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无锡市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8年无锡市期中调研语文试题(高三选择性必修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十一)YCY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42分,第二卷108分,共150分(作文60分,其余9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第Ⅰ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恪守(kè) 隽永(jùn) 瞠目结舌(chēng)为虎作伥(chāng) B.梦魇(yǎ
试题预览
  200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十一)YCY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42分,第二卷108分,共150分(作文60分,其余9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恪守(kè)  隽永(jùn)  瞠目结舌(chēng) 为虎作伥(chāng)
B.梦魇(yǎn)  对峙(zhì)  浑身解数 (xiè)   徇私舞弊 (xún)
C.皱缬(xié)  赝品(yīng) 惝恍迷离(tǎng)  揆情度理(duó)
D.应(yīng)届   酗酒(xù)  宵衣旰食(gàn)   同仇敌忾(k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膨胀      绿草如茵     动辄得咎     计划慎密
B.惺忪      铤而走险     震惊中外     深为惋惜
C.就绪      仗义直言     出奇制胜     优柔寡断
D.推委      良莠不齐     寒暄客套     革故鼎新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探索用技术及管理手段对农村及城乡    部(集中式污水管网未覆盖)的生活污水及废物进行可持续的生态的综合管理,提高生态卫生水平,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项目的经验向其他地区进行推广。
   ②据韩国联合参谋总部透露,8日下午2时30分左右在距白翎岛东面9公里的海上,一艘朝鲜导航船导航2艘小型船舶,越过了北方    0.5英里,遭到了韩国海军高速艇编队的警告射击。
   ③茶叶初制后的产品称毛条。毛条通过    过程的筛分、风选处理后,达到分清外形规格、整饰外形、剔除杂质、适度干燥以及合理拼配调剂与增进品质的目的。
   ④应聘学生们表示,死守某个价位是不明智的,市场有冷热起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期望值。相比薪酬,他们更    在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A.结合  界限   精致   看重      B.接合 界线  精制   看重
C.接合  界线   精制   看重      D.结合 界限  精致   看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有媒体分析,此项计划所面临的最大困难,莫过于何处去找这每年230亿台币的巨款,目前台湾当局预算黔驴技穷,即使只拿出23亿都恐不易。
B.什么叫按照音乐的办法来教?有一句话说:维也纳的孩子没有不懂音乐的,为什么?因为音乐是属于耳濡目染,是一种环境的陶冶。
C.在充满阳刚味的小龙队里,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的欧雪香是唯一的女性队员,这万绿丛中一点红,理所当然地成为小龙队的镇队之宝。
D.此次投资体制改革,既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加强对整体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其实投资体制改革与宏观调控并行不悖。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正确无误的一项 (    )
A.“纽约时报”披露,事故发生时,“旧金山”号的航行指南仍然是1989年版的老航海图。该图显示,在距离事发地点大约5公里范围内,“没有任何潜在危险物”。
B.丹麦前驻华大使的夫人、研究汉阙的专家燕妮•帕尔感慨地说:“我在北京看了许多图片、文字资料,没想到这块汉阙竟是这样精美?”
C.11岁时,他给白城子一家地主老张家放牛;13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官升了一级”,给老张家放马了。
D.干扰素不仅是制服病毒的法宝,而且还是抗癌的“生力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干扰素对淋巴癌、肺癌都有显著疗效。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句意不够明确的一句是 (    )
A.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要区别情况,原则上也要在建立国资委或明确相关机构负责、明确出资人以后规范进行。
B.教师住房补贴不兑现,公务员的补贴也不兑现,滨江市政府下决心加大投入教育的力度,争取在三年内改变本区教育落后面貌。
C.包机不必经停港澳等第三地,在各飞航点之间直接对飞,以增加乘客安全系数,减少劳顿之苦,减少给航空公司增加的额外费用。
D.关于票价上浮范围,节前主要是从北京、上海和广州始发的部分列车;节后主要是从郑州、南昌、成都始发的部分列车。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一10题。
人类进化的启示
应该说明的是,由于出土的化石数量有限,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不连续的,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人类进化过程的了解,还只是初步的,相当概括性的。然而,即使从这个相当粗略的轮廓当中,已经足可以得出一些令人惊叹不已、相当确切的结论和认识。那么,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怎样的启示呢?
  首先,可以肯定人类确实是由类人猿、原始人和现代人类这样一步步的进化而来的,而不是像圣经上所说的那样,是由上帝在一夜之间造出来的。对于这一点,除了那些狂热的宗教信仰者之外,大概已经没有什么异议。为什么会有一部分猿类能从动物群体中分化出来,最终进化成人呢?这完全是由于气候变化所致。也就是说,气候的变化是人类进化,当然也是其他生物进化的原动力之一。或者说,气候变化正是人类进化的催化剂。在人和猿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巨大的分化,正是因为它们的祖先宁肯跟着热带森林迁移,而我们的祖先却勇敢地从茂密的森林走向了空旷的草地。
  另外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是,人和动物都在进化之中,为什么人类进化得如此之快,而动物进化得却如此之慢呢?其根本的区别在于,动物在接近10亿年的漫长时期中,是仅仅通过突变和自然淘汰而进化的。而人类在这短短的1400万年的瞬息时刻却发展和演化出了非遗传性的继承和演变系统,即通过独一无二的文化媒介,把知识和传统留给了后代。这完全是由于人类的大脑比其他任何动物都要发达得多,因而能有日益增强的对环境的控制力量,例如利用穿兽皮、烤火、住山洞来造小气候以利于自己的生存等。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日益发达的文化,从而使遗传进化退居于次要的位置。由此可见,人类在控制本身进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仅次于生命的起源。
