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呐喊〉自序》检测题(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呐喊〉自序》检测题命题制卷郑孝红高一()班学生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丝缕(lǚ)奚落(xī)柜台(guì)排斥(chì)B.幼稚(zhì)慰藉(jiè)喝彩(hè)愤懑(mèn)C.振臂(ì)慷慨(kǎi)槐树(huái)悬揣(chuǎn)D.门缝(fèng)不惮(dàn)呐喊(nà)蒲扇(pú)2.下列加
试题预览
  《〈呐喊〉自序》检测题
命题制卷 郑孝红
高一(   )班学生                                       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丝缕(lǚ )       奚落(xī)      柜台(guì )      排斥(chì)
B.幼稚(zhì)      慰藉(jiè)       喝彩(hè )       愤懑(mèn)
C.振臂(bì)       慷慨(kǎi)      槐树(huái )      悬揣(chuǎn)
D.门缝(fèng)     不惮(dàn)      呐喊(nà )       蒲扇(pú)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释义无误的一项是(      )。
A.赞和(hé)    久违(不见面)     质(典当、抵押)铺     困顿(疲劳)
B.赏鉴(鉴别)  侮蔑(niè)        不名(占有)一钱       要言不烦(烦琐)
C.苦楚(痛苦)  发端(开头)       无端(原因)          走投(投奔)无路
D.不恤(xù)    反省(检查自己)   格(考察)致          应者云(说)集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曲笔      肄业      驱除      高不可攀
B.对峙      嘱托      侥幸      不暇顾及
C.慰藉      大抵      敷衍      天崩地坼
D.怯懦      幼稚      付印      慷概激昂
4.下面一段话,依次应填入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可想而知了,        到今天还能蒙着小说的名,        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        如何总不能说不是一件侥幸的事。
A.然而      假如      无论               B.虽然      但是      不管
C.然而      甚至      无论               D.虽然      也        不管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因为开放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所以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地亡故了。
B.虽然我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我知道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C.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见到了许多我久违的中国人了,一样是强壮的体格,都显出麻木的神情。
D.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就已经到了东京的原因,是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或者我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吧,所以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所以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称之为“呐喊”。
B.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
C.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D.所用的要因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等等,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
7.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呐喊〉自序》                     B.《孔乙己》
C.《阿Q正传》                        D.《狂人日记》
8.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
A.司马迁的《史记》                   B.左丘明的《左传》
C.老子的《道德经》                   D.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9.鲁迅的散文诗集是(      )。
A.《朝花夕拾》                        B.《野草》
C.《二心集》                          D.《南腔北调集》
10.鲁迅创作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
A.《花边文学》                        B.《彷徨》
C.《故事新编》                        D.《呐喊》
11.下列不属于小说集《呐喊》中的作品的一项是(      )。
A.《药》                              B.《故乡》
C.《祝福》                            D.《社戏》
12.鲁迅将其第一个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缘由是(      )。
A.为唤醒“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而呐喊;为打破文坛沉默,使更多的文艺工作者起来斗争而呐喊。
B.为使沉睡麻木的人们起来革命,为使“奔驰的猛士”“不惮于前驱”。
C.为服从革命的需要而呐喊,一切“听将令”。
D.为抒发自己心中的寂寞、悲哀与愤懑,为革命者呐喊助阵。
13.鲁迅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      )。
A.学习文学                           B.学习考古学
C.学习医学                           D.学习文献学
14.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
B.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一定能战胜任何困难。
C.周老师说小话的确有本领,每次都说得大家笑个不停,他还是道貌岸然地说下去。
D.这些失败的经历终于使我成了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15.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呐喊》中的作品是“听将令”的,这说明鲁迅当时已是一名无产阶级战士了。
B.序言,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书序、文序,又可分为自序、他序。自序多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他序多为介绍和评论书的内容。
C.鲁迅认为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第一要著是以文艺改变其精神面貌,这也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初衷。
D.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呐喊》是第一部小说集。

