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淄博市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淄博市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高三上册 鲁人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淄博市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2007.12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第Ⅰ卷答案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超出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
试题预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淄博市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2007.12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第Ⅰ卷答案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超出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奖掖(yè)   贮(zhù)存   按捺(nài)  棱(léng)角分明
B.遒(qiú)劲  嗜(shì)好   形骸(hé)   瞠(chēng)目结舌
C.箴(zhēn)言  矜(jīn)持  雇佣(yōng) 噤(jìn)若寒蝉
D.剽(biāo)悍  恫(dòng)吓 聒(guō)噪  相形见绌(ch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睿智  儒雅  痛心疾手  突如其来  B.澄澈  装潢  堂而皇之  卑躬屈膝
C.账簿  妥贴  匪夷所思  觥筹交措  D.嬉戏  深邃  纭纭众生  殚精竭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国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成功,再次雄辩地向世人       :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②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商家制作广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③为加快滨海新区的建设步伐,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        特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
A.显示   盈利      修建   B. 昭示   营利      构建
C. 显示   营利      修建   D. 昭示   盈利      构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回望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音乐剧在上海的跨越式发展,都与上海大剧院里程碑式的音乐剧作品的引进休戚相关。
B.经典作品改编渐成风潮本无可厚非,但将一代圣人孔子刻画成丧家之犬,诗仙李白描写成市井小混混,就不可理喻了。
 C.审视中国当代文坛的日益委顿,联想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不禁让人生发出今非昔比的感慨。
D.从电影《知音》的音乐一直到《春天的钟》《难忘今宵》等歌曲,王酩创作的一部部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无不闪现着追求、探索、创新的光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巴金先生记述性、回忆性文字的汇编《我的家》,该书以图文的形式首次全面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B.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险合作伙伴,中国人保以更适合公众参加的形式,组织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服务奥运,分享奥运所带来的激情和欢乐。
C.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D.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要求各地各部门解除对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措施。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高强度新型碳纳米管纤维研制成功 
   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教授阿兰·魏德尔与美国陆军士兵研究开发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一种新型碳纳米管纤维。该碳纳米管纤维上最脆弱的地方也需要1吉帕斯卡的应力才能折断,强度足以与钢铁相媲美。
    碳纳米管是一种棉线状的碳分子,带有仅一个原子厚度的壁。虽然它们具有非常强的导电性能,但可*性难以保证。为了制作这种超强纤维,魏德尔在热炉中将碳汽化,然后吹出一股碳纳米管流。当这些碳纳米管在空中被捕获并围绕一个轴旋转时,就会形成一根由数十亿个分子组成的纤维,而这些分子沿着碳纳米管紧密排列在一起。
    研究人员认为,强度的改善主要取决于缠绕速度,以便将碳纳米管更好地排列成线以及更紧密地包裹起来。研究人员通过调节炉温和调整缠绕速度优化制作工艺,制作出的纤维强度较其他小组制作的要高出0.3倍。为了使制作的纤维密度更大,他们还在制作工艺中增加了一个步骤,让纤维通过丙酮气体。丙酮气体可在纤维上凝结成一层液体,由于表面张力效应将纳米管拉在一起,从而增强纤维强度。
    新碳纳米纤维一般要在施以大约6吉帕斯卡的应力时才发生断裂,强度要高于制造防弹背心的常用材料芳纶,而且可与两种最高强度的商业材料——基纶和迪尼玛相抗衡。目前,研究人员已制作出一根单独的超强碳纳米管纤维,可承受9吉帕斯卡的应力,表现出具有无与伦比的超强性能,而用别的方法制作的碳纳米管纤维最多可承受3吉帕斯卡的应力。
