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高级中学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绍兴市高级中学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必修一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绍兴市高级中学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3分)(1)十八岁有许许多多令人(chénmiǎn)眷恋的回忆。(2)对已是万般无奈之中的我们,此语(ùchì)惊雷。(3)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方(húnqiānmèngyíng)的土地。(4)百年后重读此诗,还令人低徊(xīxū)不
试题预览
  绍兴市高级中学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3分)
(1)十八岁有许许多多令人(chénmiǎn)        眷恋的回忆。
(2)对已是万般无奈之中的我们,此语(bùchì)        惊雷。
(3)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方(húnqiānmèngyíng)                的土地。
(4)百年后重读此诗,还令人低徊(xīxū)           不已。
(5)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zhéjū)           异境。
(6)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jiǎoshì)           。
2、给加点的字词注音。(3分)
(1)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         视它的权利。
(2)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        ……
(3)我们的第一代华侨,从来不忘桑梓         之情。
(4)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          的号子。
(5)草色顶多成了赭          色,根边总带点绿意。
(6)结果,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          ,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
3、根据课文默写填空。(7分 )
(1)怅寥廓,        ▲       ,        ▲       ?
(2)故        ▲       ,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     ,      ▲     。
(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      ▲     。      ▲     ,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5)《师说》中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应该是:是故      ▲      ,      ▲     ,      ▲     ,           ▲         。
4、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的正确顺序是 (   )(3分)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证明。可是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_____,结果总是得罪人。他诗名_____,但他的五尺之躯却见容不了当权派。______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②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③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④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⑤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⑥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②④⑥
5、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4分)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立场须坚定;人的一生像水 ,     ▲                 ,          ▲     ; 人的一生像火 ,        ▲      ,      ▲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6—9题。(10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6.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山川相缪    缪:通“缭”,环绕          B.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吃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            D.而卒莫消长也       卒:终究               
7.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例:侣鱼虾而友麋鹿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舞幽壑之潜蛟                            D.西望夏口
8.下列叙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项:(      ) (2分)
A.作者在文中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自己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 
B.主人的回答,借用了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由眼前的水与月,阐述了一套自然界的“变与不变”的道理。末尾,表现出苏轼心胸之中豁达超然的一面。 
C.作者善于把抽象的哲理用形象化、抒情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D.这是一篇有高度的艺术技巧的散文赋,作者借用汉代大赋中主客问答的形式。
9.翻译文中句子。(4分)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10—12题。(6分)
予欲穷万安绝顶之胜,而僧云:“徐之,俟微雨洒尘,乘其爽气,可以登涉,且宜眺瞩也。”一宿而微雨至,予大喜曰:“是可游也!”
遂溯涧而上,徘徊怪石之间,数步一息。于时宿雾既收,初日照林,松柏膏沐之余,杨柳浣澣①之后,深翠殷绿,媚红娟美。至于原隰隐昣②,草色麦秀,莫不淹润柔滑,细腻莹洁,似薤簟③展初,文锦乍铺矣。
既至层颠,意为可望云中,上谷间,而香山、金山诸峰遮樾④云汉,惟东南一鉴,了了可数,平畴尽处,见南天大道一缕,卷雾喷沙,浩白无涯,或曰:“此走邯郸道也。”
扪萝分棘⑤,遂过山阴。憩于香山松棚庵中。松身仅五尺许,而枝干虬结,蔽于垣内。下有流泉清激,声与松风相和,松花堕地,飘粉流香。时晚烟夕雾,萦薄湖山,急寻旧路以归。
                                        明:袁中道《游西山十记》之八
【注】①浣澣(huǎn)洗濯。  ②隐昣(zhěn):背阴的,向阳的。昣,明亮。③薤(xiè)簟:用薤叶编的席。薤,草名,叶似韭。  ④遮樾(yuè):遮蔽。⑤扪(mén)萝分棘:挖着野藤条,分开荆棘丛。
10、解释加点的字词(2分)
①徐之,俟微雨洒尘                    ②予大喜曰:“是可游也!”            
