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中学高一年级(上)学科联赛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竞赛试卷
试题
名称
泰和中学高一年级(上)学科联赛语文试卷(高一必修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泰和中学高一年级(上)学科联赛语文试卷命题罗昭任审题袁任光(2007.12.28)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规定位置填写班级、姓名、考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写在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选择题(每题3分)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
试题预览
  泰和中学高一年级(上)学科联赛语文试卷
命题  罗昭任   审题  袁任光  (2007.12.28)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规定位置填写班级、姓名、考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每题3分)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憩息(qì)       油腻(nì)      喷薄(bó)     沟壑(hè) 
 B.纤腰(xiān)      熨帖(yùn)    猝然(cù)      空隙(kōng) 
 C.澎湃(pái)       迥然(jiǒng)   执拗(aò)      漂泊(bó) 
 D.诅咒(zú)       蜿蜒(wán)    和睦(mù)      渲染(x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扫瞄   拉拉队   崭露头角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喝彩   录像机   革故鼎新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C.签署   座右铭   珠联璧合    出奇不意,攻其不备
  D.荣膺   炒鱿鱼   鞭辟人理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青年记者》围绕“报道昨天,服务今天,建设明天”的办报理念,每天的信息量庞大,内容         新闻事件、人文关怀、生活服务、休闲娱乐、新知前沿等社会各层面,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北京人的信息早餐。
  (2)、李念祖善于把目光透到物质背后的精神层面,将美学情趣      于玉,让古物得以新生。看到一些残件,他如获至宝,不惜重金地包装镶嵌,搭配串联。
  (3)、4月14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在未来几年里,中国将        发射系列北斗导航卫星,计划2008年左右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A.涵盖    贯注    持续      B.囊括    灌注    持续
  C.囊括    贯注    陆续      D.涵盖    灌注    陆续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D字头列车是全民的优质资源,不应用高票价屏蔽普通乘客,也不应成为运营者获取高额利润的工具。当然,D字头列车是新生事物,造价高、速度快、服务优,票价不应与普通列车等量齐观,可它的定价过程应该保证程序合法。
  B.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制造者赵承熙的姐姐赵善卿(音译)4月20日通过美联社发表声明,代表家人对赵承熙犯下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罪行”表示“极度歉意。”赵善卿说,她和她的家人与受害者的家属一样感到悲痛。
  C.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从4月18日到21日的第十次访华,也可能是任内的最后一次访华,他此行主要参加三项活动:出席微软亚洲政府领导人论坛并发表讲话;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访问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D.著名《百家讲坛》主讲人于丹从去年起开始了天南地北的巡游,真正是席不暇暖,步履匆匆。在孔子的故里山东,她先后到济南、曲阜、青岛等地讲学,并在《齐鲁讲坛》作了题为《<论语>经典解读——发现我们的心灵》专题报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对《再别康桥》主题的理解,课后,同桌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B、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两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臂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以上。 
  C、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D、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信史时代之前考证姓氏的发源,是一件徒劳的事情。因为那个阶段整个中国的历史,依然是一部上古神话史。伏羲氏姓风,这是中国古代史籍对姓最早的记载。所有的史学家都非常乐意为古代帝王们刻画血缘关系,寻常百姓修订家谱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把宗族的历史上溯至三皇五帝时代。 
在商朝姓氏已被使用的更多“证据”,其实是从《竹书纪年》和《史记》等古籍得来的,而史官并非那个时代的人,结论也多出于考察和推测。那个时代是典型的奴隶制时期,国家机构已经形成,帝王的嫡子有王位继承权,某些庶子被分封。这些爵国的后裔可能以国或封地的名字逐渐形成姓氏。西周留在历史上最主要的政纲莫过于迫于人口急剧增长压力的扩疆驯土。封国多如牛毛,当时最小的分封单位恐怕只是一处小小的城池。仅武王和他的儿子成王,就封了70多个诸侯国,列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于是氏在那个时代大爆发了。以国为氏最为普通,后世再衍生出无数个氏;另外还有以官名为氏的,如太史、司马、司空、司徒;以先人别号为氏的,如唐、夏、殷;以封地为氏的,如鲁、米、卫;以先人谥号为氏的,如庄、武、穆、宣;以居住地名为氏的,如郭、池;以从事职业为氏的,如陶、屠、巫、卜等等。 
