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州中学2008届语文高考模拟题(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淮州中学2008届语文高考模拟题(一)(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淮州中学2008届语文高考模拟题(一)(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班级等写在答题纸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主观题请在规定区域答题
试题预览
  江苏省淮州中学2008届语文高考模拟题(一)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班级等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主观题请在规定区域答题。请务必保持答题纸的整洁,不要折叠,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必考题(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共20分)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冷夏)
(1)荧屏闪电的时代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可是我们依然爱恋梦境这个虚拟世界带给我们的美妙遐想。在美丽和感动愈走愈远的时代,我们在梦境里得到永恒的慰藉。
(2)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
(3)阳光像梦一样,安静地落入我平凡琐碎的生活深处,在这个春天的下午。我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来,每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林的青涩气,那面湖水潮湿而新鲜的水气。我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步呼吸。
(4)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待、遥望、冥想。
(5)一直认为梭罗还活着,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6)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梭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7)想到夏洛蒂、奥而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转,那些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夏天开满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可以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晚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文学,努力等待着马车夫的脚步声,及急匆匆撩开寒冷夜色带来的温暖爱情的回音。
(8)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宽阔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纭热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9)生存的紧迫和焦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留有一点时间,对珍贵东西的失落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间,可以温情地抗拒或冲淡什么。
(10)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困顿,情感越来越冷酷。人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看看梭罗的《瓦尔登湖》。
(11)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12)写下什么获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得是无声的语言带来巨大的思维空间,象从瓦尔登湖面吹来新鲜跃动的风,把我从电脑前端正的坐姿里分离出去,在另外的世界里自由飞跑。我看见那个叫梭罗的人,无论风雨雷电,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自然中。他十分安静地面对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就一个人,十分简单。
(13)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
(14)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
1、文章第二自然段“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一句中的“近”和“远”的含义与题目“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中的“近”和“远”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4分)


2、文章第七自然段,作者描写了“夏洛蒂、奥而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怎样的生活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3、结合全文,针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现在的人们心灵与心灵相遇?

4、作者捧读《瓦尔登湖》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步呼吸”。请参照原文,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试举一例谈谈你阅读经典(包括课文中的文学作品)的愉快感受。(4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①,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②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     
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临邛,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③,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 ①赀:通“资”,钱财。郎:郎官,是汉代的宫廷宿卫侍从之官。②缪:通“谬”,诈,佯装之意。   ③著:穿。犊鼻裈(kūn,坤):形似牛犊之鼻的围裙。或说是形如牛犊之鼻的短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以赀为郎,事孝景帝。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相如见而说之              图穷而匕首见
C.相如与俱之临邛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临邛令缪为恭敬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6、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司马相如“穷困潦倒却又志气不衰”的一组是( )(3分)   
A.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后称病,使从者谢吉。
B.因病免,客游梁。                     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C.家居徒四壁立。                       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D.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   买田宅,为富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相如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他喜欢的是善于游说的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人。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B、司马相如本来就多才多艺,在与卓文君的婚姻问题上,他主动出击,先是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继而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转达倾慕之情,最终成就了这段美满姻缘。
C、卓文君很喜欢音乐,当看到司马如喝酒、弹琴时,就心生爱意,以至私奔相如。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她主动建议返回乡里,相如“酤酒”,“文君当炉”,不顾非议,以之营生。 
D、对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问题,卓王孙始而大怒,有人劝说他,他根本听不进,后来,在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之下,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并心甘情愿地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8、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3分) 
译文:   
(2)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3分)
译文: 
(3)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3分)
译文:

(二)诗歌鉴赏(8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此诗作于作者被贬夷陵任县令之时。
①“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分)

②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4分)

③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三四两联作简要赏析。(3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                                                   ,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②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③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琵琶行》
④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⑤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⑥                                                      ,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⑦岁寒,                                                        。《论语》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选择题(3题共9分)
11、 下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蛮横/横财            混沌/混蛋          绿色/绿林好汉
B.作坊/作难 丧服/丧失     着迷/不着边际
C.包扎/扎实         熨斗/熨帖    未遂/称心遂愿
D.压轴/轴承           伺机/伺候        时鲜/屡见不鲜
1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每天从开市到收市,他两眼始终盯着不瘟不火的股票,一遍一遍地推算自己的判断究竟有几分把握。
B、他杀了人是不错,但他不是有意的,况且他还不满十六岁,我认为他罪不容诛。
C、广东是外向型省份,人民币继续升值,这会带来更多外来资源涌入国内,冲击国内市场,所以郎咸平教授认为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广东首当其冲。
D、他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群众也给了他很多荣誉,这真是投桃报李。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能成立。
B、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情况,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自1月14日起,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将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90元。
C、让坝上地区的人们讨厌多年的西北风,如今恰恰给当地带来了实惠,迎风转动的“大风车”不仅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而且还带来了绿色能源——风电。
D、个人财产拍卖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拍卖单位负责代扣代缴,并按规定向拍卖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部门办理纳税申报。

(二)表述题(2题共9分)
14、把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4分)
英国电信局准备实施新规定,在所有儿童节目中禁播含有高脂肪、高盐分和高糖分食品的垃圾食品广告,以便遏制儿童肥胖现象。这一项禁令还会扩展到儿童观众占到一定比例的其他电视节目。
电视行业担心,这一禁令会导致广告收入下降,从而使儿童节目减少。但一些健康专业人士和反肥胖运动者却说,英国电信局的这项新规定还不够彻底。他们呼吁,在每天晚9时前禁止播放所有垃圾食品广告。英国医学协会的薇薇恩说:“我们孩子的健康难道不比广告收入更重要?”  
一句话新闻:                                                                  
15、大多数中国人喜欢喜剧,不喜欢悲剧,认为大团圆是喜剧,非大团圆是悲剧。但也有作家写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你所学的高中课文或你熟悉的中外文学作品,还有哪些是写悲剧(不团圆)的?请仿照例句,紧扣“不肯大团圆”,写一个句子。(5分)
例句:曹雪芹不肯大团圆,描写宝黛爱情悲剧,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落。
仿句为:                                                                         