11、与“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2分)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憩于香山松棚庵中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而今安在哉
1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予欲穷万安绝顶之胜——我想要看尽万安峰绝顶的胜景。
B.于时宿雾既收,初日照林——在这时候,原来的雾已经消散了,原来的太阳照耀着树林。
C.此走邯郸道也——这是往邯郸的道路。
D.松身仅五尺许,而枝干虬结,蔽于垣内——松树高只有五尺多,而枝干像虬龙那样盘曲,隐藏在墙内。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8分)
  ①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②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明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感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③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节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13.第一节写江南的雪景,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4分)
14.最后一段“空言不如实践 ”中“空言”和“实践”分别指什么?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6分)
望 春            柯灵
离开龙山,又是一度月圆。小巷寂静的生涯,已渐觉相安若素;而且俗务困人,每天被琐屑的工作缠绕,也不复再有余裕坐对幽窗,悠然作遐想。只是龙山的望春花,至今还频来相扰,使人难忘。
   龙山山腰的宿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种着两树高大的梧桐,三四棵矮小的黄杨,一株望春花。我迁入宿舍的时候,正是风雪连天的寒冬,梧桐早已落叶,望春花也只剩着疏落的空枝;惟有终年常青的黄杨木,还透示着几分生意。时节推移,渐渐由冬转春,气候虽已日渐暖和,大地却还沉睡未苏;第一个泄露了春讯的,就是那一树望春。草未曾茁青,树没有抽芽,望春花却在濯濯的枝头,开起了满树银白的花蕾。宿舍里深通世故的女佣,有意无意地说:“望春花开了,春天就快要来了!”
从那时起,不知为什么,我对这满树含苞的望春花发生了好感,而且有些为它杞忧。一天早晨,和同居的朋友在院前小立,我说:“望春花开得这样早,怕等不到春事烂漫,就要零落了罢!”朋友冷漠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外,他说:“望春真是最难看的花了!枝干僵秃,有花无叶,让它零落了也好!”更出我意外的,此后他竟几次表现对望春的嫌厌。我觉得很不平,有一次对他说了这样带刺的话:“放心罢,朋友!望春花不是为你开的,它并不要你赏识!”朋友还说:“谁教它开在这里,让我看见呢?”我怃然,没有再开口。
每天午后,柔阳拨逗着春意,蜜蜂翅上驮着薄薄的东风,在黄杨木上纷飞。同居的伙伴们都到山麓去了,我总独自伫立院前,对望春作许久的顾盼,而且常不免为它担忧:“花开得早,自然也就谢得早,来时寂寞,去时冷落,岂不辜负了大好的春光!”——眼见望春花欣欣地开放,粉妆玉琢,洁白如雪,我越是倾心怜惜,我的隐忧也越是深切。
不幸的预想常常容易出现,春意盎然的一天早晨,紫槿花红出墙头,我终于发现望春的残葩零落在院中的草地上了。我像亲自串演了一出人间的悲剧,心头浸蚀了无名的怅惘。
我曾要决定,要为这素馨的花树写一篇童话:假定望春花是一个追求光明的少女,春天就是她理想的王国。肃杀的严冬使她发愁,料峭的寒风使她颤粟,她决定独自出发,向天涯海角寻觅春天。跋涉了无数山水,饱尝了无限苦辛,当她听见南国的燕子送来第一声呢喃,冬眠的蛰虫打了第一个呵欠,她知道自己的愿望快要达到,激动得发狂,立刻在寂寞的大地上,展开惨白的笑靥,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于是风暖了,草绿了,花开了。但春天刚来,自己却已经憔悴,在春阳温暖的怀中,作了含泪的微笑,悄悄地离开了人间。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我立下心愿要为望春抒写。但只恨自己才分太浅,几回铺,几番搁笔,我终于没有写成。
人事倥偬,如今我已离开了龙山,望春花的故事却依然频来相扰,甚至见她化为白衣的少女,婉转轻愁促请我对她践约。几日以前,因事偶上龙山,便去看看院前的望春,现在已经是绿叶成阴,迥非往日的丰姿了。我想,望春有知,对那过去的旧梦,怕也早如隔世,淡然忘却了罢?果然,那么我的心愿,这样也就算偿!