  然而,有其利也必有其弊,大概正因为人类有了文化媒介可以把信息传递给后代,所以通过本身遗传系统所传递的信息也就愈来愈少,例如人生下来不会盖房子,必须要靠后天去学习。总之,动物有许多生存的本领是通过遗传系统直接传递给后代的,而人除了吃喝哭叫之外,绝大部分生存本领却只有靠后天去学习。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值得人们去深思。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这1400万年的漫长历史中,人类进化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而是以很高的加速度往前演化着的。例如,从腊玛古猿进化到南方古猿足足用了1000多万年,而南方古猿进化到能人却只用了300多万年,依次类推。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化的过程当中,每完成一个飞跃的时间大约正好等于前一个飞跃所需时间的1/3,而等于后一个飞跃所需时间的3倍。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大脑愈来愈发达;二是随着实践的积累,人类的知识愈来愈丰富。由此可见,人类今天所享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不是在短期内创造出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追根溯源地想一想,这一积累的过程早在1000多万年以前就开始了,没有那时的直立行走,怎么会有后来的各种知识?也许,这可以叫做“积累效应”吧。因此,当我们思考现在的问题时,不应该忘记过去的历史。当我们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成绩时,不应该忘记别人的帮助。
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    )
A.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人类进化过程的了解,还只是初步的,相当概括性的,原因是出土的化石数量有限,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不连续的。
B.《圣经》上所说的人是由上帝在一夜之间造出来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根据我们的研究,人类是由类人猿、原始人和现代人类一步步的进化而来的。
C.第二段中的“这一点”指的是人类是由类人猿、原始人和现代人类一步步的进化而来的,而不是像《圣经》上所说的是由上帝在一夜之间造出来的。
D.“气候变化正是人类进化的催化剂”就是说,凡是跟着热带森林迁移的的猿类都没有进化成人,凡是走向了空旷的草地的猿类都进化成了人类。
8.下列关于人类进化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动物比人类进化得缓慢的原因是动物仅仅通过突变和自然淘汰而进化,其进化始终是在遗传性的继承和演变系统范围内进行。
B.人类比动物进化的快的原因是人类能通过独一无二的文化媒介,把知识和传统留给后代,具有了非遗传性的继承和演变系统。
C.因为人类明白对环境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类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日渐发达从而使遗传进化退居于次要的位置。
D.由于其他动物的大脑没有人类的发达,他们不可能如人类那样能有日益增强的对环境的控制力量,不可能使遗传进化退居于次要的位置。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类必须要靠后天去学习如盖房子一类的事情,根本原因就是人类不能通过本身遗传系统而只有依赖文化媒介传递信息。
B.如果动物不能通过遗传系统将许多生存的本领直接传递给后代的话,那么它们的后代就不可能像人那样依靠后天学习而生存。
C.在人类进化的过程当中,每完成一个飞跃的时间正好等于前一个飞跃所需时间的
       1/3,而等于后一个飞跃所需时间的3倍。
D.人类进化以很高的加速度往前演化的原因之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大脑愈来愈发达,从而使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愈来愈强大。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人类确实是由类人猿、原始人和现代人类这样一步步的进化而来的”就是作者说的“得出相当确切的结论和认识”之一。
B.人类在不断进化过程中,文化会更加发达,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如基因工程等会使遗传对人类的进化没有任何影响。
C.人类从直立行走开始,就在为我们今天所享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开始了知识积累,面向未来,人类这种知识积累只会越来越丰富。
D.“当我们思考现在的问题时,不应该忘记过去的历史。当我们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成绩时,不应该忘记别人的帮助”是作者得到的启示。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彀者,射手)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澹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          保:通“堡”,营垒
B.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让:责备
C.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佯北:向北面逃走
D.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微捕:秘密逮捕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廉颇既亡入魏                   既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C.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           与嬴而不助五国者也
D.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       我欲因之梦吴越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李牧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
①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②牧杜门不出,固称疾。③李牧多为奇阵,
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④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⑤赵王让
李牧,李牧如故。⑥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李牧长期驻守在赵国北部的边境,他不急于攻打匈奴,而是将当地的租税都纳入军中作为军费,并训练士兵骑马射箭,小心地看守烽火台,多派人侦察敌情,优厚地对待战士,这样好几年,赵国没受到什么损失。
B.由于李牧不主动攻打匈奴,赵王非常气愤,就叫他人代替了李牧,结果还是没有打败敌人。赵王又请李牧出任,李牧因病不能赴任,后来李牧感到赵王真要用他,为了国家利益,他毫不犹豫地到了边境。
C.李牧到边境后,还是没有立即攻打匈奴,士兵们却愿意打一仗。在这种情况下,李牧精选了大量的战车、战马和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以及射手,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最后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大败匈奴。
D.李牧被任命为大将军后,大破秦军,后来被封为武安君。秦国为了除掉李牧,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实施反间计。赵王中计,派人取代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最终被逮捕杀害,赵国也很快灭亡了。