阅读下面的课文节选,回答16~28题。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①,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②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16.对“正做着好梦的青年”中“梦”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自己前途的美好设计。                   B.毁坏“铁屋子”的希望。
C.提倡文艺运动,改变国民精神。             D.救国救民的理想。
17.对选文第二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熟睡的人们”指不觉悟的国民。
B.“铁屋子”比喻当时黑暗的社会。
C.“我”是“熟睡的人们”中的一个,“金心异”是清醒者中的一个。
D.“金心异”认为既然有人醒来,就有毁坏“铁屋子”的希望。
18.鲁迅有关“铁屋子”的一段话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认为顽固的黑暗社会很难摧毁,写文章呐喊,也是徒劳。
B.不愿因大嚷起来,而使清醒的人经受临终的苦楚。
C.为从睡时入死灭而并不感到就死悲哀的人而忧虑。
D.揭示鲁迅当时的社会观,同时也表现出他在探寻救国救民道路中的矛盾和痛苦心情。
19.加点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本以为现在已经不是一说话就没完没了的人。
B.本以为现在是一个切迫得不能不说话的人了。
C.本以为现在已经并不是一个迫切得不能不说话的人了。
D.本以为现在已经并不是一个迫切得不能自言自语的人了。
20.文中所说的“当日自己的寂寞②”是指(      )。
A.年青时提倡文艺运动的“梦”破灭以后,作者悲哀寂寞,抄写古碑,自我反省。
B.我在年青的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
C.年青时提倡文艺运动的“梦”破灭以后,作者如置身荒原,用种种方法麻醉自己。
D.我在年青的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一一破灭之后感到了寂寞。
21.“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与下面能构成因果关系的项是(      )。
A.弃医从文     B.办《新生》    C.抄古碑      D.为《新青年》作文
22.“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与上文的这两句话呼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请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
答:                                                                         

24.请用原文字句回答下列问题。
作者“呐喊”的目的是                                                      。
作者“呐喊”的原则有:第一                        ;第二                 ;
第三                                                                    。
作者“呐喊”的方法是                                         
25.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的作品只是“小说模样的文章”? 
答:                                                                         
                                                                             
26.作者为了“听将令”而“呐喊”,“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请解释“曲笔”在文中的意思。
答:                                                                           
                                                                               
27.怎样理解文中“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答:                                                                          
                                                                               
28.“现在你大嚷起来……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有怎样的含义?
答:                                                                           
                                                                              



Zheng Xiao-hong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07
《〈呐喊〉自序》检测题答案
1.C悬揣(chuǎi)2.C(A赞和(hè)B侮蔑(niè)D应者云(像云彩一样)集)3.D慷慨激昂4.C5.D(A“所以”应为“然而”;B“虽然我”应为“我虽然”;C“许多我久违的……”应为“我久违的许多……”)6.B(A《呐喊》;C冒号和逗号呼唤;D删掉省略号)7.D8.A9.B10.D11.C12.B(A“为打破文坛沉默,使更多的文艺工作者起来斗争”有误;C“为服从革命的需要”非“呐喊”缘由;D“为抒发自己心中的寂寞、悲哀与愤懑为抒发自己心中的寂寞、悲哀与愤懑”不对)13.C14.D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贫困。(A《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比喻处处模仿、追随别人。B《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曰:“众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意思是依凭别人办成事情。C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本指庄重、威严的样子。现多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15.A(《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16.D17.C(“‘我’是‘熟睡的人们’中的一个”不对)18.D19.C20.A21.C  22.①“不免呐喊几声”②“当然听将令的了”。23.答:选文说明《呐喊》的创作动机和指导思想。24.“呐喊”的目的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呐喊”的原则有:第一 “须听将令”  ;第二 “不主张消极” ;第三“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呐喊”的方法是“不恤用了曲笔” 25.答:作者认为自己刚刚从事小说创作,作品还不够成熟。26.答:“曲笔”之不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情况的一种写法。27.答:这是比喻说明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28.答:这里反向说明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无异于使他们所受的痛苦比愚弱会更厉害。
Zheng Xiao-hong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07












《〈呐喊〉自序》检测题答案
1.C悬揣(chuǎi)2.C(A赞和(hè)B侮蔑(niè)D应者云(像云彩一样)集)3.D慷慨激昂4.C5.D(A“所以”应为“然而”;B“虽然我”应为“我虽然”;C“许多我久违的……”应为“我久违的许多……”)6.B(A《呐喊》;C冒号和逗号呼唤;D删掉省略号)7.D8.A9.B10.D11.C12.B(A“为打破文坛沉默,使更多的文艺工作者起来斗争”有误;C“为服从革命的需要”非“呐喊”缘由;D“为抒发自己心中的寂寞、悲哀与愤懑为抒发自己心中的寂寞、悲哀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八年级(上)期中试题』  下一个『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