姓氏大爆发的周代,并非全中国人人有姓。而真正到了实行郡县制的秦,标别贵贱的“氏”才变得没有意义,反而同代表血统关系的姓逐渐合一。再后来一道编户齐民的旨意,仿佛一阵春风拂来,姓氏才吹开了平民的家门。 
  有趣的是,姓氏是以一种非常中国式的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人们大多眷念故国故土,使很多小王国消失后国名变为姓;还有一些以自己部族的宗长姓氏为姓,或者被赐姓等等。中国的姓氏还带有浓厚的聚居文明和以人丁望族为荣的色彩,这并不像明治维新时代的日本,人人随意而为,一下子弄出3万多个姓,不仅缺少底蕴,也缺少传承和文化感。 
曾经撰有现代欧洲女性起源方面著作《夏娃的七个女儿》一书的布赖恩•塞克斯博士发现,现在中亚有1600万男人带有成吉思汗的Y染色体,而这是从这个12世纪的男人的单个拷贝开始的。我国学者认为对姓氏的历史研究采用遗传学的科学手段加以辅助,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新加坡张氏总会就希望通过基因科学实验来证实会员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去年3月特地动员族群参加当地学者展开的“东南亚人口基因研究”计划。这次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研究结果公布,同姓者有着一组特定的Y染色体,可以断定他们拥有同一个祖先。同时,不同籍贯的同姓个体之间又具有其他明显差别,表明了姓氏发展历史中还掺杂了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影响,远不仅血缘那么简单。     (摘自2007年3月23日《浙江日报》,有删节) 
6.对中国的姓氏有关情况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姓氏的起源是无从考证的,即使是最早的认为伏羲氏姓风的记载,也多出于后人的考察和推测。 
  B.西周的分封使氏大爆发,人们纷纷以氏为姓,而不再用那些标志着高贵血统的姓了。 
  C.秦朝时实行郡县制使“氏”没有意义,后来为了编户齐民的需要,给许多原来没有姓的平民也定了姓。  
D.中国的姓氏带有浓厚的聚居文明和以人丁望族为荣的色彩,有历史传承和文化感。 
7.“在周代,并非全中国人人有姓”的根本原因是        (    ) 
  A.周代是典型的奴隶制时期,奴隶是没有地位的。 
  B.只有帝王的嫡子有王位继承权,其他庶子没有。 
  C.姓是代表血统关系的,只有高贵的人才有。 
  D.人口急剧增长给姓氏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8.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史学家为古代帝王们刻画血缘关系,寻常百姓修订家谱时把宗族的历史上溯至三皇五帝时代都是要表明他们的血统高贵。 
  B.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之同姓”,而楚王姓“熊”,因此“屈”可能是衍生出的“氏”。 
  C.塞克斯博士的发现采用了遗传学研究的方法,结论表明现在中亚有1600万男人是成吉思汗的后代。 
D.新加坡张氏总会通过基因科学实验证实了会员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但也有个别同姓个体存在明显差别,因此这些个别个体可能是因别的原因而姓张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徵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徵所为,促召之。徵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徵见长史郑頲:“魏公①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此二者不可以战。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頲曰:“老儒常语耳!”徵不谢去。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②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徵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力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徵,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③引为洗马。徵见秦王④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⑤吾兄弟,奈何? ”答曰:“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二十二)
[注]①魏公:李密。②安辑:安抚。③隐太子:指李建成。④秦王:指李世民。
⑤阋(xì):争斗。文中为使动用法。
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公虽骤胜  骤:屡次,多次。  B.又府无见财    见:读xiàn,现成的。
  C.徵不谢去    谢:拜谢。        D.隐太子引为洗马    引:推荐,引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①此二者不可以战 ①贼粮尽且去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①久之未知名 ①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②顷之,烟炎张天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魏徵有远见的一组是     (    )
①隋乱,诡为道士。 ②若浚池峭垒……取胜之道也。 ③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④徵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⑥徵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徵胸怀大志,通晓学术,为武阳郡丞元宝藏掌管文书。李密对元宝藏发来的文书总是加以赞扬。但魏徵进十策献秘计,李密却都不予采用。
 B.魏徵见识不凡。当他看到天命归于唐,而李密的部下李勣处于必争之地,处境十分危险时,便给李勣写了一封信,劝说李勣离开李密而归附于唐。李勣得信后便定计归唐。
 C.魏徵考虑问题总是能面对现实,审时度势。当窦建德被打败,魏徵跑到关内,在太子李建成手下当了官。他根据当时的形势,暗中劝说李建成及早打主意(对付李世民)。
D.魏徵性格耿直,敢于直言。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李建成失败,李世民责备魏徵事前挑起他们兄弟之间的争斗,魏徵非但不谢罪.反而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第Ⅱ卷    表述题