     魏德尔目前能制作出的最好纤维长度仅为1毫米,这主要是因为纤维越长,包含的细微碳颗粒和其他缺陷就越有可能削弱它的强度。即便调节制作工艺,如调整缠绕速度和利用丙酮方法,都不能改变这些碳素颗粒,因此必须回到化学合成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研究人员称,这种纤维最具前景的应用也许是制作防弹衣和开采油气钻头。
                               (《科技日报》2007年11月23日)
6.下列对“新型碳纳米管纤维”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新型碳纳米管纤维是一种棉线状碳分子,它只有一个原子的厚度。
B.新型碳纳米管纤维是由数十亿个沿着碳纳米管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分子组成的纤维。
C.新型碳纳米管纤维是一种导电性能强、承受应力强的新型纤维。
D.新型碳纳米管纤维是通过调节炉温、调整缠绕速度等增强了强度的一种新型纤维。
7.下列说法不属于“新型碳纳米管纤维制作工艺”的一项是
A.调节炉温,使碳在热炉中汽化,吹出碳纳米管流。
B.调整缠绕速度,将碳纳米管排列成线并紧密地包裹起来。
C.纤维通过丙酮气体时,丙酮在纤维上凝结成液体,通过表面张力将纳米管拉在一起。
D.用化学合成的方法改变细微碳素颗粒,增强纤维强度。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超强碳纳米管纤维,可承受的应力是普通碳纳米管纤维承受应力的3倍之多。
B.目前能制作出的最好纤维长度仅有1毫米长主要是受到制作工艺的制约。
C.新碳纳米纤维能承受大约6吉帕斯卡的应力,强度远远高于制造防弹背心的基纶。
D.从发展的前景看,新型碳纳米管纤维可能是制作防弹衣和开采油气钻头的最好原料。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房彦谦,字孝冲,本清河人也,世为著姓。彦谦早孤,不识父,为母兄之所鞠养。长兄彦询,雅有清鉴,以彦谦天性颖悟,每奇之,亲教读书。年七岁,诵数万言,为宗党所异。十五,出后叔父子贞,事继母,有逾本生,子贞哀之,抚养甚厚。后丁继母忧,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事伯父乐陵太守豹,竭尽心力,每四时珍果,口弗先尝。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终礼,宗从取则焉。其后受学于博士尹琳,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雅有词辩,风概高人。年十八,属广宁王孝珩为齐州刺史,辟为主簿。时禁网疏阔,州郡之职,尤多纵弛,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州境肃然,莫不敬惮。
    及高祖受禅之后,遂优游乡曲,誓无仕心。开皇七年,刺史韦艺固荐之,不得已而应命。吏部尚书卢恺一见重之,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以秩满,迁长葛令,甚有惠化,百姓号为慈父。仁寿中,上令持节使者巡行州县,察长吏能不,以彦谦为天下第一,超授若州司马。吏民号哭相谓曰:“房明府今去,吾属何用生为!”内史侍郎薛道衡,一代文宗,位望清显,所与交结,皆海内名贤。重彦谦为人,深加友敬。
   彦谦知王纲不振,遂去官隐居不仕,将结构蒙山之下,以求其志。会置司隶官,盛选天下知名之士。朝廷以彦谦公方宿著,时望所归,征授司隶刺史。彦谦亦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凡所荐举,皆人伦表式。其有弹射,当之者曾无怨言。司隶别驾刘陀,陵上侮下,讦以为直,刺史惮之,皆为之拜。唯彦谦执志不挠,亢礼长揖,有识嘉之,陀亦不敢为恨。
其后隋政渐乱,朝廷靡然,莫不变节。彦谦直道守常,介然孤立,颇为执政者之所嫉,出为泾阳令。未几,终于官,时年六十九。
   彦谦居家,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玄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所有文笔,恢廓闲雅,有古人之深致。又善草隶,人有得其尺牍者,皆宝玩之。
                               (节选自《隋书·房彦谦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兄彦询,雅有清鉴             雅:高雅
B.雅有词辩,风概高人             高:超出
C.刺史韦艺固荐之,不得已而应命   固:坚持
D.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       擢:提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彦谦天性颖悟,每奇之 /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年七岁,诵数万言,为宗党所异 /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C.事继母,有逾本生,子贞哀之 /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D.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房彦谦有操守的一组是
①彦谦早孤,不识父,为母兄之所鞠养
②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州境肃然
③刺史惮之,皆为之拜
④唯彦谦执志不挠,亢礼长揖
⑤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
⑥所有文笔,恢廓闲雅,有古人之深致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彦谦事奉继母,超过了他的生母,每年四季的山珍水果,自己不先吃,让继母先品尝。
B.房彦谦为官惠民,深受百姓爱戴,就连当时的大文豪内史侍郎薛道衡,也对他特别地尊敬。
C.房彦谦为人正直,凡是他所举荐的,都是杰出的人才;彦谦弹劾他人时,被弹劾者竟然没有怨言。
D.房彦谦虽然身居高官,但平时勤俭朴素,所得俸禄,都拿来周济亲友,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

                      第Ⅱ卷(非选择题  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5)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张 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张辑,南宋词人。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本词原调名为《乌夜啼》,后取末句改为《月上瓜洲》,你更喜欢哪一个?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2)本词“景”与“情”是如何交融的?(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组)(6分)
