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自贡六中初2010级第一学期第二次综合检测语文试卷1、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各类型题。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II卷时,按题号顺序做在试卷上。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运用(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造诣
试题预览
  自贡六中初2010级第一学期第二次综合检测
语文试卷


1、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各类型题。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II卷时,按题号顺序做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基础知识运用(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造诣(yì)       炫耀(xuàn) 
B.山岚 (lán)       哽咽(yān)
C. 揶揄(yé)         黄晕(yùn)
D.伶仃(dīng)     消遣(qiǎn)
2.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B.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
C.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D.心血来潮:比喻血流得很多。
3.下面语段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春天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笑着,走着。
B.这样,一道儿暗黄,一道儿白,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C.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D.树叶儿却青得发亮,小草儿也绿的逼你的眼。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
B.课文《小巷深处》的题目表明“小巷深处”不仅是“我”家的所在,也是“我”感情的依托。 
C.《忆读书》一文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和革命家冰心。
D.《竹林深处人家》一文中,作者通过不同的视角,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茂密的竹林。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
 ①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②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③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④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⑤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⑥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5.文中写母亲仁慈的内容是(    )
A.祖母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一家人的劳作井然有序。
B.任劳任怨,性格和蔼,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C.同情贫苦人,周济穷亲戚。
D.不许染上一点吸烟喝酒的习惯。
6.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段着重写了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B.段中写家人劳作,井然有序是为了体现家里其他人的勤劳朴实的性格,展现人物形象。
C.加点的“管束”一词的意思是加以约束,使不越轨,体现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
D.两个加点的“还”字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之大,教育之深。
7.对第二段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段中的第②句话表达了儿子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之情。
B.第③句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概述了像母亲这样平凡的人民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C.第⑤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突出和强调“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是中国共产党。
D.第⑥句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上文“尽忠”的具体内容。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0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    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8.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释志南的《绝句》,其中引号的作用是(       )
A.强调    B.引用    C.停顿    D.特定称谓
9.第1自然段如果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划分层次,正确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10.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
A.送 脑 罩 静默      B.夹 恼 盖 沉默
C.带 恼 笼 静默      D.送 恼 飘 静默

第II卷(共9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1-14题
读山

群群的山峦如部部丰厚的卷册。
迤逦(yílì)复迤逦,连绵复连绵,在时间的长流中。
裸其奥义,隐其真髓,于大地之上。
我,乃是一个饥饿了很久的,读者。
我是常常去读山的,远远地读其苍芒,近近地读其清幽;精读其豪放,细读其深沉。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mì)。
我常常去读那些嶙峋峥嵘的巉(chán)岩;读它们的容颜,读它们的生活,读它们的风貌,读它们的历史。读它们是用一种什么样子的步子走出了洪荒;读它们是以一种什么样子的姿态去承受亿万年的风风雨雨。然后,我也去读它们的威武,也去读它们的温顺。读它们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寂寞,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蹲坐。读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气度,可以容忍一些错综复杂的根须在它们的身边作蛮横的盘缠。
茂密的林木,在山中凝聚起了片片青翠,突现出这些丰厚卷册中的美丽的篇章,我就这样静静地读着它们。
读那些嫩芽如何成长,如何茁壮,如何把一些枝丫交给了它们的子孙,然后,它们又如何回到泥土中。
读一条细长的根须,如何穿过一段泥土,然后在另外的一个石隙中钻出头来,成长起另外一个新的生命。
读一根瘦弱的树枝,如何自阴暗的一角伸出手来采摘阳光,然后去营养自己,成长起另外一个新的生命。
山林的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觅得一切。有一天,当我正在读那棵爬藤如何借着一侏枯树而站了起来的时候,便骤然发现了那棵枯树的笑颜,我已经意会出来,它是因为那棵爬藤为它装饰了绿意而笑的。又有一天,当我正在读着另外的一滩浓绿时,发现一条蜿蜒的小径,非常自在地从我的身旁伸向了山巅,我想,谁是这条小径的母亲呢?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山野中踩下了他的第一个步子?像这么一条瘦小的小径,为什么可以负荷得了那么多脚步的践踏呢?
这样的山野并不纯然是静谧的,可以读到吱吱喳喳的虫叫,也可以读到啁啁啾啾的鸟鸣。有时候,在一堆非常繁茂的草丛里,还可以发现到昆虫世界中的小小的战争。
在读山的时候,也会读到一些偶发的事件。就像那年春天,当我正在初读一片新鲜的山林时,听到喊声自四面八方响了起来,并且,在喧嚣中还隐隐约约听到一些杀杀砍砍的声音,我便   立刻攀登山巅,举目远眺!看到了,山脚下,一群群勇壮的嫩芽,正在追撵着一个败阵的冬天。
山是一部丰厚的卷册,怎样读也读不完它,读了巉岩再读山林,还有那挺耸的峰呢?还有那些深幽的谷呢?
我是一个读山的人,但是我知道,有时候人家也会读我的,当我就像是一个短短的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时。
11、①本文题为“读山”,实际上作者着重读出了“山”哪几个方面的内容?②名为“读山”实际上是在读人,本文读出了哪些人格特质?(6分)

内容:

②特质:


 12、文章开篇写道:群群的山峦“裸其奥义,隐其真髓”。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
“奥义”和“真髓”分别指的是什么?(6分)
①“奥义”指的是                                                                
②“真髓”指的是                                                                
13、文中画横线的“它是因为那棵爬藤为它装饰了绿意而笑的”一句,有何含义?(3分)


14、“当我就像是一个短短的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时”,试推断和想象人家会怎样读“我”?(3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5-20题
夏之韵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被,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    )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    )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    ),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    )。夏天到了。
②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在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最后的冲刺。
③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餐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想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④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15.第一段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凝成 主宰 积蓄 升腾    B、变成 支配 贮存 升腾
C、变成 主宰 贮存 飞升    D、凝成 支配 积蓄 飞升
16.第一段中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来写夏天,请举出相应的例。(4分)
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17.第二段的中心句是                          。(3分)
18.第三段中说“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3分)
答:                                                                         
                                                                              
19.最后一段,作者说要大声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夏季,其原因是 ,作者写“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这样写在文中起    作用。(4分)
20.夏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用比喻或拟人手法加以描述。
                                                                               
                                                                               
21.作文(53分)
题目:感动
    提示:生活中总有让我们内心感动的人或事物,有时母亲头上的一根白发,父亲脸上的一条皱纹,朋友的一声问候,教师的一句安慰,兄弟的一次谦让……都可以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着实动了情。只要我们的心还没有麻木,我们总是被感动着……
    请记下让你感动的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场景。愿你的文章能带我们进入你的真实经历,让我们也感动一回。(字数500字以上) 



七年级第二次综合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B  6、A  7、A  8、B  
9、B  10、C
11.(4分)①巉岩、山林、虫鸟②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直面人生,生命顽强等。 12.(2分)①山所体现的人生态度。②山所隐喻的人生哲理。 13.(2分)老一辈为成长的人而高兴,为互相扶助而幸福。 14.(2分)在丰富的世界里,读“我”的成长过程,读“我”的精神品质,读“我”的生活态度……(扣住“山林”扩展内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5.(4分)A 16.(8分)视:山坡……长墙。听:蝉儿,潜在……长鸣。嗅:吹送着……麦香。触:热风浮动着。 
17.(4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18.(3分)田间的农民只要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19.(6分)因为夏季是紧张、热烈的。衬托 20.(2分)略  (222.208.126.21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临川一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  下一个『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题(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