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2分)
    译文:                                                            
  (2)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4分)
译文:                                                              
(3)答曰:“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边的问题。(7分) 
使 至 塞 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本诗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情感?(3分) 
答: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充分体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红楼梦》里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请从画面或炼字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15、默写填空。(8分  每小题1分,错字、漏字、多字均不给分)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                        。               (鲁迅《自嘲》)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 
  ④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 (朱自清《荷塘月色》)
⑤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⑥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 
⑦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侍坐》) 
⑧词最初称“       ”或 “      ”,是配音乐的。后来词跟乐府一样,逐步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 “       ”。
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22分) 
听  水
梅洁
⑴我从三峡回来好些时了,可我一静下来,①依然可以听到那条江的水声——阴柔的、安详的、生生不息的那条江的水声啊……
⑵长长的江河暗夜,我围着有汗腥味的毛毯,在十六个人一间的船舱里听那条江的水声,古老而美丽的水声,千年万年的水声,九曲十八折地从大峡谷流来又一泻千里地流向大海的水声啊。水声有节奏地拍打着我们的船舷,像不知疲倦的催眠的母亲的手。两岸的山黑漆漆静悄悄险峻得有些狰狞,江风挟裹着水腥味钻进舱来,凉飕飕水淋淋的。夜色里,山、天衔接的一线逶迤里,月光孤独而凄婉,唯有这“母亲的手”从容慈祥地拍抚,使我听清了寂夜里的水声,水声里包含的伟大的慈爱与慰安……
⑶我是在汉水边诞生的,我是听汉水的涛声、水声、纤夫的号子声长大的,汉水是长江的最大一条支流。②我曾无数次站在江岸,凭水而立,默默地看大江流向大海的风景,默默地倾听葬在水下的音乐,默默地理会浮出水面的灵魂。后来,我便含泪沿河出走;后来几十年大漠塞外,我的爱就像故乡的河流,广阔而丰富。每每回到故乡的大河岸畔,我就能重温流逝在那里的苦难与幸福。重温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信心和勇气。
⑷那年,我经三峡到达与大宁河接壤的古老的原始森林神农架,曾驱车直达圣女故乡“昭君村”。昭君村白墙黑瓦的民舍点点滴滴,星星般坠落在一面青山的半壁,炊烟在白墙黑瓦的屋顶或静悄悄地团卧,或袅袅娜娜地上升。一座藏传佛教建筑风格的“昭君祠”屹立在半山民舍之间,一座高达十米的王昭君汉白玉雕像临山而立。我曾围着雕像转了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地想这纤纤鄂西女子以何样的傲骨,蔑视摒弃了皇宫深院的凄凉与小人的奸佞妄为,毅然选择了六千里外的大漠异邦?选择了命运?这幽深了美丽了两千年的佳话源于香溪、源于大河啊!
⑸我告诉同我一样未睡、一样围着汗腥味毛毯的一对青年男女:“到香溪去看真正的大河神女吧。”我还说,我是在香溪的吊楼里听香溪水听懂了一位鄂西女子的魂魄的。那男的望着我,纯净的眼神里潜藏着一份忧伤,他说:“我也是常听水声的,我是在江边听水声听懂屈原的《离骚》的……”那女的靠那男的肩头,不作声。半晌,她突然很认真地问我:“你在大宁河听懂了那悬棺和栈道吗?”
⑹在风景绮丽的大宁河流域,有着迄今未能诠释的悬棺之谜和栈道之谜。大宁河畔,岩棺处处可见。导游小姐说,从龙门峡到巫溪宁厂古镇,共有六千八百孔。近年有人考察,除宁厂以下的一百多公里外,北上的各条支流都有类似的栈道孔,东接鄂西北竹溪,北连陕西镇平,西通城口县城,形成了长达数千里的古栈道网。
⑺筑于这悬崖峭壁上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始于何年?怎样施工?做了何用?谁能注释这古老的谜底?想着这些,我就仿佛听见先人们凿石的敲击声,听到一种命运的呻吟抑或是呐喊。抬头仰望临江悬崖上的棺穴,我不禁肃然起敬:他们活着时,在这大河之畔、崇山之中为生存而奋斗着;死了,他们希望灵魂依然在这凭江的岩顶,谛听涛声和水声,抑或是眺望儿孙们从这座山翻越到那座山,从这条江走向那条江……
⑻想到这些,我对那年轻女子说:“他们的灵魂不忍离去,大约也是想凭江谛听水声吧?水声里有他们儿孙的命运……”
⑼不知我的话触动了什么,那女子别过脸去,好一阵黯然。
⑽是的,无论怎样,我是无法忘却那悬崖、石孔、栈道和远古棺穴给予我的颤栗。我想,既然我们是踏着同一块祖先相传的土地,我们就总是与我们祖先那些崇高的努力相关,我们就该珍视人类今天为改变命运所作出的一切努力,我们祖先的奋斗和我们现在的奋头是连在一起的……
⑾现在,三峡大坝已经截流,祖先们创造的千年文化随之葬入江底。我的心中倏忽升起阵阵莫名的失落与悲怆。转而又想,人类文明的进程无不是一代又一代人用发现、创造、否定、肯定、牺牲、奉献等重重叠叠的脚印踏出的一条长路,路上的困惑与迷惘、悲怆与眼泪、成功与失败、奋求与辉煌都是文明相系相携的链环,这链环最终搀扶着人类走向新的生存维系。
⑿无论怎么想,有一个情结总是挥之不去:“高峡出平湖”之后,那些千年古栈道连同千年古城已经沉入江底,而那原本在崖顶的悬棺是否离我们更近?抑或已飘浮在水面?再去三峡,我还能听到怎样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竞赛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淮州中学2008届语文高考模拟题(一)』  下一个『九年级(上)语文半期考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