选考题(第四部分)
四、选考题——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4小题,共18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答选择题时,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论述文,回答16—19题。
文艺创作:少一点低俗,多一些责任
①这些年来,创作的尊严面临严峻的挑战。创作成果被随意地歪曲,经典名作被任性地拆分;只要点击率高就好,只要票房收入多就好,只要名利双收就好。这种流行文化的无序状态正影响着阅读者的视听,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对流行现象的理性判断。究其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文艺创作者的责任意识缺失。
②历史终会以其特有的坚韧来淘沥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作品价值是要经过历史来证实的。而时下的创作却越写越粗糙,创造态度也越来越轻薄,作品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已渐成势头,迎合与屈从的态势正在蔓延。在商品社会的物欲享受中,人们像是急了,急着出书,急着出名,急着抓钱,急着要那些很现实的东西,急着把那些能装扮自己的光环都罩在自己头上。囿于一室之中,通过网络的便利下载着自己的梦想,写作状态越来越倾向于闭门造车,仿佛一夜即可成惊世之作。其实,电脑网络抓去了你的眼球,也抓走了你的认识和判断力,使你眼界不宽,胸怀狭窄,毫无生机。这种剪接,拼凑成的“创作”,是丝毫没有生命力和美学价值的。
③当盛行的风气把消遣和娱乐奉为第一宗旨,那么创作的目的自然是把迎合与趋从当成立身的准则,结果是投合了市场的趣味,降低了作品的美学标准,丧失了作者的人格魅力,搅乱了大众的视听评判。大多数人根本不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精神来进行思考和创作,很少有人从民族的世道人心来触摸时代脉搏,透过风云变幻的表象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是想经过简单的克隆和复制,毫不费力地收取名利,结果是平庸自不必说,道德沦落则日见明显。
④媒体工作者既不能把极端个性的东西展现给观众,也不能把极端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大众,要把对观点的解读放到时代的背景上去阐述,要把对真理的感悟放到大众的层面去引导,把对艺术的表现放到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去挖掘;站在观众的角度去尊重他们的理解,站在思想的高度去提升他们的境界;以创作的严谨和责任意识来从事自己的工作。某些文化人在利益的驱动下,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创作粗鄙化的行列中,在娱乐新闻里“发掘”材料,在茶楼酒肆“激发”智慧,在流行时尚里“附会”思想,几乎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一种流向。写作正在失去基本的朴拙和大气,文学的星空划过了太多爱情的弧线和哭泣的泪痕,作家之“心”越来越骄气,创作成果越来越小器。面对这种状况,要让创作走出困境,有必要建立一种学术秩序和道德规范。
⑤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容忍错误的倾向,总是沉默,必须有清醒者站出来说话,坚守住人类精神的“月亮”,这是一个时代的迫切期待。可是现实中人们都是希望别人去守住“月亮”的孤独的树,而自己则愿作树的旁观者。殊不知,这正是社会缄默的缘由,一个充满思想活力和精神自由的社会全然不是这样的。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成就不仅是他写出了惊世小说,更在于他用杂文和人格为民族立起了不屈的脊梁。
⑥古人曾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至情,“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执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浩气。我们应该少一些物欲的功利思想,多一些写作的平常心;多一些可传承的思想创作,让人涵咏,让人沉醉,让人扼腕悲吟,让人为之倾倒。对时下越发时髦的著作等身,隐含其后的忧虑是人们的现实焦躁和真正创作能力的降低。“剑桥宽敞明亮的教工休息室里,只是在最右边不足一米半宽的架子上,展示着本系教工的科研成果。如果从梅特兰开始算起,100多年来这里教师的成功仅一小架,委实不能算多。”这是留学剑桥的学者最切实的感受。实际上真正的创作成果即便是鲁迅先生也不过五六百万字,一本《老子》也仅五千言。但谁能否认其经典的巨大价值?
⑦宋代鸿儒张横渠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当成自己的读书理想,我们也应以此为文学创作中自觉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若如此,那是我们这个时代幸甚,我们国家幸甚,我们民族幸甚。
16、时下文艺创作者创作越来越粗糙,越来越轻薄,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创作出来的作品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丝毫没有生命力和美学价值。
B、这样做不仅会丧失作者的人格魅力,还会使道德沦落。
C、社会盛行消遣和娱乐至上的风气,文艺创作者把迎合与趋从这种风气当成立身的准则。
D、文化人在娱乐新闻里“发掘”材料,在流行时尚里“附会”思想,已经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一种流向。
1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当前流行文化处于无序状态,主要原因是文艺创作者缺失责任意识。
B、某些文化人急功近利,为物欲享受所驱动,创作出来的作品肤浅轻薄,是经不起历史坚韧的淘沥的。
C、网络的便利容易使写作状态越来越倾向于闭门造车,所以文艺创作者要创作高质量的作品就应该少用电脑和网络。
D、文艺创作者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带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去创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18、阅读第⑤段,回答以下问题。
第⑤段“可是现实中人们都是希望别人去守住‘月亮’的孤独的树,而自己则愿作树的旁观者”,这句话中的“月亮”和“孤独的树”分别指什么?(6分)

19、第④段中说“要让创作走出困境,有必要建立一种学术秩序和道德规范”,那么,文艺创作者应该如何去做?(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6—19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7年四川省双流县语文中考题』  下一个『泰和中学高一年级(上)学科联赛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