第Ⅱ卷(共108分)

四、(共18分)
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2分)
                                                                            
   (2)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3分)
                                                                            
   (3)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3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长虹卧波,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2)3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3)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惊涛拍岸 ,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7.阅读下列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这两句是怎样写景的?有什么好处?(3分)
                                                                              
   (2)此词既写景,又写人。根据词意,此词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心
情?(3分)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唐诗过后是宋词
葛兆光(节选)
流行歌曲的歌曲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深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歌词里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再爱吃甜的人也经不起这种过于殷勤的让菜,因为心灵世界并不是只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非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账,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到蔚为大观。
说实在的,宋词能够成为一代文学的形式,其实还是在文人参与创作之后,过去我们的文学史总是说民间创作对文学有多少多少启发,给文学注入了多少多少新鲜养分,这都不错。不过,在“下贱者最聪明”、“劳动人民最懂得文学”的观念中,只注意了“源”而忽略了“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想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没有文化人的参与是不可能的。柳永也罢,晏殊也罢,欧阳修也罢,苏轼也罢,其实都是文化人。文化人的参与创作,意味着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对文学样式的渗透和对文学品格的提升,就像把野生的杂花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样。也许有人会引《病梅馆记》的病梅来讽刺说这是把朴素自然的文学变成雕琢做作的文学,但是又有那一种艺术是自生自长、原汁原味的呢?画布上的山水不是真山水,再怎么推重朴素的民间味儿也不能回到“杭呦杭呦”的时代不是?玉不琢还不成器呢,何况作为文学的歌词。
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内涵和精神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渲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流行如果是指形式与语言,自然很好,通俗如果是指情感和内涵,那就很糟。没有对人生的真正体验,随你怎么从唐诗宋词那里贩来意象和词语也只是在花裤衩上打补钉,充其量是点缀,时时会露出那种俗气的底色。没有对语言的真正机智,随你怎么挖空心思乔獐作智也只是在玩狗熊掰棒子的把戏,说到底是矫情,听听就会听出那里面口是心非的虚假。文化品位说来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缺少它就是让人瞧着俗气,知识储备看上去是一种无关的因素,但没有它就是让人看着浅薄。
诗歌是越来越不景气了,这也难怪,一些故作深沉的和故弄玄虚的诗歌好像在那儿有意“自绝于人民”似的,在自我陶醉中划地为牢,那些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的诗歌把那一点点有限的感情拧过来拧过去,痛苦得别扭,欢喜得蹊跷,意思九曲十八弯,上气不接下气地用生造的词语拼接了又撕碎,撕碎了又拼接;流行歌曲是越唱越热闹了,倒也必然,可相当多的歌词也好像是在那儿重复来重复去地唱老调,那些浅浅的笑靥和嗲嗲的娇嗔加上东拼西凑的词语仿佛要把一滴感情化开变成一大锅浓汤灌进听众的耳朵里,常常不知所云的歌词让不知就里的听众觉得深沉奥妙,让稍有知识的听众觉得莫名其妙。在这个既没有了唐诗又还没等到宋词的时代里,要想留住唐诗的时代,就要使诗歌有点儿亲切和自然,要想迎接宋词的时代,就要让流行歌曲多一些机智和内涵。随便怎么都行,只要有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太会被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动了。
《中国学术城》
18.文章第一段对一些流行歌曲提出看法,请概括这些不被作者认同的流行歌曲的特点。(4
分)
                                                                               
19.第二段说“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想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没有文化人的参与是不
可能的”,为什么?(4分)
                                                                               
20.纵观全文,作者提出了消除流行歌曲弊病的一些主张,概括这些主张的要点。(6分)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选择性必修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检测』  下一个『山东省荷泽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