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七年级语文试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亲爱的同学:你迎着金色的秋天来到了中学,开始了崭新的语文学习之旅。半个学期以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我们这张试卷,与其说是考试,不如
试题预览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七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一) (二) (三)
得分
亲爱的同学:
你迎着金色的秋天来到了中学,开始了崭新的语文学习之旅。半个学期以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我们这张试卷,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舞台。在此,你尽可以全面展示学识与才华。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得到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吧!
       第一幕:比一比,看谁的字写得美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4分)
【写字就如做人,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答题时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那也是要算分的啊!】
1、请你用正楷字抄写下面句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第二幕;听一听,看你能否听出弦外之音(4分)
2、根据语境回答问题(4分)
刘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刘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刘军听了,怪不好意思。
(1)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                                                       。
(2)如果你是刘军,你应该怎么说:                                             。(不超过15字)
           第三幕:说一说,看你说话说得是否得体(4分)
3、你在学校讲故事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学们都向你祝贺,你准备对大家说些什么?(2分)
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学路上,王刚同学与你一同骑自行车遇到红灯。王刚见四周既无车辆来往,又无交警值勤,便叫你一起闯红灯,你既不愿伤害与王刚的感情,又要劝说他不闯红灯,你打算怎么办?(2分)
你是这样劝说的:                                                                
                                                                                 。
第四幕:默一默,看你积累搞得如何(7分)
5、背诵大量的优美诗词、文章,将会陶冶你的性情,增强你的人格魅力。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请按课文填空。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扬子江头杨柳春,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千古名句是:“                      ,                            。”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功劳大,天子赏赐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幕:用一用,看你能否学以致用(4分)
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白处,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____________;江河溪流,____________;大海汪洋,_____________;湖光粼粼,______________。
A、是抖动着的曲线   B、是翻腾着的曲线   C、是流动着的曲线   D、是屹立着的曲线
7、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2分)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附加题,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幕:读一读,考考你阅读理解的能力(37分)
【阅读就是与大师对话,向大师学习。下面的答题,你可要调动所有的经验和智慧,认真思考。】
(一)(15分)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韵,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①“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②“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④“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1)_____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2)_______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出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丽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沿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选自于漪《往事依依》)
9、给文中划横线的地方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1)A、背诵 B、朗诵 C、吟诵 (    )   (2)A、沉醉 B、陶醉 C、沉浸 (    )
10、第二自然段中,①②③④句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请从①②③④句中分别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划横线的句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最后一段作者写到老师勉励自己多读书、读好书的说话,觉得“一生受用不尽”,你也积累到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吧,请写出两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0分)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母亲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母亲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取这所学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5、本文以____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孩子成长的过程,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2分)
16、“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他打在手中的信封上。”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文中母亲的语言质朴感人。请从文中任选一处作简略的品味。(3分)
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请发挥想象把孩子未说完的话续写出来。(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2分)
《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给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4分)
(1)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     (2)敏而好学(    )______________
(3)默而识之(      )______________ (4)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_______
20、孔文子谓之“文”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1、本文中的有些话已成为人们习惯用的成语,他们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幕:写一写,试试你的文学才华(40分)
23、以“我享受到了_________的乐趣”(如读书、交友、上网、做菜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2)中心明确,层次分明,合理安排详略;
         (3)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32×19=608字










2007学年第一学期中段教学质量检查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
亲爱的阅卷老师,如果说此前是我们在考学生,那么,此刻就是学生在考我们。这份试卷许多处没有所谓“标准答案”,我们不要以自己的思维习惯和个人好恶去评价学生。要饱含爱生之情,细心琢磨学生的答题思路,认真揣摩学生的答题结论,善于发现学生答题思维过程中的亮点。一句话:公平公正、尊重学生、严谨细心、满怀热情。
为体现试卷评改的人文性,在评改各题时均在题号左边给得分,错题画横线,不要画扣分符号或打叉号。
一、比一比(4分)。
1、一等4分:书写规范、整洁、美观,基本功好;二等3分: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基本功好;三等2分及以下:书写不规范,卷面欠整洁,基本功较差。
二、听一听(4分)
2、(2分,各1分)①不应该在借阅的图书上勾画。  ②“对不起,我下次一定不在书上勾画。”或“对不起,我下次一定会注意的。”(意近即可)   
三、说一说(4分)
3、(2分)示例:取得这点成绩,与大家平时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是分不开的,这里我向大家表示感谢,以后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合乎情景,得体即可)
4、提示:答案含有称呼,内容有针对性,语气委婉得体,语句通顺即可。(2分,称呼1分,说清不闯红灯的理由1分)例:王刚,我们都是中学生,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的规定,老师也说过交通法规是生命之友,让我们从小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我们还是等一等吧。
四、默一默(7分,每空1分)
5、具体答案见课本。(错、漏、增及顺序不合每处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五、用一用(4分)
6、(2分)D C B A。
7、(2分)示例:吹走世间的灰尘(吹绿田野的庄稼) 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
8、(附加题,4分)示例: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明辨是非,嫉恶如仇,是正义、智慧、勇敢的化身。
六、读一读(37分)
(一)(12分)
9、(2分) (1)C  (2)A
10、(3分)  不能,四句是按春夏秋冬的时序安排的。
11、(3分)  紫、红、绿、青、素、霜(雪)
12、(3分)  对偶,赞颂祖国和家乡的自然美,饱含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3、(2分)  回忆学生时代读书尤其是读《千家诗》而沉醉其间的情境。
14、(2分)  示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13分)
15、(2分)  家长会   自信、善良、聪慧、坚强
16、(2分)  母亲为儿子成长所受的委屈与今天儿子考入清华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指出悲与喜交织的具体内容即可)
17、(3分)  示例选句: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1分)品味:面对老师对孩子成绩差的指责,母亲没有责怪儿子,而是巧妙地指出应改正的地方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使孩子树立信心。母亲善意的撒谎,实则是对儿子的激励和期待。(2分)
18、(3分)  示例:为了我的进步,忍受了不少委屈。您的儿子任您受累了。(续写的话符合人物身份和特定的情景即可)
(三)(12分)
19、(4分)  (1)yuè  通“悦”,高兴 (2)hào 爱好,喜欢  (3)zhì 记住 (4)yùn 怨恨心里不满
20、(1分)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21、(3分)  a不亦乐乎 b温故知新 c不耻下问 d学而不厌 e诲人不倦 f三人行必有我师
22、(4分)  (1)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2)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七、写一写(40分)
23、评分参考。
等级
类别 优秀36-40 良好32-35 中等24-31 较差12-23 差12分以下
内容
内容翔实具体
感情真挚健康 中心明确
材料较具体
紧扣要求
有真情实感 中心符合题目要求 中心不明确 没有中心
表达 生动流畅
娴熟得体 语句通畅
表情达意恰当 语句基本通顺
结构完整 语病多 辞不达意
文不成篇
加减分 减分:1、无标题扣2分。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字不计),最多扣3分。3、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扣1-2分。4、不足6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2分。
加分:文面整洁,文字书写优美者可酌情加1-2分。 (202.104.3.25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  下一个『语文版八年级(上)中段考试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