(1)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            。(王羲之《兰亭集序》)
(2)              ,阑干拍遍。(辛弃疾《水龙吟》)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            。(杜牧《阿房宫赋》)
(3)              ,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王勃《滕王阁序》)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语言运用(12分)
16.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4分)
①在草原上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
②星星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
③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
④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鬃旁
⑤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里星斗闪烁

17.请运用“假如……那么……”的句式,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
在书中,假如你和李白一起畅游天姥山,那么你将收获到天鸡海日;
--------------------------------------------------------
--------------------------------------------------------
17.(4分)假如你和李清照共赏绿肥红瘦,那么你将收获梅子黄时雨,在荷花丛中争渡;假如你和徐志摩在康桥上徜徉,那么你将采摘到康桥下自由的水草;假如你和老渔夫桑提亚哥一起抗拒鲨鱼的肆虐,那么你将感受到“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境界。
18.阅读下列材料,提炼观点。不超过30字。
作家韩少功在一座小山坡上盖了自己的房子,他想更加贴近农民。下面是他2005年春夏两季的收成:
豆角28.4公斤,冬瓜21公斤,茄子17.3公斤,丝瓜40.3公斤,辣椒31公斤,小白菜14.1公斤,桔子20公斤……




 
六、 选考题(18分)
请在以下(一)、(二)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跨大题选做小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9~22题。
             生命赋
               孙荪
   我常常在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
   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出一种激情,在我周身漫布,升腾,飞越。
   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的一种轻微然而却是异常深刻的震颤。
    早春,当冰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峥嵘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
当枣芽发出不久,在播种过的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而疲软的壳子,一个个钻出地面,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
    麦收过后,在麦茬地里新播种上的大豆,不几天工夫,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响乐: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金黄色的小山。
我害怕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亮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一见到它,就如醉如痴,它能一下子把我原来的思路打乱,斩断,重新引诱我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峰巅的想像:经过长久地默默不响地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恰如刚刚构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将要展纸挥笔的当口,也恰如对初恋情人迷恋时的慌乱,我有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面对花蕾,我的思路空前地奇特、活跃。有一次我竟然呼啦一下忆起了几年前的一场玩笑话。那是我和朋友在街头漫步,一群迎面而来的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叽叽喳喳乱钻乱闹,我们被挤得无路可走。可我的那位朋友说,别急别气,说不定未来共和国的总理、部长、文坛巨星、科学泰斗就在这里。
    真的,我不是为了写这篇文章而寻找比喻象征,我常常在花蕾前想起这位朋友有点幽默的预言。
    我还有一个执拗的习惯:好在贫瘠的荒凉的山间沙漠流连。岩间石缝中生长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弯的怪柏奇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一丛“沙打旺”或骆驼草,石板上的一片黄绿浅灰的苔藓,我都向它们注目。这些景象剥落了我热烈的情感,凸现出严峻的理性,我不是可怜它们,我是敬仰它们! 
    这是怎样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它们全都生长得很顽强,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温度、湿度、肥沃度等等条件,对它们都不重要;它们几乎全*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条件再恶劣一点,别的葱茂的一切可能化为死亡的尘埃,而它们仍可能依然故我,生机盎然;      如果条件好一点,那它们该是一副怎样的葱茂!
    还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吗?
