态紧随其后,暴露出致命的问题,所以我们这一代是最没趣味的、最没文化的一代,就是这样一个差距,导致我们不大可能再出现鲁迅这样的人,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不会有。
②人物周刊:您曾说过当民众对社会不满时,是研究鲁迅的最好时刻?
钱理群:我觉得是。这说起来比较复杂。现在很多人问我,你们研究了鲁迅这么多年,到底要真正继承的鲁迅的精髓是什么?可鲁迅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我觉得他是一个异数,他对于我们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逼着你思考,让你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当人们对现实产生怀疑时,就是与鲁迅相遇的最好时候。当人的思想处于困惑期时,是研究鲁迅的最佳时刻。好比毛泽东,他与鲁迅的心灵碰撞,都是在他内心孤独的时刻。第一次是他在江西被排斥,他与冯雪峰谈到了他的鲁迅观。第二次是在“文革”前,他是高处不胜寒,他说他与鲁迅是相通的。当然,他深知鲁迅的影响,他要借助这种影响,但也不乏个人的由衷之叹。
能被大家都接受的鲁迅就不是鲁迅,任何时候接近鲁迅的人都是少数,但任何时候都会有。
③人物周刊:有人质疑,研究鲁迅思想,能否解决现实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农村儿童失学、大学生就业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民工严酷的生存状态等等。
钱理群:不能指望鲁迅解决这些问题。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解决不了这些。你让胡适来解决,他就能解决么?作家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他主要提供精神需求的资源。
社会问题的解决,用现在最流行的话,它是一个大工程,每个人只能解决其中一小部分,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解决。我们所能够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另外,对鲁迅不能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
我个人认为,目前的中国,既缺少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也缺少思想危机。鲁迅说过一句话,中国是一个大染缸,染缸问题不解决,再好的制度,即使在国外非常好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搬到中国来都会变样、变质。他认为最根本的是应该改革社会基础,包括我们的思想。从理念上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我认为也是我能够做的事。
(节选自《钱理群访谈:我们这一代最没文化,不可能再出鲁迅》)
7.下面对“我们这一代是最没趣味的、最没文化的一代”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是在文化断裂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
B.我们年轻的时候,所有人类文明都在被批判,所以我们的知识结构有非常严重的缺陷。
C.我们的知识结构有缺陷,生存状态也暴露出致命的问题。
D.我们不太可能再出现鲁迅这样的人,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不会有。
8.钱理群认为“鲁迅的精髓是什么”?
答:
9.请你就本文谈谈“鲁迅研究”的现实意义。
答:
答案
1.C 、G(C项,文章先“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但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才来到西北;G项,作者小时候并没有想过要辉煌,而是想过要报效祖国。)
2.B(点拨: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问的是文章用某则材料的目的,一定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或段落的核心意思来答。上文记者问“您想过拥有辉煌吗?”,这个故事是其回答,可见是阐述关于“辉煌”的话题的。讲完这个故事,作者又说“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二十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意思就是辉煌需要长期不断努力。)
3.把大西北的民歌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种美。(点拨: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只要看上下文:“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一综合对照就可以得出答案。)
4.应多方面看问题。(点拨:考查“分析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这一段开头有一句话“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后面都是围绕这句话来阐述。这段话的“况且”也是理解问题的关键词。)
5.将王洛宾与一般人(常人)作比较试图了解被访者不同于常人之处(点拨:考查“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着眼于问设问的技巧。解答时直接分析记者提问的文字:“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 是,大西北的现实……“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就非常容易得出答案来。)
6.答案不唯一,评分时从事实、依据、结论、语言通顺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7.D(根据对问题①的回答可知,D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8.鲁迅对于我们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逼着我们思考,让我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9.(1)我们对鲁迅不能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鲁迅虽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但他能为我们提供精神需求的资源。(2)鲁迅认为改革社会基础,包括我们的思想,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方法,对于现在的中国社会和学者同样有指导意义。 (58.223.144.1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苏教版
高三
下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
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查报告练习
』  下一个『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练习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