15。结合原文品读“我对这满树含苞的望春花发生了好感,而且有些为它杞忧”后,请回答:(4分)
(1)作者为什么会“发生好感”?(2分)
(2)作者又为何“为它杞忧”?(2分)
 16.为了更好地表现望春的特点和“我”对望春的特殊情感,文中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试找出两处并简要加以说明。(4分)
一处是
二处是
17.“我”对望春花充满了深情厚意,请分析望春花在“我”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18.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住在龙山时,庭院里的一树望春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离开一年以后,仍是难以忘怀,每次想起都遐思无限,心中怅然。
B.文中用了“杞忧”“担忧”“隐忧”“怅惘”等词语,表明了作者对于望春花以及与望春花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着美好追求的人们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C.作者善于选用细小的素材来表现自己的丰富情感和深刻的思想;一树寻常的望春花在作用笔下却成了一个鲜活灵动、有着深厚意蕴的形象,成了一种精神象征。
D.全文以空间转换为线索,其中穿插着丰富的想像,思路清晰而明朗;首尾以“频来相扰”相呼应,中间缝合紧密,结构严谨。
E.本文语言不刻意求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所描绘和赞美的事物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作文(40分)
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说明: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请你先在空格上填进适当的文字完成题目,然后作文。





参考答案
1、沉湎  不啻  魂牵梦萦  唏嘘(欷歔)  蛰居  矫饰 2、3略。4、A  5、例: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性格须随和;人的一生像火,要热情,态度须真诚。
(简析:这道题考查“仿用句式”的同时,还考查“扩展语句”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比喻、排比”。排比句的五个喻体分别为“金”“木”“水”“火”“土”。释喻部分前一分句要与喻体有一致性,后一分句再扣住人;要兼顾本体、喻体,具有合理性;选择词语尽量避免重复,语义覆盖尽可能完整。)
6、B  7、A  8、A  9、(1)我们将如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2)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各有各的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即使一毫也不能取用。
10、(1)等,等到  (2)这,这样
11、D(D项是宾语前置,其余是状语后置)  12、B  13、  作者写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避实就虚地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过程中写出了雪中情趣。这种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种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
14   “空言”指写这篇文章,“实践”指出去散步。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江南这种晴和的冬天的喜爱,愿置身其中,好好品味。
15. (1)因为望春花第一个泄露了春讯,预报春天到来的消息。
(2)望春花开得太早,作者担心等不到春事烂漫,它就会零落。
16.举例如:(1)用梧桐、黄杨和小草在气候变暖时依旧未抽芽茁青来反衬望春花开得早。
(2)用“同居的朋友”对望春花的嫌厌来反衬“我”对望春花的喜爱和担心。等
17.是大胆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勇敢者的象征。她不畏严寒,饱尝艰辛,为的是把春天的消息及早地告诉人们;当春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她却带着满意的微笑,悄悄地离开了人间。在她身上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热切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18. A、D(A项不是“离开一年以后”,而是“离开一月以后”,因为开头说“又是一度月圆”。D项不是以空间转换为线索,应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写的。)
三、作文
基准分:31分
一等:36——40分
二等:32——35分
三等:28——31分
四等:24——27分
五等:23分以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五等:1、脱离话题;2、结构混乱,内容胡编乱造;3、字数不到400字;4、抄袭 (61.174.213.21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上一个『宋词单元练习之四』  下一个『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