    生命,就是开始,就是突破,就是希望,就是创造,就是追求。
    有幸获得一次生命,那就让生命像那么回事地展示一下吧。
                   (选自《生存的诗意》,河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9.文章写了“哪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这些现象为何会引起我深刻的“震颤”?(4分)

20.作者为什么把花蕾与幼儿园的小朋友联系起来?(5分)

21.作者说:“我不是可怜它们,我是敬仰它们。”“我”敬仰它们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述。(4分)

22.作者最后说:“有幸获得一次生命,那就让生命像那么回事地展示一下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李存葆:永葆激情的吟唱
                             张永恒
    冬日的一个下午,踏着满地的落叶,记者采访了军旅作家、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存葆。 
乡音未改,还是那一口浓浓的山东腔,一身军装带着军人的虎虎生气,虽年过知天命并担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但仍饱含激情,笔耕不辍,这就是当年曾以《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而风靡一时的军旅作家李存葆,作家坦言近些年改变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走上了文化大散文的写作,用作家自己的话说,这叫“变一种调子歌唱”。他创作的《我为捕虎者说》、《鲸殇》、《祖槐》、《沂蒙匪事》、《飘逝的绝唱》等作品相继获奖,并在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问:您是从军人队伍里成长起来的作家,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这条路的?
   答:我刚当兵时学炮兵指挥专业,军里组织考核时,我得过计算兵第一名。一次团里举办通讯报道学习班,训练队决定让一位能写会画的高中生去。开学那天他生病了,队长就让我去。在学习班学了4天,我写了3篇小稿,发表了两篇———那时候发篇文章是很难的。从此团政治处便让我转行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高山下的花环》之前,就有近百万字的作品发表,单是诗歌就有500余首。当初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实在是太偶然了。 
   问:从您后来的作品来看,自《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以后,您基本上转向了散文创作,怎么看待这种转变?
   答:我在部队文工团当过多年编导,写过两个大话剧,本来我是喜欢编故事的,但现在我不大愿意编造了。有人说现在凡是人类能想到的事情都发生了,人们想不到的也发生了。当今的社会太复杂了,一般的小说很难概括。近距离看生活往往看不透,我就先写点历史方面的散文。这样写作能使我更自由一点,理智一点,过几年回过头来编故事写小说,也许效果会好些。 
其实写散文比写小说付出的精力更大。将没有呼吸没有知觉的汉字小方块,排列成稍大一点的方块,并鼓捣得活蹦乱跳,明智达理实在不易。假如后人选编今人的《古文观止》,如果当今哪位作家有一篇作品入选,那就很值得庆幸,如果能选上几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家了。写小说,每天能写六七千字,写散文每天最多只能写2000字。我的散文都是一句一句“抠”出来的。 
   问:读您的散文,感觉有一种特别鲜明的雄迈的军人气质、悲悯的入世情怀及对真的迷恋,塑造您散文的精神内核是什么?
   答:影响我作品气质的,我觉得主要是山东尚武、强悍的民风和我从军的经历,在《鲸殇》、《大河遗梦》、《祖槐》、《飘逝的绝唱》里,我都是饱含激情,用自己的良知和心灵的高度去写我的散文。因为散文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奢侈品,也不仅仅是一种花瓶式的点缀。散文贵在真诚,散文必须与小农经济生发出的乌托邦意识绝缘,散文应避开无病呻吟的痛苦状,也应远离那种甜得令人发腻的小布尔乔亚的矫情———我们的散文应该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也应该更关注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与种种困境。散文里应该有情感的浓度,哲学的深度,应该有作家的正义和良知。 
    问:作家的成名同时带来风格的定式,很多作家为着作品笔法更新、风格求变而感到苦恼,您是如何做到不断地在“毁我塑我”中求新求变的? 
    答:多读一些书,多寻找一些创作范本进行研究;多感受一些生活,让现实生活激活自己的思绪。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不然“重说历史”就失去了意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的真理,一直为中国真正的文人所奉行,散文对作家的文字功力要求极高,一个作家要力求能操几种笔墨,不能只用一种调子唱歌。要求新求变,先练好基本功。但万变不离其宗,贯穿作品的,还应是创作的激情。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鲁人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论语选读12月份刚刚考过,1--8课的试卷,原创,附答案』  下一个『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同步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