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年龙海市白水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07-08年龙海市白水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选择性必修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07年白水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选修《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古诗赏析(37分)一、默写(16分)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屈原《湘夫人》)2、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拟行路难》)。3、,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4、,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试题预览
  07年白水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古 诗 赏 析(37分)
一、默写(16分)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                    。(屈原《湘夫人》)
2、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3、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4、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5、                          ,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6、天姥连天向天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春水碧于天,                   。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其二)
8、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9、                            ,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10、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11、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12、回眸一笑百媚生,                            。(白居易《长恨歌》)。
13、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4、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近酒》)。
二、诗歌鉴赏(21分)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
登 岳 阳 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⑴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3分)

⑵这首诗的最后一联在表现主题上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 江 南(李 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⑴词人用“山寒、芦深、孤舟、月明、笛声”这些意象表现出怎样的情景?
(2分)

⑵结合李煜的身世,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2)请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4分)
                  第II卷 阅读与表达(11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6分)


诗圣与文士性格的塑造
王学泰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忧民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国忧民”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都说明对后世士人影响之深。
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诗人日常功课之一,古代学子平常接触最多的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学有规范。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是试帖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后,很少再有诗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五排”了)。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说杜诗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
中国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感情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的影响;施于今天的教育中,也当有积极意义。
1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称杜甫为“圣于诗者“或”诗圣“的根据的一项是(  )
A 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很高。人们视为“集大成”者。
B督抚写诗技艺很高,无体不工,无美不备。
C杜诗中“忧国忧民“思想是诗歌界主流理论。
D杜诗中有理论价值思想,儒学内涵丰富。
19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袁宏道“新诗日日千余言”中提到的新诗,大多是抒写个性和性情的诗句。
B明清代读书人在社交应酬活动中,必须吟诵五言诗或七言诗,以显其风雅。
C科举考试常要求写“排律”形式的试帖诗,这是模仿杜诗中的“五排”而产生的。
D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来的。即使在今天,杜甫的 思想也有积极意义。

2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①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②,不仁者远矣。汤③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④,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注]①乡:音xiàng,同“向”,过去。②皋陶:音gāo 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③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④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3分)

 ②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3分)

(2)本章论述了    与    的问题。如何理解孔子的“爱人”思想?(4分)


21.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义”的一个故事。

22.简析《三国演义》“群英会”中曹操为何会中周瑜的反间计。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12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读王维的《仙居秋瞑》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意象,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浇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瞑》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绪。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漫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明,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推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毛虫鸟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究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明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院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23.作者理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24.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3分)
                                                                    
                                                                      25.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1)                                                                
                                                          (3分)
(2)                                                                
                                                          (3分)
26.阅读下面一则手机短信,用精炼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不超过20个字)(2分)
大熊猫过生日,吹灭生日蜡烛后,朋友们问它许了什么愿。大熊猫回答说:“我这辈子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能把我的黑眼圈治好,还有一个就是希望我也能照张彩色照片。”


27.仿照下面的句子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完全相同 )   (3分)
    知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一把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晴朗时轻轻收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雨时豁然张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70分) 
   28.作文。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只是这脚印和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又有些什么感悟呢?请以“痕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07年白中高二语文期中考卷答案
15 答案:⑴是这样的自然景象,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⑵诗的尾联,诗人由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推及到国家,体现出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襟怀无比宽广,从而扩展深化了文章主旨。
16.答案:⑴南国清秋凄寒之景,以及人们悲秋之情。⑵表达了作者囚居生活孤寂难堪之感,以及对江南生活的留恋之情。
17.(8分)(1)(4分)白诗:抒发了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或抒发了思乡之情、怀旧之情)。(简要说明1分,点明具体感情1分)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中秋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景未卜的感叹。(简要说明1分,点明思想感情1分。如果答成“表达了应珍惜眼前美好时光,及时享受快乐的思想”意思的酌情扣分)
   (2)(4分)诗中将昔年与今年进行对比。具体表现为:①地点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 ②情景对比。欢乐之景与冷清之景对比。 ②情感对比。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总说“昔年与今年对比”意思的得1分,其他三点概述正确并简要分析各得1分。)
18 C(“杜诗”‘忧国忧民’思想成为诗歌界主流理论是在“诗圣”名号之后。)
19 A (B“必须”错,C“试贴诗”并非模仿杜诗中的“五言排律”D文士性格的塑造受杜甫思想的影响,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20(1)①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②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2)仁和智 / “爱人”是孔子仁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孔子的人本主义思想。这里的“爱人”就是“泛爱众”,就是爱所有的人,君子有了这种爱就能推己及人。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内容理解】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爱人”是孔子仁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孔子的人本主义思想。这里的“爱人”就是“泛爱众”,就是爱所有的人,君子有了这种爱就能推己及人。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21 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刘备投奔袁绍,甘、糜二夫人及关羽被迫降于曹操。曹操赞赏关羽的为人和勇武,先后拜其为偏将军和汉寿亭候,且待之甚厚,并将赤兔马送于关羽。 可是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军中时,却并不留恋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即可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张二人重逢。
22 因为曹操生性多疑,用人而不信。蔡瑁、张允等人久练不战,蒋干所盗书信的内容与曹操对荆州降将的担心正相吻合,曹操一时受了蒙蔽。其次,因为周瑜的这次反间计做的也真是天衣无缝,一时难于识别,曹操于是上当啦。
23.  三个阶段:(1) 年龄还小的时候,虽然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2) 后来上了大学,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3)进入人生的生存程序以后,才悟出其真意,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精神财富。 (意思对即可)
 24.和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相对比,说明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借此,突出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意思对即可)         25.(1)只要不变心性,人生就不会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就不会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一切的磨难会增长我们的阅历,坚定我们的人格。(3分)(意思对即可)
(2)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也永无止境,人会在诱惑和欲望中迷失自我。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才能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3分) (意思对即可)
26.(不超过20个字)(2分)
(1)愿望不切合自身实际。(或“愿望不切实际”)(2)未能正确认识自我优势。
27. (3分) (125.79.32.23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期中试卷


上一个『2007-2008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下一个『2007年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